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公民》演绎的守法者与司法者

时间:2023-05-06 14:45:2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在政治题材中,法律影片一直是美国政治影片中的一种类型,比如最早的《十二怒汉》到《被告》等。而2009年推出的《守法公民》也是这样一部影片,再一次把矛头对准的是美国的司法制度。影片同时表现,当法律不能保障公民的权利时,就会产生不正当的私力救济;在司法系统不能对犯罪分子实行应有的审判时,受审者个人就会实行自己的审判。

[关键词] 审判权;复仇;守法者;司法者

美国政治题材的电影,通常会肆无忌惮地拿总统乃至整个国家机构开涮,并且总是正义战胜邪恶、英雄拯救世界这样近乎完美的结局,娱乐气息很浓。比如《华氏911》《刺杀肯尼迪》《阿甘正传》等。涉及到美国总统的影片,已有上千部之多。尽管切入点各异,但在将严肃性和商业性融为一体方面无所不用其极。在政治题材中,法律影片一直是美国政治影片中的一种类型片。比如最早的《十二怒汉》到《被告》等。而2009年推动的《守法公民》作为一部复仇式的电影,再一次把矛头对准的是美国的司法制度。当法律不能保障公民的权利时,就会产生不正当的私力救济;在司法系统不能对犯罪分子实行应有的审判时,受审者个人就会实行自己的审判。

一、《守法公民》不是守法者

克莱德•谢尔顿是一个幸福的居家男人,和美丽的妻子以及可爱的女儿组成了一个美满的三口之家,天天做一些小发明。他的发明能杀掉FBI杀不了的人,但是不能保护自己。妻女在一次入室抢劫之中被匪徒残忍地杀害,克莱德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幸福的世界。随后,经过了缜密的调查和取证,两名凶犯相继落网,并由一位成功自信的费城检察官尼克•赖斯负责这起案件。而尼克为了自身着想,竟然通过诉辩交易让主犯逃过了惩罚。当法院审判结束后,尼克面对记者夸夸其谈,凶犯也气焰嚣张地离开法庭,而镜头深处克莱德那双愤怒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每个人的心。

接下来的情节刚是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的再版,克莱德耗费了10年时间用精心设计复仇,精心编排了一系列犹如恶魔般邪恶的暗杀计划,其设计之缜密、运行之巧妙和手法之歹毒让观众极为震惊,所有与此案件有关的公职人员,都在他的暗杀之列。因警方的贻误,被告的律师被处死后,惊险升级,男主角用杀死同监犯的手段换来了单独监禁,其实才真正恢复了他的自由。从此,他神出鬼没,接连杀死众人,让费城陷入危机。尼克也深深自责,也想帮助克莱德。直到克莱德的地道被发现,炸市政大楼的炸弹被发现,甚至他的机关被识破的时候,检察官还给了他选择的机会,可惜他还是选择了引爆,机关算尽。

本片名为《守法公民》具有讽刺意义:本来应该被处以极刑的人,却逍遥法外;而杀人无数的克莱德,因为没有证据证明他的杀人,法律依然认定他为“守法公民”。守法公民并不守法,守法公民在私下里干着杀人的勾当,而执法者竟无计可施。这种二元悖反理论,是社会的真实写照,不得让人深思:那些表面看起来诚实守法的,在私下里,可能就是罪犯。

二、《守法公民》体现司法者的无奈

《守法公民》,检察官尼克为了结案,明知道不可为而强为之,当从犯变成死刑对象,主犯却重罪轻判,公诉人追求的96%的定罪率,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惜与罪犯交易。街头男主人公眼里的泪水,早以唤起观众的愤慨。10年之后,一切才拉开序幕。在从犯被故意掉包的毒药恐怖地折磨致死时,在场观看的检察官们还没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而当男主人公肢解凶手之后,居然裸体受捕,束手就擒,让人感到意外,还以为他要做的只是用法律的漏洞来逃离制裁。当他当庭羞辱法官,观众才在震撼中明白,我们所信任的司法体系原来还有那么丑恶的一面。正义被遗忘,法理被歪曲。检察官自己的反思也发人深思,作为司法界的新人,尼克也曾雄心万丈,企图改变司法不公的现象,可惜,运作日久,自己反被司法系统所改变和污染。

本片其实也是抗议司法体系的这种幕后交易, 从国人的视角来理解美国检察官,会产生一种困惑:作为公诉人的美国检察官,其实与律师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特别是在“着装”方面很随便,中国的着装就是权力的象征,而《守法公民》中的检察官总是身着便装,而法庭上的法官则身穿法袍。这是因为美国刑事审判模式有两种:纠问式和控辩式。本片的刑事审判是典型的美国控辩式,即法官居中裁判,代表国家进行公诉的检察官作为控方,而被告及其委托的律师作为辩方进行辩护,在法庭上控辩双方的地位几乎是平等的。由此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美国检察官在司法中的地位:检察官只是刑事司法过程中代表国家一方的“当事人”,这种制度性定位大大降低了美国检察官在司法过程中的地位。作为司法过程的一方“当事人”,美国检察官第一位的责任不是为实现社会的正义,而是“胜诉”这个更加功利性的目标。因为他们不仅是代表国家公诉的公职,还是个人赖以谋生的饭碗,只有胜诉才有饭吃。

从电影的结局,观众可以看到:尽管美国司法制度对检察官的功能定位不同,但是,在打击犯罪、实现正义、维持社会秩序等方面,制度设计的初衷应该是一样的。但任何制度即使设计得再巧妙,也会有纰漏之处。影片中尼克及其同僚们尽管客观上也是为了不让罪犯逃脱惩罚,但无形中让受害人陷入了“求天不应叫地不灵”的绝地,不能不说是有缺陷的司法制度引发了之后的悲剧。《守法公民》制片人艾伦•西格尔(Alan Siegel)曾说过:在我看来,影片其实是在挖掘我们国家带有缺陷的司法体系,里面的两个主要人物都想创造更加完美的秩序,但是由于他们的出发点不一样,这也决定了他们到底愿意为此做出多大的个人牺牲。他们所采用的解决办法迫使着他们走向了两个极端,还给观众留下了连续的疑问,每一个人都想知道,故事发展到最后,所谓的“伸张正义“究竟意味着什么?”

三、克莱德的行动——守法者的期待

克莱德在由于对司法体系的审判极为愤慨。因为他最知道真相,最知道他们的罪恶。主谋被放,从谋被判死刑,而主人公不是想要这种审判结果。于是他他不惜用10年的时间一边策划复仇计划,一边学习研究司法系统,使得他可以丝毫不留漏洞地与尼克在口供室里交谈,甚至可以自己当自己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羞辱法官。 在另一方面,克莱德在面临不公时,用私刑代替公刑,开始了自己对参与此案的其他人员,如律师、法官、检察官、检察官助手等的审判。对这些执法者的审判,是因为他们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面对大肆的屠杀,主人公至少有两次在杀人之后表现出深深的罪恶感。同时他也是对整个美国司法体系感觉到失望,而使用的最后的手段。但他为什么一直没有动尼克呢,也是因为主人公充满了期待,就是改造尼克。

克莱德可能知道,他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去颠覆整个系统。知道尼克尽管心里明白事实与真相,但也不敢去冒险,最终在结案率与正义之间,选择向前者妥协。所以克莱德决定要亲手去塑造一个能够捍卫正义的人。所以他杀死法官,杀死市长手下的总检察官,尼克可以顺理成章地晋升,以达到一定主导地位;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与尼克提出交易,就是让尼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血的代价,清醒地认识到与罪犯做交易的后果。他知道只有通过一系列血的教训,才能把这位叫做尼克的检察官,引导上真正的正义之路。他终于等到了是尼克最后的那一句话:“我不会再与杀人犯交易。”所以他最后看到自己做的炸弹时,没有过多的惊讶,没有过多的恐惧,表现出来的,只有忏悔与解脱。他早已抱必死的决心,只求能够有一位正直的检察官站出来捍卫正义。

四、《守法公民》——审判之下的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守法公民》充斥着审判的现实情境和寓意,如果说影片真实审判没有重复其他影片将审判作为结局的处理方式,那么从精神或者说心理上的“虚拟”审判则贯穿故事的始终。一是克莱德肢解凶犯前的诅咒,以及对妻女照片的展示,是一种审判。二是克莱德对凶犯辩护律师、检察官助理乃至独立检察官的袭击,也是一种审判,尽管这样的审判未免独断专横和血腥。而“虚拟”的审判更是相互的,尼克助理萨拉的抱怨表明,作为审判结果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高悬在她们的头上,随时可能落下。影片最后,尼可一字一句地对克莱德说,“我不会再与杀人犯交易。”这既是对克莱德的真情规劝,不妨也可以看做他的真心忏悔和醒悟,表明对克莱德执法者的审判已经产生效果。克莱德的坦然赴死也是审判的结果,尽管广大观众对这样的结局方式心有不甘。

“法律缺席的地方,必然出现紊乱。《守法公民》的警示意义就在于,有权力必有救济,当公力救济不能恢复秩序时,私力救济就会毁灭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法律的支撑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就像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指出的那样,“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所有执法者、司法者的职责就是,让法律保持应有的力量,寸步不离地跟随着所有的公民。”不管是《行刑人I II》还是一些以暴力制服犯罪的影片,似乎都是用私刑代替公法,质疑的都是对司法体系公正和公平。在大快人心的同时,让观众宣泄郁闷和仇恨。

克莱德的扮演者杰拉德•巴特勒说:“在我的记忆中,从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够像它一样让我产生如此兴奋和跃跃欲试的情绪,我觉得影片中的某些主题拥有的是非常深刻的重大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思考。”巴特勒所指的“非常深刻的重大意义”对我们来说尤为必要,可以引发我们认真地思考如何保障公民的权利,避免和减少不正当私力救济的存在。

五、结 语

《守法公民》中所揭露出的美国司法体系存在着各种问题,这是否就说明了美国现有制度体系是不好的?实际上,存在缺陷是制度的天然属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完美的制度。《守法公民》中的一段对话也在暗示了这一点——“你们这套体系是荒谬无能的”“这套体系对大多数人是有效的。”主人公与检察官在对制度体系的评价时就清楚地体现出了这种评价理念上的差异。无论是法律真实的概念,抑或检察官这个职业,都是通过制度设计出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制度的设计后,而解决了某些问题,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而且只有问题产生之后才有制度;制度的制定永远滞后于问题的发生。很多时候,这些内在的问题必须要由外在因素的推动来解决。事实上,美国的司法体系在全球来说,是相当健全的了。生活中还有各式各样的悲剧在上演,反思是必须的,但并不意味着反思之后就能够在制度上找到专门的对策来修正,更多的时候是提醒我们,未来的路还有很远。

[参考文献]

[1] 仙水.浅论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诉辩交易制度[OL]./review/2883172/.

[2] 郑小窗.《守法公民》——悖论式悲剧[OL].https://blog .sina.com.cn/s/blog_4362e02b0100hwix.html.

[作者简介] 许丹丹(1987— ),女,浙江天台人,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民法;何娟(1987— ),女,云南人,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民法。

推荐访问:守法 公民 司法 演绎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