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报道的民生视角

时间:2023-05-06 10:55:1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宏观经济报道是媒体“喉舌”作用的重要体现;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加快,很多记者感到这类报道越来越难写。

如何创新和突破宏观经济报道?显然,在内容上,读者希望得到更丰富和客观的信息;在思想上,希望报道对社会生活影响有更深入的解读;在形式上,希望稿件与普通人的情感更贴近,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某种程度上,紧紧抓住“民生”这个关键词,用好用活高端资源,让读者容易懂、愿意看,就能增强宏观报道的有效性和影响力,彰显新闻报道的独特性。

硬新闻:寻求“软写法”雅俗共赏

对宏观经济报道而言,能不能做出像样的稿子来,有时就看你是不是选择了一个好的角度切入,有没有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以事说理、以小见大,通过微观反映宏观,体现经济大局与社会大局观,往往是较成功的探索。

去年以来,猪肉、食用油和蔬菜价格走高,市民对此反映强烈。CPI的涨跌,很多人说是猪肉惹的祸,但是猪肉价格上涨为何成为这轮农产品通胀的源头?2008年两会,我与新华社记者刘健、朱薇合作探索采写了一组物价报道受到好评,稿件以“一头猪”作为一个小切口,通过一头猪的养殖全过程,将围绕它的各种收费、利益链条等算了几本明白账,说明物价上涨的症结所在。

《代表餐桌话涨价:一头猪不能承受的税费之重》一文,报道了重庆市綦江县县委书记王越代表反映一头猪竟要收15种税费的情况。从稿件开头来看,就很有趣:“养一头猪,农民要交多少税和费呢?在重庆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綦江县县委书记王越带来的一张《重庆市生猪税费标准及实际征收表》给出答案:农民要交的税费多达15种,平均一头猪要被征收近60元的税费,涉及到工商、物价、税务等5个部门。而这是全国的普遍情况……”

此稿播发后,被全国上百家媒体采用,并引发了网上的大讨论,纷纷呼吁给猪减减“税费之重”!国家税务总局在两会期间就派人赴驻地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农业部和重庆市农业局迅速与人大代表沟通,表示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意见,已展开全面搜集生猪收费情况调查,并表示将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正减少农民的税费负担。

“肉价大幅上涨,究竟谁是最大的获益者?”顺着猪的话题,我们又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雨润集团董事长祝义才,这家企业是集种猪繁育、养殖、屠宰和深加工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生猪屠宰产能1500万头。结合多年的行业经验,通过算账的方式,我们才知道,一头猪从生产、加工到运销,其间利益链各不相同,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民生经济学。

《“一头猪”的民生经济学—人大代表细算生猪利益账》这篇报道,细算了一头猪的三本利益账,使人们明白价格上涨背后蕴藏的深刻学问。稿件讲述农民、养殖户的忧虑与困难,反映中国物价变动和走向趋势,以小见大的手法折射了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问题;由人大代表来算这笔经济账,通过他们亲眼所见或亲身经历,拉近了人大会议和老百姓的距离,突显了民生视角。

重要数据:找寻民生话题“结合点”凸现说服力

在一些采编人员眼中,宏观经济报道往往有大量数据,与群众日常生活似乎较远。说起宏观调控,更认为那是决策层该考虑的事。其实,数据虽然枯燥,但像财政收入等投向民生事业所带来的变化,却是全社会能共同感受到的,这就需要学会从不同的关系来认识。既注意用“数字说话”,又注意拿捏好“数字说话”的分寸。

比如GDP是发展速度的一个指标,但是,速度过快,又会给环境资源带来较大压力。显然,同样的数字,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不同解读。因而,把握主调,按照中央有关精神解读,引导社会舆论正确看待这些数据反映出的积极变化是前提。其次,应注意客观平衡。不能只反映数据背后折射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变化,对存在问题也要涉及;三是注意从老百姓感受出发突出认同感。

哪些才是读者想要了解的有用的经济信息?如果仅仅是泛泛而谈经济增长率、国企改革成功、节能减排见成效的数据,不和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和切身利益紧密联系,不反映群众疾苦与呼声,那么稿件效果肯定大打折扣,一句话—“离他们太远了”。

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同志指出,经济报道是我们必须始终抓紧、不能放松的重点,结合当前形势要注意四个重点:一是把握基调,按照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重点宣传中央“双防”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成效;二是宣传亮点,强调我们的经济在健康良好的轨道上运行,虽遇到些问题,但没伤及基本面;三是引导热点,特别是对股市、粮价、房价、汇市等普遍关注的问题;四是分析难点,统筹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互动,分析当前的不确定因素,探讨如何确保经济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年初南方罕见大雪、股票急剧震荡、汇率急剧变化、物价居高不下、房价扑朔迷离,这些不仅让高层决策紧锁眉头,也令社会公众紧绷神经。对于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国家统计局都会发布一些数据,抽象的数据背后,到底与人们的生活有多大影响呢?揣摩被服务者的心理,有意识地注意传播效果,宏观经济报道的选题就有了目标,而不再是泛泛空论。而把准这些经济热点,关键就在于如何稳妥把握好与经济问题相关的社会政治问题,既要解疑释惑,同时要牢固树立社会稳定的意识。

为此,我们巧妙地从CPI、房价、股价、汇价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4个价格杠杆观察,透过百姓感受、市场反应、专家观点等多角度看宏观数据,采写了新华视点《CPI、房价、股价、汇价牵动人心—首季四大经济热点透视》的报道。

把百姓对四种价格的感受、困惑反映出来,立足过去展望未来。从报道的四个部分来看,就是要敏锐地捕捉住这些波动—CPI:全年涨幅有望“前高后低”;房价:总体涨幅明显趋缓;股价:“风物长宜放眼量”;汇价:增强汇率弹性防控外贸风险。为充分体现说服力,报道既有来自市场、普通百姓的感受,也有权威部门的数据印证,专家或相关人士的多角度评析,这些内容既解疑释惑,又合理引导预期,既让人们看到宏观调控取得的阶段成果,也可清晰辨出今后宏观调控的难点,对增强人们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有积极的舆论引导。

敏感话题:辩证梳理方能立论有力

对一些跑口记者而言,经常会有权威新闻或数据发布,围绕这些大政方针所作的解读,因其时效性、新闻性强,往往传播效果不错,但对这些较敏感的社会现象或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主管部门迟迟不表态或因种种原因不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就会困惑不已。

显然,记者从事新闻报道,“屁股”不能单单坐在政府部门那边,不能光说部门如何重视某个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更要看到社会各界的反应,政策执行效果是否理想。有时,换个思路和角度来搞敏感话题的报道,往往会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收入分配,一直被记者视为敏感话题。此前,社会各界关于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的讨论非常强烈。媒体报道不能纯粹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耸人听闻。对那些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现象的揭露性报道,不能只发牢骚,一定要提供建设性主张,要充分反映社会各界好的意见和建议,立足点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两会召开前,主流网站对网络舆论作了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话题名列最受关注的前几位。在细心梳理和多方面采访的基础上,我据此采写了《2008:收入分配改革如何破题?》,既肯定了国家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努力和实效,也不回避收入鸿沟存在的现实情况,对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原因进行深入挖掘,有的放矢地提出解決办法:从“首倡初次分配公平到既考虑‘结果公平’,也注重‘机会公平’”“构建合理的国民收入格局到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建造‘橄榄型’结构到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等三个方面层层递进,稿件刊登后很受读者欢迎。

有了前次写作的一点经验,我看到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国家统计局3月11日刚刚公布2月份消费价格指数上涨8.7%的第二天,就与丛峰、季明合作采写了《收入增长亟须摆脱“剪刀差”—代表委员会诊收入分配四大“顽症”》的稿件。标题是借用城乡“剪刀差”的形象说法,把当前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症结具体阐述,拎出“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工薪阶层工资增长缓慢、不同行業收入差距过大、农民收入偏低”等现象。为使稿件更通俗易懂,我们精心制作了鲜活的小标题,比如政府、企业“切大块”、居民“切小块”:国民收入“蛋糕”分配需调整;老总加薪“跨大步”、职工收入“挪小步”:职工工资“洼地”待填充;同是收费员工资相差十倍:行业差距“鸿沟”要消除;小麦、猪肉“跑不赢”农资涨价,农民增收“短板”要加长等,字眼通俗、形象、传神,搭配在一起,很有味道。

重大主题:典型说话提高“发现力”

新闻工作的特殊性,易使记者“疲于奔命”,忽略对问题的多向思考。对宏观经济报道而言,记者往往注重采访宏观经济部门和权威官员、专家,而忽视经济生活中的“个体现象”,即使有几篇反映个别行业、地方和企业宏观调控进程和效果的稿件,也多就事论事,没有从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中提炼主题,缺少生动鲜活的细节。

显然,从大量纷繁的经济现象中,选择什么样的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判断其中能提炼出多少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内容,并不是一件易事。从新闻实践看,宏观经济报道要做到真实、可信,除了新闻来源的权威性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以典型说话,通过真实、具体、形象的人物和事例让读者信服。

2004年的经济生活中,如果说有一个主题词贯穿其中,那就是“宏观调控”。而与之相关联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江苏铁本”事件。

我们采写的《连闯红线上钢厂 毁田拆房惹民怨—“江苏铁本”违规上马偏离科学发展观》的深度调查,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揭出铁本项目的“四大违规”,被业内评价为2004年最具影响力的舆论监督报道之一。国家针对金融、土地、项目审批等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宏观调控来控制投资过热。而这个典型,是我与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张洪河参加土地问题调研中无意挖掘到的。

按照一般的思维,这最多是个违规占地的典型,无非就是占地规模更大些,农民补偿更低些。报道中,我们没有把兴趣过多停留在对“铁本事件”造成多少人流离失所上,而是举一反三地来探讨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这一事件的特殊性,就在于铁本项目的上马是连闯“红线”,在土地审批、银行贷款等四方面都存在突出问题。数易其稿,我们最终将本是经济行为的铁本事件,放在宏观调控和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进行剖析,通过“以小见大”实现其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其典型性也就抓住了“七寸”。

一些经济专家这样评价,“铁本事件”发生以前,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叫而不停”,“铁本事件”受到查处以后,这股投资过热“一叫就停”。事实证明,中央三令五申对钢铁等行业投资过热的预警是及时和正确的,宏观调控的手段是有效的。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铁本事件”的警示效应的确“功不可没”。

毋庸讳言,增强宏观报道的典型性、贴近性,需要记者花力气做好学习观察、缜密思考、深入研判的功课,需要用战略眼光去研究我们经济中的“近忧”与“远虑”,采写时肯定比一般稿件吃力,但这也会让我们有更多的积累和收获,有利于日后写出更多的精品力作。(作者是新华社国内部记者)

推荐访问:宏观经济 视角 民生 报道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