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谋杀男人

时间:2023-05-09 16:20:12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Why Are Men Losing Masculinity?

策划执行:钟顺顺文:赵绪 珊林 阿潘 曾琼

插图:王嶷(火狐工作室)

与态度有关,与贫富无关;

与时尚有关,与个性无关,

雌性激素挟裹着男人群体前进,但他们在欢天喜地进入中性时代的同时,

偶一回头,仍有一丝惶惑浮上心头:这是在变态还是变异?中性化是一种和谐抑或是跑调?

当男色成为一种消费品,恐怕很难说,男人还是我们原来想要的男人。

当男色成为一种消费品,恐怕很难说,男人还是我们原来想要的男人。

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最大程度地腐蚀了性别的原始魅力。

是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内分泌失调了吗?

为什么我们曾经热爱的雄性风格会消失了呢?

为什么男人雌化会成为普遍现象?

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他们分享或者抢夺的这些雌激素又是什么?

★现象篇

当男人成为问题

弄清楚这些问题,也许会有助于我们了解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

1994年,英国同志作家马克·辛普森首次使用了“雌性男人”这一称谓。他指出当都市男性开始使用大量的身体护理产品,越来越注重穿着打扮时,社会的商业化市场化正在腐蚀着传统的男性气概。而作家迈克尔·弗洛克更出版名为《雌性男人风格指南:现代男性手册》一书,展开关于此类问题的大量讨论。

可以看出,当时都市男人们的雌性化倾向已开始明显。而到了现代,男人雌化几乎已沦为普遍现象,而且更成为了时尚潮流。不知不觉间,传统的审美习惯遭到了彻底的颠覆,两性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男人们正在和女人共享甚至是抢夺雌激素,而女人们好像也越来越偏爱具备女性气质的男人。

其实,男人以雌化为美的现象在历史上曾经短暂出现过——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男人们时兴穿翩翩女装,扑香粉戴假发、着花边皱领、戴耳环钻饰、顶羽帽着彩履,凡是女人喜欢穿戴的东西,男人便引入作为自己时髦生活的一个部分,后人把这种怪癖评价为“法兰西畸形”。所谓畸形就是指不正常的形态,看起来,它似乎更像是由当时国王、宫廷过分的豪奢生活引来的变态发展,而没有延续成为此后几个世纪的社会主流形式,所以它只算是畸形的个案,而不是历史的伏笔。

况且,它更多地是表现在服饰上的雌化,而不是像现代社会这样已完全渗透在了男人们的骨子里。以曾经崇尚武士道精神,盛产高仓健型男人的日本为例,此现象尤其突出。“像处女一样清纯,像维纳斯一样温柔。”这是日本最著名的女性杂志《an·an》形容花魁艺人木村拓哉的,她们选出的“2005年度最受欢迎男人”,木村拓哉再次荣登榜首,这已是木村连续12次夺冠了,此排行榜前10位都是“花样美男”。

今天,日本最流行的男人是“杰尼斯型男”,即日本杰尼斯事务所旗下的木村拓哉、泷泽秀明、堂本光一等细嫩单薄体型的美男。甚至风靡日本的韩星也是涂着厚粉阴柔秀美女性化的裴勇俊,而非硬朗的张东健。而当年刚健的高仓健型男人在日本更是早已不受欢迎了。

从高仓健到木村拓哉,背后是一个社会形态的变迁。

现象之自圆其说——

惺惺相惜的安慰

力量和眼泪,于双方都是审美。

阴柔和阳刚,这两个词我都要用在男人身上。

事出有因,和闺中密友一起看一张男人的照片,她说:再阳刚一些就好了。

话到这里,就牵涉到一种审美了,从女性角度出发对男性的审美,不带任何女权主义色彩。

许多年以前,我是喜欢阳刚男人的。记得看完《追捕》,迷上了两个人——高仓健和矢村警长。迷高仓健,是迷他的沉默冷峻,对妙龄女子来说那就是力量和安全,这样的男人看上去总是专情的,对他的爱情想象是依赖和呵护。迷矢村的因素就要复杂一点。他不帅,也是寡言,有邪邪的冷峻。可正是那一点邪气,让人心如撞鹿,想看又不敢看。无法对他产生爱情联想,因为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知道那是自己不能驾驭和掌控的。青春年少,功力不够,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全靠撞大运,爱和不爱都是由不得自己的。

喜欢男人阳刚之气的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姑娘,自恋还不够,还要男人来迁就、包容、溺爱。很多的时候真是自己娇着自己,绝不会说自己擅长家务,也绝不会表现出自己的坚强,我要的是一点娇羞,一点脆弱,一点委屈,一点任性,一点梨花带雨。与那些高仓建式的阳刚正好匹配——力量和眼泪,于双方都是审美。

然而岁月让我们成长。少女的眼泪总是美的,而妇人的眼泪却只会让人心烦。无形中我们对自己有了约束,成为人妇,人母,才发现原来我们远比自己以为的要坚韧和勇敢,才发现真正有包容、迁就、溺爱能力的正是我们女性自己。于是就对男人少了许多依赖,多了几分自信。

是,再回头来看高仓健,就觉得他太作了,成天绷着一张没笑容的脸,累。矢村警长那点邪和酷也唬不住我了,装深沉谁不会啊?

与之相反,现在,一些带些许阴柔的男人却更能打动我,如华人中的金城武,电影《钢琴师》里的艾得恩布洛迪。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清秀,忧伤,单薄,有一种脆弱之美。这样的男人往往是细腻敏感的,他们也许不是女人生活中的依靠,他们的阴柔特质却让女人与他们更容易有亲近感与认同感。他们对女人的惜怜不是居高临下的保护,而是分享式的。因为他们深知女人的那些弱点也同样可能存在于他们的身上,始终记得艾得恩布洛迪在接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颁奖的时候,他发表获奖感言时说:美国对伊拉克的开战,又一次战争开始了……这话一开头,他的眼泪就没遮掩的流了出来。与此同时,同样反战的西恩潘自己掏了5万美金,买了《纽约时报》的一个版面来发表他的反战宣言。而对我来说,西恩潘让我佩服,而艾得恩布洛迪却让我更感动和心痛。

在经历过感情之苦和生育之痛以后,我早认识到是没有可能娇宠自己的,也不再需要什么力量的保护,所以,得到尊重理解和分担就已经让我心安了。那些带有阴柔气质的男人给了我惺惺相惜的安慰。

现象之实际情况——

在商业和时尚双重兴奋剂的蛊惑下,雌性的大旗已经插遍全球雄性世界。

新闻的猛料越来越在人们的身体上下移:女大学生用身体交换试题答案,女演员用性爱捕获导演。每日媒体版面都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性亢奋的时代,男根似乎成为新的图腾对象,金钱、寂寞、名望等等都成为走向床第之欢的硬通货。

可另一边,男人的气质却越来越不坚挺了,花样的男孩更容易成大众情人,瘦弱腼腆得像豆芽菜一样的男人更容易成为偶像新贵,女人们乐意跟着他们变调的哼哼或哭或笑,全球同此炎凉。

男裙时代拒绝武装爱红装

吉普森穿着英格兰传统裙子寻找自由,而现在的男人们是在过度自由中寻找裙子。

社会学的基础论断是:人是社会的人。这句话的含义在于,单例的背后,一定有着时尚的标尺在丈量先驱们的脚步,人毕竟是群居的动物。红装男儿们,西风东渐。 男裙时代悄然到来。如果你有幸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一些时尚聚会中,看到穿着裙子的男人,也千万别把他们当作同志一族,因为男人穿裙子在这里是一种超前的时尚标签,把裤管缝合了穿或者裁开了穿,意义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单调无聊,因为那标志着对某个男人群体对时尚的感触和先验,所以意蕴深厚得深不可测。

既然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名句,似乎就没有理由不让一部分男人先时尚起来。

男人的裙装刺激你眼球神经的背后,有着一个庞大的注脚。不久前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正举办着一个“男裙展览”:T形台上行走的男人展示了100多条不同款式的裙子,它们向男人们发出了呼吁:裙子女人能穿,男人也能穿。不幸的是展览的名字正如同梅尔·吉普森的成名作,就叫“勇敢的心”,不同的是吉普森穿着英格兰传统裙子寻找自由,而现在的男人们是在过度自由中寻找裙子。

英国的MIDAS的服装公司与网络公司合作,在互联网上推销男裙,并希望男士穿裙成为全球风尚。MIDAS公司创办人表示,公司暂时无意在高级时装店出售男裙,但相信最终男裙会成功打入高级服装店,他说还煽动说,男人要抛弃传统,解放思想,迎接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其实国际时装设计大师们早就将更多的女性化元素注入男装中,花边、蕾丝、透明面料、束身设计、明艳色彩的大胆采用,使男装在女性化的风格中找到了打破沉闷的突破口。看来尽管男人拼命用伟哥壮大自己身体的某部分,心理上努力萎缩成小小鸟,小鸟依人正当时。

香水成就的男人味

现在,“添香”的是男人要义,“红袖”们当上了评委。

DIOR、CK、HUGO BOSS等男用香水实际上是奉献给特别讲究格调的品位少数男人的。这些“男香”所代表的经典不是一句两句能概括。但因为其经典,却已经被广泛喷洒得散发出虚荣味道了。

“红袖添香”向来是传统男人对美眉的高标准,至少是遐想时意淫时的嗅觉场景。现在,“添香”的是男人要义,“红袖”们当上了评委,如果哪个男人依然希望用浓重的汗味加烟草味来向女人展现“男人味道”,那他几乎只有一个下场——出局。

男人能香还只是讨好,会香才算讨巧。尽管女人喜欢男士身上那迷幻的“男人香”,但是对搽香水的男人,她们实际上是很挑剔他是否承担得起那一袭香的。搽香水的男人会让女人觉得他们有一点点不羁,但用了香水而又轻易闻不出来,才会让女人觉得他有品味,而坚持用一种香水的男人就会让女人觉得他有安全感,做人踏实、执著。 所以男人香也有着烦琐的技巧。对于嗅觉迟钝的男人来说,这烦琐的程序如同恐怖训练营,幸好女人告诉他们,折磨的苦楚和对女人的诱惑力是成正比的,于是训练营培训出来的都是敢死队,就有男人肯浸泡在香水中津津乐道,不能自拔。

把每一滴雌激素都变成时尚

在商业化社会这个庞大的机器里榨干身上每一滴雌性激素并转化为时尚。

如果光是足球踢得好,那就不是贝克汉姆了。由于他,西班牙某公司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90%的西甲球员都认为,如果自己拥有一个有特点的发型,相应的球迷关注度也会大幅增加;同时66%的球员认为,一个好的发型还能吸引更多的厂商找自己做广告。小贝让时尚界狂热躁动,譬如Vivienne Westwood公司就索性让雌雄难辩的模特儿穿上迷你裙,腿上搭配运动绷带,带出贝克汉姆去年在世界杯踢出的腿伤场景……这是一场跨越性别领域的走穴,其本质意义在于:在商业化社会这个庞大的机器里,能榨干身上每一滴雌性激素并转化为时尚,这才是比周星驰制造的功夫更炫。在商业和时尚双重兴奋剂的蛊惑下,雌性的大旗已经插遍全球雄性世界,日本从盛产武士道精神和忍者转产“最完美的美男子”,这些男子的标准是——有着魅惑的眼神、性感的嘴唇,带着女性的羞赧。男人担任某口红的代言人,更令女性趋之若骛 。

比较起来,凭借一张奶油粉脸就能迅速窜红的现代男星们,真是遇上了黄金时代。

★分析篇

男性在胎儿期就会受到雌激素的作用,而女性则不然。

通过医学界的研究发现,我们知道男女性别差异是和激素有关的,关于激素通过何种途径导致男女行为差异,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男性胎儿在发育过程中会受到雌激素的作用,而女性则不然,她们要到青春期时,卵巢才会发育完好。而男性新生儿的睾丸分泌雌二醇,后者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受体又打开基因开关,基因再制造成年人性功能所必需的神经结构……

难道,雌激素并非为女性专有?难道,从婴儿期开始,他们就在掠夺似乎应该是属于女人的东西?

通过查阅医学资料,我们知道雌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一种女性激素,它同孕激素、雄激素一起,在大脑高级中枢的调控之下,有效控制女性发育、月经和性功能的正常运行。因为雌激素,所以女人;而缺乏雌激素,就不够女人,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可是,男人们怎么也会在这个领域里来踩上一脚呢?

从生理的方面,到现在的整个行为装扮的女性化倾向潮流,简直是把我们完全弄糊涂了。莫非,这个世界实在是有太多我们难以了解,难以预料的事情存在?莫非,这是一次内在结构向外在行为的成功清算?说不定,在未来世界的某一天,人类的身体构成会演化为雌激素决定男性行为,而雄激素决定女性行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该有多么怪异啊。

而许多来自科学界的研究资料正在表明这些可怕的潜在危机。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曾在美国国会专题小组讨论会上指出:“现在每个男人所产生的精子只有其祖父辈男子的一半。”丹麦内分泌学家尼尔斯·斯卡凯贝克1991年调查发现,自1938年以来,美国和其他20个国家男子的精子数平均下降了50%。与此同时,专家们还发现,男子的生育能力也在普遍下降。此外,男婴的出生率也在不断下降。这一系列现象说明,雌性化的危机其实早已悄然来临,而且其来势之凶猛不容忽视。

关于男人雌化有一则这样评述的:《圣经》中的描述完全弄颠倒了。不是女人来自男人的肋骨,而是正好相反。如果真有什么亚当的话,那他也是来自夏娃的肋骨。每个男性的胸部都能找到一个非常明显的女性遗迹,那就是乳头。男性的乳头是在睾丸素破门而入之前的胎儿期形成的,不过,只要一碰到睾丸素,女性也就会变成男性……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了看科幻片时的恐怖感觉?

那么追究一下雄性雌化的根源到底又在哪里呢?科学家们给出的答案是,人类释放的有害化学物质,极大地污染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干扰了人和动物体内的激素平衡。

那么它的社会原因又是什么呢?

分析之溯本求源

谁在向男人注射雌激素

食力时代结束了,这是一个食脑时代;强悍男人过时了,这是一个渔色时代。男人正在进补雌激素,一天一片,一片顶五片。

以前,高仓健是承担社会责任的男人形象。

现在的新男性是女性眼中的好爱人形象。这一切源于男女社会分工观念的巨大改变。现在日本女性愿当家庭主妇的越来越少,男人不再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坚。日本传统家庭分工的一个社会基础是其独特的“终身雇佣制”,但日本经济衰退后,“终身雇佣制”不复存在,女性在外工作养家糊口的比例越来越高,即使有了孩子,她们也不愿放弃自己的事业,“全职妇男”也已经开始出现。女性经济上的独立,影响到了社会地位和对男性的审美。日本的《妇女周刊》称:“年轻漂亮的小男生比强健的大男人更吸引女人。”

当责任和雄性力量成为可忽略因素,雌激素就成为主导着男人世界的时代本质。那透过纷乱世态而变异着的激素含量,维系着男人们对品质、个性、和精致生活的追逐。

英雄难过美人关

女人开始对柔媚男人激赏,男人就激流勇进

要用雌激素把男人喂养得柔媚,女人首先要强悍起来,变化始自衣饰打扮。16世纪,妇女和男人一样也戴上了帽子;17世纪,妇女出门打猎和骑马,也和男人一样也穿上了夹克衫; 19世纪,妇女也穿起裤子来了,21世纪,女人可以剃剃光头,穿马甲、戴男装手表、蹬方头粗跟鞋,男人就随即戴耳环、扎辫子、抹增白蜜了。

外形变换到位,女人就有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气,用审美开始对男人的精神改造,勿庸置疑的是,随着女人越来越强悍,男人所具有的强悍优势开始消失。

那么哪种长相的男人更能吸引女性的注意?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借助电脑技术,合成一些具有特殊个性特点的面孔来研究这些秘密。研究人员将很多受欢迎男士的照片用先进的图像技术手段处理,例如加粗他的眉毛、变宽他的下颚,或者将他的面部变得更女性化或更文雅,将他的眼睛变大,嘴唇变丰满。接下来科学家在英国各大学里抽取了女大学生及各类女性职员共100名,让她们选取并描述出她们最喜欢的男性的面部特征。

然后就有了这样的结论:那些被认为最具魅力的男人,基本上都拥有宽阔方正的脸颊和下巴,眉目匀称,鼻锋挺拔。更多的女性则更喜欢温柔一点儿略带女性化脸孔的男士,例如莱昂纳多类型的长相。这类男士的面相特征是:眼睛圆、大、水汪汪、眼神飘浮,笑时呈弯月眼,有双眼皮,皮肤细腻、光洁。参与此项研究的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社会学家托尼·利特尔称:“成年人的长相与其体内性激素的分泌水平有关,而女性化长相的男性容易给女性造成充满爱心、关怀与可靠的感觉”。

在男人奔向雌激素的百米冲刺中,女人才是裁判,据说东京的女孩子一见到出水芙蓉般的木村拓哉就会兴奋地惊声尖叫,这就是评分标准。而更具有直接象征意味是电视栏目《美人关》,舞台上的男人扭捏腰身接受舞台下一众美眉的评判,不合格者被当场哄下去。英雄难过美人关,女人梦中的最佳恋爱方式也不再是“找一个宽厚的肩膀依靠”,而是碰上一个明眸皓齿的“男孩”,帅帅的,坏坏的,像韩剧一样恋爱。

女人开始对柔媚男人激赏,男人就激流勇进。摇滚歌手大卫鲍依旧画上炫目眼线,NBA篮板王罗德曼涂抹眼影。在美国,指甲油正在努力争取男性市场。作为全世界的性感教母,麦当娜更是直言不讳地向男人发出变性的号召:“没当过女人的男人,不能发出非凡的魅力”

在日本,30岁以下的男性中——

65%染发。

30%修眉。

32%有敷面的习惯。

在某网站 “你如何看待中性男人”的调查中——

有87.5%的女人认为中性男人“挺好,精致男人很有魅力”。

有9.38%的女人对此持反对态度。

3.13%的女人认为无所谓。

社会是柔性的羊圈

社会意识到女性品质中的彬彬有礼和注重打扮的特点更适合商业氛围。

传统的英雄主义总是和暴力有关,该出手就出手,北乔峰受到误解围攻,大英雄采取的措施就是在聚贤庄大开杀戒,血肉横飞。古希腊的英雄也总是在战争厮杀中批量制造爱情,比如特洛伊王子和海伦。但时过境迁,现在男人都是沉默的羔羊,所面临的,是一个柔性羊圈。

职场法则之一是:即使没有女上司,你也必须注重自己的形象,所以你就得学会扮靓,否则你就不能和谐发展。这是男女通用的真理。

公司严格的管理制度规定你不能抽烟,不能留胡子,不能大声说笑,但你得小心翼翼地学会讨好上司(回家又以同样的方式讨好太太),毕恭毕敬地面对客户。 在一些交际场合,为了表现自己的“品味”、“情调”,还得学会送玫瑰、喝红酒、用餐巾纸、说明星式的“哇!”。

如同所有管理学的花招,商业社会在打压不顺从者之余,也给了顺从者温馨关怀和热情鼓励。台湾专门有一家名叫“第三性”的酒吧,今年又发起成立一个“娘娘腔关怀协会”,娘娘腔们经常聚在“第三性”酒吧鸟语花香、莺歌燕舞;而尊重“多元化”的美国舆论则提出“超性别主义”概念——随着男性和女性的界限日渐模糊,他们对具有性别色彩的指称,比如先生(Mr)、太太(Mrs)、小姐(Ms),一律统称中性化的“M”。

美国心理学家贝姆研究认为:“男性之所以女性化,是因为社会意识到女性品质中的彬彬有礼和注重打扮的特点更适合商业氛围,更具有公关、沟通和推销等方面的优势”。

被激素满足胃口

那些需要较大活动量,较强攻击性的游戏大都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明令禁止。

除了精神层面的雌激素补充,身体本身的雌激素也源源不断。由于现代男性大量接触化合物(比如洗面奶之类),这些化合物所含的二氧化物有一种复制雌激素的功能,人体吸收这些二氧化物后,就会刺激雌性荷尔蒙分泌增加。

不仅仅化妆品,餐桌更是一个危险的地方,餐桌除了培养男人如何翘着兰花指转动鸡尾酒酒杯,还把雌激素直接送进男人的腹胃中去。为了使肉鸡肉牛长得又肥又嫩,饲料增长素里含有一定的雌激素。于是当你吃下一只鲜美的炸鸡腿时,这只鸡腿所含的雌激素就会被你摄入。由此很难说麦当劳的那个“M”指的是店名还是“Man”或者“Ms”。

同时专家认为,现在的青少年常吃炸鸡、薯条、汉堡、比萨等高油脂的食物,吃多了不但容易过胖,而且由于脂肪与女性荷尔蒙分泌有密切相关,所以容易使女孩子初经提早,甚至刺激青春的男孩子长出女性化的乳房,造成男性阴柔之态那更是份内的事。

窦文涛调侃说,“科学家刚发现亚马逊河的某种污染物中,含大量的雌激素,鱼儿们终日浸淫其中,男鱼们渐渐长出了卵细胞,变成了二尾子,然而女鱼们却变得更女…… ”更危险的还不是变异了的鱼,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激素污染,那条二尾子鱼,很可能终究进入了人的肚子,因为人是站在食物链条的最顶端,自然界的诸多污染无法自行分解,只能在各种动物体内辗转相传,并由于生物链交叉感染,激素几乎残留在我们所有的食物中。已由科学家研究证实,亚欧美三洲的男性精子量不足百年前的3/4,而这三地恰恰都是时尚潮流最重要的策源地。

雌激素污染影响着生态,进而改变着男人们的生活,并生产出时尚的附加产品,这有点像《射雕英雄转》中西毒欧阳峰的毒蛇毒液,不仅能通过一条鱼药死万条鱼,还能通过软猬甲毒死他的侄子欧阳克,进而再毒死贪吃的乌鸦。

接受教育的怡红院

那些需要较大活动量,较强攻击性的游戏大都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明令禁止。

一名18岁的男生在临上高考考场时,对陪他赶考的母亲说:“妈咪,你抱抱我”。此事经媒体披露之后,一时舆论轰动,为此上海市于5月17日发起成立“男孩节”,旨在为男生“树立阳刚之气”。在中国,节日总是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在妇女地位低下时,用放假半天标榜三八妇女节;在性泛滥爱将死时,都去过情人节;在男人雌化要从娃娃抓起时,赶紧设立男孩节。

但男孩节未必能拯救不断雌性化的男人们,因为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对孩子的教育体系是由“妈咪——保姆——幼儿园阿姨——女教师”构成的“怡红院”式的教育氛围,那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宝贝想不娘娘腔也难。上海一所中学曾对200多名男生做过一项调查,发现20%的男生存在“性别偏差”,表现为胆怯、脆弱、娇气、爱哭等。为此上海一些幼儿园也率先引进“男阿姨”,为幼儿实施“男子汉教育”——但问题在于,假如这位“男阿姨”本身就是一位娘娘腔,那就麻烦更大了。

从80年代起的独生子女们面临的社会越来越危险,于是娇生惯养越来越严重,男孩女性化的越来越明显。比如由于近年来拐卖儿童的事件屡屡发生,故使家长不敢让孩子独自上下学、独自出门玩。家长过度保护必然导致孩子的胆子小,这是当今孩子的通病,而胆怯懦弱是与阳刚气、男性化背道而驰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那些需要较大活动量,较强攻击性的游戏大都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明令禁止,致使今天的男孩子们失去了许多培养男性化性格的实践机会及生活经历。

男孩女性化的实质是男孩性格的“弱化”,具体表现在行为的畏缩,缺乏敢为性,如不敢说、不敢做、不敢冒险、不敢表现自己等等。有一个新闻读起来令人心酸:成都一个单亲家庭,长期与母亲、外婆生活的10岁儿子,由于性格竟越来越像女孩子,忧心忡忡的母亲向媒体求助,希望为自己和60岁的老母亲同时征婚,为孩子寻找两位阳刚男性,以期将孩子的性格扭转过来。

★反思篇

事实上,与男人的雌化相对应的是,女人的雄性化

如果,我们把男女性别标注在一个直尺的两端,按照传统“男左女右”的惯性思维,将男性定格在尺的左端,女性在尺的右端,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从外表、个性、举止、职业等各方面来衡量,现代的男女似乎正在从标尺的左右两端逐渐相向游走并逐渐接近。有人说这是“错位男女”,有人把这种现象定义为 “女性男性化,男性女性化”的趋势。甚至有人预言如果女性继续强悍、男性继续“雌化”下去,人类将重新进入“母系社会”。

那么反观这个时代男人雌化的现象,有时禁不住要问其中谁起了主要的作用?

女人们一味地叫嚷要独立,对男人失去了依赖心.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其实有男人可以依赖,原本是件多么好的事情,根据其社会分工,女人好像天生就是应该享男人的福的。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西蒙波娃在其上下册的厚厚的论著《第二性女人》中,也从生理到心理上都把女人的角色定位为第二性。但我们看到,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推进,当初在男权的构架下进行的,以颠覆男权为手段,解放女人的运动,似乎有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女人离女人越来越远,男人离男人也越来越远,公平是公平了,其结果却让人有点啼笑皆非。全球一体化、生活多元化,大家齐心协力正在共同打造着一个男女无别的中性化地球。

工业文明让生命的自然本能渐趋淡化,所以男人以色为美的观念开始大行其道就不足为奇,而女人以有能力消费为快事的意识也显露出来,男女之间一迎一和,消费男色的时代就到了。可是当男色成为一种消费品,恐怕很难说,男人还是我们原来想要的男人。

有人说在农耕文化的背景下,依然还生活着这样的男人:他们有雄壮的肌肉,有力量,靠自己的双臂养活一家老小,性格乐天,目光坚定。但对于大多数被裹挟在城市化浪潮中的都市男人们来说,这似乎更像个童话。

谁会愿意生活在童话之中呢?恐怕在现实世界,他们会更愿意顺应着这样的潮流,并享受它带来的一切好处。这不是一个男色的时代吗?那何不考虑趁机把自己的男色卖个好的价钱呢。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一切皆可成为商品,女色如此,男色亦如此。因此在当今时代男人雌化的众多因素中,社会的商业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他们掀起的时尚潮流,推出的公众形象等,都无不对大众的审美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看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最大程度地腐蚀了性别的原始魅力。

也许,是到了该反思男人性别意识的时候了。

我们在潜意识里向原味男人致敬

我感到人类已经迷失了自己的原点,他们不知道在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的反向极上,我们人类充其量不过是动物,我们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并没有什么不同,既然作为有生命的物体生到了这个世界,我们就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重新换回作为生物本应特有的雄与雌的生命光辉。

——渡边淳一

曹孟德对酒当歌的英雄气概,苏东坡大江东去的万丈豪情,辛弃疾金戈铁马的壮怀激烈,鲁迅横眉冷对的凛然正气,毛泽东残阳如血的雄浑苍凉——这样的男人境界,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当然男色对女人而言,也是用来消费的,而消费中的女人们并不在意男人性格中男性成分的缺失,当性爱的欢娱简化成一场身体相互冲撞的快感,对男性强壮宽厚等性别特质的被动爱慕,也简化为对温柔体贴的坐等,是种女人的艳福。

男人女性化的改良运动,披着时尚的外衣已经悄然进行很久了。但,当“性别”的差异,变成了只有“性”的差异,双人床可以有2米宽,而男性的象征却只剩下某器官那么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伸缩空间时,女人的悲哀将更甚于男人。□

明星公众秀——

获得性是容易的,分清性别是困难的

“他身上有奶油味道!”——这句话曾经令过气明星唐国强大为光火,他也因此被扫出大众的偶像门闱,那是当年该演员的奇耻大辱,也是一桩疑似冤案。风水轮流转,今天再说某某男明星身上有奶油味道,光景已经大换——这是以柔美为时尚标签的小资们对雌性化十足男人的赞美,那种溺爱到想舔一口的渴望完全是喷薄欲出的。

在高仓健竖着领口面无表情沉默抽烟的时代,花朵还是对女人的专用描述词汇。自从面孔俊美、打扮阴柔的F4们凭借其在影视剧中大吵大闹、泪流满面的表演,花朵就不是女人的专属形容词了。这些多愁善感的男人,“像花一样的男子”(FIOWER FOUR)彻底点燃了美男风暴的烽火。在冷酷逼人的高仓健的原产地,奶油小生木村拓哉用他女性化的瘦削面颊重新给“男人美”下定义:多一些俏皮,多一些阴柔。

清秀干净的脸庞,长长短短富有层次的发丝、灿烂的笑容露出一口小白牙——这不是美女素描,这实在是当今偶像派明星的脸谱。从胡兵、邵兵、李亚鹏到谢霆锋、郑伊健以及在韩国偶像剧中笑出8、9、10颗白牙的安在旭,男星们已将女星们的美貌与笑靥拿过来发扬光大,而电视台的《美人关》栏目,更是女人对男色公然的渔猎,不够貌美的轰下台,长相甜美的男生成为舞台上的样板戏,学习美男好榜样。

刘烨的女朋友谢娜几乎有点乐不可支地评价刘烨的写真照:“反正如果他打扮成女的,比真女人还漂亮,到时候喜欢他的男人肯定比喜欢我的人多。”

刘烨之后,胡兵拍几乎全裸、穿女装的写真,同时网上还突然出现了一组他模仿麦当娜、碧姬·芭铎、玛丽莲·梦露等女星的写真,动作、意识大胆夸张,极尽挑逗,还配发了简短的文字点评。面对女性化的恶批,胡兵轻描淡写:“我只不过是服装的工具,一个衣架。你喜欢看就看,不喜欢看就不看,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接下来还有佟大为、田亮,越写越不真,让观者越恍惚。

男性雌化现象当然不只是出现在亚洲国家。美国,欧洲国家亦如此。也不仅出现在以色为美的演艺圈,在以力量为美的体育界也同样流行。当英格兰球星贝克汉姆染粉红指甲,穿花裙子,着女人的内衣……这些癖好在公众面前一一曝光后,竟然如他在球场上的巨大号召力一样在时尚方面也引领起了一系列潮流。且不管这些行为是出于他们自己真正的喜好还是出于商业目的,但至少说明了一点,它们确实有着巨大的市场,只是说不清是明星的公众秀引领了潮流,还是普罗大众的热爱推动了明星的做派。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他们正在互相推波助澜,形成一股巨浪,把传统的审美观完完全全地颠覆。那些眼神楚楚动人头发柔顺皮肤光洁的男性们更以妩媚的姿态站在时尚的前沿,无声地提供着雌化范本。万事具备,就在女人们稍不留神之际,他们便迅速占领了原本属于女人的阵地。

推荐访问:雌激素 谋杀 男人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