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丑女”、“美男”论大众传媒中的性别气质

时间:2023-05-08 09:25:0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芙蓉姐姐”、“凤姐”颠覆人们关于女性内敛而矜持、美丽而谦虚的传统刻板映象“扮丑”一举成名;韩剧中的男性既坚强、刚毅,又不失温柔体贴,注重外在仪表,与男性气质中“丝毫不带有女人气息”的表述大相径庭。然而,这种与传统性别气质反差的表现形式在大众传媒中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不仅仅是娱乐炒作的结果,它还投射出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于性别气质形成及其社会化的影响。文章围绕大众传媒所塑造的颠覆传统性别气质的“丑女”、“美男”展开,结合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相关理论和西方关于性别气质的已有研究,旨在探讨大众媒体对于现代社会中的性别气质建构的影响。

【关键词】大众传媒;性别气质;性别气质多元论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伴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在类别上的爆发式增长,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增进,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同文化中表现出的性别气质,同时,刻板映象中的传统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都受到了较大冲击。2005年,在北大、清华等校园论坛(bbs)上,出现了一位“芙蓉姐姐”,此人自称是美女与才女,不仅面容姣好还饱读诗书,不禁让人产生许多关于美好女子的遐想,然而,露骨地夸赞自己的美丽、姿态妖娆、夸张的S型身材秀的照片却让看客们唏嘘不已,许多人给“芙蓉姐姐”的博客留言:“丑人多作怪”、“长得丑身材差,就是哗众取宠的小丑”、“这女人真是不要脸,还要来网上秀”等等,诸如此类贬低的骂声一片,也是在这一片骂声中“芙蓉姐姐”从默默无闻的草根一跃成为网络红人,在人们的骂声和争议中连续两年获得年度网络红人的称号;无独有偶,近十年来,韩国电视业、娱乐业进军中国市场,韩国电视剧中的男性一样饱有坚强、刚毅的性格品质,同时不失温柔体贴,注重外在仪表的装扮,也像女性一样重视身体和皮肤的保养等,韩剧中的男性塑造了一种关于男性新的形象气质,男人不再是冷酷无情而大男子主义的,这让许多女性深陷韩剧的“温柔陷阱”;娱乐选秀节目中,女歌手李宇春引起及其中性的打扮而出名,并被网友们戏称为“春哥”,无论是舞台表现风格还是外在仪表,李宇春始终在以男性的外在仪表装扮自己,用女性的身体来承载部分男性气质,不管是出于其自身的偏好还是娱乐业噱头的需求,这种尝试在其影响力上都获得了难以忽略的成功。

“性别”并不只是用来指代男女在生理上的天然差异。男女性别的二元分类,一方面表现了男女在生理结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也对男女在其外在仪表、社会规范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划定了界限,男女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地性别气质,这些性别气质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一步成为社会规范并形成了人们对性别的刻板映象。性别的刻板映象认为“男性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内在于男性身体,或者说是表达出了男性身体的某些东西,故男性被赋予了工具性特质”,男性被贴上了刚毅、坚强、智慧、粗狂、理性等性别标签;男性在社会生活中所担当的角色,如父亲、领导人、决策者、工程师、医师等,与男性气质的形成相互影响,对男性气质给予的责任心、胆识、稳重、孔武有力等方面的要求,因此,男性气质被刻板化为一种阳刚气质,对外在仪表的重视、心思细腻、有耐性等特质不被看做是男性应有的特质。刻板映象中的女性气质似乎与男性气质截然相反,女性被赋予了情感性特质,被认为是含蓄的、矜持的、注重容貌与姿态、温柔、细致等,在社会生活中也多扮演母亲、护士、教师、服务员等需要更多情感投入而细腻的社会角色。然而,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普及化和大众传媒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上述打破传统性别气质刻板映象却获得成功的事例让我们看到,社会性别虽然还保持着男和女的二元划分,但是在性别气质上却涌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性别气质并不完全与性别划分相一致,甚至截然相反。无论是颠覆女性优雅而自持、聪慧而谦虚的传统性别气质的“丑女”形象,还是在罗伯特·布兰农关于男人就是“不带女子气的、坚毅果敢的人以及严厉教训对手的人”的男性气质刻板映象中添加了些许女性气质特征的“美男”,这种反差式的成功不仅仅是娱乐炒作的结果,它还投射出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于性别气质形成及其社会化的影响。本文围绕大众传媒所塑造的颠覆传统性别气质的“丑女”、“美男”展开,结合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相关理论和西方关于性别气质的已有研究,旨在探讨大众媒体对于现代社会中的性别气质建构的影响。

二、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与性别气质理论

女性主义研究起源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女权主义是个人主义的一个分支,是西方父权制残余同西方个体化发展的矛盾而冲突的产物。在女性不仅被划分在以家庭为代表的私人领域,使之与男性为主要活动领域的公共领域性格里,而且还被认为“只要扮演好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也是以性别角色为基础形成性别气质的起源。媒介生产可以看做是在一个媒介文本里对意义进行编码的过程,在社会性别和媒介研究的语境中,自然就涉及社会性别话语如何在媒介中被编码的问题。有一种论调认为,媒介机构是一种意识形态工具,生产者单一的推崇社会性别歧视、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内容,然而,这一观点并不全面,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总是把重点放在女性传播者的地位、经验以及观点方面,而忽略了他们实践自身角色的具体社会情景。大众传媒也在持续不断地为我们社会性别的刻板映象,而向我们输出这些有关刻板映象的信息有两种途径:内容分析和符号学。内容分析就认定媒介内容“毫无疑问地”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类型和范畴,而符号学分析则对媒介内容中的主体性、道德和美学的维度进行审视。以网络为新媒介的今天,简短的信息传递更多的则是从符号学的意义上对信息进行的再现。

西方传统思想中的二元论倾向使得对性别气质的最初探讨也是由此思维模式中来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之下,性别气质被认为是与生俱来的、由生理决定的、本质主义的,是以男女两性的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为基础,一整套固化的、强调两性对立的行李特点和行为举止。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强调男性的性别特征和男性欲望是话语参照的中心,而之后的女权主义者则批评这一观点,认为它将女性從话语和权力的中心驱赶了出去,使女性处于附属于男性的地位,女性在性别气质研究中被逐步边缘化。性别角色理论关于性别气质的研究认为,男人或者女人都将扮演人们对于某一性别的一整套期望并遵守这一性别的规范,形变角色理论区分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不同,与男性联系在一起的是控制权、进取心、主动、效率、理性、抽象认知等,而与女性气质联系在一起的,则是自然感情、亲和力、被动等。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性的本质主义、弗洛伊德关于男性欲望中心的讨论,还是社会角色为基础的性别气质划分,对两性气质的描绘是两分的、对立的,对男性气质的描绘与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十分接近,女性气质与之相较则是次等的、依附的。

对于性别气质二分法的批判主要有性别气质的建构主义。以激进派女权主义、同性恋女权主义、福柯等为代表,认为男女两性的思维、行动和互动主要由他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决定,并非与生俱来,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理解性与性别气质。性别气质的建构主义理论试图超越性别气质的二分法,但是它只是代表女权主义者的一种呼喊,在本质上并未实现超越,直到性别气质多元论的出现。德里达首先对性别进行了解构,认为不应该将性别差异理解为性别对立,而性别气质的多元论观点则认为每个个体的性别气质都有多种可能,提倡一种“雌雄同体说”,认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再决定自己的性别气质时都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三、解读“美男”、“丑女”的传媒形象

女性主义大众传媒研究假设了这样一个信息的传递程序,即“发送者——信息——接受者”。大众媒体凭借这个程序向更多大众传播特定的、有关社会性别(如刻板形象等)的信息。大众传媒是从接受者那里获得信息,了解接受者们需要什么的信息,对于传统的性别气质,人们都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而扮“丑”的“芙蓉姐姐”、“小沈阳”们满足了大众对于传统性别气质需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有所改变的需要。我们从这些性别气质反差而取得成功的实例中看到一些共同点:首先,不管是“芙蓉姐姐”以女性身份来丑化女性,还是“小沈阳”以男性身份来扮演女性,最终都是对女性气质的极大丑化和变革。我们在这样的对比中能够看到,与男性气质相较,女性气质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其次,相比较而言,人们对于女性气质改变的接受度要高于男性气质的改变。李宇春作为女性做偏男性的外在装扮时,更多人认为可以接受,甚至觉得是时尚的表现,并受到了很多年轻女性的追捧;但是,当男性做女性打扮时,则大部分人表现出了鄙视、怀疑的态度,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甚至一些男性表现出关爱自己的皮肤、身体和身材时,也被认为是缺乏男子气质的。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女性气质在一个社会中并不是相对稳定的,并且人们习惯性的接受女性气质的改变;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似乎男性气质在社会中相对固定且稳定,而当男性气质发生改变的时候,改变后的男性气质并没有像改变后的女性气质一样容易被接受,那么,男性气质的难以改变也从侧面反映出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第三,西方父权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是将妇女置于(男性)受众的凝视之下,作为被观看的对象来展示。妇女始终在男人的凝视之下,那么,也必然去迎合男人们的审美标准,这也是女性气质容易发生改变而男性气质相对稳定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大众传媒一方面为人们塑造性别气质的分类标准和特质,另一方面也在不断颠覆着其原有的标准。虽然媒介文本所编码的女性气质、男性气质、社会性别铺天盖地,但并不能作一致的解读,而且指涉的概念和迷思也是异彩纷呈。

虽然男女在生理结构上有显著的不同,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男人,也不存在绝对的女人,对男性和女性的二元分类将人们禁锢在了由生理差异所造成的社会差异中,大众媒体中的“丑女”、“美男”正是对打破性别气质二元分类的大胆尝试。男性和女性被区分为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人,而在大众传媒这一场域中,人们更直接接触到的是人们表现出的性别气质。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决定我们性别的不应该是男女的生理性别,而是每个个体所拥有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比例,如果男性气质多于女性气质,那即使是生理上的女性也可以被看做是男性。以反差的方式表现性别气质在大众传媒中所取得的成功,正式把握了这种性别气质多元论的观点,每个个体的性别气质并不是绝对固定,人们有选择自己性别气质的权力,而对于性别气质的刻板映象并不是衡量他人性别的唯一标准。不管是性别重建还是人们饱有对性别气质的刻板映象,性别气质多元化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包容且宽阔的视角,事实上,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确实具有两性气质的一些特点,其差异仅在程度深浅而已,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发展为人们展现性别气质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场域,一方面人们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不断接受新的性别气质特征;另一方面,人们也在不断审视自己和他人,这又对大众媒体构建性别气质特征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 佟新.社會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荷]凡·祖伦.女性主义媒介研究[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上海:三联书店,2009.

[4] 郑军:“都市美型男”风潮下的性别气质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5(12).

[5] 盖源源.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芙蓉姐姐现象[J].湖南大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6] 梁童心.西方性别气质研究综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8).

[7] 宋岩.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社会性别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12).

[8] 李孝英.波伏娃《第二性》的解读:女性气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内涵及表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9).

[9] 蒋旭玲,吕厚超.男性气质:理论基础、研究取向和相关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12(12).

作者简介:王艺璇(1990- ),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

推荐访问:美男 丑女 大众传媒 气质 性别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