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篮球远投训练中的心理学问题

时间:2023-05-11 14:35:2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多年来,尽管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心理训练的重要性,也承认心理素质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影响着心理训练水平的提高。一种是有些教练员在实际训练中,对如何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水平认识不很清楚。尽管在实际训练中也安排了一些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的训练内容,但由于不系统、缺乏针对性、盲目性大,收效甚微。另一种则是对心理训练持否定态度,认为篮球比赛决定胜负的就是实力,没有别的可谈。就投篮的训练只是投了又投,加大训练量,投得数量多了自然也就准了,没有什么心理上的问题。这种训练方法很难培养好一名优秀的投篮手。这样的训练方法已经不适应正在飞速发展的篮球运动,篮球比赛不仅是比身体、比技术战术,更重要的是比心理能力,谁的心理素质高,谁就能在赛场上发挥更好、更出色。从这一点就可以体现出篮球运动之所以拥有那么多球迷,就是因为它是力与美和人的智慧的体现,一个人能否挑战时代竞争的舞台。

我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学习了体育心理学,通过学习体育心理学,认为研究掌握运动心理学,研究掌握运动心理学知识进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等运动活动的心理规律,对篮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竞赛与选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训练与培养,在篮球运动训练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远投训练来讲特别重要。我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对远投技术学习与训练中的心理学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感觉知觉方面

远距离投篮是一项高精度的技术动作。从感知觉的角度审视远投动作,影响其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投篮手的指掌、腕关节、肘关节的肌肉运动感觉和用力控制。因而,在“远投手”的选“才”上,要注意选择指掌皮肤感觉、肌肉用力感觉和腕肘、肩关节的运动本体感觉灵敏的运动员。训练中,应着重强化投篮手对球的感觉和控制能力(特别是指掌的球感)。

在投篮练习的安排上,就一次训练课而言,应在准备活动结束后安排运球练习,通过各种运球练习,给了手对球很好的感觉能力。手对球的感觉越熟,手的控制球的能力越强。它通过用各种高低左右不同的运球,球给了手不同的感觉,同时也让手掌握了控制球的能力。这样给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能量储备最充分,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欲望强烈,神经系统对肢体随意活动的支配灵敏、协调,是建立高精度运动直接的优化条件和最佳时机。利用把握这一条件与时机无疑会大大改善投篮训练的效果。当然,为了使训练接近于疲劳的状态下,安排一些投篮练习,如大量的长时间全场行进间传接球练习或者两人一组的一对一攻防练习后,应合理的安排一些投篮练习,这样可以高度分化运动员在不同体能和心理条件下投篮动作的运动知觉。

另外,在训练(特别是大强度的投篮)远投训练结束后,在安排其他放松训练的同时,应将手置于温水中浸泡10~15分钟,以防止手掌和投篮手的食指、中指指端由于球的摩擦出现皮肤角化现象,保持敏锐的皮肤感觉。

二、投篮机能的形成方面

篮球运动中的技术、技能种类繁多且动作复杂。一个“远投手”除了全面地掌握各项攻防技术外,重要的是在远距离投篮的技能上高人一筹。诚然,高超的技能是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的,但是并非所有的重复练习都能收到同样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证明:练习者从一开始就应该按正确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练习,尽可能避免尝试错误式的盲目试探。否则,通过尝试错误掌握的动作方式,由于缺乏对事物内在联系的理解,而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练习效率低,不利于适应条件的变化。

因此,在远投练习的开始阶段,首先要让运动员明确短期内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加强练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使练习过程始终处在高度注意的意识控制之下。在投篮技术教学中,要向运动员准确讲述和示范动作,尽可能地采用直观的电化教学手段,使运动员建立正确清晰的技术动作表象。教师在示范动作时,应突出动作要点,示范讲解不宜太快,特别是复杂动作更应放慢些,使学生尽可能将注意力指向动作主要特点。并通过理论分析,使他们理解动作原理及各环节动作相互间的联系。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在练习中运用视觉和本体感觉的“即对反馈”,矫正自己的动作,尽快分化出正确的技术动作,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使之逐步自动化。

在远投技术训练中,投篮技术和命中率的提高,往往是先快后慢,继而会出现一段时间内的停滞不前或下降现象。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原现象。运动员出现“高原现象”的阶段称为“高原期”。

对在远投训练中出现“高原现象”的运动员首先要帮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高原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是训练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并通过客观的分析,使他们看到自己在远投技术上还蕴藏着很大的潜力,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从心理上做好突破“高原期”的准备。进而根据运动员的具体生理心理状态,调整训练计划和练习负荷。深入地分析投篮技术中的关键动作和细节动作,如控制好身体重心才能完成伸臂,向上顶肘抖腕,最后中指、食指击球使球延正确的弧线落入篮筐。特别是中指食指拨球这些技术动作是细微的,对这样的关键技术,进行相对应的技术练习进行心理训练,提高“投篮手”在关键时刻一球定胜负的技术与心理素质,尽快突破“高原期”进入更高的技能阶段。

三、投篮技术的思维方面

篮球比赛是双方运动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体能、技能和智能的全面角逐。在现代篮球的训练实践中,运动员体能、技能的训练强度已接近极限,留给人们最有挖掘潜力的领域是运动员的智能方面。

智能方面最重要的是思维能力。篮球比赛场上情况瞬息万变,运动员在场上不只是比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比心理承受能力,自己的行动要有正确的头脑支配,这时场上的行动决策往往要受到时间的严格限制。篮球比赛的实践证明,任何高超的技术、战术行动只有与敏捷的思维和迅速准确的判断与决策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它真正的威力。像乔丹在1998年总决赛第六场最后几秒钟,从弧顶假动作运球突破,使防守者错误地认为他要突破,失去防守的重心,又拉回球来在弧顶跳投成功。这一球定胜负,使乔丹成为最伟大的球员。为什么他是最伟大的球员,因为他能用正确的思维、准确的判断,在短短几秒钟使球队由看似不可挽回的败局变成胜利者。这是技术与思维智慧的结晶,所以在远投技术训练的同时,要从智能训练上注重运动员快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能力方面

在篮球比赛中,场上双方运动员激烈的对抗,使得他们不仅承受着极限的生理负荷,同时,由于技术战术动作受到对手的全力制约和观众的情绪感染,要合理地运用远投技术,准确完成投篮动作,运动员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保持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提高情绪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可采用赛前情绪自我设计的方法,即在赛前,诱导运动员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自己在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消极情绪时备好自我暗示语言及程序,进而在比赛中以“自我暗示”和“自我命令”的方法,通过意志力抑制消极情绪,保持积极情绪。

在比赛过程中,保持心理平衡,一般可采用“注意指向转移”的方法,即在比赛中如遇观众呐喊或裁判偏袒对手等情况,把对这些问题的注意主动地转移到努力发挥自己的体能、技能和智能,最大限度地得分和制约对手进攻的内容上来,并有意识地高度集中在这一内容上。从心理上对破坏良好心理状态的条件刺激不予接受,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让自己在比赛场上做得更好,积极地迎接这种挑战。

另外,在训练中,要有目的地磨炼运动员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和调节与保持心理平衡的能力。

五、篮球运动员的气质与神经类型方面

心理学研究认为:“气质对人的实践活动虽不起决定作用,但会影响活动的效率。”因此,在篮球运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位置的技术战术特点和不同风格的打法,选择与安排不同气质类型的运动员。如遇对手身体素质好,防守能力强,自己队员发挥不正常、胆怯,投篮连续不中,内线中锋打不进去,场上队员放不开手脚,不敢大胆投篮时,就需要这样的队员上场让他发挥。这种队员头脑清醒,上场不慌,有节奏地运用自己的远投技术和突破能力稳稳地把球投入篮筐。这种队员沉着冷静,内心很少外露,意志坚强,这样的队员上场无疑会充分发挥运动员个性的优势,使其技术战术水平发挥得更淋漓尽致。

对于这种“远投手”,气质与神经类型的研究证明,呈现出黏液质的人更集中的趋势。这说明,在掌握与运用远投技术方面,黏液质的人要优于其他气质类型的人。而对其他气质类型的运动员,则应发展他们的个性中积极的方面,改善消极方向,同时加强另外一些心理能力(运动知觉操作思维速度、自控意志力、应变能力等),以弥补气质和神经类型的差异造成的不足,使之同样成为优秀的远投手。

总之,一个球队不可缺少一名远投手,但远投手的培养需要教练员的精雕细刻,要从运动员身体条件、技术动作的形成过程、思维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科学训练,有机结合心理学知识培养运动员快速、灵活、稳定的头脑,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远投手。

推荐访问:远投 心理学 训练 篮球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