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自信内蕴的哲学思维方法探析

时间:2023-05-18 13:45:1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出发,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围绕文化自信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以系统思维提振文化自信地位;以辩证思维统筹文化发展格局;以创新思维推动文化建设发展;以人本思维把握文化发展理念。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19)06-124-0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P36)。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P41), 将文化自信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升文化自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不僅需要非凡的理论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还需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以系统思维提振文化自信地位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具有系统性,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善于运用系统方法聚合力,用系统思维谋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为文化建设谋篇布局、排兵布阵、绘制文化发展战略蓝图中充分运用了系统思维分析问题、指导工作。具体表现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对文化建设进行前景规划,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在“四个自信”中凸显文化自信,夯实文化自信地位。

(一)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推进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有整体观念、大局意识,要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果从系统论视域观照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大系统。在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时,需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单兵突进。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独立于其他四个方面建设,又是协调推进其他四个方面建设的灵魂所在。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文化强有力的支撑。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建设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框架下加以强调,深刻彰显了文化的重要地位,对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在“四个自信”中夯实文化自信

“四个自信”彼此之间不是割裂的个体,而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道路自信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本前提,没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脱离正确的方向,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会丧失自身发展的实践基础。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引领,为其他三个自信指明了航向。制度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提供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是确保其他三个自信得以实现的有效依托。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强大精神支撑。较之其他三个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P36)。

二、以辩证思维统筹文化发展格局

辩证思维指的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事物、承认矛盾、注重矛盾分析,把握重点、找准着力点,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立足当前文化发展的现实境遇,直面文化发展的矛盾,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协奏共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比翼齐飞”的方法论原则,集中体现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辩证思维。

(一)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协奏共鸣”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各种思想观念纷纭激荡,思想文化多元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这更加需要坚持文化领域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如果没有一元主导的统领,多样文化也将会失去主心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化多样性。一元占主导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意识形态领域发展方向,多样居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这就要求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一元与多样之间的关系,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江泽民同志曾强调:“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4]因此,我们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强化主导下的多样包容,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协奏共鸣”,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发展的一体两翼,两者之间辩证统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一方面,文化事业因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特点,是以获取社会效益为主。文化产业则具有经营性、市场性,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文化产品多以迎合市场需求为主,目的是为了利润的最大化。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们听广播、看电视、读书看报等基本文化需求,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满足的则是人们高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无论是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都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于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始终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才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比翼齐飞”

文化发展不仅是一个代代守护、薪火相传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改造、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华文化能在历史长河中丰富发展、永葆生机与活力,最根本的就是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如果抛弃传统,文化创新就会失去根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创新是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如果说传承是一种历史责任的话,那么创新则是一种时代责任,传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创新则为文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两者共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始终坚持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比翼齐飞”的方法论原则。唯有在传承中进行文化创新,在创新中进行文化传承,才能使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三、以创新思维推动文化建设发展

创新思维就是打破常规思维局限,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思维,在多个重大场合、多次重要讲話中提及要坚持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他强调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5]尤其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交流的今天,如果仍然因循守旧,没有创新观念,不仅不利于文化健康发展,更不利于提升文化国际竞争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和运用创新思维,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资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性借鉴和吸收,通过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来构筑文化强国。

(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丰富的思想资源,诠释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出发,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P313)创造性转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对传统概念加以改造,在内容、表达形式等各方面赋予其时代内涵,按照当今现实社会标准进行创造和转化。创新性发展侧重于对传统概念的突破和超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就是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以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旨归,紧扣时代发展的要求去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增补、完善和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展现出永恒的时代魅力,使它的当代价值能够得到广泛弘扬。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它不仅为新时代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南,也为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的文化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马克思认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这种科学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态度也表现为一种创新精神,是批判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两者蕴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7]。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一种文明或文化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中华文化若想得到长足发展,不仅要对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辨证地运用和发展,还要求我们拥有世界眼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时俱进,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实现自身的吐故纳新,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要有对外来文化转化创新的本领。只有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永久不衰、永远保持活力。

四、以人本思维把握文化发展理念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同时参与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因此,人民群众既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主体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出发,重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人本思维把握文化发展理念。具体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二是要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要把人民作为文化价值评判的主体,把人民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喜不喜欢作为文艺评价的标准。

(一)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首要的和基本的功能是反映社会存在。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进人民平凡生活的深处,从人民群众真实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汲取素材,获得源头活水,才能创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文艺精品。反之,就是脱离实际、疏远生活、缺乏实感的空中楼阁。首先,文艺工作者要扎根人民。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他们蕴藏着极大的创新智慧和精神力量。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深入群众,贴近基层,注重群众实践,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与人民群众的互动交流中加强引导,开发人民群众思想宝藏、凝聚人民群众智慧。其次,文艺工作者要扎根生活。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所以文艺工作者必须走出“书斋”,走出“象牙塔”,走进人民生活深处,用心体察生活的酸甜苦辣,体悟生活的本质,在与人民群众用心交流互动中收集第一手材料,积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艺创作素材。纵观文艺发展的历史,那些有温度、有厚度、接地气,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都是文艺工作者长期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群众生活,根据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所创造。

(二)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人本思维把握文化发展理念,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坚持人本思维,要求“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P314),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P11)。人们的需要不仅仅停留在物质文化层面,而是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在文化需求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内容、形式等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受年龄、职业、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欣赏水平、欣赏角度不一样,对文化需求的层次也不同。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才能创作出适应时代、符合人民群众需要,被人民群众接受和喜欢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发展的目的,只有将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加强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价值追求,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助力。

(三)要把人民作为文化价值评判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也是检验和衡量文化发展成效的评价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1](P314-315)所以,坚持以人本思维把握文化发展理念,要把人民作为文化价值评判的主体,把人民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喜不喜欢作为文艺评价的标准。这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关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文化建设中的深刻彰显,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以贯之的理论精髓。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生产创造了数不胜数的社会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文艺工作者所创作出的文艺作品来源于人民群众生动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表达的是老百姓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安危冷暖、酸甜苦辣,所以只有人民群众体会最真切,感受最真实。因此,人民群众是最有资格成为文化价值评判的主体。同时,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一部經得起人民评判和检验的作品,才能流芳百世,经得住历史的判断和淘洗。经不起人民的检验,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和认可的作品,时过境迁终会被时代所淘汰。文艺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当然也应由人民群众作出评判。文艺作品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认同,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

结语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内蕴的哲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对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至关重要。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新时代文化自信内蕴的哲学思维方法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理论看,通过分析、梳理、归纳新时代文化自信内蕴的哲学思维方法,拓展了文化自信的研究视野。从实践看,对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提供重要的方法指引,助力我国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前线,2019(01).

[4]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34.

[5]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94.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5-106

推荐访问:内蕴 探析 新时代 自信 思维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