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字》近二十年来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3-05-27 16:25:1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美国作家霍桑的《红字》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评,其评论数量之多让人叹为观止。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红字》的分析研究进行了分类整理,希望对其更深入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红字》 近二十年 分类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艺术成就得到评论界广泛的肯定,也受到中国读者和评论界的青睐。1850年出版的《红字》是霍桑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也是最受读者评论的作品。关于《红字》的评论数不胜数,数量之多在美国文学史上名列前茅。通过梳理近二十年来有关《红字》的评论文章,发现其主要分为以下九大类:

1. 分析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红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 从开头的监狱、蔷薇花,到后来的刑台、森林、红字“A”乃至珠儿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评论家们从作品题名、人物姓名及形象刻画、景物意象、作品情节与基督教原型等几个方面阐释作品的象征意义,解读作品象征意义的多样性、含混性及矛盾性,进一步揭示出作品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内涵。多数评论认为红字A象征天使和魔鬼的结合,它在海斯特身上体现了积极意义,如爱与反叛,在丁梅斯代尔处却是否定意义,是罪与罚的化身。其内涵从“通奸”转向“能干”、“慈爱”、“天使”,从“赎罪”走向“升天”、“(耶稣)圣徒的传道行为”。 任晓晋、魏 玲在《<红字>中象征与原型的模糊性、多义性和矛盾性》一文中就通过对红字A、成年礼仪式和母亲主题的分析,揭示了小说中象征与原型的模糊、多义和矛盾的特性。金晓琳则在《<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特色》一文中,分析了作品象征的多义性、系统性、隐喻性特色。

2. 神话宗教原型批评角度。霍桑不仅在思想上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在艺术手法上也娴熟地运用《圣经》的意象和典故,他有意识地将大量《圣经》原型移植到作品中去,很多学者也从这一方面对《红字》进行了评论和分析。高忻的《从<红字>看霍桑的宗教情结》通过对其中的人物、情节和解构等的分析,探讨了作家的宗教困惑及其复杂而又矛盾的宗教情结。也有学者从霍桑与清教主义的关系分析《红字》。张 晶在《从宗教哲学视角解析霍桑作品中的清教主义观》一文中就指出霍桑的清教主义观是复杂的。他质疑了清教主义的权威思想基础,然而又不可避免地成为他所批判的清教主义的一部分。从这一点上看,霍桑既是传统的批判者,又是其拯救者,同时也是有限的进步派。

3. 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红字》中女主人公海斯特反叛独立的个性,争取独立和解放的形象,使得很多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这部作品。程树华《在海丝特·白兰个性上的体现》一文通过对海丝特个性的分析, 指出霍桑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话题,那就是女性如何在逆境之中去求得生存,如何去赢得妇女自身应该享有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海丝特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了她对女性平等地位的追求,对人权的基本追求。但也有观点认为海斯特是进步和保守矛盾合一的形象,反映了霍桑对变革与稳定的思想困惑。季峥、蒙雪琴在《<红字>:对十九世纪女权主义理想的解构》一文中就指出霍桑在作品中仍宣扬和肯定了当时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男权思想。

4. 超验主义角度。有学者认为霍桑是一位深受艾默生超验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家,因此,《红字》中也处处体现了超验主义思想。目前国内此方面的相关论文主要有洪璇茉, 朱倩的《超验主义“自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安安的《从<红字>看霍桑的超验主义思想》,孙娅的《超验主义思想在<红字>中的体现》,李莉的《浅谈霍桑的超验主义》。然而,对于霍桑与超验主义的关系,学界至今尚有争议。论者有的认为霍桑是超验主义者,有的认为霍桑的作品是对超验主义的解构,比如戚涛的《霍桑对爱默生超验主义的解构》。

5. 荒野和森林的意象角度。部分评论从作品的荒野和森林意象主题出发,挖掘霍桑的创作理念,认为通过森林象征的运用,霍桑传达了自己的社会探索精神和建立自由平等的和谐社会、实现人们正常人性欲望的思想,并展现了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寄托了通过社会改造在新大陆上找到梦中迦南的愿望。刘国枝、郑庆庆的《论<红字>中荒野的象征与原型》从美国殖民地时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两方面挖掘其“荒野”意象的原型, 指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森林与荒野”意象被作者赋予了善恶对立的二元意义。倪灵在《<红字>中的“森林”意象及其功用》一文中指出“森林”意象从四个方面反映了霍桑对人性本质的认同及他对人性解放的探索性的思考。

6. 与其它作品对比研究角度。谢遐均的《从女性主义视角看<红字>和<荆棘鸟>女主人公的形象》从女性主义视角探讨了《红字》和《荆棘鸟》女主人公海丝特和梅吉的形象,指出她们的坚强个性、独立自我的精神使她们有勇气与宗教社会对抗捍卫自己的爱情,赞美了她们的母性和女性自觉意识和争取自己权利的斗争精神。但季峥,蒙雪琴在《<红字>:对十九世纪女权主义理想的解构》一文中运用20世纪兴起的新兴文艺批评手法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分析霍桑小说《红字》中女性角色海丝特·白兰、珠儿以及各种有名无名的妇人,结合19世纪女权主义浪潮的历史语境指出霍桑在作品中仍宣扬和肯定了当时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男权思想,即作品反映了霍桑的男权意识、社会意识和妇女观。

7. 后结构主义精神角度。后结构主义分析主要采用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理论探析作品人物心理,解读人物形象,深究作品人物的社会心理历程。如张海蓉的《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解读:<红字>中的海丝特》,《〈红字〉中珠儿心理的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解读》及《齐灵沃斯悲剧的后精神分析解读》。

8. 接受美学角度。田祥斌等学者将眼光投射至作品中男性人物丁梅斯代尔、齐灵沃斯上,透视人性恶之源、人性矛盾性、人神关系等,认为齐灵沃斯是一个鬼性与人性合一的父亲形象,体现了作家宗教意识的矛盾性。展示了作者对罪恶、惩罚、拯救以及伦理道德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9. 心理学角度。也有部分学者通过分析作品主人公的心理,从而显示霍桑本人也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学大师。夏晓珍《心理学视野中的齐灵沃斯——霍桑<红字>新解读》一文就分析了罗格·齐灵沃斯,探索他的情敌丁梅斯代尔秘密的动机、过程、方式,揭示齐灵沃斯深刻的复仇心理并由此而引起的悲剧性的结果。

《红字》是一部多元主题的作品,其文学评论浩如烟海。本文只是对这些评论进行了主要的梳理分类,一方面希望广大读者了解近20年来国内学者对《红字》的分析研究状况,另一方面也期望对想进一步研究《红字》的学者有所帮助,以期对其作出更深刻、独到的阐释。

参考文献:

[1]安安. 从《红字》看霍桑的超验主义思想[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9).

[2]高忻. 从《红字》看霍桑的宗教情结[J]. 中州大学学报, 2008, (1).

[3]季峥,蒙雪琴. 《红字》:对十九世纪女权主义理想的解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11).

[4]金晓琳.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特色[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25).

[5]李莉. 浅谈霍桑的超验主义[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6]刘国枝,郑庆庆. 论《红字》中荒野的象征与原型[J].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1).

[7]倪灵. 《红字》中的“森林”意象及其功用[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

[8]戚涛. 霍桑对爱默生超验主义的解构[J]. 外国文学, 2004, (2).

[9]任晓晋,魏 玲. 《红字》中象征与原型的模糊性、多义性和矛盾性[J]. 外国文学研究,2000, (1).

[10]孙娅. 超验主义思想在《红字》中的体现[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11]夏晓珍. 心理学视野中的齐灵沃斯——霍桑《红字》新解读[J]. 甘肃社会科学, 2005, (2).

[12]谢遐均.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红字》和《荆棘鸟》女主人公的形象[J]. 名作欣赏, 2006, (16).

[13]张 晶. 从宗教哲学视角解析霍桑作品中的清教主义观[J]. 外语教学, 2005, (5).

[14]张海蓉. 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解读:《红字》中的海丝特[J]. 巢湖学院学报, 2005, (4).

[15]张海蓉. 《红字》中珠儿心理的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解读[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2).

[16]张海蓉. 齐灵沃斯悲剧的后精神分析解读[J]. 外国语文, 2006, (2).

[17]朱倩. 超验主义“自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J]. 长沙大学学报, 2008, (4).

作者简介:廖嫚(1983.07-),女,重庆开县人,现任教于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推荐访问:红字 综述 近二十年 研究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