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公平性问题探究

时间:2023-05-08 17:15:0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期间经历了精英化教育,再到现今的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总的来看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获得成功,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公平性问题是一大问题,这一问题几乎贯穿在高等教育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时期。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公平性问题展开讨论,首先明确指出了公平性问题,然后探究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 公平问题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26-02

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平性问题是有目共睹的,主要体现在教育机会、过程以及结果的不公平,导致这些不公平问题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教育是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程度的直接反映,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公平性问题,积极总结、分析具体问题,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对应的科学解决策略,才能亦步亦趋地消除这些问题,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

1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公平的方面

正是由于高等教育不断朝着大众化方向普及,才使得更多的问题暴露出来,一些关于教育公平性的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甚至令学生及其家长殚精竭虑,正在接受不公平教育的社会群体都试图在向大众宣告、揭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公平性问题,这些问题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1.1 享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使更多的中低层社会群体享受到高等教育,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同时在客观上也能够带动社会阶层的优化调整,缩小贫富差距,使出身与门第不再成为优胜劣汰的唯一准则,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发展过程中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不可否认问题是中低层社会群体依然无法同等地享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通常是那部分享有优势社会生活环境、拥有较高经济收入的社会群体享受高等教育入学的几率更大,一些占据优越客观条件的学生无论在经济实力、家庭教育、文化氛围还是教育资源方面就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些正在遭受恶劣条件的学生,特别是在应试教育模式畅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这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家庭思想观念、生活环境以及经济基础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很难单纯凭借一张决定生死的试卷来获得同等的入学机会,再加上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例如:权钱交易辅助作弊、买卖学历等的出现,使得这部分弱势学生更加处于不利地位,其入学机会岌岌可危。

典型的例子体现在:城乡升学率的巨大差距,乡镇地区学生的升学率逐年下降,同时以省、自治区为单位的名额分配制度,加剧了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由于受到户籍的限制,使得一些学生的入学条件受到限制,无法享受均等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1.2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有限的经济条件与社会发展程度制约着我国教育资金的来源,我国绝大部分教育资金都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缺少民间资本的支持,国家的教育资金有限,然而高等教育却在不断普及,并逐渐走向大众化,这就使得有限的资金无法被均衡、平等地分配到各个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引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与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需求之间的矛盾,在这种客观形势下,显而易见会引发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这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1)不同等级高校之间的不平衡。更多的教育资金、资源倾注于以211为代表的重点院校,普通高校无法享受到同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在高校之间的不公平不彰自显。

(2)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由于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以及开放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东西部地区、沿海内陆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差异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往往占据有利地理条件、以及更优的经济、社会条件,具备优化更新教育资源的能力,表现在:拥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优质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理念等等;相反,较为偏远的西部内陆地区则只能单纯国家财政理论,其教育资源规模与水平都较东部地区落后。

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同一研究范围、同一专业领域的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服务不同,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水平与工作就业。

1.3 高等教育的效果不相同

高等教育最直接、最显著的效果就体现在就业率上,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涌入求职行列中,然而工作岗位却供不应求,这就必然会导致优势劣汰的结果,造成高等教育不均衡的就业率,通常是那些名牌、重点院校的优秀学子能够率先就业,占据社会的优势岗位;相反,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则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同时,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也加剧了这种不平衡性,通常拥有较好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的普通学生往往要比出身贫寒、经济实力弱的优秀学生更容易获得理想的岗位。

同时,就业的不公平也体现在性别方面,现实中的用人单位往往在实际招聘中更加倾向于男生,个别岗位或职位甚至出现性别歧视的现象,加剧了毕业生的心理负担。

2 不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性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其根本原因则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正是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才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教育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地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这里的地域主要体现在东西地域之间以及城乡区域之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可以说一个地方的经济水平直接决定着该地区的教育资源质量,例如:教学设备等级、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以及教学理念的先进性等等,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要远远优于西部落后地区,城市地区优于偏远农村。

(2)不均衡的教育资金投入。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纷纷成立,对于国家教育资金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国家更加侧重对重点院校的支持和培养,更多的教育资金都投入这些重点院校,其他普通院校没能享受到同等的资金待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公平性。

更重要的是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兴风作浪也形成了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少数具有强大家庭背景的学生,往往能够凭借权钱交易在高等教育中享受一席之地,对其他出身平凡的学生造成了不公平的境遇。

同时,高等教育在普及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地方性政策、措施等问题的影响,其公平性也会受到影响,例如:报考招生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等等。

3 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策略

3.1 改革资助制度

国家政府要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继续深化资助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资助制度,形成波及范围大、覆盖面广的高等教育资助系统,争取为一切具备升学资格的学生提供资助与优惠,使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获得同等的升学机会,享受到同等的高等教育。

第一,进一步加大国家资助力度。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费用需要由学生自理,国家则需要开拓更为广泛的资助渠道,在高教校园内实行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学生补助、学费减免等多项制度,使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加广泛的教育资助,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应该试着创建专项基金,以此来资助更多经济基础薄弱的学生。

第二,广泛召集各种金融力量,最大程度支持助学贷款。为了确保一些社会弱势群体能够按时、准时走向高等教育的大门,国家就要加大力度来使助学贷款更加均衡、广泛地分布在不同地域、高校中,使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到贷款资助,早日获得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然而,在这一其中会涉及到还款的信用度问题,为了能够遏制这一问题的负面影响,国家可以深化、健全信用制度,通过创建网上户籍制度、学位证制度等来制度来解决。

第三,调动社会资助力量。为了减轻国家教育资助的负担,可以试着调动社会力量,高校要试着增加同企业、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勤工俭学的岗位和机会,这样学生在学期间不仅能够获得一部分经济收入,同时也能够学有所用,达到学习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也为以后的求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同时,高校也应该努力吸引更多的社会团体、慈善组织等前来创建助学金,为学生拓展更宽的助学渠道。

3.2 协调教育资源的分配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是导致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一大因素,国家在深化资助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也要协调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分配,积极协调、改革教育资源的地域间与城乡间的分配,对不同性质的院校给予不同的资源投入,重点关注那些贫困、欠发达的西部内陆地区以及偏远农村地区,全面维护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实现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3.3 健全就业制度

(1)完善毕业生就业法律体系。公平就业机会与环境的获得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系统做支撑,针对当前我国就业法律相对匮乏、法规条款实践能力不佳等问题,就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法律体系,形成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三方协议,对他们的义务与权力通过法律进行详细具体规定。

(2)创建维护平等就业的监督部门。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需要健全的监督部门作保障,国家可以创建独立的就业监督部门,内部形成专属、专门的责任部门,对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各种问题给予详实的咨询和解答,全面维护就业法律法规的威严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维护广大毕业生、求职者的利益,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4 结语

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出现公平性问题是难免的,重要的是国家要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给予解决,维护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就是对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辉,李祎菡.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述评[J].中国电力教育,2012(8):1-2.

[2]张会风.浅谈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142,148.

[3]杜娟,许光阳.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9):60-61.

[4]易善武.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策考量[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9):87-91.

[5]刘玉桂.转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6).

[6]武毅英,吴连海.高校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o6,4(2):60-65.

推荐访问:高等教育 大众化 现阶段 探究 性问题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