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室内生态育苗技术

时间:2023-05-09 16:55:2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介绍了凡纳滨对虾室内生态育苗技术,包括设施与材料、育苗车间消毒处理、育苗用水处理、无节幼体投放、培育管理、生物饵料培养、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等方面内容。最后,对凡纳滨对虾室内生态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生态育苗;室内

中图分类号 S968.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0-0256-02

Indoor Ecological Breeding Technologies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LUO Da-peng HE Yu-gui YANG Ming-qiu XING Yi-xuan LIU Qing-ming

(Hainan Academy of Ocean and Fisheries Sciences,Haikou Hainan 570100)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d indoor ecological breeding technology of Litopenaeus vannamei,including facilities and materials,disinfection of nursery plant,breeding water treatment,nauplii delivery,th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cultivation of biological feed,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s and so on.Finally,the key technologies of indoor ecological breeding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Litopenaeus vannamei;ecological breeding;indoor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中南美太平洋东岸热带、亚热带海区,分布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对虾科(Penaeidae),该虾具有广温性、广盐性、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适合高密度、规模化养殖,是举世公认的优良养殖品种之一。该虾种引进后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目前已成为全国水产养殖业的热点。

近年来,近海水域污染的日趋严重,自然水质条件逐渐恶化,凡纳滨对虾人工育苗病害频发、抗生素使用频繁,由此造成育苗成活率低、苗种质量差、出苗量不稳定,同时由于育苗生产成本的加大、销售价格的下降,绝大多数育苗厂处于亏本经营,特别是2008年以来,这种现象尤其突出。在自然水温下,采用对虾生态育苗方法,利用有益菌、有益藻等生物方法严格控制水质,减少各类抗生素和化学药品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虾苗的质量,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1 设施与材料

1.1 基础设施

1.1.1 室内育苗池。育苗池面积15~20 m2,深1.8 m,池底向一边倾斜,坡度为2~3°,池底最低处设排水孔,池内规则分布气石,池外设集苗槽。

1.1.2 藻类培育池。一般藻类培育池面积在10 m2以上,深1.0~1.5 m,以骨条藻和角毛藻为主。

1.1.3 丰年虫孵化桶。一般采用的丰年虫孵化桶直径为106 cm,高为62 cm。

1.2 幼体选择

选择活力好、体表干净、无畸形、规格整齐的幼体。

1.3 常用饵料

1.3.1 主料。虾片、角毛藻、丰年虫。

1.3.2 辅料。黑粒、水产多维、虾元、普莱斯、BP、ZM、ZP、BK 505。

2 育苗车间消毒处理

投放无节幼体前,对育苗池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首先把育苗池壁、池底、气管、充气石、加温管等清洗干净。池底、池壁可用500 mg/kg高锰酸钾溶液刷洗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气管、充气石则用1 000 mg/kg福尔马林浸泡12 h以上,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1]。

3 育苗用水处理

育苗用水需要经过滤池沉淀、粗沙过滤、细沙过滤、消毒处理,进车间时用棉花、过滤袋过滤。消毒处理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或用漂白粉、甲醛等消毒。

4 无节幼体投放

将对虾无节幼体移入200目筛绢网,在10 mg/kg聚维酮碘溶液中浸泡5~10 s,取出迅速用干净海水冲洗,然后移入育苗池,无节幼体放养密度一般为25万~30万尾/m3,微气,水温28~30 ℃,光照强度200~500 lx。

5 培育管理

5.1 水质要求

在整个培育过程中,保持水质基本稳定,水温28~30 ℃,pH值7.8~8.2;盐度26‰~35‰;溶解氧含量大于5 mg/L,氨氮含量0.5 mg/L以下;亚硝酸盐氮含量低于0.1 mg/L。

5.2 充气量控制

在整个幼体培育过程中,需要保持连续充气,且保持育苗池气体分布均匀,随着幼体的发育和生长,逐渐加大充气量:N期水面呈微波状,Z期水面呈弱沸腾状,M期曾沸腾状,P期呈强沸腾状。

5.3 光照控制

在对虾生长的N期、Z期、M期忌强光直射,光照强度控制在200~500 lx;在P期,提高室内亮度,增强光照,可以阳光直射,使幼体更加健壮,成活率更高,光照强度控制在500~1 000 lx。

5.4 饵料投喂

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对虾发育需要经过4个发育阶段,分别为无节幼体期、溞状幼体期、糠虾幼体期和仔虾期。根据幼体密度、生长发育、摄食和水质等方面的情况灵活调整投饵种类和投饵量。

5.4.1 无节幼体期。该期幼体呈间歇性划动,不摄食,不用投料。

5.4.2 溞状幼体期。该期幼体呈蝶泳状游动,开始拖便,拖便长度为体长的1~3倍。幼体开始摄食,且趋光性强,先用2~3 mg/kg普莱斯调节水色,再投饵料,投料以单胞藻和虾片为主。投喂单胞藻3次/d;投喂虾片和其他辅助饵料(黑粒、水产多维、ZM、ZP、BK505等)6次/d;幼体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采用不同规格的筛绢网过滤,Z1期用250目筛绢网,Z2、Z3期用200目筛绢网。

5.4.3 糠虾幼体期。该期幼体呈倒吊弓弹运动,投料以单胞藻和虾片为主,投喂单胞藻3次/d;投喂虾片和其他辅助饵料(水产多维、BK505等)6 次/d。在整个糠虾幼体期,饵料过滤用150目筛绢网。

5.4.4 仔虾期。进入仔虾期,虾苗可以平行游动,能够主动摄食。投料以卤虫无节幼体为主,投喂少量虾片和部分辅料(BP、虾元等),不再投喂单胞藻。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3次/d,投喂虾片和辅料6次/d。在P1、P2期,饵料用100目筛绢网过滤,P3期后开始换80目筛绢网。

6 益生菌的使用

常用有益菌有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EM菌、芽孢杆菌等。在对虾生态育苗过程中,添加适量益生菌,可以改善水质,有效降低水体中硫化氢、氨氮及亚硝酸残留,可以分解有机物及排泄物,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病害,提高存活率。

7 生物饵料培养

7.1 角毛藻的培养

先用300~400 mg/kg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藻类培养桶,冲洗干净后加入消毒海水和营养盐,再加入准备好的藻种,海水盐度为25‰~35‰,pH值8.0~8.9。培藻过程中,保持水温25~28 ℃,光照强度10 000~15 000 lx。

7.2 丰年虫卵的孵化

将已经消毒的卤虫卵放入孵化桶中,再加入已经配好的孵化剂,孵化水温要维持在25~30 ℃,盐度为20‰~30‰,pH值7.5~8.5,在孵化桶的底部放置足够的气石,孵化过程中需连续充气,使水体翻滚,避免形成死角。一般采用日光灯或白炽灯从孵化桶上方照明即可,光照2 000 lx即能取得最佳效果。

8 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在对虾育苗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有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WSSV)、发光弧菌病、纤毛虫病。

8.1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

8.1.1 症状。该病由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引发的一种综合性病症。病虾停止摄食,行动迟钝,体弱,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伏在池边、池底不动。发病初期可在头胸甲上见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病情严重时,虾体较软,白色斑点扩大甚至连成片状。有严重者全身都有白斑,头胸甲剥落。

8.1.2 防治方法。幼体严格检疫,确保无病毒;做好苗池、管道、工具、苗池用水消毒工作;发现有该病发生后需要做好虾苗隔离与销毁工作。

8.2 发光弧菌病

8.2.1 症状。该病由发光弧菌引起,在对虾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期都可见,幼体活力下降,摄食量减少,体色渐深,夜晚观察时,水中的虾苗呈发光点,死亡率高。

8.2.2 防治方法。饵料中添加0.1%复方新诺明,连喂7 d;投喂0.5 mg/kg土霉素,连喂5 d。

8.3 纤毛虫病

8.3.1 症状。常见的纤毛虫病主要由聚缩虫、单聚虫引起,该病常见于溞状幼体和糠虾幼体阶段,患病幼体附肢上粘有细毛状物质,附肢变粗、有沉重感,活力下降,游动困难,下沉,幼体无法正常摄食,变态时间延长,甚至停止发育而最后死亡。

8.3.2 防治方法。用胡脚净1.5 mg/kg、百炎净1 mg/kg,全池泼洒;或用百碘0.5 mg/kg,全池泼洒;或用甲醛8~10 mg/kg、胡脚净3 mg/kg,全池泼洒。

9 讨论

凡纳滨对虾室内生态育苗,是在28~30 ℃适宜水温下,利用有益藻和有益菌有效控制水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育苗换水次数,减少排污量,提高苗种质量,培育出优质、健康的“绿色虾苗”,还可以解决苗种质量退化、病害频繁、药物残留等问题。既降低了育苗成本,又改善了海域的生态环境,对整个凡纳滨对虾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经过2年的试验研究,探索出凡纳滨对虾室内生态育苗方法,其关键在控制适宜水温、合理使用有益藻和有益菌。

9.1 控制育苗水温

凡纳滨对虾育苗的适宜温度为28~30 ℃,温度低于25 ℃时,虾苗发育缓慢,甚至生长停滞,死亡率增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部分苗种场都采用高温育苗(育苗温度32 ℃以上),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虾苗发育速度,缩短发育周期,从而降低风险。但是,利用这种方式培育出的虾苗体质较弱,甚至发育畸形,在后期养殖过程中,虾苗适应能力差,存活率低,发病率较高。采用室内生态育苗方法,需要严格控制水温,最适温度为28~30 ℃,日温差控制在1 ℃以内,因相对稳定的水温可以保证水质环境的相对稳定,促进虾苗正常发育生长,明显提高存活率。

9.2 投喂单胞藻

在溞状幼体期和糠虾幼体期,投喂适量的单胞藻,不仅可以充当对虾饵料,还具有调控水质、抑制有害细菌生长、提高虾苗抗逆性等作用[2-5]。笔者开展了角毛藻、骨条藻、小球藻、扁藻等多种单胞藻的投喂试验,比较分析了单胞藻对水质的影响,以及单胞藻对幼体变态发育时间、成活率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角毛藻和骨条藻的投喂效果较好,其最适浓度为15万~20万个/mL。

9.3 添加益生菌

在水产苗种培育过程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抑制弧菌的生长,分解育苗水体中的氨氮、硝酸盐、硫化氢及代谢产物等有害物质,从而达到改善水质、促进苗种的生长和发育的目的[6-12]。益生菌的使用,可抑制一些病害发生,减少抗生素(下转第262页)

(上接第257页)

使用,提高了水产苗种的质量。有研究表明,添加由多种益生菌制成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在改善水质方面效果更佳,而且还可以提高对虾免疫力[13-14]。在凡纳滨对虾苗种培育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添加不同量的益生菌,溞状幼体期和糠虾幼体期添加少量益生菌即可,进入仔虾期以后,由于对虾摄食量的加大和水体残留物的增多,需要加大益生菌的投放量,其具体的添加量视虾苗密度和水质情况而定。

10 参考文献

[1] DB46/T 129—2008南美白对虾苗种繁育技术规程[S].海口: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8.

[2] 梁华芳,龙建艺,林小彬,等.5种单胞藻培育南美白对虾溞状幼体的饵料效果[J].海洋科学,2001,25(7):9-10,21.

[3] 黄翔鹄,李活,李长玲,等.牟氏角毛藻对对虾育苗水质及抗逆性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28(6):46-50.

[4] 杨立平.半封闭中国明对虾育苗池细菌生态与微藻抑菌作用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3.

[5] 俞建中,梁欣欣,魏东,等.三种饵料微藻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的饲喂效果评价[J].现代食品科技,2013,29(4):762-767

[6] 王绪峨,孙昭兴,刘信艺,等.光合细菌在扇贝人工育苗中的应用[J].水产学报,1994,18(1):65-68.

[7] 阎斌伦,王兴强,李士虎,等.微生物制剂在中华绒螯蟹工厂化育苗水质调控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329-333.

[8] 游锦华,陈怡飚.光合细菌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效果[J].水生生物学报,1995,19(1):94-96.

[9] 井树桂,庞金钊.光合细菌在人工对虾育苗中的应用实验[J].海湖盐与化工,1995,24(1):8-10.

[10] 崔竞进,丁美丽,孙文林,等.光合细菌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7,27(2):191-197.

[11] 潘康成,杨金龙,王振华,等.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在南美白对虾育苗上的应用[J].饲料研究,2004(12):33-34.

[12] 叶乐,杨莺莺,吴开畅,等.益生菌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J].南方水产,2006,2(4):13-18.

[13] 李继秋.对虾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应用[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4.

[14] 徐琴,李健,刘淇,等.微生态制剂对中国对虾幼体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J].水产养殖,2006,27(12):26-29.

推荐访问:对虾 育苗 生态 室内 技术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