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新格局下中国金融改革开放

时间:2023-05-25 17:30:1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为中国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了较好的“窗口”期。资本项目可兑换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制度变量,对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消除金融压抑,以及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深化,进而促进中国由大国经济走向经济金融强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要求

中国金融加快改革开放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中国大国经济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一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快速崛起,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复苏的分化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出现调整,以欧美为主的发达经济体经济缓慢复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以中国为主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二是未来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增强。目前,中国已是体量达10万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行,但仍保持在7%左右的经济增速,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2015年10月份发布的最新报告所述,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将在2026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并将至少保持到2050年。

三是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将对世界经济格局重构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国际社会正积极推动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试图通过改革,形成兼顾效率和公平的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实力逐步提升,在世界经济治理体系中要求更大话语权,将影响世界经济格局重构。

大国经济与金融改革开放滞后矛盾凸显,亟待中国加快金融改革开放。一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待于进一步建立。目前,直接融资占比较低,间接融资仍占主导地位,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总额16.4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通过银行体系发放的各类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76.83%,企业债券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仅分别占14.74%和2.64%。

二是跨境投融资规模较小,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首先,与实体经济规模相比,中国跨境投融资总规模明显偏小,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仍较低。其次,中国对外金融资产结构单一,境内机构海外金融投资规模偏小。第三,境外机构参与境内金融市场投资的渠道较少,规模有限。

三是利率和汇率仍未市场化。作为调节资本流动的重要工具,利率和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不仅造成资金价格信号失真和扭曲,导致资金无效配置,而且制约货币政策的传导,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2015年10月,继放开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后,中国人民银行再度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标志着中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利率市场化进入新的阶段。

汇率方面,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和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汇率水平主要是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只有外汇市场的供求是真实的,其决定的汇率水平才是可信的、市场化的。当前我国仍对资本项目实行一定的管理,跨境资金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真实的反映。其次,汇率波动幅度仍比较窄。最后,人民银行尚未完全退出常态式的外汇市场干预。

客观看待资本项目

可兑换条件及其风险

在讨论资本项目可兑换前提条件时,一个最大的顾虑就是资本项目可兑换可能带来的风险。对资本项目可兑换可能带来的风险应认真客观地看待:一是要认真客观地分析和评估资本项目可兑换可能面临的风险,对风险影响进行一定的测算,并提出有效化解或减缓风险的政策措施。二是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要切实做好相关工作的深度研究和协调,如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的关系、资本项目可兑换风险评估,以及资本项目可兑换与国内金融监管和政策协同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三是要保留必要的手段和工具,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后,可构建以下三个层次风险防线:首先,提升汇率市场化水平。通过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增强汇率弹性,并通过汇率的双向浮动“熨平”跨境资本的流动;其次,实施“托宾税”或无息准备金等税收或准税收的手段,抑制短期资本的大规模流动;最后,实施临时性的资本管制措施。在国际收支出现严重失衡时,可采取一些临时性的资本管制措施,对跨境资金流动和汇兑进行必要的管制。

在认识到风险的同时,也不能一味地扩大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否则,改革就会难以前行。要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进程,就必须要一定的风险容忍度,这是每项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那种试图在各项条件都充分具备的条件下,再来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设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资本管制措施并不足以应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所带来的风险,更不可能确保国家金融安全。资本管制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但从长期看,资本管制只能为宏观经济改革和政策的调整提供“缓冲”的时间。从国际经验看,只有依靠宏观经济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宏观审慎管理,以及汇率利率和利用外资政策等,辅之以资本管制手段,才能取得根本的效果。应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所产生的风险,关键在于提高市场主体的自我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应提高其管理资产负债表风险的能力。因此,一味地试图通过各种资本管制措施来保护市场主体可能面临的风险,不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和新的市场扭曲。

稳妥有序地推进人民币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政策建议

一是深化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深化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或取消部分现存的资本管制措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汇兑体系的透明度和效率,促进市场主体在开放环境下合理配置资源、分散风险和提高竞争力,并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稳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点放在资本市场和个人资本项目对外开放上。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着力点应重点放在资本市场和个人资本交易项下对外开放上,即以资本市场开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证券投资项下可兑换程度。及时总结沪港通运行经验,研究开放深港通和建立跨境基金互认机制;大幅提高境外机构参与境内证券投资和资本市场程度,扩大境外机构投资者范围,大幅提高境外机构证券投资额度,逐步提高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场比例,放开境外机构证券投资范围限制,并逐步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改准入审批制为登记备案制;研究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证券市场发行股票;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者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额度,扩大境外投资者主体范围,允许境外长期机构投资者进入境内债券市场,条件成熟时,再逐步引入其他类型的境外投资者;研究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允许其在境内发行债券募集的人民币留在境内使用,或以人民币或兑换成外汇汇出境外使用。以扩大境内居民个人用汇自主权为着力点,进一步放松个人资本项目跨境交易,适时选择部分省市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QDII2)。

三是强化跨境资本流出入的统计监测和预警,构建跨境资本流动和外债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适应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健全和完善跨境资本流出入的统计监测体系,提升对跨境资本流出入统计监测和预警水平;建立健全资本流出入的预警机制,防范跨境资本流出入风险;健全跨境资本流动非现场核查机制,加大非现场核查力度,防范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四是构建起简明清晰的、符合资本项目可兑换原则的新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法规体系。目前,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法制环境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如,法律层级较低,部门规章占有较大比重,且法规比较零散,不成体系。现行的法规与资本项目管理现状对应,主要是采取行政性的手段,与资本项目可兑换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应对现有的外汇管理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和调整,逐步构建起简明清晰的、符合资本项目可兑换原则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法规体系。(作者为IMI特约研究员、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 □

推荐访问:世界经济 改革开放 中国金融 新格局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