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时间:2023-05-09 11:00:0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师应该系统地、深入地进行各种各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对历史传统观念、时代使命感,以及对祖国深切热爱的意识与时代需要发生严重脱节。邓小平说过:“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要提高国民特别是新一代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大历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选择恰当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只要我们悉心发掘,它们就会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无数先烈为振兴中华而不惜献身,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对于这些素材,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选择精要,授课时适当点拨,更要辨别其是否具有爱国主义因素,以防学生误解。另外,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各个方面也要认真审核,选择最能表现爱国主义的某一方面加以表述、阐发,切不可强求而面面俱到,而减弱爱国主义教育的程度。

二、不同历史阶段和爱国主义教育

(一)中国古代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即传统爱国主义,它包含爱国主义感情和爱国主义道德两个方面。爱国主义感情表现为对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优秀传统的执著的爱;爱国主义道德表现为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疾苦的神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这种精神的结晶。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抗倭名将戚继光到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都是古代史教学中必须予以重视的内容。讲到为抵抗外来侵略奴役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民族英雄时,教师应适当引述其所做所言,慷慨激昂,以激起学生对英雄浩然正气的崇敬之情;讲到祖国灿烂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时,教师更应引述准确,语气坚定,让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历史教师要恰当准确发掘教材中爱国主义因素,创造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学生受到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与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二)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近代的爱国主义产生于近代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一百年的内忧外患,使救亡图强成为近代爱国主义最核心的内容。从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到抗法名将冯子材;从鼓轮撞敌舰不惜殉国的邓世昌,到“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屈膝人”的阎世开;从要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理想的孙中山,到向封建社会开刀的陈独秀……这些先进的仁人志士,尽管处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气概,但他们为实现救亡图强的理想而舍身忘死,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对于这些历史人物及其历史壮举,历史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采用多种表达方式,以激情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的内心产生感情体验,达到爱国主义的目的。

(三)中国当代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振兴中华、实现四化成为爱国主义的精髓,这也是爱国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从新中国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到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到中国人民的扬眉吐气;从新旧中国的对比当中进行教学,告诉学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使其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去。

三、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历次大事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历史教师可在教室或校园一角设立历史角、历史回顾点,遇到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要出示今日是某某事件的纪念日,并简介此事件,点明其重大意义。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近代史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革命的伟大开端;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芦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加紧武装侵略中国东北。中国人民从1840年到1949年,经过近百年的斗争终于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通过这些具体事件的纪念日回顾历史事件,学生耳濡目染,自觉激起了爱国主义热情,也激起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历史教学与时事热点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时事进行历史教学,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截取一部分给现实以参照和借鉴,充分发挥其史鉴功能,有助于学生在动态的历史事件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同时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针对1997年香港回归来的历史事件,教师可紧扣中国近代史提问:历史上的香港是怎样落入英国人之手?又是经历怎样的风风雨雨雪洗百年耻辱的?教师指出英国先后强迫清签订《南京条约》等三个不平等条约,将香港侵占,然后向学生介绍世纪80年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进而分析香港被侵占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必然产物,是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见证,香港的顺利回归,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是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的结果,从而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学生把个人命运前途同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想使历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采取有效的方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历史教师就要具备较高的素养和水平,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在实际教学中完成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

推荐访问:随风 无声 潜入夜 润物细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