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创新人才

时间:2023-05-28 18:10:2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传统的实验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目前心理学类专业也存在实验教学严重不能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本文从实验教学的教学体系研究、教学保障体系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培养创新型的实验教学运行机制,塑造创新型的人才。

创新实验教学人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培养,是21世纪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不能给大学生以独立发展的空间,导致大学生发展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对实验教学环节给予高度重视。随着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创新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同时创新实验教学运行机制的建立、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与评价也成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当前心理学专业系列课程的实验问题是困扰各高校的一个难点问题,教学体系存在理论与实践比例失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等问题,导致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应迅速发展的心理学专业系列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专业人才,对实验课程改革和研究正在成为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

下面以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例,探讨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处理方法,以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社会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现状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根本任务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很好地理解、预测和控制个体的社会行为。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以讲授为主,这种方法具有简便易行、节约时间、便于掌握的特点。但是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较深奥,一味就教材讲理论,学生不容易理解,更谈不上运用和创新,而心理学实验课程往往与实验心理学混同起来,致使心理学专业的实验教学仅限于“实验心理学”这门学科课程上,结果是重视了基础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忽略了综合性实验与创新实验,忽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的人才欠缺批判思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这种状况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尖锐矛盾,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才突显了实验教学的紧迫性。

鉴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滞后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仅关注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重复展示,更加关注的是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而把实验过程的设计思路、设计技巧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放到次要的位置。因此,这样一些实验项目的设计在对新知识尤其是未知领域的探索方面是不足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以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科层面的推广和落实, 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成为摆在大学心理学教师目前的迫切任务,若教师在传授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增加创新性心理学实验,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新知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成为当今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但是,心理学中究竟应该开设哪些实验,如何进行实验,一直是社会心理学任课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在社会心理学讲授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同时提高大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生活问题的创新能力,我们针对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积极进行探索,寻找到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实验指导方法,以期有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顺利进行。

二、心理学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尤其是Internet的快速发展,以及一些新的学科需求的出现,使得目前的心理学专业实验课程出现了一些新的难点。这些难点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心理学实验课程通常要求学生具备相对广泛的学科知识,如计算机、生理学、心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编程、高数,等等。学生在实验中普遍感到知识跨度大,不易掌握。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既传授实验中的操作要点,又让学生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是目前心理类实验课程教学的第一个难点。

2.心理学专业的许多实验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一些统计软件、建模软件、编程软件进行,这些都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这是心理学专业教学中的又一难点。

3.心理学专业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心理理论和实践技巧,为社会服务。而在校的心理学学生,常常既不能理解社会现象中实际的影响因素,也不能很好设计实验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不足,使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是心理专业实验教学的第三个难点。

由于心理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这些教学难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其他相关学科的实验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遵循其对应的教学体系;二是要与教师的项目相结合,包括已经结题和现在正在探索的课题相结合;三是要与已有的实验教学平台相结合,包括已经拥有的学校实验教学平台,校内外实习基地和专门的项目研究基地。由于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构建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为2∶1的架构,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理论和实际能力培养的实现。

1.实验教学内容研究

社会心理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能否有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对实验教学内容的筛选与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为保证实验教学真正有效地进行,避免流于形式,实验教学必须形成一套体系,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知识和智力的支撑,同时,学生的创新素质还需要在创造性的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因此,构建自觉更新理论教学内容的氛围;要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和实践实训模式;大力提倡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亲身体验创新的历程。

2.实验教学方式研究

结合以往教学中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逐渐形成“以项目相关和驱动”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在横向和纵向项目的研究基础上将科研课题划分为若干实验项目,开发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具有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实验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同时可以让学生以项目为背景,进行相关的研究探索。

3.创新实验实现途径研究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验教学的重点,为此,在心理类专业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中设置了“创新、创业专项”,包括:(1)设立竞赛类专项,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多种竞赛活动,如“挑战杯”等;(2)设立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鼓励、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创新研究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各种专项的设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培养了学生“创新、竞争能力”。

鉴于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三个难点问题,要求学生在接受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前期,学习计算机、生理学、SPSS等等相关的基础课程,因此此类基础课程应该安排在大一大二时期,而之后的实验教学课程则要相应安排在后面。

四、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

1.师资配套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师资配套问题。实验教学不可能完全由实验室的专职人员来完成,因为他们对专业知识并不熟悉,而专业教师如果不将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及时补充到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分析能力、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就会大大受限。因此,对实验教师的要求应更高一些,即既要了解社会实际,掌握发展动态,又要具备能运用到实验教学中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界与业界的联系、沟通和互动。业界所拥有的各种教育资源往往是学界最需要的,并且是学界难以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例如,建立心理实验基地、实行课题合作等,通过这种平台,一方面教师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实际需要和存在的问题,并完善知识结构,增加感性认识,从而使学内容更接近于社会实际;另一方面,业界许多懂理论、懂实务又具备一定能力的专家型人才,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讲座,或者通过某种形式使学校教师与他们一起参与对实际内容的组织、更新与筛选,这也是解决师资力量的一个捷径。

2.建立可持续的实验教学体系

在已有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给实验教学突出的教师提供国内外进修的机会,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特别是对年轻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实践水平是提高高校实验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直接决定实验教学水平的总体质量。

3.创新保障体系

创新实验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充满活力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和切实可行的创新教育环境,而这又直接受制于若干教育教学制度和其它相关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仅仅是课题组能够完成的,还需要学校人事处、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科研处、学生工作处、资产设备处等等部门的联合行动。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某些制度还有可能与学校现行的有些制度相矛盾,也可能影响到少部分人的利益。因此,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涉及的部门众多,情况复杂,具有较大的难度,但又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五、结语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的启动和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为了执行国家积极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养,同时提高大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生活问题的创新能力,我们针对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积极进行探索,寻找到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实验指导方法,以期有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http://baike.baidu.com/his-tory/id=10722417,2010-03-13.

[2]马丽霞,屈晓阳,顾勇飞.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67.69.

[3]刘艳莉,孙雨耕,葛宝臻,刘开华,董峰.符合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0,(4):75.77.

推荐访问:创新 实验教学 构建 培养 体系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