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盎然的大岭风情

时间:2023-05-18 16:20:1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兴安岭的美丽,令多少人仰望,北极光的神奇,令多少人向往。白雪蓝天,青山绿水,林海湿地,界江风情,让多少人如痴如醉的诗情画意,无不壮美在生态和谐的家园里。倘若你置身碧波流翠的林海中,倘若你漫步曲径通幽的小路上,倘若你思念阔别已久的故乡时,只要你轻轻的翻开《敖荣春诗选》,他就会把你的青睐一页页染绿。他是塞北的雪花,轻盈飘逸,他是山谷的小溪,悠悠吟曲,他是久别的乡音,寻寻觅觅,他把大兴安岭的万种风情,以爱之笔,豪洒地挥进浓浓的诗意里,繁衍生息……今天他终于破茧成蝶,展开双翼!

《敖荣春诗选》是我编选的一本诗集,编完后,既感到轻松,又觉得沉重;轻松的是能从荣春先生二千余首诗中择选出一部分诗结集成册,沉重的是还有很大一部分诗未能编入选集中。恰如其分地说,我在荣春先生二千多首诗歌里,只荟萃出部分情感,奉献给大家融汇交流,尚有很多值得回味的诗,至今仍在我的脑海中沉淀,就像一壶好酒,陈酿飘香,几杯过后,越品越有滋味。我宁愿醉了自己,也要把这种芳香分享给大家。但更为可兴的是,荣春先生这本诗选,摆在我面前犹如一碗野味馥羮,令人品不够大岭风情,令人闻不尽朗朗书声。在此我仅对《敖荣春诗选》和其人的所知,以微薄之见与读者管窥。

大兴安岭是养育森林的地方,同时也养育了鲍雨冰、陈土果、周绍庭等众多的“森林诗人”,荣春先生和他们是同龄人。一样的青春年华在岁月的长河中扬帆;一样的憧憬向往在崇山峻岭上眺望;一样的梦想诗翼在蔚蓝的天空上翱翔。虽然他谦称自己不是诗人,但森林的年轮早已青翠了他的情感,使他的心海浩瀚,绿色的情怀是他的永远。《敖荣春诗选》共收集荣春先生259首作品,观其内容大致可分五大类:一是对大兴安岭的乡土风情、自然景观的描写;二是给文朋艺友的馈赠诗;三是为摄影作品配诗;四是抒发情怀增添雅趣的藏头诗;五是外地旅行的随笔游记诗。

《敖荣春诗选》已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是我采撷的一朵小花,虽然不美丽,却开放在雪野上,独凛芬芳;他是我捋下的一枚松针,虽然很细小,却绿了四季风光,生命顽强;他是我听到的一声雁鸣,虽然很悦耳,却没有留下踪影,依旧思乡。好苗不嫌土瘠,好木愿经风雨,长成绿荫,挺拔英姿,在嶙峋的峭壁上,把顽强的生命一点一点地慢慢成长。春夏秋冬风韵着他的诗情,四季轮回叠印着他的风景。《敖荣春诗选》的问世,虽未成经典,但含光蕴彩,他为兴安文坛增添了一块璞玉。相信在人们的品读之中,一定会磨出玉的斑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和诗人的情感。

对家乡冰雪情有独钟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初期素有“高寒禁区”之称,地处祖国的最北端。天寒地冻练就了这里人们与恶劣环境抗争的斗志,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冰雪文化。荣春先生的冰雪诗,以其独具的特色,为兴安文坛奠定了“冰雪诗”发展的里程,因为至今荣春先生的《冰雪呼中》一书,是我读到的第一本以写冰雪为主的诗集,这本诗集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可能成为一部点睛之著,填写我国冰雪文化“诗集”的空白,令人瞩目。

在编《敖荣春诗选》中,大部分的“冰雪诗”是选自《冰雪呼中》诗集。呼中小镇是荣春先生的第二故乡,他的人生成长旅途是在那里起步的。山路崎岖使他长出森林的根须;雪岭巍峨使他长成青松的年轮;岁月沧桑使他倾吐吟诗的渴望。他的诗大多源于自然,色如丹青,声似天籁,在冰雪中摇曳呼唤,令人闻声遥看:“牧童戏冷/玉笛吹冰/一群牛羊风雪中/恋枯草/忘归程/长河落日晚山静/短鞭高举吆喝声……”(《呼中牧雪》)。“张扬热烈/凝聚清寒/红尘不染品如莲/枝素雅/叶清婉/一抹梢头如火燃/点缀呼中山水间……”(《雪中红柳》)。诗于声色,语感灼热,多具品味,多具风格。《呼中牧雪》一诗,写的是牧童在雪中玩耍的情景,把北风啸啸之声,当做牧笛唱晚,在结冰的河道上,踏着落日将恋着吃草的牛羊,一鞭一鞭地朝家的方向催赶。他的吆喝声,清脆、悠扬、自然,给呼啸的山风伴几声优美的童音,仿佛晚霞为牧童的伴唱映红了天色。写出了景致于情,声于天籁之美的感受。另一首《雪中红柳》是写意诗,仿佛诗人刻意追求画意之美,以情染丹青,意会言情,速写出红柳在雪中的风韵,清洁淡雅,玉枝如莲,绰绰婉影,随风摇曳,在一片苍色之中,隐约可见“一抹梢头如火燃”的生机景象,楚楚动人。不禁使人联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顽强的生命力,赋予了红柳不惧严寒的品格,它以红妆素裹之美,点缀着大兴安岭的雪岭山川。两首诗风格迥异,但虚实结合,手法多变,语言巧动,凝练朴实,让人一看清新明了,又不乏诗意盎然,读后余韵袅袅,令人在雪景野趣中流连忘返,置身那种境界中品味回顾,把诗情画意写进人们的心里。

生活的积累和创作行为的主动,乃是诗人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勤奋是这两个条件的血脉,悟性是这两个条件的灵魂。两者缺一不可,互关互补,凸显在创作中作用的发挥。可以这样说,生活是源泉,创作行为是流水,源深了水才能流长。荣春先生就是心中有源的诗人,他的热血在雪岭之巅澎湃,鸟瞰林海茫茫,仿佛诗人用翠绿的容颜笑慰白雪蓝天。登上兴安第一高塔,极目远望,群山巍峨犹如万马奔腾,好一个高处不胜寒,唯有诗情入云端。“晨晖遍洒/流霞倾尽/白山铁塔大岭魂/迎风雪/守绿荫/塔上卫士牵白云/塔下游人采山珍/人/也入云/塔/也入云”(《兴安第一塔》)。呼中大白山,素有兴安最高峰之称,常年积雪不化,寒风凛冽,山陡石峡,路阶迭宕。如今它是兴安旅游的一大景观,站在山顶,忽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诗人举目眺望,感慨万分,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阔,身心得到了蓝天白雪的净化,他的诗情也在与守塔人的交谈中得到了升华。荣春先生是大兴安岭林区培养的第一批青年干部,有三十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对劳作在一线的林业工人生活状况了如指掌。开发初期山场的生活非常艰苦,特别是到了冬季,一旦大雪封山,无路可走,取暖用汽油桶自作的简易炉子,是他们点燃了峥嵘岁月的青春;是他们熔炼了其乐无穷的精神。吃冻菜、喝清汤,啃窝头,当时的生活可以这样形容一点不为过:吃水用麻袋,开门架脚踹。“一抹荒凉/艰苦异常/吃水全用麻袋装/小青工/住帐篷/柴油发电灯不亮 /娱乐跳床落水缸/苦/也无妨/累/也无妨”(《苦中有乐》)。这首诗虽然没被收入《敖荣春诗选》但足以说明荣春先生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若没有亲身体验,凭空想象是写不出这样真切、生动且情趣高尚的诗篇的。通过今昔对比,他为守塔工人而骄傲和自豪,是他们吃苦耐劳的身影,站成了大兴安岭最高最美的风景。他们的歌声入云,他们的豪情入云,他们的梦想入云,他们这种不惧大冷大寒的乐观主义精神,正是脉脉相传的大兴安岭精神的缩影。

推荐访问:盎然 诗意 风情 大岭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