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3-05-14 09:40:2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中共党史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拓宽了研究领域,研究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和有深度,研究的视域也更具多样性与创新性,研究的方法也更加丰富,更加现代化,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自进入新世纪一来,中共党史学发展有了新的发展契机,对中共党史的研究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新时期;中共党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前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形成了思想解放的局面、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加快了中共党史研究工作的发展脚步。在此之后,公众当事研究工作展开的也更加顺利,在不同领域中取得的研究成果都非常理想。本文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中共党史研究工作的形势进行了解释,并对其特点与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一、新时期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党的重要文献出版数量大量增加

由于党的历史档案的不断的向社会开放,党的重要文献出版的数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上升[1]。例如,叫著名的大型文献有:1957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以活页形式印刷发行的内部资料《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通过人民出版社于1987年,分成了三册进行了重印出版;在1979年解放军政治学院在内部发行了,自身编印的32卷《中共党史参考资料》,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国内规模最庞大的党史资料发行;之后,人民出版社于1980年和1981年相继公开出版了《六大以前——党的历史资料》与《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诸如此类的党的重要文献的出版发行还有很多。除此之外还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文学作品也不断的被印刷社出版发行,例如:《毛泽东文集》、《周恩来选集》、《刘少奇轮党的建设》等。各级省、市、自治区的地方档案管进行编辑并出版的地方当是文献的数量也非常庞大。随着时代的变化,书籍的媒介也在变化,因此,各个出版社也开始使用现代化的模式,将党的重要文献以电子出版物的方式进行发行,更加便于对文献的查找,使党史研究能够更简便的完成。

(二)党史研究的组织得到了扩增

新时期以来,建立了更多的专门进行党史研究的机构和当时类刊物,让党史研究的队伍得到了有效的扩充[2]。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展后,中共中央先后成立了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与两个权威的党史专门研究结构(中央党史研究室、文献研究室),每个省、市、自治区也都成立了各自的党史研究办公室与党史办事处。

各相关部门也建立了党史研究队伍,例如各地的博物馆等。并且,各种群众性的党史研究学术队伍也开始逐渐兴起,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1979年成立的全国中共党史任务研究会与1980年成立的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在这个时期,不光研究组织开始壮大,专门刊物的发表量也增加了许多。可以看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非常显著的推进了中共党史的发展。

(三)党史学理论与新的研究方法

新时期以来,在不断的党史研究工作过程中,党史工作者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在使用唯物史观基本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对其他的应用发进行了研究[3]。类型如下:第一种,我国传统的研究手段。例如目录学、谱牒学等。党史工作人员已经通过这种方法对大量的文献进行了研究,并且将这些资料编辑并出版,也影印除了很多的实力报刊,为今后的党史研究留下了非常好的研究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种,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例如心理学、政治学等研究方法。有很多研究工作者使用心理学研究方法,对党史中革命人的性格和人格进行了剖析,有着很好的研究成果;第三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其中主要包含了“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计量学研究方式等;第四种,其他类型的研究手段。其中包含跨学科综合分析法、逆向考察方式等。比如,使用比较研究法对历史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过程中的推理和讨论,能够使人们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与实质有着更详细的了解,从中进行经验总结。

(四)党史研究更加深入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共党史学术著作的出版一直都处于高峰期,从未下跌。

有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先关理论与研究也出版了很多的想看著作,如:《毛泽东思想史》1-4卷(杨超、毕剑横编制)、《邓小平理论发展史》(俞良早等著)等。与此同时,对于通史与断代史的研究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通史类的中具有时代意义和学术意义的,著作有《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等。对于断代史,在不同的时期都有非常著名的作品诞生,例如由彭明编著的《五四运动史》、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部编著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此外,专门史的研究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例如对于马克思主义转播史、政治工作历史、外交史等等的研究。这些研究的成果都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硕果累累,这也体现着中共党史在朝着更宽阔、更有深度的方向发展。

(五)视域的开阔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频率也呈现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国内研究人员的视域,将国内的党史研究与国际接轨[4]。对外交流的频繁,国内很多的党史工作人员到国外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发出代表中国党史研究者的心声。并且,国内在开展党史研究会时,也会开始邀请国内外的中共党史研究者一同进行。国内的出版部门也会对柜外的相关著作进行译制和发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也成立了专业部门负责党史著作的编译。

新时期以来,虽然党史研究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却仍然存在着著作出版数量多,品质却良莠不齐的现象存在。有很多相关著作仍旧停留在党史研究工作的表面,深度与创新性的都不足。甚至还哦存在着不严肃、具有低级趣味的党史读物存在。发达的网络时代带来丰富的党史资源的同时,也给党史研究带来了一些困扰。

二、当前党史研究的问题所在

(一)政治方面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研究工作,大量的党史工作人员已经将党史作为一门历史学科来进行研究工作,但是,这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却很难实现[5]。这是因为,中共党史研究的对象就是当前执政党的发展路程,与当前的政治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这就导致了党史研究这门学科会具有现实性、革命性以及科学明三个明显的特点。

(二)新方法使用者少之又少

多年以来,对于中共党史研究的新方法的文章数不胜数,但是在实际的研究工作当中,由于使用新方法没有过多的参考案例,研究人员却很少去使用这些新的方法。即使是对这些新的方法进行宣传,也没有多少研究者去接纳它们。

(三)盲目的使用新方法

在研究团体中,存在着部分研究学者,只是想着要标新立异,不去思考这种新方法是否使用该研究课题,盲目的照搬研究方法。还有的研究人员固执的使用一些国外的史学方法进行研究,导致得出的研究成果与实际情况“风马牛而不相及”。因此,学者们在使用新方法进行中共党史的研究工作时,首先要坚持以唯物史观研究方法为基础,同时系统化的对历史知识、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学习,从而保证最终得出的结论能够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四)党史工作者队伍中的“新鲜血液”不足

虽然目前的党史研究组织非常多强大,但是,其中的年龄组成却非常的不均衡。进行党史研究的研究人员老年人偏多,年轻人偏少。并且,其中很少有人是经过系统化的史学理论的学习的,这就导致掌握的知识都比较老旧,不愿意去接受新的方式。另外,从事党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过少,这些都导致了新方法、新理论的传播和引入。

三、对党史研究的展望

以现在的党史研究的发展形势来看,其研究方法会变得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首先,从研究主题的角度出发,党史研究者必须掌握更多领域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提升新方法的可实施性[6]。要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具有现代化思想的年轻人才引进到党史研究团队中。这些年轻人对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知识都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从而来更新自身知识的储备与知识结构。除此之外,还要适当的将其他领域的专业学者邀请到党史研究领域当中,为党史研究方法的创新带来新的研究方向,也为党史研究提供新的思考空间。还要积极的鼓励和帮助这些学者,要学会接纳他们带来的科学的新方法。但是也不能一味的遵从,学者之间要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党史研究工作。对于不是党史专业的研究生,我们也要怀着欢迎的态度,真正专业的党史研究团队,是具有包容性的,只有吸纳了多方面的人才,才能使党史研究工作得到丰富。

其次,以研究课题的角度出发,党史研究领域范围的增大,为新方法的使用创造了更宽广的空间。以往的党史研究大都是类似政治史或是军事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视域和新方法的使用。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党史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宽,经济史、文化史等的也有着大量的研究成果。没有新方法的使用,这些新领域的开拓与新课题的研究都是无法进行的,也不会取得任何的研究成果。依照现在的形式,学科之间的壁垒的厚度逐渐开始消失,跨领域研究的客体数量越来越多,其他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开始需要与党史研究领域相结合,这些都为新方法的使用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以研究手段的角度出发。当前是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达和普遍应用,让新技术的操作更加简洁便利[7]。以往新方法的难以突破,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研究手段的限制。比如:在使用计量史学方法时,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并制成图表之后进行数据分析,由于时代的特殊性,这些工作都需要由人力来完成。经常会出现一些数据差错,比例不当等问题。并且,庞大且复杂的资料,打消了很多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但是依靠着当前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极度发达的背景之下,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就能够完成资料的查询,并且可以依靠相关的绘图制表软件完成图表的制作,减轻了研究人员的工作量。

结语:综上所述,新时期以来,中共党史的研究工作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未来的发展方中,中共党史研究工作团队要吸收大量的其他領域的年轻人才,为研究队伍提供“新鲜血液”。并且,也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研究工作中,减轻党史工作者的负担。同时中共党史的研究要更加注重系统性,要全面的考虑问题,让中共党史的研究成果能够更加全面、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丁俊萍,宋俭.新时期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13-21.

[2]李捷.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共党史研究,2010(07):20-22.

[3]张永华.新时期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改革与开放,2012(12):121.

[4]汪兵.近五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评析的回顾与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03):50-55.

[5]汪兵.中共党史学史基本理论问题评述及研究展望[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04):84-88.

[6]米琳.当代中国共产党文献资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龙江党史,1997(Z1):84-86.

[7]杨正军,张纵远.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8,20(03):172-176.

推荐访问:党史 新时期 展望 中共 回顾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