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研究怎么做:让研究者困惑的地方

时间:2023-05-14 09:55:12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第二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于2016年10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届论坛重点围绕“怎么做实证研究”进行对话,展现了多样性的“怎么做”的实证研究成果。华东师大袁振国教授认为,我的信念,就是没有不能用实证方法研究的东西,关键在于能不能够有好的设计,能不能够找到好的方法。实证研究怎么做,是让研究者困惑的地方。这届论坛给我们呈现以下启示:一是实证研究议题以解决问题为要旨。这就要求研究的议题必须蕴含理论的、实践的和逻辑的价值,即“值得研究”,而不是充满矛盾、无需证明的伪问题。二是实证方法实践内化为一种学术自觉。实证首先是一种实证思想,然后才是方法。实证研究必须从专业化的角度来提升实证方法的实质规范,这需要研究者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反思、沉淀和提升。三是数据分析体现研究者的学术底蕴和智慧。实证研究就是要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科学的数据分析才能有一个确定的结论,这还需要研究者自身的经验与智慧不断在原始资料与已有理论之间进行假设、验证和建构。四是有价值的研究议题必须有经得起考验的诠释。这样的诠释才能避免研究结果解释方面存在的解释牵强和阐释肤浅的问题,甚至存在的数据分析过程复杂但研究结果无需证明的矛盾与尴尬。

关键词:教育实证研究;研究理路;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会议文献评述

中图分类号:G40-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7)03-0018-08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7.03.003

推进教育研究范式转型,扎实开展跨领域实证研究,是繁荣教育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为转变我国教育研究长期以来“重思辨、轻实证”的严重倾向,使实证研究在我国教育界能够蔚然成风,华东师范大学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首届论坛于2015年10月17 -18日举办,重点讨论了为什么要做实证研究、什么是实证研究、开展实证研究不同的方式与方法等理论和方法层面的问题,旨在形成教育实证研究的文化氛围(王春丽等,2015)。第二届论坛于2016年10月29-30日举办,参会人数超过1000人,重点围绕怎么做实证研究,即如何确定问题、如何选择研究方法、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如何解释数据的理路而展开,旨在展现教育实证研究的多样性。本届论坛共设有16场主报告,涉及教育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技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西方对话,灵感与思想碰撞,可谓一场实证研究范式的学术盛宴。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立足于自身的研究背景和理论视角,紧扣重要且有意义的研究议题,将实证研究方法应用得灵活巧妙,对数据分析得鞭辟入里,对实践问题的解释均颇具深度,理论与实践的转换和提升经由实证方法这一工具和范式而形成一种交相辉映。实证研究是一种基于事实和证据的研究,强调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科学的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接受科学的检验。实证研究表现出来的特征蕴涵出其追求思想观念、原则标准、方法程序有机统一的逻辑。这实质上揭示了教育实证研究究竟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一、实证研究议题以解决问题为要旨

纵览本届论坛所涉及的议题,既有国家惠农政策、中国老年人生活来源、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农村教育问题等宏大议题,也有学校办学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情绪劳动等中观议题,还有儿童语言与阅读、儿童代数学习、学习模式与儿童学习信念、视频课堂分析等微观议题。这些不同层面的议题均是当前社会与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教育及其相关领域彰显出来的重要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实证研究的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特征:

1.研究議题具有“值得研究”的价值

任何一项教育实证研究议题必定是有价值的。这里的“价值”是基于实用主义哲学的,是客体之于主体的有用性(杨志成等,2013),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其中,内在价值意指教育问题本身所蕴含的理论的、实践的和逻辑的价值,即“值得研究”,而不是充满矛盾、无需证明的伪问题;外在价值是指教育问题之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功能性价值,即能够对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问题解决有所裨益。本届论坛中,不同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所展现的研究议题虽然不同,但都体现出重要的研究价值。每一项研究都体现出明显的“问题意识”和深刻的“历史渊源”。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的“国家惠农政策是否惠了农——基于百村观察计划”研究议题,题目本身就蕴含了深刻的问题意识和浑厚的人文情怀,同时体现了扎实的研究基础,其价值性不言而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的“如何通过理论对话提升质性研究的质量”研究议题,其题目暗示了当前我国质性研究质量不高的现状,以及通过理论对话是提升质性研究质量的途径,但是怎么做却是研究者深感困惑的地方,因而其研究价值更加凸显。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柯政博士的“‘好学校’的办学水平更高吗”研究议题,其题目直接折射出研究者对“好学校”(即重点学校)办学水平的质疑,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议题深刻的研究价值。

2.议题设计注重视角的切入

当研究问题确定后,就需要设计合理详细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研究问题的分解,即由一个问题分解为几个子问题,问题细化有利于深入、有目的的解决问题;二是视角的切入,即根据研究者的研究背景和学术专长选择合适的切入视角,有利于更专业地探讨研究问题的解决途径;三是设计过程的不断优化,即根据研究假设和问题需要不断对原有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期更合理地解决研究问题。对于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教育问题而言,研究设计方案的优化至关重要,也最能体现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和功底。本次论坛中,诸多学者在研究方案设计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华中师范大学雷万鹏教授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研究”分解为“影响学校布局调整的因素”、“决定学校撤并的标准”和“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实施效果”三个子问题,并分别采用多元回归、文本分析(内容分析)、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来进行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太年博士突破原来课堂教学研究的传统思路,选择从视频分析的视角切入,展现了视频分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优势、方法和效果。国外学者对研究问题的设计更趋专业性,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Deborah Stipek教授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为研究“遏制学生自信心与内在学习兴趣下降”的原因,她首先通过评估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师教学方法来观察和测量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行为表现,然后开展了课堂观察现象与儿童学习动力的相关性研究,最后探讨了教师干预力度轻重与学习动机及自信心之间的关系,从多个方面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直至问题解决。

推荐访问:怎么做 研究者 困惑 实证研究 地方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