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盂积水术后尿路感染病原学分析

时间:2023-05-21 20:55:1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肾盂积水术后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和药敏情况,为临床抗菌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肾盂积水患儿178例,均接受Anderson-Hynes术式治疗,术后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之前收集所纳入患儿的尿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统计小儿肾盂积水术后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和药敏情况。 结果 178份标本中,致病菌阳性率为64.04%。其中革兰氏阴性菌57株,最常见为大肠埃希菌(20.35%);革兰氏阳性菌52株,以肠球菌属(30.09%)最常见。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达到86.96%、78.26%和60.87%;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达到60.00%、100.00%和66.67%;肠球菌属对庆大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3.53%和79.41%;葡萄球菌属对氨苄西林、红霉素、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达到83.33%、88.89%、77.78%。结论 小儿肾盂积水术后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临床上应严格把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根据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和药敏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关键词] 小儿;肾盂积水;尿路感染;病原学

[中图分类号] R7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b)-0013-03

小儿肾盂积水常常由于输尿管梗阻或者是尿液异常逆流引起的,而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造成输尿管梗阻的常见原因[1]。临床上常通过手术方法解除输尿管梗阻,消除肾盂积水。由于小儿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加上手术需要留置肾盂引流管等因素,容易在术后并发尿路感染[2]。对于小儿肾盂积水术后尿路感染的治疗,抗菌药物的使用尤为重要。但是病原学检查常常需要花费3 d左右的时间,不能在第一时间为临床用药提供治疗,因此,该病病原学的研究对指导临床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该研究对小儿肾盂积水术后尿路感染进行病原学的研究,为临床抗菌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007年3月—2013年3月间在该院治疗的肾盂积水者78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因肾盂积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178例。其中男性患儿有129例,女性患儿有49例,患儿年龄60 d~13岁,平均年龄(27.24±6.39)个月。左侧肾盂积水的有96例,右侧肾盂积水的有54例,双侧肾盂积水的有28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3]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诊断。所有患儿术前均未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感染征象。经过尿常规、尿培养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排除术前发生或者可疑尿路感染的患儿。

1.3 研究方法

1.3.1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Anderson-Hynes术式治疗肾盂积水,采用上腹部横行切口,经腹膜外离断性肾盂输尿管吻合术,术后给予留置肾盂引流管和输尿管支架管。肾盂引流管和输尿管支架管均由北京万东库利艾特医用制品有限公司提供。在术后拔除输尿管支架管之前,所有患儿均留取尿液标本行尿液病原学检查。

1.3.2 标本的采集和检测方法 2岁以上的患儿可嘱患儿家长以专用的无菌试管留取患儿的中段晨尿作为检测标本,2岁以下的患儿则通过耻骨上膀胱穿刺术留取标本于无菌试管中送至检验科检测。采用血琼脂培养皿接种标本并置于35 ℃的培养箱中,24~48 h后进行革兰氏染色以及菌落计数。如果革兰氏阳性菌≥104和革兰氏阴性菌计数或真菌≥105,则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AMS系统进行菌种的鉴别和药敏试验。该研究所有的检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均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4]以及所使用的仪器和试剂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观察指标

统计患儿尿培养的结果,致病菌的分布以及主要的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1.5 统计方法

所收集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数据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基准α=0.05。

2 结果

2.1 尿培养结果以及致病菌的分布情况

2.2 主要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3 讨论

输尿管梗阻是造成小儿肾盂积水的常见原因,通过手术解除梗阻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5-7]。但是,小儿的免疫功能不完善、手术的创伤以及术后留置的引流管等因素均导致小儿肾盂积水术后极易并发尿路感染[8]。尿路感染的发生,可延缓患儿的康复进程,甚至影响临床治疗效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有利于早期控制感染,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临床疗效。虽然病原学检测可以为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但是病原学检测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临床上常常需要早期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病情,避免发生严重感染。因此,分析小儿肾盂积水术后尿路感染的细菌谱和耐药性情况可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该研究中,178例肾盂积水术后的患儿中,64.04%的患儿尿液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说明小儿肾盂积水术后极易发生尿路感染,这与艾方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9-11]。在致病菌的分布情况上,革兰氏阴性菌较为多见,占50.44%。最常见的致病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肠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其中肠球菌属最为常见。肠球菌属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与人体皮肤、肠道[12]。肾盂积水术后的小儿需要在病床上大便,容易污染引流管,造成细菌移位,逆行进入泌尿系统而发生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庆大霉素和四环素高度耐药,而对亚胺培南、利奈唑胺等药物敏感性良好。因此,临床上在经验性用药时,应避免选用上述耐药的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均为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较高。这可能和这两种致病菌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有关[13-15]。临床上应尽量避免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此外,该研究发现出4例真菌感染也和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时间使用有关[16]。

综上所述,小儿肾盂积水术后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临床上应严格把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根据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和药敏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黄岩,李培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8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708-3709.

[2] 苟丽,吕阳.小儿肾积水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728-72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619.

[5] 徐涛.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微创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2,11(6):465-467.

[6] 王丽琴.76例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180-181.

[7] 艾方,张会敏.小儿肾盂积水术后尿路感染病原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385-2387.

[8] 刘让万,蔡建红,杨寿林,等.肠球菌属耐药性变迁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740-2741.

[9] 彭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2012,27(9):790-792.

[10] 尹娟,王朔.肺炎克雷伯菌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分析[J].当代医学 ,2013(27):23-24.

(收稿日期:2014-06-18)

推荐访问:病原学 肾盂 积水 术后 小儿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