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师生沟通技巧

时间:2023-05-21 13:55:1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在师生有效的沟通之间进行的。在教学中有很多教学效果不理想,原因是由于教师不善于和学生沟通。特别是化学作为初三的新学科,在开始教学时一定要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作为一位化学教师,除了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知识、科学的教育方法外,还要善于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要使学生喜欢化学,就要做让学生喜欢的化学教师,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幽默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交流沟通的过程。 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者,喜欢听幽默的话语。具有幽默感的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顺畅有效了。如在讲解地壳中前几种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时,本人是用谐音记忆法教学的:“养闺女贴到屋脊盖”(氧、硅、铝、铁、钙),这时教师可以面带微笑停留两分钟,给学生重复的机会,学生非常感兴趣在笑声中重复了,并当堂就记住。再如讲解浓硫酸稀释时要重点强调浓硫酸加到水中,而不是水加到浓硫酸中,就用了“酸入水不后悔;水入酸必后悔”。从而借幽默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好奇心及学习的成功感。

委婉 在化学教学中肯定会遇到学生表达意思不准确或者错误的,这时,教师向学生表达一些否定性意见时,如果教师能使用委婉的技巧,就会使学生更容易从心理上愉快地接受。教学中本人允许学生表现错误,并能宽容地对待有错误的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时候,往往是最需要老师鼓励与帮助的时候,老师一如既往的微笑,耐心的等待,期待的眼神,不带讽刺的评价或指正,能给学生莫大的安慰。例如讲解溶解度定义时强调四点:“温度、溶剂量100克、饱和状态、单位是克”必须同时具备,缺少一点都是不准确的,举例说明“20℃时100水中溶解氯化钠36克达到饱和,则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多少?”学生甲毫不犹豫地大声回答:36,这时老师一定不能给出是否正确的结论,可以继续让学生甲回答,直到学生意识到错误为止;再如“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含义是什么?学生乙回答到“20℃时100水中能溶解氯化钠36克”,老师可以用肯定的语气总结:溶解度的含义比较难理解,在强调的四点中你能领会三点很好,但是叙述溶解度的含义必须同时具备否则就是错误的。

含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自己的教育隐蔽起来,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说的就是教育的含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含蓄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思维活跃、情感涌动的认识活动中,追求人生经验与意义的建构,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心智的大门。这种含蓄的教育不是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讲解式,而是用一颗心激活几十颗心的交流,

反语 古人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师生沟通中,教师有时为了更好地表达目的,口头说出的意思和自己的真实意思恰恰相反,却反而能成功。比如讲解“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是用这样一席话,“今天给大家讲讲毒品的好处。第一大好处是可以减肥,180斤可以减到50斤,模样特酷,可以吓跑小偷;第二大好处是身体萎缩,可以节省布料……”这种诙谐的反语暗示了毒品的害处,使学生在笑声中感受和理解了老师的用意。

主动去亲近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漂亮,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就必须躬下身来,主动去亲近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和学生交心,在沟通过程中还要注意沟通的技巧,只有心里装着每一位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也才能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把学生的忧虑当成自己的忧虑。只有学生感觉到老师热切的爱时,他们才会把老师当作最可信赖的人,并毫无保留地将心灵的大门敞开,这也是师生有效沟通的基础。

教师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应努力带着学生进入一种积极心态的假设中。譬如学生在交谈时提到了自己的化学学习成绩比较差。教师不要问学生“你自己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化学成绩这么差呢?”而应问:“你自己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在化学上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呢?”假如学生谈到自己在课堂上紧张不敢回答问题,教师不要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课堂上就紧张不敢回答问题呢?”而应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课堂上就不能自如表达呢?”两种谈话法,意思一模一样,但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一下子就反映得清清楚楚。“理想的成绩”“自如的表达”相比较,“成绩差”“不敢回答问题”对学生影响效果的区别相当明显。前者是指出一种模式、一种目标,容易引起学生形成一些积极的内心体验,后者只是聚集了问题所在,定格了学生的缺陷,让学生定势在“化学一定学不好了”。师生沟通就是要帮助学生明确进取目标,而且一个人看着目标,远比看着缺陷更加容易改变自身。同时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构建和学生交流的平台

同学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开朗外向的学生能够直言不讳地与老师沟通,而内向腼腆的学生却很难做到。在化学教学中要构建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平等和谐的平台,采取“实话实说、有问有答、互动交流、相互启迪”的交流方式,畅所欲言,不搞“一言堂”,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创设师生平等交流的情境,消除学生的疑虑。学生跟老师讲心里话、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是对老师的信赖,同时也会心存疑虑,学生会观察老师的神情和反应,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应答都会直接影响学生说话的情绪和表达是否顺利。教师要洞察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叙述作出积极、准确的反应,在对学生所反映的解题方法作出评价时要慎重。有的学生表露自己的观点,希望得到老师的赞同,老师决不能吝啬欣赏的目光和赞许的话语,莫让学生感到失望;有的学生向老师诉说心中的烦恼和苦闷,希望得到老师的精神上的抚慰,老师要闻风而动,送上理解和温暖,莫让学生感到无助;有的学生解题方法幼稚,希望不要让其他同学知道,老师必须守口如瓶,莫让学生感到难堪。老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创造宽松的气氛,创造各种学生说的机会,并且能让学生乐于说。

懂得接纳与尊重学生

接纳与尊重是教师对学生的沟通态度,也体现教师在哲学上的一种人性观。从本质上讲,这种人性观倾向于“性善论”,即相信每个学生有无限发展的潜力,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教育和社会的影响,朝美好的方面发展,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并不等于教师不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尊重和接纳学生也意味着让学生在表达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时,不轻易下判断,不对学生随便地做出“好”或“坏”的判断,只是先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无我地聆听,当学生倾诉时,教师要保持沉默,表示正在注意听,非必要时不打断学生的话,使学生体验到老师那种容忍、关怀的态度。在听学生谈话时,若无耐心,不投入,急于提出成人的见解和忠告,不但剥夺了学生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而且成人的办法可能与学生的状况脱节而流于空谈。给予学生充分的宽容去表达和自我觉察;教师对学生不轻易下判断,“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接纳与尊重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接纳学生的需求、情感、思想,使他们合理的需求得到满足,朴素的思想得到认可,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去表达自我的同时,在内心深处始终对学生未来的良性成长持积极的态度。

教师要跟上时代的节拍,走进学生的生活。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达,传播媒体丰富多彩,已不可能要求学生只专注于课本知识和老师的说教,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如上网查阅铁生锈的条件、实质及铁生锈造成的危害,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会比老师传授的更易消化记牢。如果老师再一味地抱着传统的观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跟不上时代的节拍,那么与学生的鸿沟会越来越大,甚至比起学生来教师反而显得老土。教师也要学习现代技术,接受各种新文化、新观念,这样才能走近学生,与学生有共同的话题,便于与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要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感。卡尔·罗杰斯把真诚解释为咨询员在心理咨询中,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和诚实,是一个表里一致,真实可靠的人。教师向学生表达真诚与自信;有分寸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无知、错误和不完美;恰当运用“教师意识”“朋友意识”,有选择地表达真诚的自我体验。

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学生对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是有选择地接受,这种对教育影响选择接受的程度,决定于学生对教师的接受程度。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和接纳度有多高,对老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的接受度就有多高。学生对教师的言行是否一致非常重视,学生在与表里一致、言行一致的老师沟通,本身就是在学习如何进行健康的情绪管理,让自己在这样的一个榜样那里,学习做一个表里一致、言行一致的人,学习对人真诚、信赖的品质。

和学生沟通技巧很多,并且每位教师的方法及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面对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通过一定“技巧”,才能在具体教学中做到从容面对,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和谐交流的好习惯。

推荐访问:师生 沟通技巧 化学 教学中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