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中损伤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3-05-28 13:45:1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关键词】 中学;田径运动;损伤;类型;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4—0058—01

学校田径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场地设施、运动器材、方法内容不妥和组织不当等原因, 易造成运动损伤的现象并不少见, 这给学校正常开展田径课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 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分析田径运动教学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根本原因, 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运动损伤,保证学校田径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一、田径课中常见运动损伤类型

根据田径教学实践分析, 受伤类型主要为肌肉拉伤、擦伤、挫伤、砸伤( 器械) 、关节扭伤、骨折等;受伤的主要部位为大腿、小腿后群肌肉与韧带、跟腱、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手指关节、胫腓骨、肱骨等。

二、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够。运动损伤的发生往往与体育教师和学生对预防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关。有些教师认为,要锻炼伤病是难免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发生损伤以后也不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学生也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 不能合理地自我保护, 导致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场地、器材、服装不符合要求。场地不平,跑道太硬,器械质量不合格或安装不牢固等客观因素与损伤的发生也有直接的关系。

3.课堂组织不严密。准备活动不充分或活动量过大,也能造成伤害事故。有时在教学中,对体弱学生及经期的女生照顾不良也会发生损伤。

4.准备活动不当。准备活动的运动量过大,则会使机体过早出现疲劳, 当进入正式运动时, 身体已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过早开始做准备活动则距离正式运动时间过长, 当进行正式运动时, 其准备活动的作用已接近消失,这些都容易引起损伤。

5.身体机能状况及饮食营养状况不良。学生休息不好或带伤带病参加田径锻炼,进行激烈的运动,将会导致损伤;营养不良或偏食往往会造成热能摄入不足, 体质较弱, 身体素质差, 因而也易伤易病。

6. 心理因素。情绪低落、紧张、害怕等, 也会导致肌肉张力增加、动作协调性下降、反应速度减慢等, 因而发生损伤。

7.身体素质差或技术动作不正确。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运动时的力量、速度及耐力;肌肉力量和弹性差,反应迟钝、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够,这都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例如,在进行“跳马”运动时,如果助跑速度不够,必然影响起跳高度,结果因跳不高而被器械绊倒致伤。此外,在体育课中,学生能否正确把握动作要领,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例如,在做前、后滚翻动作时,如果头部位置不正,团身不好,也会造成颈椎挫伤。

三、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措施

1.解决思想问题。田径是较为枯燥的运动,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加强田径运动的目的性教育,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消除各种致伤因素,达到预防和避免运动损伤的目的。

2.改善教学条件。好的教学条件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检查场地及器材,建立健全场地、器械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对已损坏的场地、器械应及时维修等。

3.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安全要有足够的认识,要选择行之有效的课堂组织方法。每节课都应根据教材选择有效的准备活动,使学生从心理、生理上做好充分的练习准备。准备活动量应根据学生的机能状况、气象条件、教学的具体情况而定。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内容而定,既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要有专项准备活动。

4.认真贯彻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原则。在教学课中, 体育教师应认真贯彻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精神状态等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安排运动量, 如一旦发现体力状况不佳的学生应立即令其停止剧烈运动, 另行安排轻微活动或作适当休息。

5. 加强身体全面锻炼,加强肌肉力量练习。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身体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其机能。加强身体全面训练,可使身体器官系统机能得到全面发展,对于刚入校的一年级新生特别重要。因为,他们只有在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和耐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才能为到高年级从事体育专项技术运动打下基础。同时, 这也是预防田径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

编辑:王金梅

推荐访问:田径运动 预防措施 损伤 原因 发生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