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五

时间:2023-05-28 20:00:0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文章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作者学习《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技术篇”内容的心得、体会:一是先简要评述“技术篇”(共包含16章)的主要内容;二是仔细对本《手册》第三版和第二版的技术部分进行比较,并从中找出两个版本之间在技术研究主题上的延续与变化;三是在此基础上,对于由“技术研究取向变化”而引发的关于“教育技术本质及未来发展”的争论作出评价,并对有关的思想根源进行探讨。

[关键词] 硬技术; 软技术; 技术研究取向; 学习者为中心; 混合式学习; TPACK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何克抗(1937—),男,广东大埔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工程、中小学教学改革试验和教育创新理论的研究。 E-mail:hekkbnu@163.com。

一、引 言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第三版的第三部分——“技术篇”,对于如何运用各种技术实现对教学的有效支持,作出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1] [2]。这个部分(“技术篇”)由全手册的主编之一M.Spector主持,以总共16章(第15~30章)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各种技术在当代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广阔图景。各章涉及的主题包括:程序化技术,教育超文本,计算机中介技术,计算机中介的通讯技术,K-12图书馆多媒体中心,基于技术的知识系统,灵活学习和学习场所构建,随时、随地、自定步调学习,混合式学习环境,适应性技术,代际差异,学习、认知和教学的联结技术,合成的学习环境,建模技术,学习对象研究综述,开源与开放标准。

其中不少章节,既阐述了“分析、计划和设计”这类上游技术,也涉及“开发、调度和评价”这类下游技术。与此同时,《手册》第三版的这一部分(“技术篇”)内容,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以与本《手册》第三版的第二部分(“策略篇”)、第四部分(“模型篇”)以及第五部分(“设计和开发篇”)密切相联系的、有关教育技术研究新进展的有力证据。

下面,先概要介绍《手册》第三版“技术篇”中各章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取向的变化;然后,再对由“技术研究取向变化”而引发的关于“教育技术本质及未来发展”的争论作出评价,并对有关的思想根源进行探讨。

二、《手册》第三版“技术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取向变化

(一)《手册》第三版“技术篇”的主要内容

如上所述,《手册》第三版的第三部分(“技术篇”)共有16章,各章涉及的内容依次为:

1. 程序化技术(第15章)[3] [4] [5]

教学中的程序化技术对于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ID)领域的起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章讨论了程序化技术的历史演变及其潜在的心理学原理和特性,以及构成ID领域早期理论基础的大量研究依据。同时回顾了最著名的程序化技术模式,包括程序化教学(Programmed Instruction,PI)、个性化教学系统(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PSI )、精准教学(Precision Teaching,PT)。

斯金纳最先系统论述了对行为和结果进行时序编排的必要性,并提出借助操作性条件反射进行有效学习的程序——这就是最早的程序化教学;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强化预期行为的条件反射形式,它构成程序化教学的行为主义理论基础。

根据Keller的描述[6],个性化教学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让学生自定学习步调;(2)只有熟练掌握了当前学习内容,并通过单元测验,方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3)将讲述和展示作为激发学习动机的手段,而不是作为主要信息的来源;(4)书面文字材料是教学的主要来源;(5)安排一对一的学习指导,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

精准教学既不描述应该教什么,也不描述如何教,它只是一种评价课程和教学的精确而系统的方法。简言之,精准教学是针对确定的目标行为,进行精确定义并制定出相关的学习计划(一个好的目标行为的精确定义,必须包括可观察的行为和动作)。

几十年的研究验证了以上几种程序化技术模式的有效性,这些模式也成了实证主义教学研究的代表。

应当指出的是,许多在程序化教学早期被强调的设计要素,对于当今的教学设计来说,依然是有效的,比如:“小步子呈现信息”(Presenting Information in Small Steps)、提供及时反馈、提供正面强化、允许自定步调等。

2. 教育超文本(第16章)[7] [8]

数字的、互联的、基于文本的信息库的广泛发展,促进了有关从超文本中学习的大量研究。因特网的快速普及,使得具有超链接网页的万维网、维基百科和博客成为21世纪全球公民偏爱的信息源。由于我们日益依赖超文本的信息资源,因此如何通过对超链接文本的阅读来促进学习,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现有的、有助于解释阅读和学习的理论,例如“建构—整合模型(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Model,CIM)”[9]和弹性认知理论[10],提供了利用超文本进行学习的理论基础。Shapiro 和 Niederhauser认为[11],建构—整合模型在超文本理解过程中涉及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涉及“字符/单词的译码和文本库的建构”——即文字信息的命题表征;第三阶段则要创建一个“情境模型”,而这个模型对于超文本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与理解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情境模型的创建,要通过将来自超文本库的新信息与学习者的先验知识相整合来实现——这是学习者对超文本库中的内容、建构起概念性表征的过程,也就是超文本库的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先验知识之间相互整合,而发生意义建构的过程。这是超文本技术可以有效促进高水平概念性学习的一个很好例证。

推荐访问:美国 技术研究 之五 第三版 思考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