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分解与动态模拟

时间:2023-05-14 09:15:14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过度消耗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导致的温室效应成为我国乃至国际广泛关注的焦点。我国在2007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根据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会议对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的要求,我国作出2020年相较200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承诺。本文基于这一减排目标在对我国终端能源利用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基础上,应用LMDI分解模型将碳排放增量变化分解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等四个效应,根据分解结果运用协整方法建立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等四个变量的长期均衡协整关系模型,基于协整方程采用蒙特卡洛动态模拟方法模拟了我国2020年碳排放情况。研究结果为:LMDI分解表明经济规模是我国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技术进步对碳排放产生明显的负效应,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影响相对有限;协整模型表明GDP、煤炭消费比重、能源强度与碳排放正相关,第三产业比重与碳排放负相关,符合经济意义;蒙特卡洛模拟结果显示按照目前的发展方式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相较2005年下降约36%-39%,与我国提出的下降40%-45%减排承诺目标十分接近,但下降幅度并不理想,表明按照目前的发展路径、节能降耗水平和能源利用技术,我国距离完成哥本哈根年会所确定的减排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为完成减排目标还需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最后文章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运用法律手段限制排放和加强节能减排宣传等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完成“十二五”和2020年减排目标提供借鉴。

关键词碳排放;LMDI;协整检验;蒙特卡洛模拟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4-0001-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4.001

由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带来的严重自然灾害,碳排放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关注。我国经济增长迅速,能源消耗不断增加,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我国碳排放不断增长,根据IEA统计数据,从2007年起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家。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会议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我国承诺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十二五”规划关于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是“十二五”末年比“十一五”末年下降17%。积极寻求减排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分析CO2排放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是我国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的重要前提,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梳理国内外关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分解方法是学者们较常使用的方法,如王俊松、贺灿飞[1]运用对数平均Divisa方法(LMDI)对我国1990-2007年间的CO2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分析,发现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效应是抑制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人口效应和结构效应影响不大。而朱勤等[2]的研究区间扩大到1980-2007年,研究结论也较为一致:经济产出效应对我国碳排放贡献率最大,能源强度效应则是负向贡献率最大,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等贡献率相对较小。之后的学者如李艳梅、孙建卫、郭朝先、赵奥、蒋金荷等[3-7]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果,均表明经济规模是我国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效应、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这些文献所使用的分解方法中,Ang et al.[8] 提出的LMDI分解方法由于能够有效解决分解中的剩余问题和数据中的0值与负值问题被使用最多(王俊松,朱勤,郭朝先,赵奥,蒋金荷),其它使用的分解方法还有Laspeyres分解方法(孙建卫)和Sun方法(李艳梅)等,同时现有研究对于碳排放的分解更多是从三大产业部门角度,基于终端产业部门能源利用分解的研究较少。

对碳排放影响因素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传统计量经济学方法,如Lotfalipour et al. [9]采用TodaYamamoto模型分析了伊朗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和化石能源消耗之间的因果关系;Ang、Halicioglu、Chang、Hatzigeorgiou等[10-13]则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研究了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消耗、经济增长、能源强度、国民收入和贸易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李国志、李宗植[14]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分析了人口、经济、技术对世界各国CO2的影响,指出各个因素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对CO2的影响是不同的,但经济快速增长是CO2排放最主要的增长因素;李科[15]运用动态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的关系,指出提高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水平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在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的文献中,常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和STIRPAT模型展开研究。

从文献分析中可以发现在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中,因素分解法是近年来最常用的方法,然而,分解方法中各因素每年所占权重均不同,需要进行逐年或分时段的分析[20],因素分解法能够动态地显示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逐年影响,从而研究结果更清晰直观,这是其优点,但这也是其不足之处,因为研究中不仅要分析某些因素对碳排放的逐年影响,有时更需要研究碳排放变化与一些因素的长期均衡关系,分解方法与计量方法结合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采用LMDI分解方法对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动态的逐年分析,然后采用计量分析中协整检验的方法对碳排放与这些影响因素构建一个长期均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分析方法动态模拟了2020年我国可能的碳排放情况,为我国实现减排承诺提供借鉴和参考。

1中国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分析

1.1数据来源

本文对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研究分为六个经济部门:一是农林牧渔水;二是工业部门;三是建筑业;四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五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六是人民生活和其他。经济数据—总产值及分部门产值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以2000年不变价格进行折算。选取《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地区能源平衡表”中煤合计、油品合计、天然气三种能源消费量来计算各区域最终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推荐访问:排放 中国 分解 模拟 动态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