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省思

时间:2023-05-22 15:25:1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社会工作本土化是社会工作后发展国家学科发展的必经阶段,对其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具有重要意义。国外社会工作学者对本土化的涵义及意义存在多种观点与争论,加大了本土化概念与意义的模糊性和流变性。同时,社会工作学科后发展国家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和路径的探索体现了不同国家的国情和传统。对他们而言,源生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价值伦理如何与本土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助人体系相契合,发展具有文化相关性的社会工作实践和教育模式成为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的重要议题。在此期间,随着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扩展、服务人群的扩大化,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也由社会工作学科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工作学界普遍关注的议题。

[关 键 词]社会工作  本土化  土生化  文化相关性

[作者简介]尹新瑞(1986-),男,讲师,山东滨州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政策。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9)04-0001-14

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社会工作伴随着西方社会变迁和工业化进程而产生、发展、成熟。经过近50年的发展,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工作完成了由初步专业化到高度专业化的过程,成为西方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对社会问题、回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制度化措施,同时也成为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作为高度专业化、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成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本国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策略。发展中国家开始大规模从欧美发达国家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在国内大力兴办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向社会公众、组织等提供社会工作服务。随着引进的社会工作在发展中国家逐渐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学者开始反思“进口”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问题。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越来越多的少数族群被纳入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中来,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也面临着多元文化价值的挑战,迫切需要改进过去以城市居民、白人服务对象为主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体系。由此社会工作“本土化”、“文化关联性”、“土著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新的发展热点和议题开始成为社会工作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和领域。作为社会工作发展的后发国家,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学者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研究。在此背景下探索、梳理国外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的现状、模式与成果对推动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

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西欧和北美开始了专业化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工作开始在印度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得到传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殖民地社会工作专业化开始步入加速轨道,这个时期的社会工作专业化也被视为是发达国家(西欧和北美)社会工作实践、教育和研究方法的后殖民传播。然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者、案主和社区往往持有当地的文化规范、风俗习惯、价值信仰体系和生活模式。那么源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是否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实践?针对该问题有的学者开始质疑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可以不经任何修改就可以出口到欧洲和北美以外的不同社会这种潜在性假设。作为对上述问题的回应,1971年第五次联合国社会工作培训国际调查中首次提出社会工作本土化概念,并将社会工作本土化定义为“将社会工作职能和教育与特定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的过程”,联合国最初用这个词来形容美国社会工作理论对其他国家的不适当性。到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学者越来越认识到欧美社会工作范式已经与世界上大多数的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现实极不相容,因此针对社会工作本土化内涵的研究成为国际社会工作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然而,不同学者对本土化涵义的界定却存在诸多不同。以下分别对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观点进行梳理,以廓清本土化的基本面貌。

Midgley认为本土化是指“适当性”,意味着职业社会工作角色必须适合不同国家的需要,社会工作教育必须适合社会工作实践的需要。Midgley提出此概念的目的是为了反对欧美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专业帝国主义,是从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发展自主性角度对本土化进行的阐释和解读。印度学者Nimmagadda则认为“本土化”反映了西方社会工作框架或西方实践方法移植到另一个环境中的过程,在此期间通过对其修改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要。与Midgley的认识不同該概念单纯从欧美发达国家社会工作范式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移植的角度对本土化内涵进行界定。随着对本土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本土化内涵也逐渐由对西方社会工作模式的调整和修订以使其适应不同环境的社会工作需求转向根据本土文化、价值因素进行社会工作知识创新等方面。Osei指出本土化既包括对外来思想和实践的适应,也包括社会工作新方法的发展,或对本土思想、实践模式和助人过程的重新审视。根本而言,本土化是指社会工作实践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当地环境(社会工作实践反过来又受到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因素以及本土话语、助人模式和对社会工作反应的影响)。Moore和Pearson则指出由于不同社会文化、宗教态度对社会问题的界定和影响不同,因此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意味着社会工作教育、实践、研究、社会服务提供的模式要在吸收不同社会文化和宗教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方法和实践的创新。

除以上界定之外,有学者进一步指出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意味着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与引入地文化之间的耦合与融合问题。如Gray强调,本土化本质上与文化有关,无论它是表达当地文化,还是表达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恢复本土文化或者是传统。Gray进一步将本土化的核心要素概括为文化适宜、整合调整、创造性融合、土生化以及本土知识和国外知识与理论的平衡,同时本土化应该“强调文化维度、跨文化的社会工作方法以及作为实践基础的理论、哲学和价值观必须契合当地知识、文化等要素”。进而言之,本土化意味着社会工作知识应该来自本土文化内部反映本土的行为和实践,在本土的参照框架内进行问题解释从而与本土相关,它应该解决与本土文化和特定背景相关的问题。社会工作相关的活动、思想、过程和技术都必须捕捉特定社会的建构现实。由此言之,本土知识的发展是自反性的,需要研究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将他们对当地文化、社会和历史的思考融入到他们的工作中,并努力按照当地的参考框架解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土化可以看作是跨文化的实践以及对本土知识、文化、经验的融合与创新。Gray为了丰富本土化的内涵,将本土化和本土知识、土生化和原住民社会工作作了连结和分析,她认为,本土化最初缘于发展中国家对盎格鲁-撒克逊社会工作模式在其他国家普遍适用性的质疑,本土化既是文化多样性与专业化帝国主义对抗的结果,也是西方社会工作模式在非西方社会情境下不能完全奏效的产物。因此,本土化同时要求对本土知识和多元文化保持文化敏感性,并对原住民社会工作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原住民遭受殖民压迫的历史有清晰的认识,发现与本土情境和文化相关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与本土文化相关的知识、技术和理论。由此可见以上学者将本土化视为一种努力,将位于特定社会历史和文化位置的多种声音和认识方式展现出来。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后现代观念,在这种观念中地方文化和西方社会工作的单一、静态的定义正在被解构,以便为全球化力量和国际交流所强化的文化和知识过程的流动性和变化性让路。

推荐访问:社会工作 本土化 回顾 研究 国际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