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素质测评系统化应用研究

时间:2023-05-14 11:00:1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才素质测评的手段和方式日新月异。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人才测评成为了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人才测评在心理测评、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高级程序语言和多媒体技术等基础上的测评工具,大大提高了一般人才素质测评的应用范围。本文从人才素质测评的理论、测评方法、测评技术信息化和测评系统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论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人才素质测评的理论依据和人才素质测评信息化对一般人才素质测评技术的提升,分析了信息技术应用于人才素质测评领域的效能。

关键词:人才素质;测评技术;项目反应理论;系统化

人才素质测评是以管理学、人才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信息技术、统计学等多种学科为基础,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中的信息,针对特定的人才素质测评体系做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信息推断一些特定的素质特性的过程。人才素质测评在中国源远流长,《尚书·尧典》记载了唐尧对舜禹的数年的测试与考察。自唐时到清末,延续了数千年的科举制度等说明了中国应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人才素质测评。最早的较为标准的人才素质测评是1916年在清华大学内开展的职业指导活动。在以后近百年的时间里,我们吸收消化西方先进的理论,并修改制定出本土化的测评理论体系。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人才素质测评也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出现了大量结合信息技术的现代人才素质测评系统。

一、人才素质测评系统化的理论依据

1.人工智能理论。人工智能指的是人为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人的心理过程,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心理活动,然后对取得的信息数据进行逻辑分析,把测评的假设由“刺激到反应式”转变成“产生式”。这个过程借鉴了新生发展的学科理论,使人才素质测评更科学更接近人才素质测评的目的。把人工智能应用于人才素质测评中,使得测试的方式更加新颖、测评的角度更加多样化。

2.非智力理论。在人才素质测评中,非智力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实践智力概念的提出就是非常明显的标志。普通意义上的测评方法能够将简单的文字、图片进行情景假设,受到经验智力以及合成智力测评的约束,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非智力因素的再现和测试让人才素质测评具有更宽的维度,更丰富的角度,使之更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3.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项目特征曲线和项目信息函数等概念构成了IRT的理论架构,其理论模式是通过假设进行测试。项目特征曲线是项目反应理论的核心。项目特征曲线描绘的是进行测试的能力项目与和它紧密联系的选项之间概率大小的关系。项目反应理论特征曲线如图1所示。θ表示被测特质水平,Pi(θ)表示θ特质中i项目的正确率,θ与Pi(θ)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三参数logstic模型进行表示,如:Pi(θ)=ci+■a、b、c三个参数可定量表示θ与Pi(θ)的关系。a表示曲线拐点处的斜率,b表示曲线拐点上的θ值,c表示下渐近线,指的是随机猜测的可能性。

项目反应理论能预估好被测特质水平在一定范围内的潜在特质和信息函数,然后依据预估的结果从题库中选择所测特质水平的题目,为测评的个性化奠定好理论基础。手工操作被计算机所替代,计算机能够自动控制测验精度、调整测验篇幅、自动选择题目以及平衡题目内容和题目类型,保证能够达到测评的最优化目标。IRT使人才素质测评系统拥有更多的优点。例如,相对于传统适应性测验改变起止点的做法,人才素质测评系统可以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的适应性测评,使得后面的测评题目是否呈现根据前面答题的情况来决定;人才素质测评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评对象确定不同的参数模型。

4.人机交互理论。人机交互使得测评主体和客体之间能进行适应性的学习互动,达到更好的操作体验。人才素质测评系统利用人机交互的现场感和情境性,不断的根据测评客体的反应进行适应和改变模拟情景,使测试项目更具针对性。仿真、实时、主动型的计算机三维动态图像、声音使得测试成为动态的互动过程,使得测试效果更加的逼真和生动;测评适应自助式开放训练教室的要求,能够实现自助、实时监控,测评客体能够自行选择时间,避免产生消极情绪,提高测评质量。

二、人才素质测评系统化过程

1.人才测评系统的架构。人才素质测评系统结构设计是将测评工作划分为系统的组成元素,测评系统工作流程包括三个阶段:题库建设,测试实施,阅卷统计分析。测评系统的数据库分为系统共协反应元素状态组合库、情境参数库、试卷库、标准化题库、评语库、答卷库以及统计信息库等。测评系统的功能模块包含建立测评指标体系、计算机仿真素质系统共协反应、题库管理、试卷库管理、实施测试、试卷评测、结果统计分析、测评报告的输出等。人才素质测评系统化机理如图2所示:

人才素质测评系统分为六大部分,包括用户管理、试题管理、测评过程控制、计算机仿真素质系统共协反应、统计分析、智能设计和推荐等。每个部分由相应的数据库进行管理,包括支持实现用户管理的人才信息库,实现试题管理的试题库和试卷库,测评过程控制中涉及的答卷库,阅卷、统计分析中涉及的统计信息库、评语库和知识结构库等。

2.人才素质测评系统的实现。测评系统的功能模块包含建立指标体系、计算机仿真素质系统共协反应、试卷评测、结果统计分析、测评报告输出等。①建立测评指标体系。由于此人才素质测评系统确定素质体系要素集合与系统的共协感应元素集合均采用德尔菲法,所以整合专家问卷和意见是这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完成两种集合要素的设计工作后,接下来需要确定指标权重,调用权重生成模型库的模型直接生成测评指标的权重。②试题管理与组卷。把测评试题和试题答案的录入系统,并且能够进行试题和试卷资源的修改及维护,组卷方式为计算机智能组卷,有5个组卷要素,分别是组卷要求、选题方法、试卷指标、试题指标以及试卷评价等③实施测试。计时器在试题页面显示,从测试者进入试题页面开始计时,如果页面跳转则计时暂停,直到新页面出现继续计时。测试者可以再规定的时间内交卷,如果测试者没有自行交卷,则到了规定时间系统自动提交。④阅卷。客观题采用计算机智能评卷的方式,主观题需要专门组织专家进行阅卷工作。⑤仿真系统共协反应与统计分析。基于测评的原始得分,通过采用智能仿真技术模拟系统各要素间的共协反应,得出最终的得分并导出。系统分析测评的各个指标通过根据测试人群的特点进行完善。⑥测评报告的输出。综合阅卷后得出的最终成绩和各个成绩段的评价要求,输出此次人才素质测评的测评报告。

人才素质测评系统化过程和测评实施不仅需要融合各方面专家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而且需要进行反复的验证和不断的修订,基于以上原因导致测评系统的开发研究难。此外,受限于目前人工智能的水平,人机交互的程度并不是很深入,缺少了人机交互中必要的灵活性。因此,计算机仿真系统还应该进行更好的改进。以往为鉴,仿真系统需要与其他测评技术进行结合才能提高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人才测评思想和近代人才测评的发展与应用[EB/OL].雅趣技术网.

www_code365_com.htm.

[2]漆书青.现代测量理论在考试中的应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余嘉元.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的比较研究报告[J].南京师大学报,1989.

[4]申林,刘建洲.人机对话测评:理论、方法及其问题[J].学术论坛,2003.

[5]John W.Satzinger,Robert B.Jackson,Stephen D.Burd.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徐景华,男,山东烟台人,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软件工程,信息管理。

推荐访问:系统化 素质测评 人才 研究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