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05-26 17:15:1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与教育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突破口。文章讨论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改革趋势,分析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术、技巧与运用要领。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 课件制作

[作者简介]黄晓洲(1984- ),男,陕西汉中人,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影视艺术。(陕西汉中72300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2-0147-02

一、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与教育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使得教学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学信息处理数字化,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教学过程智能化。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建立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环境,建立适应新教学环境的教材体系,提高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的能力,使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突破口。

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综合刺激,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潜能。在教学过程中,以互联网技术、视频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将文字教材、视听教材、CAI课件、网络课程四类教学资源进行综合性的教学设计,形成全方位的信息传播渠道,可大大提高教育资源的传播效率,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通过改革教学活动方式,使学生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教师角色和学生地位发生了转变。教师从原来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讲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导演者,学生从原来单纯听讲、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化成参与、发现、探究的主体地位,从而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够获取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利用文字、图像、动画、数字电影、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图、文、声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

1.教学设计思想不明确。教学内容的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许多教师不重视教学设计,不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处理,或脱离学生实际,或不注重重点、难点的处理,贪多求全,将课堂组织、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所有资料尽数罗列,统统搬进课件。上课时只按预定方式播放,变“满堂灌”为“满堂放”,学生处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而无法实现参与、发现、获取适合自己学习资源的目的,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能。

2.媒体单一,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师制作的课件,只是文字、表格或图画的简单拼合,不能有效运用动画、视频、音频、数字电影等技术,无法生动展示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技术,忽视教学内容,教育重心偏移。有些教师制作的课件重形式而轻内容,盲目追求课件界面的美观、华丽,大量使用动画和音响,不顾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违背学生认识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掌握,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4.教学过程机械,影响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课件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只是一味地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和路线,将课件快速播放、宣读,不进行分析、讲解,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想象、理解。教学互动性严重不足,学生只能顺应教师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的回答,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固定化的多媒体课件不能鼓励学生的思维多元化,突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难以发挥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

三、优质多媒体课件设计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多媒体课件是辅助。如何设计和制作出一个好的课件,使之更好地辅助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突破口。为此,制作运用多媒体课件,要牢牢把握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建立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学,认真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把握多样教学环境,合理选择不同媒体,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要想取得较理想的效果,达到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并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点:

1.充分了解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适用场合。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一般适用于以下三个环节:创设情境,突破重点、难点,促进自主学习。创设情境的作用是通过真实或近似真实的情境创设,使学生产生比较深切的感受与体验。在教学中一般有两种情况需要创设情境,一是在一节课的开头,二是在一节课的中间或结尾。这两种情况的运用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不完全相同。课首的情境创设,其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课的主题上来;课中或课尾的情境创设,其作用则是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或是用于对情感类教学目标的巩固拓展与深化。不论是在课首、课中或课尾,要想通过情境创设达到预期目标,关键是要把握两点:一是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即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对某个问题或事物的认识存在缺陷,而这个问题或事物具有独特的意义或某种重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即“认知冲突型”情境创设;二是能通过情境创设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即“情感体验型”情境创设。到底应采用“认知冲突型”情境创设,还是“情感体验型”情境创设,则要根据当前教学目标是认知类还是情感来决定,理科类课件经常是第一种,文科类课件则在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经常遇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播放一段视频录像、朗诵一首诗歌、放送一段乐曲、结合画面讲一个小故事、或结合数据图表介绍一个典型的案例,等等。当然,所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必须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否则达不到创设情境的目的。

理工科中的抽象概念、原理、法则,医学中的病理分析与手术过程,体育运动中的规则及违规现象(如足球中的越位),人文科学中的某些重要理论观点,往往难以仅仅通过教师的口授、板书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另外,化学实验中某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其实际操作过程不容易讲解清楚又不便进行示范,对于这些重点、难点,如能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通常都能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很大一类多媒体课件,如具有二维或三维动画功能的课件、具有交互性的实验课件、用于仿真的实验课件、数学建模软件以及内容丰富的文献资料或带有视音频的案例类课件,不仅可以作为辅助教师的直观教具,更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

2.优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要点。第一,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恰当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特性。一般说来,理工科的抽象概念、基本原理和工科的操作流程、操作方法用二维或三维动画最为有效。如半导体的PN结原理、各种化学反应的机理、移动通信中的扩频原理与过境切换过程、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与物理地址转换、建筑施工方法等采用三维动画演示,或是让学生利用三维动画去自主探究,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想了解物质内部的微观结构,或是在职业教育中的室内装饰与家具陈设,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去体验,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医科的各种手术过程和病理分析来说(如肿瘤转移途径、白细胞如何变形等),真实的动态视频录像,往往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人文学科的许多理论观点则有赖大量资料和案例来说明,这就需要引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图表、照片以及相关的视频材料。第二,多媒体课件设计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多媒体课件不仅是供教师演示的直观教具,更可以看成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也就是说,不仅要把多媒体课件用作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也要用作CAL(计算机辅助学习),要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来营造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自主学习、问题探究、资源共享、多重交互、协作交流等多种教与学活动,也就是能支持上面所述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3.优质网络课程课件的开发要点。网络课程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全面体现 “交互性、共享性”这两种最本质的特征,在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网络课程的交互性一般包括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机交互要求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测试;师生交互要求师生应有网上互动(例如,网上辅导、答疑、谈心、讨论);生生交互要求学生个人之间、或在小组内、班级内应有网上的在线讨论、协作交流。网络课程的共享性需要有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应关注三大问题:一是教学设计是以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这种教育思想是否具有先进性;二是教学设计建立在什么样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基础之上,这类教学理论是否能适应网络课程的特定需求(传统的教与学理论可以满足课堂面授的需要,但不一定能适应网络教育、网络课程的特性与需求);三是要考虑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模式,主要看所用模式是否能反映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不同模式要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去实现)。

因此,优质网络课程应有五种要素的支持:第一,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思想(既要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二,“学教并重”的新型教学设计方法。要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第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这个理论应能正确回答“为什么要整合”“什么是整合”和“如何进行有效整合”等基本问题。第四,较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应包括参考文献、典型案例、多媒体课件以及有关的图片、动画、录音、视频等资料。第五,较灵活多样的交互手段。包括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等多重交互手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师生交互。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7(5).

[2]英锋,冯玉芬.高校本科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应用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3]孙先明,付艳锋.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9).

[4]陈章明.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6).

[5]西北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论文集萃[C].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推荐访问:辅助教学 实践 多媒体 研究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