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媒体记者如何“走”好异地采访?

时间:2023-05-19 21:25:0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提要:记者到异地采访总会遇到一些不可预料的困难与问题,如何进行异地采访的题材选择?如何选择异地采访的人员?如何做好采访准备?如何选择采访对象?如何进行应急处理?本文作者多次参与异地采访,她将经验与同行分享。

关键词:异地采访 题材 应急报道 宁波晚报

异地采访是记者到媒体所在区域范围外进行采访,是一种非常规工作。作为一名地市报记者,我的职业生涯中有很多次前往异地采访的经历,现将自己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题材选择:具有震撼性或关联性特征

仔细分析异地采访新闻题材的特征会发现,这些题材都具有本地受众关注的异地元素。

全国性重大灾难是异地采访题材的重要部分。前些年,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发生后,很多地方媒体都派记者前往灾区采访,或聚焦本地赴灾区的救援队,或展现本地志愿者在灾区的艰辛。

重大主题报道也是异地采访题材的常见种类。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地方媒体推出了赴全国甚至全世界采访的重大主题报道,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寻访活动,又比如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电集团联合进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行”等活动。

本地政府部门到异地举办活动、本地领导人到异地考察或者领取全国性大奖,也是地方媒体常遇到的异地采访题材。

互联网使信息传播越来越快,本地人在外地引发的新闻事件也越来越快地被本地媒体获知并派人前往采访。比如,本地人在外地做了好事,或者在外地牺牲等。2011年,宁波援疆建设者马素明在新疆库车出车祸遇难,宁波媒体立即派记者前往新疆采访。

当外地人在本地引发新闻事件,本地媒体为更深入地报道,往往会派出记者到当事人的老家或生活过的地方采访。2014年年初,在宁波北仑工作的志愿者朱志平在安徽老家病逝,为了展现他多年奉献志愿服务事业的感人故事,宁波多家媒体派记者前往朱志平的家乡采访。

人员选择:专业和地缘兼顾

到异地采访,时间紧、任务重,多次采访不太现实,往往要求记者一次性采访成功。这就要求派出的记者对所采访的领域很熟悉、有研究,甚至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由于我曾经先后十次赴贵州采访过“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活动,对助学报道有一定的异地采访经验。2008年7月,《宁波晚报》发起了“甬川携手·万人助学”活动,我被派到宁波援建的青川地震灾区采访。当时,教育部已经提醒新闻界:不要反复对灾区学生进行采访,让他们诉说自己的经历和痛苦的过程。我根据以前积累的经验,在青川采访期间,尽可能地选择没有被媒体采访过的学生,不让学生本人回忆地震发生时的故事,以免给他们造成心理伤害。更多的时候,我们去各处走走,拍下学生在帐篷里、板房前看书,通过报道让人们知道,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孩子们依然在努力学习……让宁波市民了解灾区孩子的学习生活状态,来帮助他们。

前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需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饮食,了解当地的风俗等。所以,在坚持被派遣记者具有专业_生的同时,媒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派出和采访地地缘相近的记者。比如该记者在当地或邻近地区读书或生活过。

2004年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暨邓小平“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指示发表20周年,《宁波晚报》开辟了《天下宁波人》专栏,派出记者分赴全国各地专访了数十位宁波籍名人,采取的就是“记者自主报题、领导审核批准”的方式,即记者选取自己熟悉城市的宁波籍名人为报道对象,经报社领导评估认定后便可前往采访。我毕业于陕西一所高校,对当地情况较熟悉,申请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周尧和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周天游列为报道人选,后经领导批准后前往陕西采访,由于对当地情况很了解,采访进行得很顺利。

采访准备:做出周密计划并收集资料

去异地采访提前准备很重要,一般先要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做出周密计划,特别是要确定具有代表性的采访地点和采访对象,并与之约好采访时间,以免千里迢迢扑个空。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宁波晚报》推出了“探寻共和国发展印迹”采访活动,派记者兵分五路前往全国各地探访。为了当年8月27日至29日在深圳的三天采访,我做了近十天的准备工作。首先,我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采访什么内容?面对深圳这么大的一个城市,有种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感觉,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我决定采取“一滴水里看世界”的方法——探寻深圳知名地标。接着,经过反复比较,我找到了两处最能体现深圳改革开放初期特征的地标——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和深圳植物园。之后,我又通过114查询电话,联络到了两个单位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和他们一起敲定了采访对象和采访时间。南岭村30年来创下了20多项全国第一,在这个村,对村史非常了解的欧可防先生热情接待了我。深圳仙湖植物园有一棵高山榕是邓小平1992年南方视察时种下的,接待我的是1992年时任仙湖植物园主任的陈覃清。正是提前联络,使我采访到了核心人物,从而也让读者了解到了我国改革开放第一炮为什么会在深圳打响的原因。

与常规采访相比,异地采访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因此,前期准备非常重要,前期准备包括新闻背景等资料的了解等。特别是对于本地领导赴外地的领奖活动,在出发前,要准备许多内容,尽最大可能掌握领奖流程等相关信息,以便快速成稿。

采访对象和内容选择:着眼于本土关联度

记者到异地采访,一个重要任务便是让本地受众喜欢看报道,而报道中多一些本土元素,往往能增强本地读者对报道的亲近感,从而增加阅读兴趣。

可以在采访对象上选择和本地相关的人。这些人或有亲人在本地工作,或出生在本地,或曾经到过本地,总之和本地有着某种联系。

2006年4月,我和同事前往贵州贫困山区采访,采访目的是通过对当地留守儿童生活现状的展现唤起宁波市民的爱心,发动更多的宁波市民帮助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我们到达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后,该县教育局的领导问我们希望去哪一所学校采访,我们说希望去一所有学生父母在宁波打工的学校。教育局领导打了几个电话后,安排我们来到了该县施洞镇小学,对该校301班的师生进行了采访。该班37个孩子中有9个是“留守儿童”,其中一个叫张秋梅的女生父母在宁波市下辖的北仑区打工。在采访张秋梅时,听到她说“最高兴的事就是接到爸爸的电话”时,我马上用手机拨通了她远在北仑的父亲张祥桥的电话,张秋梅听到爸爸在电话里的叮咛后哭了,围在旁边的留守儿童也纷纷抹起了眼泪。张秋梅拿着电话,眼里闪着泪花说“爸爸妈妈说宁波有大海、有轮船、有高楼,我想去宁波”的话语打动了很多人,也为后来宁波市举行的“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外援支持:与当地媒体或本地同行联动

异地采访中,常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特别是当地政府和群众对异地记者普遍存在警惕心理,不愿多说。这个时候,记者可以试着和采访地的媒体联系,两家媒体的记者一起采访,根据各自报纸的定位,发出相应报道。

2007年3月,宁波有市民发现一辆大篷车上住着一对中年夫妇和8个小孩,便报了警,后查明这对夫妇是带着别人家的孩子在宁波卖花的。如何帮这些卖花童找到家人,我主动和卖花童家乡河南的一份报纸——《东方今报》取得了联系,通过互动报道,帮孩子们找到了家人。之后,我送孩子们回老家并且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在人生地不熟的河南商丘,多亏有《东方今报》的记者一同采访,才使当地干部群众少了些戒备,畅所欲言,而且,我们还得以到商丘市下辖的周口市太康县张集镇温梁村的一家杂技学校采访,更深层次了解了当地卖花产业链,使报道显得有深度和力度。

由于随行人数的限制,有一些政府部门异地活动和领导出访活动的采访,一家媒体只能派一名记者前往。而由于一天内活动众多,一名记者纵使长出三头六臂,也很难写出六七篇稿件,这就要求记者还要和其他同去的媒体记者通力合作,资源共享。

质量保障:到最基层的地方采访

到异地采访,由于旅途劳累和人生地不熟等原因,往往会形成人到了异地,走马观花看一遍,等回到工作地,发现自己采访的东西和资料上介绍的差不多,无从下笔。这就要求记者到了异地后,要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去,找灵感、抓细节,只有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才有温度。

2013年夏天,为报道宁波高速交警项清去四川木里县助学的事,我随几位志愿者一起前往木里县。在走访了一所条件较好的学校之后,又要去一所当地最偏远的学校,上这所学校的路坡度有70度,实在太危险了,项清让随行的两位女志愿者和我留在山下。但就在几个男人坐摩托车驶出几米远时,我突然想:跑这么远的路,如果不去了,太可惜,况且不去又怎能写出真情实感呢?我坐上了一辆摩托车,如同坐过山车一样去了学校。也正是到了这所学校,才使文章写得深情而柔软。当我在为这篇文章的标题绞尽脑汁时,耳边响起了学校里孩子们唱的一首叫《山里的花花》的歌,于是有灵感,用了“山花花在绽放”的标题;当我在学校看到了飘扬的五星红旗,看到了学校旁边村委会墙上挂着大红条幅上面写着“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我们的梦”,我找到了文章的主题:项清的中国梦——让“山花花”绽放。

采访应急处理:灵活变通寻找弥补办法

尽管记者异地采访多半都会做出周密计划,但由于异地情况不可控,变数较大,比如采访地点临时不能接待采访,采访对象临时有事等。遇到这种情况,记者不要太着急,可以灵活变通,设法找到新的采访对象和地点。

2009年9月,在《宁波晚报》举行的“探寻共和国发展印迹”采访中,我踏上了寻访“两弹一星”基地之路。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后却被告知,原来已经联系好的采访对象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接受采访。这里就是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地方,是整组报道绕不过的一个采访点,而且报社的发稿预告已经刊发出去了,怎么办?总不能打道回府吧?最后,我选择了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风烈士陵园作为采访重点,因为该陵园里长眠着600多位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过贡献的英烈。陵园管理员带着我走进陵园,讲述了墓碑后面一个个和“两弹一星”发射相关的感人故事。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事情发生后,一定要科学处理,既不能轻视,也不能惊慌失措。2006年7月,我去贵州采访,在黔西南州普安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被一只受惊的猫咬伤了脚指头,虽然当地村民说被猫咬没关系,但我知道,被猫咬和被狗咬性质一样。采访结束后我立即赶回普安县城注射狂犬疫苗。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告诉我,多亏来打疫苗。

推荐访问:异地 采访 记者 地方 媒体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