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女角儿”文化“悲剧美”

时间:2023-05-18 15:05:2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编者按:

中国歌剧自20世纪40年代的《白毛女》到50年代的《刘胡兰》,再到21世纪的《党的女儿》《悲怆的黎明》和《运河谣》等,绝大多数代表性作品当中,女性角色不仅是剧中的绝对主角,而且,鲜为人知的是,大多又是以悲情为主线,用悲情来展现,悲剧之美不仅成就了主人公的动人形象,也更加凸显了歌剧艺术震撼人心的强大艺术效果。本文将运用四部经典歌剧作品中的主要悲情唱段《恨似高山愁似海》《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五洲人民齐欢笑》《万里春色满家园》等,从戏剧性、音乐性、悲剧性三个方面出发,以剧本、作品分析、音乐特征方面为研究视角,剖析和解读女性角色身上所蕴含的悲剧美学,阐释悲剧美在中国民族歌剧艺术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催化作用和戏剧效果。

由于文章篇幅较长,本刊将以连载形式陆续刊发,敬请各位同仁期待,并参与研讨。

[摘要]本文从回顾中国歌剧历史的视角出发,以时间为轴心,分三阶段进行概括性的论述,对不同时期的悲情唱段进行戏剧性与音乐性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剧本的悲剧性、音乐的悲剧性,并以个别悲情唱段为范例,分析悲情唱段的音乐特征,剖析悲情唱段音乐主题所塑造的英雄人物英雄形象及借鉴戏曲元素—— “板腔体”特征在悲情唱段中的突出特色,以女性角色的悲剧美为创新点,论证和确认女性角色悲剧美对中国民族歌剧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歌剧;悲情唱段;音乐的悲剧美;戏曲悲剧美

[中图分类号]J6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02-0005-08

一、中国歌剧的生成与发展

歌剧,是一种由音乐、戏剧、文学、美学、舞蹈等综合性艺术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产生于意大利。歌剧艺术以多元化的形式相融合,如将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序曲、舞蹈等融汇其中。20世纪20年代随着意大利美声唱法及歌剧传入中国,中国民族歌剧开始萌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歌剧作曲家,如马可、张鲁、施光南、金湘、张玉龙、王祖皆等。创作了许多经久不衰的中国民族歌剧作品。

(一)中国歌剧——女角儿文化之情结

1.儿童歌舞剧与《秋子》

20世界20年代,由黎锦晖创作了12首儿童歌舞剧,已具备了中国歌剧的雏形,如《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等。这些歌舞剧虽然形式上简单、直白,语言风格与儿童的心理相符合,但黎锦晖开始注重音乐的创作与戏剧相融合,有戏剧冲突、有故事情节、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歌剧艺术的诸多要素,她们是中国歌剧创作的早起萌芽。

20世纪 30年代,随着左翼文化运动的兴起,民族歌剧逐渐成为了当时政治斗争强有力的武器。1934年6月,由田汉、聂耳在上海创作了独幕歌剧《扬子江暴风雨》,歌剧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抗战斗志,并且第一次尝试采用话剧版的演唱的形式,主要传播抗日救亡运动的积极思想。它的音乐语言与故事素材都源自生活,节奏旋律简洁明了,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自此以后,涌现出大量的抗日救亡、反帝爱国主题题材的歌剧,以下是当时著名歌剧代表作品:

历经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歌剧萌芽期之后,中国歌剧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踏上了探索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在短短的10年中,中国歌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其体裁方面多以歌舞剧、秧歌剧等形式为主,题材方面更多是根据当时的国情所创作的抗战英雄故事或是民间流传的历史传说。在学习西方歌剧的创作手法的同时汲取中国传统戏曲的唱腔、板式。他们在学习如何借鉴西洋歌剧的特点并加以探索、创作中国歌剧中起到了先行者的作用。

2.《兄妹开荒》与秧歌剧的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革命文艺工作者自发地摸索如何运用秧歌这种民间娱乐形式来配合政治服务的需要进行演出。由于经验及水平的限制,初期还只是简单地“利用”而已,并没有进行创造性的改造。1942年“文艺整风”以后,掀起了向民间学习的热潮,1943年在延安举行了盛大的新秧歌演出。他们在秧歌中加进了工人、农民、学生、八路军等人物形象,同时也加进了反面形象,形成了具有一定情节的小型广场歌舞表演,人们称之为“新秧歌剧”。

3.喜儿与歌剧《白毛女》

1945年4月,在延安成功地演出了歌劇《白毛女》,标志着以主流派风格为主的中国民族歌剧的确立。由此中国民族歌剧的美学原则与基本风格特征已基本成型,当时为区别于西方歌剧,人们把它称之为新歌剧。

歌剧《白毛女》的成功创作不仅把中国歌剧带向了适合自己独特发展方向的一条金光大道,同时积累了创演各种人物角色的极为丰富的艺术经验,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创作途径。《白毛女》表现了剧中不同的人物关系,反映出当时广大农村中最显著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反映了广大农民受到地主阶级压迫的血泪史。歌剧通过杨白劳和喜儿不同人物的种种不公的遭遇,反映出广大农民群众只有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翻身做主,获得解放。

此外,歌剧思想内容升华到“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比成人”的哲学思想高度,充分展现出歌剧《白毛女》的浪漫主义色彩并不乏保留了民间传说“白毛仙姑”的传奇性故事。

歌剧《白毛女》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充分地发挥了如何用音乐来刻画人物的问题。不是单纯通过丑化人物来刻画反面人物,同时对于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本质做出了妥善的安排和处理。歌剧作者对于有群众场面以及群众的集体形象的刻画也是成功的。例如群众合唱《太阳出来了》把解放区人民群众的坚强、豪迈的气魄,以及对喜儿的深厚阶级感情的刻画。

其次,这部歌剧的各个主要人物的音乐主题材料基本上吸取了我国各地方民歌的基本音调,还吸取了说唱音乐等。再根据剧情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加以创作性地借鉴、创作。如喜儿的音乐主题材料是借鉴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的基本音调创作而来的,而杨白劳的音乐主题材料则是借鉴了山西民歌《捡麦根》的基本音调创作而来的等。(具体唱段分析见第二章第一节)

推荐访问:角儿 歌剧 中国 悲剧 文化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