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藏传佛教菩提道次第修习中的师徒伦理

时间:2023-05-22 11:10:2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菩提道次第是藏传佛教众多修行法门中经过提炼浓缩、高度概括集中的总体法门,具有严格的逻辑和因果顺序,其中亲近上师法是其入道之门,为藏传佛教所独有。本文试以上师亲近法的修行方法为切入点,分析其包含的师徒伦理道德内涵,从而挖掘其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藏传佛教;菩提道次第;上师亲近法;师徒伦理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0-0061-03

古今中外,尊师重道向来是培养出色弟子、保证教法传承的关键。佛陀为教导世人如何对待人间六种伦常关系而著说《善生经》,①其中将师徒伦理关系置于仅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伦常关系的重要地位。藏传佛教密宗更是将四皈依,即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中的上师的皈依置于首位,上师的地位甚至比佛祖更高,这也是藏传佛教的独特之处。在佛教菩提道次第修行的众多法门中,藏传佛教将亲近上师法作为入道之门,体现了浓郁的师徒伦理色彩,具有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与价值。

一、亲近上师法中弟子行为规范的解读

(一)思想态度

信念是一切法门的根本,弟子因信仰而皈依佛教,虔诚地认定佛教修行是救渡自己的无上法门,因此精进修行而获得成就。正所谓:“佛说诸善法,信愿是根本,其因恒常是,思念其功果。”②对上师的态度与行为是这种信仰的具体表现,因此,亲近上师法首先要求弟子认识亲近上师功德的重要性,对上师具有信心,加之自己用功苦学才会有所成就。亲近上师的功德包括供养供奉功德、虔诚尊敬功德、思念祈请功德和当佛礼敬功德四个部分,是对弟子在投师前进行的思想准备教育。亲近上师的功德中,将上师置于极其崇高的位置而堪比佛陀,也正是对弟子虔信程度的一种考核,如果连教授佛法的上师都不能恭敬对之,那么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又从何体现呢?在藏传佛教传承的过程中,无数渴慕佛法奥义的高僧大德皆是以上师为典范而修习得道的,如《萨班教言》中所述:“数劫苦修般若行,施舍身首手足功,师道刹那间圆满,乐于供奉上师行。”③可以说,亲近上师是藏传佛教修习的主要法门,也是其特色所在。

端正思想态度是成功修习佛法的重要保障。了解亲近上师的功德以后,就要对自己的上师有端正的思想态度,从而求得佛法真谛。首先,要时刻思念上师的功德,将上师看作佛陀,使自己具有学好佛法的信心。凡人或多或少皆有些许傲慢之心,无论学习什么样的学问或技艺,若过度信赖自己原有的方法和经验则会事倍功半。因此,将上师看作佛陀,正是要遏制自身容易产生的这种傲慢之心,强调在上师面前以谦卑的态度自居。其次,要常常怀念上师给予自己的恩德,对其心怀感恩而加深敬重之情。如果说佛陀的功德对初入佛门的弟子而言不能直接感受,那么上师给予弟子开示、教导以及加持等恩德则是具体而可以直接感知的。父母因养育之恩而受我们敬重,空门弟子则因对教导、帮助其走上解脱之路的上师无比敬重。

可以说,信心和敬心是弟子对上师应当具有的思想态度,这也符合佛教伦理整体框架:“面常和悦舍其愠色而先问讯,恭敬长、幼、中年之士,心常咨赞怀仁恩宜,无所娆害不在言说,常叹寂然淡泊之行。所在和同,和众别离。等心怨友,无憎爱矣。求于总持,哀愍众生如父、如母、如身、如子、和上、尊长无异。”④藏传佛教亲近上师的法门正是将这种伦理的要求细化,以信敬上师为佛门弟子心性训练的起始,从而培养弟子们“自慎身口,卑己敬人”⑤的处世态度。

(二)行为礼仪

行动是信念的外在体现,弟子对上师仅有信念和敬重之心是不够的,还要付诸于实际行动,“尊敬供养与侍奉,从教行事以亲师”。⑥行为礼仪包括供养、侍奉和听从教导三个方面,尤以听从教导为重。

供养上师属于物质层面的方法,与其说这是弟子表达对上师尊重的一种方式,更不如说这是上师对弟子信仰的另一考核。《上师五十颂》有云:“于自誓句规范师,以非可施妻与子,及以自命常承事,况复变动诸财物。”⑦正是说明了修习佛法所需要的决心与无私。但供养并不一定要拿出最好的财物奉献给上师,弟子的诚心和无私才最重要,即使是一件他仅有的破衣裳都具有无上的功德。要想成佛,需要耕种“福田”获得“福粮”,需要“无我”,若对最亲近的上师都无法舍弃私心,那么其成佛之路显然太过遥远。藏传佛教中,亲近上师法门对弟子的要求甚为严格,既包括“身恭敬”,“或濯其足或裕身,拂拭及与抚摸等,皆应先行为作礼,礼已后当随所喜”;⑧又包括“语恭敬”,“若当称说上师名,名后随行面前文。为令所余起恭敬,故先称说胜敬词”,⑨将对待上师的行为礼仪做到具体规定,以避免空洞泛滥的信仰。

侍奉上师需要以行动表达对上师的恭敬,要求弟子毫无怨言、勤勤恳恳,这不仅是修习亲近上师法最明了的方式,也是佛教认为积德消业最迅捷的途径。修行过程中,对上师教导的意识顺从,远比物质供养和行动侍奉更加重要,这是报答师恩的最好方式。听从教导不仅是修行获取成功的直接方式,也是对上师尊重、感恩的最好表达。佛教要求弟子为人处世要谦卑恭敬、心怀悲悯,“夫人无敬心不能恭顺于其尊长,不受教诲无所畏惮,纵情自逸永失义利,若如是者,众苦缠集。若人孝事尊长,敬养畏慎,随顺不逆,所愿满足,得大义利,若如是者,触事安乐。⑩”对修行藏传佛教的弟子而言,对上师的恭敬随顺正是普渡众生、悲悯时间的起点。

(三)禁忌

藏传佛教菩提道次第修习中,不仅对亲近上师的态度及方法进行规定,而且详细说明了不尊敬上师的11种表现及其后果。这些禁忌包含了对修行弟子身、语、意等方面的要求,通过修炼上师亲近法提升了弟子的道德品行,为其日后的修行做准备。

1.诋毁上师:消除弟子的傲慢之心,祛除

对他人的不善言语;

2.违背师言:培养弟子的恭顺之心,使其不偏离修行正轨;

3.对上师生气:克制弟子修法过程中的嗔念,使之拥有平和的心境;

4.寻找上师缺点:树立不可动摇的修行信念,不应执着瑕疵而影响对上师的信心和敬心;

5.将上师看作平常俗辈:上师的品行是弟子的榜样,应以此而除去心灵上的无明;

6.不尊敬上师:消除傲慢、嗔念,通过践行对上师的信仰而塑造个人的修养;

7.践踏上师身影坐垫等物品:若对自己的上师都有伤害之举,无从谈起对教理的实践;

8.浪费上师财物:对上师的财物要爱护珍惜,对他人无贪占之心;

9.使上师不愉快:听从上师之言,不因自身无明和修行不足而轻易升起傲慢之心;

10.对上师的作风产生误解:不以表象判断事物是对消除无明、获得长进的最好修行;

11.对上师不以上师看待:消除待人处事的分别心,培养感恩、敬信之心。

这些禁忌看似苛刻,仿佛是对上师的个人崇拜而非修习佛法,但实质上这正是对修行弟子进入佛门最基本的考验和锻炼。

二、亲近上师法中对上师德相的要求

在藏传佛教中,上师地位堪比佛陀,因其“是一切善功德之源,尽诸佛未尽之责,替诸佛行事,引渡苦海众生离苦得乐者,是人天导师释迦胜王教证二法纯真法脉的继承者和弘扬者”。?輥?輯?訛同样,藏传佛教对上师的德相要求也非常严格,只有在德性、学问等诸多方面符合要求才能成为上师,如:

授戒上师的五条德相——戒行清净、通晓

律仪、有慈悲心、居处清净、知时机;

传法上师的十条德性——具足戒性、具足定性、具足慧性、具有广深的学问、具有正见、德才优胜、勤奋、善于解说、具有慈悲心、具有耐性;

密教灌顶金刚师的德相——受持三正、富有慧心、能忍、正直、无欺诈、懂药咒法、具慈悲心、通晓经教、掌握双十法、懂得坛城制作法、精通密道修炼法、信念坚定、根处净。?輥?輰?訛

通过三乘上师应当具备的德相可以看出,上师一定是具备教授能力的高僧,但作为上师品格、德行却比学识更加重要。三乘上师的德相中无一例外要求上师具有慈悲心,越到上乘法门对上师的要求就更加严格,金刚乘上师须具备德相多达13种,可谓对上师的德与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藏传佛教上师的选择不比世俗人才考核,事关信仰不可嬉戏,如果一位高僧可以做到上述种种德相便可谓之“大德”!那么,这样的上师不仅能培养出优秀的佛门弟子,更能保证佛教法脉的传承纯正,他所受到的又何止是弟子的敬重,而更是芸芸信徒的虔诚信仰!

上师在选择弟子时,对其也有德相要求,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颂》中云:“心正聪慧求上进,此乃堪称闻法器。”?輥?輲?訛说明求学弟子必须心正、聪慧、力求上进,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接受佛法甘露的“宝器”。藏传佛教密宗有一种独特的修行法门——上师瑜伽法,即依靠对根本上师绝对虔诚的信仰,得以究竟解脱的殊胜妙法,这是对上师信心、敬心发挥极致的一种修行方式,但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殊胜法门则与上师几乎完美的德相是离不开的。

三、亲近上师法中的师徒伦理表现及其当代价值

佛法道路是通过修佛之人自己努力实践而形成的,佛家讲自救更胜于他助,但走在修佛道路前沿的上师们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接受上师指导、追随上师修行的过程也是自我锻造与提升的过程,这也是榜样的力量。

亲近上师法中的师徒伦理是双向的,是上师与弟子共同践行信仰的过程。佛教劝人向善、普渡众生,使每个人都能获得真谛、证得涅槃。弟子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上师敬重,这是对佛教教义的遵从与信仰;要恭从、善待上师,这是行善最基本的起点,是播种福田的第一粒种子;要以上师为榜样,不断锻造个人修养而接近佛法的真谛。如果只是纯粹的信仰和依赖佛祖,忽视作为佛法承载的上师的作用,这种修行也只能是虚无缥缈的。上师在教授佛法的过程中,对弟子进行传授、灌顶,也是践行佛教普渡众生理念、帮助弟子解脱尘世痛苦的具体体现;爱护、教育弟子本身就是上师的善行,为弟子教授和付出也是其播种福田、积累善业的必然结果。为了使弟子更好地获得佛法的精髓与真谛,上师也要不停提升自己的修养与能力,无形中也使自己的修为更上一层楼,为利益众生多了一份积蓄的能力。

藏传佛教中崇尚上师与一些宗教提倡的教主魅力是不同的,虽然为恭敬上师而对弟子提出的要求极为严格,由不恭敬造成的罪业也同样令人畏惧,但亲近上师法门的前提是上师作为佛法教理的代表与化身,正如佛祖释迦牟尼作为觉悟终极真理的人格化身被崇奉一样。亲近上师与无条件的人格崇拜是有极大区别的,其最大价值在于由敬信佛法逐渐转向个人的精神修炼。这种师徒伦理关系不仅是个人提升品格修养的理论指导,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行动指南,对现代的师生关系也具有启发意义。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师”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道”的承载者,正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矣”。虽然“师”并不是“道”本身而更具其人格因素,但“道”又是无法具体呈现在人们眼前,因而对“道”的追求不能直接的表达出来,所以“师”才显得如此重要。教师对于求知若渴的学子们而言就是知识的代表与化身,只有尊重、敬爱老师,老师才会更加乐意为学生付出。尊敬师长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也是对所学知识以及对自己的尊重。

学生应当感念师恩,对给予自己知识的师长都应当无条件的尊重,不要总是着眼于教师个人性格或其他方面细枝末节的问题,这些都与学生求知无关紧要,尊重对我们有恩德的人是最起码的品格。在求学的过程中,对任何学习阶段师长的教诲都应认真听从、切实执行,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总是怀疑教师能力、挑剔老师毛病,是不可取的。作为学子应时刻谨记将“重道”体现在“尊师”之上,才能学有所成。

藏传佛教菩提道次第修习中的亲近上师法作为所有修行的初始,至关重要。弟子只有尊重上师、激发学习佛法的虔诚信念,才能在日后的修行中扫除无明障碍,开启智慧的心灵,进而证得佛果、利益众生。亲近上师法所体现的师徒伦理,是建立在亦师亦父、亦徒亦子的关系基础上的,从宗教学角度诠释师徒的相处之道,对于当代师生伦理道德建设具有切实的借鉴意义。

[注 释]

《长阿含经》第十六卷,是佛陀为善生童子说离四种恶行及敬礼六方之法。

印·寂天著:《入菩萨行论》。

转引自兰仁巴大师著、多识仁波切译:《菩提道次第心传录》,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第59页、第63页、第64~70页、第71页。

西晋·竺法护译:《贤劫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卷。

见《毗尼母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卷

印·马鸣菩萨造颂、宗喀巴大师释译:《上师五十颂》。

见《别译杂阿含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卷。

[参考文献]

[1]兰仁巴大师著、多识仁波切译.菩提道次第心传录[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

[2]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12.

[3]圆持编著.佛教伦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4]陆洋.对藏传佛教伦理思想的认识与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1).

[5]王月清.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1,(5).

推荐访问:修习 师徒 浅析 菩提 伦理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