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的基石:市场认知、交易策略和情绪控制

时间:2023-05-18 21:10:0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证券交易是交易者和交易对象不断互动,进行信息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交易过程中既有理性因素又有感性因素,需要交易者客观地对待市场,同时又离不开主观的判断。成功的交易者需要对市场价格运动的规律有深刻的认知,需要根据交易者本身所处的环境制定适合的交易策略,同时还要在交易的过程中控制情绪,具有耐心、客观的交易心理。

关键词:证券交易;市场认知;交易策略;情绪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4-0089-03

一、市场认知

(一)趋势与周期

趋势是技术分析研究的首要问题。道氏理论、蜡烛图分析、K线理论、均线理论、形态理论、技术指标、波浪理论、江恩理论、周期理论等是技术分析的典型代表,这些理论从不同的时空角度揭示了价格运动的规律,试图预测价格运动的方向。然而在现有的文献资料中,鲜有对这些技术分析理论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内容,基本都是自成体系、各执一词。实践中,各种理论都有其追随者,当然不乏有的交易者在实践中同时用多种理论研判趋势,但是研判的过程缺少理论上的衔接,只是处于趋势相互印证的阶段,本质上还是没有找到各种理论之间的关系。趋势分析最終是要分析趋势方向和趋势力量两个指标,趋势方向可以直观地观察。趋势力量需要从趋势角度和趋势推进的速度两个方面来判断。趋势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研判趋势的持续性。

周期是价格运动方向的折返或修正,周期贯穿于价格运动的各个时空阶段,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时间范围内,价格运动的周期性表现得非常明显。随着趋势的不断运行和发展,趋势也在不断积累着自己的对立面,趋势的停滞、修正和终结的力量,即周期力量。趋势发展的时间越长,空间越大,周期的力量积累的就越大,趋势不断发展,但周期必然会到来。交易者对价格运动周期性的理解至关重要,周期是交易者耐心等待介入趋势机会和及时获利了结的理论依据。如果交易者没有对周期性有足够的重视,可能出现的交易现象就是,大幅盈利可能归零,交易者只是体会了短暂盈利的感觉,而没有实际的盈得利润。当然,过程中还有失去大幅盈利带来的负面心理,不断地自责和后悔。

趋势和周期就是矛盾、就是阴阳。趋势是天,周期是地,也许是趋势和周期关系最好的表述。天地一体不可分离,趋势和周期是认识证券价格运动规律的枢机,两者缺一不可。趋势和周期是推动证券价格运动的两种力量,两者相互包含、互为依托,价格运动表现为趋势或周期时,同时也在酝酿着周期或趋势展现的力量。趋势是选择交易对象的关键,周期是选择交易时机的核心。遗憾的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中,交易者普遍存在着重趋势、轻周期的现实,对趋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有余,对周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不足。因此,对周期的认识和应用也许是提高交易者交易能力、弥补交易短板的重要途径。

(二)价格驱动因素

证券价格的运动有不同的驱动因素,这些驱动因素主要有技术驱动、价值驱动、主题驱动和噪声驱动。技术驱动是指交易者以技术分析作为买卖证券的依据,发现了买卖的信号,然后付诸于行动。价值驱动是指交易者买卖证券是由于通过价值分析手段发现了买卖对象,并在合适的时间买卖。主题驱动是指交易者买入证券的逻辑是由于买入对象归属于某一特定的主题。噪声驱动指的是买卖证券的交易者对市场缺乏基本的认知,没有清晰的买卖依据,听消息、凭感觉或凭着对价值、技术、主题的一知半解进行买卖。

当前的市场生态中,大的机构投资者,如险资、大型公募基金更多的属于价值驱动型交易。一般机构、众多的私募基金和游资青睐于主题交易,这部分资金是市场投资热点的风向标,是市场上最活跃的资金,还有一部分投资者用的是技术分析和主题投资相结合的方法。不同的价格驱动因素中,无论是价值投资者、技术分析者、主题投资者,还是交易的噪声、对市场的理解,最终都会体现在买卖上,都会通过证券价的需求和运动表现出来,无可遁形。而技术分析的大多的重要理論都是以证券需求分析为基础的,这一点,正是技术分析的重要优势,同时也是技术分析可用于市场交易的坚实理论基础。

二、交易策略

(一)不同资金量下交易策略

不同的资金量对市场的冲击不同,但是不同的资金都具有盈利这一共同目标,在各种资金博弈的过程中,市场容量决定了不同资金量在交易过程中必须采用适合自身的策略,才有可能在博弈中胜出。因为,有买方必有卖方,无论买卖都需要对手盘,交易中必须有人扮演失败者的角色,为自己对市场肤浅的认知、为自己人性的缺陷付费埋单。

大规模资金要获得可观的利润需要大势的配合。大的趋势也必然是由大资金的参与而引发的。大资金优势是有足够的力量主导趋势,同时预期的资本收益率较低,但其劣势也较为明显,买卖都会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要想在较短的时间以较小的负面冲击完成买卖是不可能的,需要在时间和负面冲击效应之间权衡。面临的策略有两种:第一,买入和卖出耗时较长,选择较小的负面冲击,以长时间,换取低成本和高卖价,像机构投资者的建仓和卖出;第二,买入和卖出时间较短,接受较大的负面冲击,以高成本,低卖价换取短时间的优势;像游资的操作方式。对于大资金来说,获取一定的收益,做一个合规的趋势主导者也许是唯一的正途。

趋势引导策略是中等规模资金可以用的策略,但是这种策略的应用要非常明晰市场的交易规则,否则可能会被打上操纵证券价格的标签。趋势引导者应该对市场热点有较为准确的判断,以分析部分市场交易者的预期交易对象为目标,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像火种一样,点燃这种预期,利用市场的合力推动证券价格的上涨,然后在大众贪婪时,成为一个恐惧者,及时退出。

小资金的买卖不会对市场的价格产生逆转式冲击,是市场价格运动的噪声。这就决定了小资金最大的优势,进出自如,没有流动性风险。小资金要在市场中取胜就要把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发现强势明显确认的交易对象,快速介入,发现强势转弱的迹象快速出局,也许是小资金迅速壮大的最佳交易策略。同时,以技术分析寻找交易信号的快速交易策略规避了小资金信息不足的劣势,直接切入引起价格变动最直接的因素,供给和需求。因为无论是价值分析、技术分析还是主题投资以及其他任何投资流派,最终要通过买卖实现自己的交易理念,也就是说,最终都要反映到价格运动上。这也就衍生了一个重要的交易规则,价格运动自身的方向、强度是最重要的技术分析指标。

(二)交易策略的非对称性:长边策略和短边策略

长边策略解决的是如何让利润奔跑,如何盈利的问题;长边策略首先要对市场有一定的认知,能运用技术分析对市场价格运行的空间进行初步的概率预判。长边策略要求交易者有正确的交易心理,需要有耐心,在盈利的时候是一个风险偏好者,承受一定幅度的利润回撤,接受主观小概率的不确定性。长边策略的核心是力求做到价格运行空间和盈利幅度的良好匹配。对于每一次具体的交易,要清晰地知道是积少成多还是利润冒险。因为最好的趋势都有停滞、迂回、反转的时候,价格不会永远沿一个方向运动,反转的时刻必然会到来。趋势固然重要,周期也不可小觑,趋势是天,周期是地。执行长边策略时不是一味地拿住盈利的仓位任其波动、回撤、甚至归零或者亏损。因为长边到底有多长,交易者是无法左右的,交易者能做的是对市场空间分析预判,以一定的盈利为代价,制定以小盈利博取大盈利的策略,至于赢利多少,只有市场知道。

短边策略解决的是如何让亏损截断,是风险控制的问题。从市场认知来说,短边策略要求交易者能够判断一次具体的交易,做出止损决策的有效信号是什么,这要求交易者依据具体交易的特点,对交易的止损幅度、止损时间等做出限制。从交易心理方面来说,短边策略的执行要求交易者尊重客观,摒弃侥幸,知行合一,止损果断。做到这一点很难,但要成为一个在市场中胜出的交易者就必须跨越这一必经的门槛,无有他途。长边有多长取决于市场,交易者只能被动的接受;而短边有多短,承受多大的风险,则完全取决于交易者本身,交易者有充分的能动性。

三、情绪控制

(一)耐心

耐心是成功交易者必需的交易品质,耐心要求交易者在交易过程中避免急躁的交易心理。等待交易机会时需要耐心,持有盈利的仓位需要耐心。

缺乏耐心容易落入频繁交易的陷阱,会陷入情绪交易的窠臼,会不断地践踏交易规则,离理性交易越来越远,最重要的是,缺乏耐心的结果就是账户不断的亏损。尤其是当交易者盈利之后,频繁交易表现得尤为明显。刚刚盈利的交易者容易得利而忘形,忘记盈利是由于自己恪守交易规则冷静分析的结果,从而变得冲动、急于求成,失去了珍贵的耐心。当然,缺乏耐心的结果显而易见,盈利最终变为亏损。

缺乏耐心另外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无法让利润奔跑。面临一个重大的战略交易机会,当行情真正启动时,交易者却成为局外人。而原因仅仅是交易者想破例一次,打破规则,不是跟随趋势而是臆测趋势,臆测行情会调整,急于证明自己对趋势研判的正确性。结果不言而喻,交易者仅仅获取一点盈利,错失了大幅增加盈利的交易机会。

(二)客观

客观是一个和主观相对的哲学概念,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客观要求人们在对待外在世界时避免加入主观意志,从而对外在世界产生错误的认知。交易中的客观则是要求交易者在进行交易决策时遵循既定的交易规则,避免受到侥幸、恐惧、贪婪等主观情绪的不良影响。

侥幸心理是不客观心理状态的重要表现之一。侥幸心理经常在价格超过交易止损点时出现,由于对失败的厌恶,交易者早已忘记“截断亏损”的交易格言,认为这是一次例外,没有及时扣动扳机,而是以侥幸的心理对抗客观的交易规则,期望价格向有利的方向运动,少亏或者不亏时出局。即使是建立在大众认知水平的交易规则,出现了超过止损点的情况,意味着概率的天平已經倾向于亏损,即亏损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侥幸对抗的结果往往是远远超过止损点的大幅亏损,或者爆仓,这是大众交易者账户亏损的重要根源之一。

有时候交易者由于失却了客观而变得贪婪。贪婪的交易心理常出现在交易者有较大盈利的时候,当价格到达预期目标,有明显走弱的迹象,按照客观的交易规则,应该减仓或者清仓止盈时,交易者主观的期望价格继续向有利自己的方向运动,同时还有一个公认的交易名言:“让利润奔跑”来作为客观的依据,让利润奔跑没有错,但是让利润奔跑的前提是市场需要有足够的动能和力量,而这需要的是客观的技术依据,而不是臆想。贪婪的结果往往是到手的利润得而复失,交易者感到后悔、懊恼,想到一系列的如果,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交易者会复归于平静。如果平静意味着贪婪的克服,那失去的利润是值得的,但往往这只是潜伏,当同一条件来临时,压抑的贪婪又会登台复出,和历史惊人的相似。

不客观的另一个变种就是恐惧。当交易者看到规则内的交易机会,由于刚刚亏损的阴影,或是人性深处对风险的厌恶,导致交易者担心遭受损失,不愿接受不确定性,这时交易者处在恐惧的交易心理中。当然,恐惧的结果就是錯失了交易机会,尽管资本市场最不缺少的就是机会,交易者也没有亏损。但是,每一个交易者参与交易不是为了不亏损才参与的,而是为了盈利,而且是巨大的盈利,如果连规则内的交易机会都无法果断执行,那么最适合交易者的出路是出局,远离风险巨大的交易市场。

参考文献:

[1] 陈标金,陈文杰.移动平均线分析法及其交易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5,(7).

[2] 黄卫华.动量交易策略及我国股票市场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3).

[3] 魏宇.金融市场异常交易策略研究评述 [J].经济学动态,2005,(3).

[4] 饶育蕾,张轮.行为金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陈丹丹]

推荐访问:基石 证券交易 认知 情绪 策略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