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志改写缺憾人生

时间:2023-05-24 21:10:0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当了大半辈子记者,采访的凡人、名人不可胜数,但哪一次也没有这一次天津之行采访张焱给我的震撼大。他不仅使我震惊、赞叹,更给我启迪、警醒。我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究竟有多大潜能?我们每个人现在已经挖掘了多少?浪费了多少?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才能不留下遗憾?

不敢相信的巨大反差

如果你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你就不会相信,这巨大反差竟然这样和谐地统一在这位28岁的男青年身上。

他的绘画作品,21次在国内外获奖。

他的个人作品集《张焱画集》在香港华艺出版社出版。

他两次在天津市举办个人画展。著名国画家、傅抱石的儿子傅小石称赞张焱作品:“用色大胆,构图奇特,很有前途。”著名国画家、教授范曾先生为张焱题词:“与天地精神往还,则大美在焉”。

他的作品还受到美国、法国、日本、挪威、新加坡人士的喜欢和收藏。

张焱不仅钻研画画,而且还喜欢音乐、文学、纸工、设计、天文、科技、操作电脑等。他近年广泛学习了解了中国美术史论、中国民间艺术史、毕加索、凡高、徐悲鸿、吴冠中等中外艺术家的论著和画作。

他还认真阅读美国著名科学家霍金的黑洞理论。目前他正在创作百万字科幻小说《宇宙狂想曲》这部科幻小说涉及到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等多门科学。

天津《今晚报》曾在头版用这样的标题报道他:《张焱,第二个高士其》、《毅力当如张焱》。

真不敢相信,这使健全人自叹弗如的巨大成就是出自这样一位患重症脑瘫的残疾人之手。

我面前的张焱仍不会说话,只能发出啊—噢—啊—噢的声音。

张焱的牙齿是无力的,什么东西也嚼不了,而且有喉痉挛,喂急了不行,弄不好一口饭下去吸入气管就憋的脸色青紫,要人从嘴里把饭抠出来。16岁之前,每顿饭都由他妈妈先把食物放在自己嘴里嚼烂,然后吐在勺上,等待着张焱的嘴费劲地张开。

张焱自今不会走路,只能慢慢用手抓着一个固定的东西,艰难地站起来,坐到带轮的滑动椅子上吃力地滑行。他的脖子还是很软,无法向正常人一样支撑头部,更不能自由转动。

他的手也不听使唤,要想抓住画笔、画布、电脑鼠标,颤抖的臂和手要慢慢地极其艰难地伸过去,抓许多次才能达到目的。他要打一个字,付出的努力是正常人的千百倍。

总而言之,他身上的任何部件基本上都不听大脑指挥,全身就像一支没有指挥的乐队。

他没有上过一天学,他目前所有的学问都是自学的。

这就是张焱,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力创造出常人难以相信的奇迹的人。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张焱是1976年来到这个世界的。由于他母亲工作过度劳累,孩子7个多月时早产了。张焱出生时才2000多克重,像只小猫。那时受条件限制,也没有暖箱,出生8天就得了新生儿肺炎,经治疗总算活过来了。不想,赶上了唐山大地震,又给张焱带来了更大的不幸。他们所在的玉田县属于唐山地区。张焱的爸爸正在部队服役。他的父母都忙着救护、转运唐山伤员。刚刚出生5个月的张焱,只好被放在临建棚里,请一位大娘照看。当时正值盛夏,经常下雨,地震棚里又潮湿又闷热,加上蚊虫叮咬,张焱又病倒了,持续高烧后,脖子失控,全身僵直,全家吓坏了。等抗震救灾告一段落,他们夫妇俩开始跑津、京、冀地区的各大医院为儿子治病。最后,北京一家知名大医院的大夫告诉他们,这个孩子是重症脑瘫,又呆又傻,最多活不过6岁。听到这些,张焱的父母心都要碎了,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半天站不起来。

从此他们踏上了四处求医治病的路程。几年过去了,张焱的病仍不见好转。他的身子要么直挺挺的,不能弯曲;要么软的提不起来,两只胳膊僵硬,头向后转,手向后翻;双脚交叉着,已经两岁多了,还不会坐,不会爬,更无法站立;所有动作的方向都和正常人相反。作为父母亲,他们从不相信孩子的病治不好。20多年来,他们的努力一天也没有放弃过。记不清跑了多少医院,找了多少大夫,数不清花了多少钱,张焱的疾病虽然十分顽固,但还是有了逐步好转。

也许是母爱、父爱的感化,张焱并不是又呆又傻,他能够对父母的呼唤做出反应。他们高兴极了,利用一切机会教他认识周围事物。晚上带他看星星月亮,给他放音乐,买书刊,讲高士其、张海迪等残疾名人的故事,还从两岁开始制作卡片教他认字。母亲教的第一个字就是攀登的攀字,希望张焱用自己的手脚去攀登世上的一座座山峰。他爸爸为他拉二胡,吹笛子让他听。在北京261医院住院期间,还专门带他参观北京天文馆,背着他上颐和园万寿山。这些引导,别看当时没什么效果,实际都为他的以后知识积累打下了基础。这些在张焱绘画和近年的文学创作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证。1985年张焱的弟弟张翔上小学了,他们也给张焱买来黑板、文具和小书包,弟弟学绘画,也鼓励张焱用画代替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张焱双手僵直,握不住笔,稍一使劲就浑身紧张,脑袋歪斜,弄折了一支又一支铅笔,结果什么也画不出来。张焱伤心地哭了。他母亲一次又一次捡起笔放在他的手上,鼓励他继续画。别人是画画,张焱是用哆哆嗦嗦的手点画;别人几秒钟就能画出一条线段、一个图形,张焱要用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

终于有一天,他画成了一座房子,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父母就鼓励他,他就不停地画。画喜剧演员陈佩斯,画牛得草演的七品芝麻官,画所有到家里的客人,至今家里还保存着上千张早期千疮百孔毛茸茸的铅笔画。张焱通过学画,他的手渐渐地听使唤了,从一座房子到一片房子,从一朵小花到山花烂漫。1990年张焱经过3个月的努力,创作了一幅组画—12.3米的《蓝精灵》,试着送往天津市少年宫参加第四届国际少儿绘画书法大赛,谁知不久就收到通知,让他参加颁奖仪式。作品获特别奖,而且格外受观众欢迎。第一次参展获得成功,张焱的想象力被发掘出来了,他可以用绘画呐喊了!

张焱懂得了用坚韧的毅力去锻炼那本不健壮的躯体,去改写那本不完美的人生。夏天,无论天气怎样闷热,他坐在屋里一画就是三四个小时。屁股上长满了痤疮,坐着钻心地疼痛,但他咬牙坚持着。感冒后常常引起脖子严重痉挛,有时吃不了饭、握不了笔,但他始终没向病魔低头。不论是写小说,还是学绘画,总是早上五六点钟起床,一直忙到深夜。可以说,锻炼,支撑着张焱创作;创作,又成为张焱锻炼的特殊方式。经过长时间不懈的努力,张焱已经有70%的生活项目能够自理。

这些年来,张家夫妇引导着张焱走出一条成功的自学之路。他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从绘画到音乐,从电脑到文学。仅从绘画看:从铅笔画、尼龙笔画发展到水粉画、国画、油画;画的题材也从儿童问题发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问题。张焱作画从不重复。1000多幅画就是1000多次创作;一幅画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他把关注的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强烈的责任感都通过画表达出来了。从科索沃战争到对和平的思考;从香港、澳门回归的喜悦,到我国入世、足球出线的振奋;从企盼台湾的统一到关心伊拉克形势;从关注环保、爱护自然到保护地球、开发宇宙,他无不关注。他创作的《宇宙世界》长达30多米,那奇特诡谲的太空、变幻莫测的色彩、造型怪异的飞行器、迷人的多种天体,都是他用特殊的绘画语言绘制出来的,整个长卷充满想象的色彩。

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张焱这样一位残疾人,为什么能做出如此惊人的业绩?他那无穷无尽的毅力哪里来?他那些智慧的火花发源于何处?走近张焱,深入张焱,我才发现,这主要得益于他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他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闭塞,那样孤陋寡闻。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使他学识丰富,耳聪目明,他生活在自己多彩的世界里。

张焱写过一篇文章《自强不息· 解读人生》,发表在《天津残联》,可以看出他对待残疾,对待人生的态度。

人生有困难,这是很正常的事儿了。但不能畏葸(缩)不前。残疾人身体有残缺,但心灵不能残缺。每个人只要有梦想并付诸不懈的努力就会梦想成真。

谁说残疾人就应该低人一等?谁说残疾人就应该过得凄凄惨惨?谁说残疾人就应该甘于落后?往往是我们这样残缺的人能磨擦出生命价值的火花!司马迁顶着莫大的屈辱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史记》;贝多芬耳聋后用嘴叼着木条按在琴身上创作出流传古今的交响曲《命运》;保尔不让自己碌碌无为,成了所有年轻人的楷模;海迪阿姨搏击人生,自强不息,回报社会,获得了辉煌的成功。

迎接挑战,笑傲人生,困难随它去,做个无愧于天地的人。

张焱最大的梦想,就是想当一名物理天文科学家。

面对他的想法,很多人鼓励。也有的人说了:“真不知天高地厚!这不是白日做梦吗。你的梦想连正常人都难以达到,更何况你是重度脑瘫病人呢!……”张焱说,他们的话也对也不对。对的一面是:我是不知天高地厚,我就是想研究这些问题。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能不能在真空的太空生活呢?我们能否找到自己的“源”?这就是我的梦,多少个日日夜夜我都在想这些问题……事在人为,一点一滴地努力,就会有结果。霍金、高士其不就是这样的大科学家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从小就不断订阅多种科普杂志,持之以恒地积累科普知识。他还不顾自己残疾行走不便的困难,力主家里买下一处顶层的复式房,要充分利用那个大平台观察天象。他还自己制作过一个天文望远镜呢。

多年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了。他现正在创作百万字科幻小说《宇宙狂想曲》(准备写4部),第一部《月球基地》(25万字)几经修改已经定稿,并开始第二部的创作。这部科幻小说涉及到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等多门科学。本书通过年轻的星际探险科考队队长,岳宇星及他的同事和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以及与他们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探险、科考等活动的奇妙经历。描绘了在未来200年后人类开发利用宇宙空间有了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从中还显示了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

张焱说:“我是用推理的方法写出的。我的这本书主要追求的是:现实与超现实,科学与超科学,完美的世界与超完美的世界。让人们知道,我们只有努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不断的揭示宇宙之谜。同时对人类的生死繁衍,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给予科学的诠释。”

面对张焱,作为一位健全的人,不免觉得惭愧。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浪费了多少精力?我们还有多少潜能没有利用起来?我们还有多少潜能没有挖掘出来?让我们扪心自问,深刻反省吧!

推荐访问:缺憾 用意 改写 人生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