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与亲属称谓

时间:2023-05-25 09:45:3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摘要:亲属称谓在人际关系中标志着人的特定身份和位置,这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能系统地反映汉民族的社会结构、婚姻生活、礼仪风尚和民族心理。本文试从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入手,以《释亲》和《释名》为基础,考察古文字中的亲属称谓及其文化意义。

关键词:亲属称谓 古文字 文化意义

据人类学家统计,古往今来所有不同的文化中,中国人创造的亲属称谓词是最多的,大约有350个,其次是古罗马,大约有122个,而其它民族大多维持在20到30个之间。从现有的数据中,我们无法探究每一个称谓出现的具体时间,但可以确定的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中,已经有单独的一章《释亲》来解释和定义日益复杂的亲属称谓了。就目前的发现来看,甲骨文中,亲属称谓词只有不到十个,这极少的几个称谓语就成了研究亲属称谓语的最有历史纵深的考察对象。

《尔雅》中第四章《释亲》是我国最早研究亲属称谓的专著,收录的古代亲属间称谓有两百多个,分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类。亲属称谓的语义要素有血姻亲之分,直旁系之分,性别之分,辈份之分,长幼之分等。除了直旁系可分成分类体系,其它似乎不易成总类系统,如血姻是最大的两个范畴,但与直旁系一比较就发现总是交叉着的。《尔雅·释亲》作者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对社会亲属制度有了这样认识,并按此原则划分亲属关系类别。

根据《尔雅·释亲》记载,五代间的亲属称谓有:“父为考(父亲称为考),母为妣(母亲称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父亲的父亲称为王父,即祖父),父之妣为王母(父亲的母亲称为王母,即祖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祖父的父亲称为曾王祖父,即曾祖父),王父之妣为曾王祖母(祖父的母亲称为曾祖王母,即曾祖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父的父亲称谓高祖王父,即高祖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曾祖父的母亲称为高祖王母,即高祖母)。”

父,《说文解字》解释为“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扶雨切”,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但也有学者认为字形中手里举着的是农具或象征父权的手杖。《释名》释为:“父,甫也。始生已者。”父亲就是生自己的人。《书·泰誓》又云:“惟天地万物父母。”《尔雅·释亲》有云:“父为考。父之考为王父。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父之从父晜弟为从祖父。父之从晜弟为族父。”

上古时期,凡是父辈的都叫做“父”,包括亲生父亲,也包括伯父、叔父,凡是男性祖辈的都叫做“祖”。

祖,《说文解字》解释为:“始庙也。从示且声。则古切。”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始兼两义。新庙为始。远庙亦为始。故祔祪皆曰祖也。释诂曰。祖,始也。诗毛传曰。祖,为也。皆引伸之义。如初为衣始,引伸为凡始也。”

凡是子辈的都叫做“子”,《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凡子之属皆从子。”从字形上看像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像并起来的样子。《仪礼·丧服》有云:“诸侯之子称公子。又凡适长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适夫人之次子,或众妾之子,曰别子,亦曰支子。”这里可以看出上古时期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的宗法制度。

那么子辈们的子又怎么称呼呢?表达这一亲属称谓的字是“孙”,从今天的文字结构上看是会意字,其甲骨文从子,从系,意思是续。在甲骨文中,则像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孙的本义是儿子的儿子。《说文解字》释:“孙,子之子曰孙。”《礼记·杂记》注“孙谓祖后者。”《尔雅》云:“子子孙孙引无极也。”子之子称“孙”,那么孙之子呢?“曾孙”。曾孙之子叫“玄孙”。玄孙之子叫“来孙”。

“妣”是所有女性祖辈的统称,《说文解字》解释为:“殁母也。从女比声。”意思是死去的母亲称为“妣”。《尔雅·释亲》说:“父为考,母为妣。”在这里,“妣”是母亲的通称。《诗经·小雅》中还解释说祖母和祖母辈以上的女性祖先都要称“妣”。《礼·曲礼》也有“生曰父母,死曰考妣。”《仪礼·配食》又云“妣配考同位,不别设位也。”

除“妣”外,还有一个相似的称谓“母”,《广雅》解释说“母,牧也。言育养子也。”《释名》说:“母,冒也,含已生也。”《说文解字》释为:“母,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形。”“母”字不仅指生身之母,姑姑、婶婶、姨姨、舅妈都称“母”,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则称“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平辈人只要有血缘关系的,不论远近,不论男女,都统称为“兄”或者“弟”。

从甲骨文可以看出,“兄”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小篆从口,从儿(人)。象一个人在对天祈祷,是“祝”的本字。《说文解字》中有“兄,长也。”《尔雅·释亲》有“男子先生为兄。”上古亲属称谓除称自己血缘族的为“兄”外,也外化称男性中年龄比自己大的。《说文解字》云“弟,韦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属皆从弟。”《释名》云:“弟,第也,相次第而上也。”《尔雅·释亲》谓“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从甲骨文字形看,就像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

那么古文字中有没有对应配偶的称呼呢?“夫妻”的“夫”最早在甲骨文里是不是就是“丈夫”呢?从甲骨文字形可以看出,“夫”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而“夫”的本义是成年男子的通称。《说文解字》释:“夫,丈夫也。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那么可以看出,“夫”最早并不是表示女性对配偶的称谓。又查《诗注》云:“夫有传相之德,而可倚仗,谓之丈夫。”又云:“男女旣配曰夫妇。”《易·家人》云:“夫夫妇妇。”又云:“先生长者曰夫子,妻称夫亦曰夫子。”可见夫除了是对成年男子的美称外也用作夫妻的“夫”。“妻”字就不像“夫”字身兼两职了。“妻”,其甲骨文像女子手拿家具从事劳动的形象。“妻”的本义是男子的正式配偶。《说文解字》释:“妻,妇与夫齐者也。”

古代有“侄娣从嫁”的现象,反映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夫多妻制度。侄,《说文解字》释“侄,兄弟之女也。”古代社会地位高的人把女儿出嫁时,一定会让侄娣跟随出嫁的。《释名》云:“姑谓兄弟之女曰侄。”《尔雅·释亲》说:“男子谓妹之子为出,女子谓兄弟之子为侄。”这里的“出”和“侄”都是说的男性,这是母系氏族走婚制的遗留痕迹。兄弟走婚到另一个氏族后有了儿子要让儿子回到自己的氏族中走婚,所以叫“侄”。走婚制还有一个相关的字就是“姑”,《说文解字》释:“夫母也。”意思是丈夫的母亲,这和对父亲的姐妹的称呼一样。《尔雅·释亲》云:“妇称夫之母曰姑,父之妹亦曰姑。”据考证也源于母系氏族走婚制。

与丈夫相关的亲属称谓还有“舅”,即丈夫之父;“姑”,即丈夫之母;“伯叔”则是对丈夫兄弟的称谓;“小姑”是对丈夫妹妹的称谓。与妻子相关的亲属称谓有“外舅”,即妻子之父;“外姑”,即妻子之母;“姨”则是对妻子姊妹的称谓。

从以上的亲属称谓语可以看出,在甲骨文时代,汉民族生活的地方,就已经形成了较严格的等级及长幼先后次序。具体考察的这些甲骨文称谓的类型,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子孙夫妻等等都是一个小家庭关系中的称谓,也就是说在上古时期,家庭已经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关系是那个时代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组成。但局限在小家庭的关系现对的家庭观念比较纯粹和单一。即使是在商周时期,血缘关系网就已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了。当时农业生产力非常低下,生产工具也很落后,一旦碰到天灾就不能抵御,所以需要一个有规模的耕作组织来进行农业耕作,血缘关系把人们聚集在生活和战斗组织下。有了妣考,才有了子孙,有了先人的耕种经验,才有了后人的丰收果实,所以尊先重教也反映在古人的亲属称谓中。在春秋以后,家庭建制的变化和思想观念的竞争,使得大家族的观念开始出现,表现在亲属称谓上就多样化了,等级、尊卑、远近的制度化,使甲骨文中不到十个的亲属称谓被放大了二三十倍,创造出了中国独有的庞大的血缘关系网。

参考文献:

[1]马宏基 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郭璞注.尔雅[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任凤琴.《尔雅·释亲》亲属称谓体现的文化信息[J].语文学刊2010年第4期.

[4]刘志基.汉字与古代人生风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5]刘蓓然.从几组亲属称谓的古今对比窥见古代文化一斑[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6年第6期.

[6]《汉字五千年》编委会编著.汉字五千年[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彭洁,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201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古文字 称谓 亲属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