选择教育下课程体系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价值应用与行动统一

时间:2023-05-29 11:50:0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课程及构建分层设计的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三类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体系,成为时下各高中学校面临的首要任务。将综合素质评价课程化,使评价过程也成为优化教学效果的过程,形成课程体系支持下的综合素质评价开展模式,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度融合,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选择;发展;课程体系;综合素质评价;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7-0079-03

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成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1]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再次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以正确理念、方法和路徑推进的素质教育将对学校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发展已成为高中学校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新高考,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选择,选择给高中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课程成为各高中学校的首要任务。构建一个内容多样、层次丰富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多元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多元的文化中丰富自我,在多元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在多样发展中奠定自我,在个性成才中展示自我。

一、关注学生发展,强调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价值

当前,正是我国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向综合能力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成长记录、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过程性评价为目标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建立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其目的就是要减轻中小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教育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促进基础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综合素质评价强调的是真实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目的是弱化评价的选拔性和甄别性,是素质教育深化发展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需要,是改变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和促进评价方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树立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1课程观

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2]

新的课程观指出,课程是学校为学生提供、并对学生学习和精神成长产生现实和积极影响的全部因素,是学生能真实体验到的所有学习项目。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课程观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灵魂与核心,不同的课程观往往体现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并形成不同的具体课程形态。

有一种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学校供给学生消费的教育产品。在这里,可供学生消费的教育产品是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课程是重组的生活,课程的外延几乎等同于生活与实践,是按照育人的需要对知识的一种筛选。将这些具有价值的知识,通过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化实施,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3]。因此,个性化学习需求成为新的课程理念。

2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学校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是由各类课程构成的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一个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还能够使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学科、激发潜能,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品格的塑造和个性的发展。

要了解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育人目标以及综合实力,从这所学校的课程体系构建中就能得出答案。因此,课程体系是一所学校育人模式的风向标,是对现行教育的深度思考和对未来教育的展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学校层面的改革,一定是在课程体系建设上。

3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课程改革核心的意识变革,它强调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根据核心素养提出的培养目标和要点,指导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是课程目标的设置要凸显核心素养的形成,二是课程内容的选取要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

三、关注学生选择,强调课程体系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价值应用本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学生选择性的增加,即从政、史、地、物、化、生6科中自主选择3科,其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中。选考科目的多样化带来了学校课程设置的多样化,选课走班,若要真正走起来,还需要有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和足够的教学资源做支撑。因此,课程体系成为新高考下选择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选课走班成为教学组织新常态

新高考,文理不再分科,新修改的国家课程方案,将选修学分由原来的28增至56,增加28个学分,并对学生选考提出明确指导,选考科目的多样化促使以尊重学生差异性、保障学生个性化学习为前提的选课走班将成为教学组织新常态。不同层次的学校走班方式也不同,这体现了本次改革个性化、多样化的理念。每所高中学校根据本校生源特点和学生选课情况,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选课走班方案。

2增强课程意识,形成课程体系支持下的综合素质评价开展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4]综合素质评价是把每一个学生作为评价个体,通过行为表现、思维活动、兴趣爱好等来挖掘其潜力和个性特长,进而创造情境和条件让学生表现出来,得到自身最好的发展。传统教学秩序下,评价一个学生的途径有考试、课堂、文体活动等,这些途径存在着不连续、不系统、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等弊端,在这些教育活动中所获得的评价信息只能展示学生某个时段的表现和作为,缺乏客观性和连贯性。此外,偶尔的教育活动也难以支撑学生深度参与的愿望,持续活动路径的缺失,致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被压制和埋没。比如从学生对某知识点的探究来挖掘其对该学科的热爱和让有专业特长的学生优势更优等教育行为都难以实现,教师只能偶尔为这些学生进行指导,无法更精准地了解学生。因缺少足够的课程支撑和系统的活动框架,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没有可写实的素材,千人一面的评语对高校招生录取也不具有使用价值。因此,应将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课程融合在一起,构建基于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为现有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科学、发展的解决方案和系统的活动支撑,形成课程体系支持下的综合素质评价开展模式。

四、关注学科间的融合,强调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通过分层设计的课程体系,力求实现“两个转变”,即将过去学生围着学校转的运行机制转变为学校围着学生发展需要转;将知识解析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模式。

构建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课程体系构建目标、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明确课程间的关系、建立课程质量监测与评估机制及全面实行学分制,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五个方面。

1课程体系构建目标

一要体现基础性。课程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反映学科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应有的学习方法和基本的学科素养。 二要体现选择性。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既要把握好国家课程的基础性,又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化学习需求,突出个性发展,让每一名学生找到自己的学科特长,并根据需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和专业方向,規划好未来的人生发展。三要体现学术性。课程应体现优质高中学生独有的素养与能力,突出学科的学术研究性,培养学生问题化思维、批判性思维及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实践力,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四要体现发展性。课程既要重视学生的显性兴趣,又要注重挖掘学生潜在的兴趣和能力。还要反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新进展、新成果、新理论、新思想,使学生站在时代的前沿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具备的能力和素养。五要体现创造性。课程应充分满足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需求,以创新和实践为核心,进行技能训练和创新实战,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构建课程体系,既要注重学科基础,又要为学生提供分层选择,实现在共同基础上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按教学内容的选择将课程体系分为三部分: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有: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学校必修课程、德育修身课程三部分。学校必修课程包括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和研究方法指导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各个学科的学科思想和学科素养,也是为后续的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其中,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主要是生涯规划、生活指导和学业指导,旨在使学生认识自我,学会选择、规划未来;研究方法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如怎样查阅和搜集资料、怎样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和提纲等。德育修身课程包括主题班会、主题文化活动、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内容。

二是面向部分学生的拓展性课程,主要有: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选修课程,跨学科综合课程、科学前沿课程、学术拓展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国际课程等。该类课程结构体现学科间的相互融合,表明某一素养的培养,不是由单一的课程决定的,而是以某一类课程为主导,多学科课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类课程分层面向部分具有学科学习兴趣和潜力、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进行更高端、更深入学习研究的热情,这类课程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

三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研究性课程。主要有:学科竞赛课程、大学先修课、研究性学习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拔尖人才的培养,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需求。这类课程以因材施教、发展特长、优生优培为导向,侧重学科视野,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提供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形成每个学生核心专长与独特优势。

3明确课程间的关系

把握、协调好课程间共性与个性,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解决好相关课程的比例关系。既要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又要考虑跨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开发,既要保证学生正常的课业学习,又要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与条件。

4建立课程质量监测与评估机制

课程体系结构是否合理,课程质量是否合格,只有发挥质量监测与评估的作用,才能促进课程体系结构更优化、更合理,才能提高课程设置与开发的质量。一看课程的开发与设置能否对能力形成有支撑;二看课程组合是否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三看支撑课程体系的教材是否具备,如何开发与编制教材;四看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情景是否满足课程的需要;五看相关课程开设后是否取得成绩或成果。

5全面实行学分制,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方案》将必修学分由过去的116学分减至88学分,将选修学分由过去的28学分增加至56学分。选修内容的大幅增加,其趋势就是采用学分制,增强高中课程的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行学分制,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也意味着学校必须构建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程体系和选课指导制度。根据课程体系每类课程中每门课程的性质、课程要求,确定该课程的基本学分,学生依据学校提供的课程体系,选择修习感兴趣的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实现自我发展。

五、关注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强调课程体系与综合素质评价的行动统一新高考改革最难啃的骨头就是综合素质评价,引导教师和学生从课堂走向课程,将综合素质评价课程化,使评价过程也成为优化教学效果的过程。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构建开放、多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搭建锻炼和成长的平台,实现育人模式的创新。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从强化思维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走向社会、艺体特长等五方面入手,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创造发明、志愿服务等课程的研习情况,将取消的部分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中的突出表现及学生发展性学分评价中所获得的学分记录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提供给高校招生录取做参考,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度契合。

课程是个永恒的话题,课程体系建设是一所学校永远的追求。因此,应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引导学校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进而走向综合素质培养教育。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4-09-04.

[2]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03-30.

[3]张志勇.只有确立了正确的课程观,才能解决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N].中国教育报,2014-02-12.

[4]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07-29.

(责任编辑:蒋琰)

推荐访问: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 评价 价值 选择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