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浅析

时间:2023-05-21 21:15:1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大足石刻分布在重慶市大足区,是大足境内全部石窟造像的总称,其具有多样题材、雕刻精美、完整保存等诸多特征。历经数个朝代的更替,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的审美及艺术价值均达到较高层次。服饰研究既往研究多集中在佛衣与僧衣方面,有关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相关的研究极为罕见。本文侧重点是分析与梳理大足石刻造像的服饰成因与特点,以及其在服饰设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进一步拓展大足石刻造像服饰研究的深度性,全面提升其价值,最终实现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传承。

关键词: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设计实践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佛教石刻造像是宗教教义的载体、宗教宣传品,在现如今依然以雕塑造型美学光辉笼罩着雕塑从业者,包涵强大的美学力量,时刻陶冶现代群体的情操。大足石刻的开凿历程间接的呈现出宗教在国内的传播行程,这可能和当时的历史状况与社会背景存在相关性[1]。本研究以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为着手点,较为详细的分析了其成因、特征及价值,其对大足石刻佛教服饰研究领域存在的“空白”有一定充实作用,助力于大足石刻可持续发展进程。

一、解读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的成因

(一)自然地理因素

大足石刻现坐落在重庆渝西大足区,大足为古昌州的大县,地质、地貌均是由摩崖造像为基础条件,石刻都是在岩石上创作,这意味着视岩石为对象来雕刻。大足处于低山丘陵区,这为地层内岩石的裸露创造便利条件,形成适用于雕刻的裸崖,大足石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诞生的,其开凿区域的砂岩以长石石英细砂为主。

(二)社会历史

大足,是在公元758 年(唐乾元元年)建设的县城,有“大丰大足”的含义。曾经位于拥有有“天府之国”的巴蜀中央区,巴蜀自然资源丰富,基本上没有战乱纷扰,巴蜀社会经济及政治氛围均相对安宁,维持较高的发展水平,这为大足石刻建设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宗教信仰

有资料记载[2],佛教是从北汉时期传入我国,在唐王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时,也使佛教得到辉煌发展。和其他朝代相比较,唐朝把佛教与道教一并推往至高点的时期,朝廷对佛教大力支持,上行下效,民间也开始对佛教有了较高的拥护度。当时最高统治者高度崇拜佛教,朝野官吏纷纷建设寺庙,造像拜佛,为大足石刻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所在。北山佛湾第125号龛的数珠手观音像是大足石刻的名作之一。观音头戴花冠,脚踏莲台,发丝垂肩;头向左侧低俯,面呈羞涩,目光下视,嘴角微收,莞尔而笑;右手持数珠,左手握在右手腕,交叉于腹前;雍容华贵,身段窈窕,体态轻盈,婀娜多姿,亭亭玉立,落落大方;衣裙迎风轻拂,静中寓动颇有“吴带当风”之趣。

二、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的一些特征

(一)时代特征

服饰在当时被看成是呈现朝代经济底蕴、文化内涵、政治气候的重要媒介,初唐至五代都是主要的大足石刻雕刻时期,在两宋得以兴盛。宋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政治、科技、文学及美学的巅峰阶段,唐宋期间的共同特征是政治环境均体现出开放性,唐朝以诗著称,描写湖人文化的诗歌不胜枚举;宋代文化虽有南北之分,但其在文化特征方面体现出统一性,士大夫文化是该时期的典型特征。宋词策论,该时期佛教文化被广泛性的推崇于精英人物上,文人名流在服饰上也掀起了“禅服风”。

初唐至盛唐时期,伴随“丝绸之路”的开通,汉胡文化相互交融,此时唐朝的中原文化在生活、政治、服装等诸多方面受到一定影响。盛唐时期人们在文化融合的影响下,思想略显开放,此时期女子喜好披帛,并且会盛装出行,项链、项圈、璎珞;臂钏、手镯等均是常见的装饰品[3]。而由唐末至南宋时期,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唐朝政治动荡,经济低迷,此时人们的服装也由高贵华丽、色彩浓艳的视觉型逐渐转为简捷、素雅、清秀的功能型。

(二)世俗特征

世俗化是大足石刻佛教造像的典型特征之一,大足石刻不仅仅是儒释道三教合凿佐证,历史人物和供养人物的造像雕刻均能起到良好的诠释作用。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造型和当时期普通群体的着装格调更为相近。赵辉志的《大足石刻服饰史》记载,命妇冠服,含内命妇(后宫妃女等),外命妇(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等)之官定服饰。唐、宋命妇冠服以宝顶山11、17号,北山149、245号,南山4、5号,舒成岩1号,石门山9号等较为典型。宝顶山石刻中报父母恩重经变龛中妇女像,那就是宋代一般妇女服饰的真实写照:投佛祈求嗣息中妇女头戴花冠,穿交领大袖襦和裙;怀胎守护恩中孕妇头戴束发冠,穿紫色交领窄袖襦,绿色缘襟,下着裙同衣色,足著凤头鞋,侍女头挽低平的双螺髻,穿青色直领窄袖褙子,绿色缘襟,下着紫色裙(或大口裤),有绿色腰围,足著凤头鞋……被雕刻的一些供奉者手拿贡品,或站或坐,穿着道衣,衣身宽大,衣斜领交裾,茶褐色是四周的边缘,以上通常是宋代文人或道士的穿衣搭配特征[4];还有穿着右衽广袖袍,腰束以绦的情况,通常是宋代野老闲居时的穿着打扮;而宋代隐士、僧寺行者的穿着多以着直掇,背部中缝线纵穿插整个佛衣为主要特征。

三、大足石刻佛教造像在服饰设计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一)文化层面

文化概念是具有浓郁人文韵味的,可以被视为我们人类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文化精神与思想艺术,反映出一个国家及朝代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并能呈现出一个时代的社会文明程度。腐蚀是人类生活及文明的重要构成元素,其包涵当时代的文化特征。佛教服饰将社会精神与物质文明整合期间,在服饰文化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石窟佛教造像艺术形成过程。

我国服饰文化不仅倡导象征表意性,还主张审美愉悦性,给予形式美与情感意念创造同等重视,促进外在表现形式与内涵结合过程。唐宋是大足石刻凿刻的主要时期,其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独具一格。开放性、兼容性与先进性是唐朝年代的主要特征,时代审美和传统服饰融汇贯通明显提升服饰的文化附加值,加大胡服元素的应用力度、宣扬传统文化,体现出“服装设计”的内涵。宋代服饰的色调更倾向于单一,其调整了代服饰旷达华贵、恢弘大气特征,服饰造型以拘谨、保守、简单及严肃为主。宋代倡导简洁质朴的生活观念,并形成了拜佛崇道的宗教信仰,形成了该时期的服装更加舒适、大方、得体、淡雅。佛教造像服饰能客观性的呈现出唐宋时期佛教服饰特征、地域服装个性及时代的审美潮流,在褒义博带式佛衣、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等方方面面均有体现[5]。

(二)艺术层面

艺术是集形象与理性把控、情感体会与逻辑认知、审美观察与意识形态的统一。雕塑在艺术形象塑造期间体现出高度的概括性与象征性。汉代的画像刻石,淋漓尽致的呈现出当时的实际生活;唐宋时期的雕塑品,超越了汉代,尽管在反映现实方面略逊色,但其更充分的融入了当时艺术审美与思想意境。大足石刻所呈现的佛经故事与世俗生活,不单纯依靠面相去体现,对服饰的变化和造型表现出很强依赖性。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在表现特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比如:唐代造像服饰即是采用了坚硬的岩石,但在雕刻的服饰中也能体现出薄纱般的质感,重叠衣纹更进一步的提升了服饰的立体感。宋代绘画作品流露出“丰富自由”、“秀骨清像”的特征,造型更具生动性与世俗化,有活泼生动的比丘,也有面目狰狞的刚力士,并从服饰的穿着方式与装饰图案上体现出对“含蓄美”的强调。

针对服饰图案方面,较为集中式的呈现在造像身周以各式花卉、宝珠饰品等组合构成的缨路方面,北山佛湾136窟中众菩萨服饰图案就是典型代表。白衣观音娘娘 、数珠手观音等静穆站立的菩萨身披天衣,长袖飘飘,胸腹部到下肢连同两袖位置具有华贵缨路点缀。圆润光洁的珠玉在设计实践中发挥贯穿、连缀各种图案的功能,并在交织、串联中形成了“w”“u”“8”等结构,一些还和“人”“大”等汉字框架有相似之处,在对称中产生了富有意趣的形式美,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艺术性特征。先看冠饰图案表现中的实例。北山佛湾第 136 号窟中不空羂索观音宝冠中央装饰着一朵盛开的 牡丹花,内层花瓣小而密集,外层花瓣大而舒展, 其形状与组合方式均极其符合此花種的外部特征, 花瓣上的纹理也都清晰可辨。同时,该牡丹的花瓣 围绕着中心的花蕊左右对称排列,形成了浓厚的装饰意味。花朵周围的枝蔓与卷叶都被概括为抽象的 “S”形,翻转相续、繁缛密集,这样的处理在形 成装饰感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与茂盛枝叶的客 观生长状况相吻合。

(三)历史内涵层面

历史是对过往的归纳,也是对当下的映射,其记载并诠释了人类活动进程。大足石刻不仅有造像规模宏大特征,碑刻篆记也较多。从碑刻篆记书法中能间接的洞察到一个时代的文化意趣,外加部分碑刻还记载了发源人造像的目的、动力来源等,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更可靠依据。比如《毗沙门天王龛》碑刻能协助研究者从考古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多个维度出发对其发展历程作出研究。大足石刻的造像艺术在历朝历代的刻艺术中均具有代表性,步入唐宋时期在雕刻手法、线条走向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能呈现出当时的社会发展面貌。大足石刻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宗教的世俗化,该种世俗化在民间化、地方化和中国化等多个方面有所体现,不排除佛、道、儒家出世与入世思想,很对石刻区域为信众捐资求神灵保佑而镌刻,并刻像入龛,这些均是当时期民间佛教的信仰程度与社会风俗,比如《泗洲大圣龛》是北宋时期佛教信仰与世俗化的重要标徽。

结语

大足石刻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中的结晶,也是宗教艺术的瑰宝,是各朝各代在更替过程中留下的艺术灵魂。佛教造像的主要载体是塑像,其能较为形象生动的呈现出佛教文化、世俗容貌、政治思想、社会风气。加大对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的解析与研究,能从服饰艺术视角揭示服饰的特征、研究价值与不朽的魅力,要为大足石刻艺术的研究贡献一份力量,实现对大足石刻艺术内涵挖掘及价值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刘磊.上党地区北朝石窟世俗化图像研究——以菩萨造像为例[J].艺海,2019,20(08):145-147.

[2]杨俊芳.辽代佛教造像的民族风格研究[J].美术大观,2019,17(08):71-73.

[3]郑滦明.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北魏至隋唐时期纪年石刻造像风格分析[J].文物春秋,2019,17(03):32-47+2+81.

[4]任先君.北朝佛教造像分期鉴定小议[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41(16):42-43.

[5]钱晓农,王鹏华.北魏平城佛教造像“场所精神”之衣饰文化演变与启示[J].中国民族博览,2017,07(12):233-234.

课题信息:重庆师范大学周启凤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项目《大足石刻服饰造型的形式语言及审美特征研究》项目编号:18SKGH026。

推荐访问:大足 佛教 造像 石刻 浅析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