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不同地区县域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3-05-12 21:30:0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县域经济的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越来越丰富,与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劳动力有序转移、农产品加工、增加农民收入、和谐乡村等更加紧密结合。由于县域的历史、文化、地理和生产方式不同,导致各县间迥异的经济环境、不平衡的发展水平和各具特色的发展类型。

对于许昌市来说,其县域经济发展更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实现中部崛起和全面建设富裕与和谐的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许昌市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对区域经济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府为主要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县城和专业化城镇为中心和增长极,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具有地域性、不平衡性和相对开放性的区域经济系统。它是国民经济统计的单元,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二、许昌市县域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许昌市有5个县(市),包括2个县级市、3个县。5个县(市)合计国土面积占全市的98%,县域人口417.31万,占全市的91.4%。2009年许昌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130.75亿元,其中县域生产总值1003.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8%。县域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中坚力量。

(一)县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

鄢陵县农业发达,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花卉是鄢陵一大特色,花卉苗木种植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是“中国花木之乡”,被誉为“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建成了“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花都庄园”、“花都温泉度假区”等一大批生态旅游观光景区。鄢陵被誉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

长葛市综合实力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序中居第11位。 以金剛石制造及制品、机械加工、电瓷电器、建筑卫生陶瓷、有色金属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板材加工等八大产业为集群,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长葛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已形成了肉食品生产、粮食加工、蜂产品加工、板材加工四大产业链条。

许昌县是全国最大的档发加工出口基地、重型汽车传动轴生产基地、腐竹生产集散地,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2007年12月,在灵井旧石器文化遗址,发现了距今8万~10万年、被称为“许昌人”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空白。

襄城县旅游资源丰富,已初步形成了“一山、一水、一庙、一寺、一古城”的五大景区格局,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盛产粮、烟、蔬菜、瓜果,是全国有名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地。烟叶种植历史久远,有“烟叶王国”之美誉。襄城县近几年工业发展很快,一批大项目的相继投产,使襄城县成为全省经济发展十快县之一。

禹州市被誉为“华夏第一都”。夏禹文化、中医药文化、钧瓷——国礼文化底蕴深厚,煤炭、陶土、铝矾土、石灰岩、中药材等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陶瓷基地、铸造基地、中药材基地、“三粉”加工和档发、炻瓷出口基地。已探明煤炭远景储量90亿吨,石灰岩储量9400万吨,铝矾土储量5000万吨。 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建材等能源工业为基础,以陶瓷、铸造、机械加工、食品医药、档发等行业为骨干的工业体系。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许昌市县域经济近年来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竞争力,相对于全国和河南经济强县仍比较落后,并且存在不少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二是工业比重小,层次低,科技含量小、效益不高:全市3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2家,亏损面达3.2%;三是第三产业滞后。

2.中小项目偏多,重点项目起不到支撑作用。重大项目不够多,新上项目中,投资规模大、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数量较少。2009年全年,计划投资重点建设项目38个,其中续建项目11个,新开工项目27个,重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388931万元,仅占城镇完成投资的29%。

3.财政收入质量不高。财政一般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中税种收入仅完成35.11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6%,因此税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3%,与全国平均20%的差距很大。

三、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一)实现农村工业化,推进城镇化

1.工业化。首先是城市工业产业链向农村延伸,包括在农村设厂,将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简单装配环节放在农村城镇。其次是农业产业链向城市延伸,比如在农村就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或将与城市消费者接近的生产环节直接设在城市,既节约了交通和交易费用降低企业成本,又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2.城镇化。首先,要有大城市建设目标,实现农业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其次,对县级市实施扩张性建设,吸纳农村人口;再次,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借助中心城镇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使各县走上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实现县域经济的崛起。

(二)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和优化方向是:首先,由于第一产业仍然是县域的支柱产业,并且农业现代化亦是县域经济的基本任务,所以第一产业仍要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其次,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以本地资源为条件的加工业;再次,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科技为主导,加快发展新兴行业,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综合配套、相互促进的第三产业体系。在引导县域经济发展时,还应注重产业的关联性,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主要发展方向之间,营造互相协调和互动的发展格局,并作为许昌市县域经济较长时期内的基本发展战略。

(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劳务经济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当前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亮点,已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因此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劳务经济不是简单的劳务输出,更不是无序的“民工流”。劳务经济的内涵是:输出劳务,引回人才。因此,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到城镇创业,外出人员完成资本积累后,迫切寻找投资项目,地方政府应该因势利导,实施“民工回归工程”, 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农民工回乡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降低农民工创业的门槛,积极为其解决创业问题。同时,制定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将每年大规模精壮劳动力到各地打工带回的资金、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为繁荣本地经济作出贡献。

(四)发展特色经济 ,做强支柱产业

许昌市地域特色资源丰富,为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基础。农业特别是许昌三大特色种植业“花、菜、药”种植面积要不断扩大规模,稳步提升效益。发挥许昌市是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基地,主产区鄢陵县是“中国花木之乡”、“全国重点花卉市场”的优势。全市蔬菜面积稳定在70万亩,总产量210万吨,使襄城县成为全省较大的区域连片蔬菜种植生产基地和蔬菜交易中心;全市中药材面积30万亩左右,使禹州市成为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全国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

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还有二、三产业中的一些项目。县域第三产业中的通路、通电、通信等由于当地及中央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已有长足的发展,各县之间的差距相对小一点。因此决定县域经济强弱的主要是第二产业,要根据本县特色有目标、有重点地培育、扶持、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 。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带动力强、加工能力大、技术含量高、出口创汇多的龙头企业,建立起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机制,积极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尤为重要。

(五)改善发展环境

1.创新用人机制。要把县域经济发展紧缺人才的引进纳入统一计划,切实营造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突出强化重德才、重政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认真选拔县、乡(镇)党政正职,优化县、乡、领导结构,提高政府中熟悉经济工作成员的比例,激发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内在动力。强化县直机关干部与乡镇干部的交流,切实提高县、乡(镇)干部熟悉经济工作成员的比重和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优化软环境的同时,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以良好的城市形象,吸引外资。要进行市政建设和公益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城镇供水、排水、供电、道路、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基础条件,不断强化对城镇建设的日常监督管理,通过环境改善和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备,使县城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引来更多的投资者。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广开就业、再就业渠道。加强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重点安排特困人员上岗就业,使特困人员的就业和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同时提高低保对象的低保水平,完善发放制度,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工作。总之,通过一系列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措施的实施,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4.提高全民素质。要注重人口质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重点地培养和储备一批人才,尤其是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经济,能够适应和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专门人才,加速培养一支适应新世纪农村发展要求,懂科技会经营,能带领农民走科技致富道路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队伍,为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许昌市统计局)

推荐访问:县域经济 对策 当前我国 现状 地区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