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辉:性的根本不是道德问题

时间:2023-05-17 13:55:2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记者 李斐 摄影 张帆

上课前30分钟,华中师范大学8315室座无虚席,这是“性生物学”的课堂。教室里,男女比例2:8。彭晓辉抱着厚厚一摞调查问卷,拎着水壶,赶在铃声响起前走进课堂。他猛灌下水,然后笑着解释:“如果不在同栋楼,我肯定迟到。”此前,他刚在8313室上完全校素质选修课“性科学概论”。

1992年,彭晓辉的性学课程进入生物专业选修。担心课程遇冷,他主动打电话给学生干部,请他们游说同学选课。第一学期50人报名,第二学期没有预告宣传,就有80人。三年后,课程更名“性科学概论”,选课范围扩大为全校。起初,手写讲义,油墨印制散发。直到1999年,才有内部教材。然而,他授课的教室一扩再扩,现在转进能容纳百人的大教室,仍时有旁听生和媒体挤进。

学生们习惯了摄像机和闪光灯,前两次课都有记者采访。而彭晓辉一次次撞进公众视线,正如他评价自己选择性学研究一样,“偶然中的必然”。他是武汉唯一专职研究性学的学者,也是高校性学教育的先锋;他指导华师11位女生排演了美国女作家伊娃·恩斯勒的话剧《阴道独白》,让最初听到“阴道”脸红的女孩们坦然表演和反思“性”;10年间,他招到6位研究生,全部是女孩,其中一位在今年4月成为舆论焦点,因为她立志成为“性教育老师”,却在求职路上屡屡受挫。

农村娃闯入性学研究大门

两件事敲开了彭晓辉对“性”的疑惑和研究欲。初二时,他随母亲下放湖南农村。从县城来的孩子对乡间禁忌并无了解,有次随口说出“搞运动”,结果令身边乡民脸色大变,差一点挨处分。他隐约了解到,在当地“搞”是流氓语,等同于男女床第之欢。一句与“性”关联的口误差点毁掉青年的前途。由此,他对“性”格外关注。大学期间,学习人体解剖课,教授一会使用“生殖器官”,一会用“性器官”,彭晓辉感觉困惑:生殖器官和性器官有何不同?但教授面露难堪,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人体艺术展刚冒出来时,就像一枚轰然响彻云霄的炸弹,引得民间议论纷纷。“性”用最直白的方式袒露在面露羞涩却心怀好奇的国人眼前。经此事件,彭晓辉感觉禁锢的性观念有了松动的迹象。他关起研究室的门,悄悄从旁观者变成相关者,开始了性学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性观念由禁锢向开明是必然。彭晓辉举例:解放初,婚外性关系被叫做“奸夫淫妇”;文革期间成了“作风问题”;80年代,色彩转向中性,称“第三者”;90年代是“情人”;而今,戏谑如“二奶”,文雅如“红颜知己”,从严苛到宽容的轨迹明显。

他还观察到细节,90年代翻译国外性学研究的译著呈现井喷,而弗洛伊德在中国风靡正是当时。2000年以后,性少数(非异性恋者,如同性恋、双性恋等)的“出柜”(公开表明性取向)表明多元文化和社会宽容度的提升。木子美、卫慧用身体写作的女作家,用反叛的方式,激烈碰撞性的禁锢。彭晓辉欣赏她们的勇敢,却不赞成这种切入点。他的方式更温和,维系在研究的框架内。

性教育应提早介入

坚持20年,彭晓辉积累了近万份关于大学生性观念、性知识等方面的调查问卷。尽管最终统计结果未出,但可发现,婚前性行为比例在提高。“这不意味着学生堕落,反而说明个人权利张扬,社会宽容度提高”。然而,与增长数值相对应的却不是性教育和性保障的同步。他无数次在课堂和采访中强调:中国人99%是“性盲”,即没有系统接受过性教育。

在瑞典考察时,案例和数据都让他震撼。瑞典母亲在女儿上初中后,就会每天检查书包里是否放了避孕套。避孕套保护了性的安全,也增加性的独立,无需因为一次性行为引起的怀孕而走向婚姻;瑞典高中生95%都有婚前性行为,然而,他们的非意愿怀孕率和流产率又是全球最低。从家长到孩童,性教育伴随始终。同时,社会对性的保障也强而有力。

可是国内,性教育还是遮遮掩掩跳过的课程。许多人都有相同的记忆:中学时代的生物课,进入生殖章节时,老师都会让学生自习带过。大学后,男生的性知识普及又是通过寝室集体观看情色电影或书藉完成。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有一期节目关注初高中恋爱、怀孕的孩子。如果性教育提早介入,他们会懂得保护自己,不必品尝好奇带来的苦果。

性学专业开始有研究生

彭晓辉相信,课堂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性积极健康的认识。如果他们走上讲台,受益的人会更多。他的学生毕业后进初中当班主任。上任不久,班上发生轰动事件。每位女孩的抽屉都塞了纸条,内容多是:“我喜欢你”、“你真性感”、“你笑起来好看”……

这位班主任没有气急败坏,也没有严厉批评写字条的孩子道德败坏,她平静地对全班说:“老师已经知道谁写了纸条,请你下课到办公室找我”。班里最调皮的孩子下课后出现在办公室。但班主任没有让他请家长或者写检讨,而是告诉他:你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再正常不过,可是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如果你不明白,老师可以告诉你。

听过性学课程的学生哪怕不能走上讲台,向更多人宣扬正面的性观念,他们也会为人父母,当遭遇自己孩子的青春期时,他们不会手足无措。

彭晓辉已经不满足于三尺讲台,他开了微博,20天拥有40万粉丝。现在,他每天至少写千字、发10条博,“微性学”变成扫除性盲的新方式。微博网友的提问既有两性话题,也有关于“性”的生理知识。除开人身攻击的内容,他的回答很认真。今年,他破天荒招了3名研究生,其中一名宁愿自费,也不愿改换专业。

推荐访问:道德 彭晓辉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