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寻找丝绸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3-05-14 21:45:0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丝绸是中国的传统面料,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

它的整个面料特性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随着丝绸作为只要面料地位的改变,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丝绸除了作为面料,它还可以做什么?

几十年前,丝绸还是主要的面料时候,杭州有30多家丝绸企业,现在其中的99%已经消失,

中国现存的丝绸企业已经不到30家,特别在传统丝绸发达地区,例如杭州地区。

我们不禁要自问丝绸企业的发展将走向何方?

万事利集团李建华总裁说:“我们企业1975年成立,现在仍然坚守在丝绸这个行业中。丝绸在我们眼中不止是服装面料,我们更看重的是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我记得很清楚,06年习总书记在公司参观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杭州没有丝绸,杭州将会怎么样,中国没有丝绸,中国将面临着什么?’我的回答是杭州如果没有丝绸就等同于没有西湖。西湖依杭州而名,杭州因西湖而盛。西湖的美如18岁的少女,但是杭州的丝绸却像60岁的老太太。这是摆在我们丝绸人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所以中国的丝绸应该赋予它一种新的内涵。”

其实在中国的市场里,有三大元素是特有的:汉字、丝绸、陶瓷。汉字的起源是甲骨文,其中又有200个字跟丝绸有关系,在甲骨文中有天,有地,有人,有物,丝绸占了35%。所以中国很多东西跟丝绸都有关系。李总说:“我在美国哈佛大学讲课的时候,谈到总统这个词是从何而来,总字在我们中国的汉字里面很讲究,中国的男人18岁以后会用丝绸把头发扎起来,所以篆文上面是一个人,一个人把头发扎起来,这个统表现一群人,所以总统这两个字表述的意思是把没有条理的变成整齐的,这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比如给字,为什么加合字旁,因为在中国古代给人东西是要用丝绸扎起来。很多的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广泛,它们与丝绸也密不可分。”

同时,李总还说:“从材质上说,丝绸和中国的渊源也颇深。中国一直以龙为尊,实际上,上天的就是龙,下地的就是蚕,所以蚕叫天虫。天虫是天地给我们人间的一种筋骨。从它嘴里吐出的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我们讲农业的农字,上面一个曲就是养蚕的篦及,下面的虫表示农,我们古代讲农耕文明,耕是耕地,水稻、棉花。所以农耕文化中间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个东西,桑蚕的起源是农业的起源,皇帝要亲耕,皇后要亲桑,表示桑蚕事业发展起来了。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间丝绸是不可缺少的。”

很多人认为中国从没有奢侈品,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丝绸是中国人的奢侈品,是中国最好的面料。这也是中国的丝绸之路能够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原因。在欧洲人的心目中丝绸不仅仅是商品,它更加代表了中国,代表着中华民族。李总想到十八大报道中一句话给他带来很多的感触,“文化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国家强国的力量,创造的力量。中国民族文化的力量才是中国富强的力量”李总认为,丝绸就是这样一个力量。而他作为丝绸人要传播这个文化,希望这一代人不要把丝绸文化忘掉。在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时候,其实我们本身博大精深的本土文化也是需要继续发掘和传承的。

丝绸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价值,八十年代的服装大部分用的是丝绸面料,丝绸是出口商品。实际上丝绸不仅仅在中国,在日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丝绸是一个起步期。早在这之前丝绸至少在中国的五千年文化中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李总笑谈说:“中国人出国的时候大家都会戴着一条丝巾送给客人,表示这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东西,但是没有哪个人说用化纤面料送给人家。围绕这个脉络,万事利在重新引领一条丝绸之路。”

2010年在APEC上万事利为各国领导人提供的服装在世界面前展现中国的文化、民族服装、丝绸。以后的亚运会,奥运会上的颁奖礼服,青花瓷中国红,包括奖牌的带子,许多地方都是用丝绸为主要材质的。2008年中国政府邀请所有到中国来参加奥运会国家的请柬、颁奖礼服,领带、扇子都是用丝绸来表达,在李总看来只有用丝绸来表达奥运会这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奥运会。万事利在不断开发丝绸的文化价值,世博会上把150个参加世博会的国家利用石刻技术做成丝绸书。这本书通过联合国秘书长送给了150个国家元首。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丝绸书,总共只有500本。

李总说:“丝绸文化需要所有中国人去传播,它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材料,特有的文化符号,我们这一代人,我们丝绸人,特别是我们服装圈的人不要把它忘掉。但是在继承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丝绸本身的材料进行革新和创造。认识丝绸,重新演绎丝绸,中国人应该为之而努力,为之而奋斗。”

推荐访问:丝绸 内涵 寻找 文化 李建华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