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文化心理及其在西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时间:2023-05-05 19:45:2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研究的重点在于国人的天涯文化心理及其在西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新疆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当代中国人在本质上和古代中国人一样,刻意追求成功和社会地位的优越感,连旅游的时候也很功利,他们旅游的目的不只在于远方有多美,还在于去过了就比没去过要有成就感。基于国人这种天涯文化心理,西部旅游,尤其是新疆旅游,想要做出更大的市场,就要把握内地人的这种心理,顺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背景,结合相关制度的建设以及当地域特色,着力进行有效开发。

关键词:天涯文化;一带一路;新疆;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6.04.10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王文华.天涯文化心理及其在西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J].克拉玛依学刊,2016(4)69-73.

中国西部主要是指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云南等广大的边疆多民族地区。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地形复杂、民族众多,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及双语环境;置身多元文化和双语混合的环境中,会让内地人(相对中国西部而言其他地区的人们)而言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有一种身在“天涯”的异域感,正是这种异域感吸引众多的内地人前来旅游。其中,云南大理、丽江,西藏拉萨,新疆喀什、伊犁等地,最具特色,吸引的游客量最多,是西部天涯旅游的典范。本文主要探讨基于中国天涯文化基础上的新疆旅游开发。

一、天涯文化与中国人旅游心理

“天涯”二字在中国语境中的意思不光是指天和水的尽头或者远方,也包含着异域、漂泊、思乡以及边关等诸多诗意。人生如旅,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当感受到生活的不如意,人们总是把改变现实的希望寄托在远方,于是产生了“天涯”这个词。“天涯”二字不光富有精神寄托,也富有时间感,在道教和佛教禅宗的结合下还富有了宗教意义,显得更加悠远,跟“彼岸”甚至“天堂”同义。此外,“天涯”二字还很有空间感,表现为一种距离,根据美学定律,距离是审美的必需,陌生化产生美,于是天涯二字又富有了诗意,跟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传统文化别具一格,其文化四绝——书法、绘画、戏剧和园林等的写意风格,与外国诗画戏剧公园的写实风格不同,讲究留白和写意,追求空灵美的意境和境界,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天涯”与“天下”也有关系,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都不忘“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此,中国古代文人和知识分子活得很辛苦,在人生不如意时,总是有身在天涯的感觉或者向往天涯,慢慢地便演化出“天涯文化”。此“天涯”文化非海南三亚的“天涯”文化,[1]46-47更具有传统文化心理上的代表性和广泛意义。于是,“天涯”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运用得很多,[2]68-72主要分消极和积极两大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天涯何处无芳草”“同是天涯沦落人”(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等是积极的,但它们只占少数。大多数是感伤的,比如“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中国现代流行歌曲中也有很多“天涯”,比如“天涯呀,海角”“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等,也都偏向于感伤的意境。似乎这样才能显得有诗意,于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但诗意的境界不一定就要孤独,只是中国古代文人更容易陷入孤冷,或者空灵,尤其是婉约派。中国文人爱热闹,也享受孤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喜欢“伤春悲秋”,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称之为才子佳人,渐渐地走向了一种病态,也就是龚自珍所批判的“病梅”(清·龚自珍《病梅馆记》)。不光诗词中有这些问题,小说中也有。即便是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也不例外,其结尾写道公子哥贾宝玉在情人死后毅然出家,“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貌似看穿了,其实是在逃避,把世界的衰败看成是一种美,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心理。外国人学不会中国人的这种意境,就像郎世宁学中国画总是学不像。

现代中国人和古代中国人一样活得很累,同样有天涯文化心理,虽然没有了儒教的约束,却有了金钱的束缚。一切都以钱衡量其价值,刻意追求排名和成功,无论是高官富商还是打工仔,都普遍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活得很忙碌;即便是进行旅游这种该放松的活动时,也那么功利,暗藏攀比与炫耀。有什么样的群众需求便会有什么样的市场,于是很多景区也粗制滥造,一味圈钱。“不到天涯遗憾终生,到了天涯终身遗憾”,这话不只是说海南三亚的景区“天涯海角”徒有美名,实指不值得一去,而是说中国人目前普遍的旅游心理。[3]59-60江南古镇和西北边城当然各有特色,不过也不是非去不可,但是在旅游经济轰炸式的宣传下,名声太大,迫使很多人感觉此生一定要去一次,即便是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得不偿失也要去。这就是中国人当下的天涯文化旅游心理,即旅游的目的不是因为远方有多美,而是去过了,比起没去过的人就有些优越感,体验的是那种天涯的感觉。过去交通十分不便,很多内地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去看海。现在随着交通的发达,海已经司空见惯了,人们便开始追求去边远的地方或者出国,其中,新疆以其综合性的人文自然风光,在国内景点中很吸引人,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后者的代表便是西藏、云南和新疆等地,其中,新疆以其综合性的西域历史背景、自然风光和民俗景观,在国内景点中最吸引人。

二、宗教与新疆天涯文化旅游开发

根据季羡林先生的研究,新疆是少有的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地,这里不仅曾经接纳了众多迁徙而来的民族、语言和文化,也曾经向内地转输过世界历史上最主要的几个宗教。宗教与天涯文化密切相关,因为天涯文化中所追求的彼岸与宗教的彼岸在精神层次上是相通的。我们知道“一带一路”不光是商贸交易通道,随着人员的流动,文化交流和宗教传播也在同时发生着。因此,“一带一路”开发绝不能忽视宗教的影响。[4]32-34新疆天涯文化旅游的开发也不可缺少宗教的助力。新疆是世界上少有的几大宗教的交汇处,其中佛教和伊斯兰教表现最为突出。

1.佛教与新疆天涯文化旅游

佛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产生影响最大的外来宗教之一。其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开始兴盛,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形成了以汉族为主的汉传佛教、藏族为主的藏传佛教和傣族为主的南传佛教三大流派,其中汉传佛教以禅宗、净土宗等为代表,其主要传播路径就在新疆,许多西域来华的佛教传教士都是从新疆前往内地的,比如鸠摩罗什和达摩;而汉族佛教徒的取经路线也主要在新疆,以法显《佛国记》和玄奘《大唐西域记》为代表,这两部作品记载了突厥西迁之前新疆的佛教信仰状况和印度当时的历史文化概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后者还衍生出《西游记》,与张骞、班超等人开辟的西域一起,极大丰富了中国人思想和文学地理上的神奇想象世界。总的来说,佛教影响了中国整个文化界,成为古代中国三大思想支柱之一,其中禅宗最富有诗意,使得中国传统的天涯文化增加了一些宗教色彩;净土宗也很有代表性,其阿弥陀佛西天极乐世界的宣传,使得中国人心目中的天涯有了一个宗教名字。佛教徒们在念诵佛号时,心中会一直想着这个西方的佛国,一旦愿力足够强自然会前往。新疆就这样开始与天涯文化密不可分,现在的内地人、海外华人甚至日韩等国的民众之所以特别向往这里,正是由于它所凝结的佛教和西域历史情结,因此,新疆旅游市场值得大力开发。

2.伊斯兰教与天涯文化旅游

新疆是中国最主要的阿尔泰语言民族聚居地,而他们几乎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经由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和马来人的进一步传播,遍布北非、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等地,逐渐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可以说,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格局中,伊斯兰教的影响力已经与佛教接近,与中国传统的天涯文化也产生了结合。因为伊斯兰教信徒每日都要对着圣地麦加的方向做礼拜,一生都要去一次那里朝圣,遥远的圣地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天涯。新疆与伊斯兰教相关的文化遗产主要是《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十二木卡姆》和《五卷诗》等,这些作品可以从天涯文化旅游的角度进行开发。

3.其他宗教与天涯文化旅游

除了佛教和伊斯兰教,经由新疆传到内地的宗教中,还有波斯的拜火教、摩尼教、西方的景教甚至犹太教等。拜火教进入新疆很早,现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帕米尔高原地带就有两千多年前拜火教的遗迹,但对于整个新疆来说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其变种摩尼教对早期回鹘人产生过较大影响,但回鹘人接受了佛教和伊斯兰教后这种影响很快就消失了。景教和犹太教没在新疆产生什么影响,只是在内地留过一点痕迹。这些宗教跟佛教和伊斯兰教一样都是外来宗教,其母体都在遥远的地方,因此产生的印象与国人的天涯文化心理有共通之处,尤其是对于内地人来说,这些元素增加了新疆的“异域风情”,与“西域”这个文化意象结合在一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到新疆旅游。

三、如何从天涯文化角度开发新疆旅游

国内很多旅游景点其实都是在利用人们的这种天涯文化旅游心理打造景点圈地收钱,或过分翻新,或无中生有,导致原味尽失;所卖的旅游产品各地也都一样,毫无特色。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开发方式,导致人们往往来一次就不愿意再来。新疆的旅游开发也面临这种问题,比如喀什老城区为打造5A级景区,进行大规模翻新与改造;又比如金胡杨景区和那拉提草原景区给人感觉名过其实。在“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背景下,新疆旅游要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旅游业,并最终实现与中亚的旅游一体化,[5]67-70可以借助国人的天涯文化旅游心理。

1.把握时代心理

中国正处在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时期,很多农村来的大学生甚至农民工买不起的房子,却不愿再回乡村,他们在拼尽全力地融入城市。时代的变迁需要适应城市化的新的心态产生,这是问题也是机遇。现代科技对生活的渗透使得人们的想象空间变窄,产生了诗意的审美困境。咫尺天涯,要想摆脱被边缘化的命运,只能刻苦自强,努力上进。而在奋斗的路途中,周围的环境总是暗淡,远方的天涯却像金光照耀下的雪山,那么光明而神圣,总是腻烦家乡,追求新鲜感和朦胧意境,于是去远方,而当我们到达了远方,却只有一开始能感受新奇,等现实问题跟来后,周围的美景就感觉不到了。何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处都是人,几乎没有一片净土,垃圾满天飞,就更加的没有美感了,然后再次腻烦,去新的远方,如此循环。旅游景区在一定程度上要做的是把握国人的这种天涯文化旅游心理,给以正确的心灵引导,而不是利用之后无情抛弃。

2.严格景区评级标准

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大潮,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都在膨胀,相应地旅游景区的评价级别也在“通货膨胀”。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进行监管,进行权威的评比和引导。正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黄郁成教授所说,在他写《新概念旅游》的时候,全中国还没有一家5A级景区,大都是4A级,当时他就预见到随着4A级的增多,将来一定会出5A级。[6]52-54,60现在5A级景区果然很多了,那么将来的趋势便是出6A级吗?当然不可如此无节制地泛滥。笔者认为景区评级一定要具有可信性,而且不要评上了就不变化,要有一定的有效期限;最好采用三年一评或者五年一评,使景区管理者保持危机感,促使他们提升服务质量,往更“走心”的方向发展;最好能引入游客参与评价体制,即每位买票的游客都有权在旅游之后,进行打分和点评,同时也可以提一些意见。因为旅游业本质上是服务业,景区本质上是服务部门,给景区双重监管是必需的,今后它们不仅要对上负责,也要对下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景区走向更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中国的景区才能获得普遍赞誉,甚至是获得世界性的声誉,打造出真正广受欢迎的世界级景区。

3.打造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不同的,后者指的是以文化为旅游开发,而前者指的是由旅游引发的文化现象,一定要区别开来,进行分别研究,然后向精品方向打造。维护好景区景点,可以进一步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配套食宿服务。旅游产品的销售是景区除了门票收入之外的附属收入之一,其占总收入比有时甚至会超过门票,因此十分重要,但也很容易被模仿,失去地方特色。比如借鉴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可以从西域故事角度打造“印象·喀什”等大型实景演出;[7]84-87又比如同心锁,寓意是将爱情锁在一起,然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锁上后扔掉钥匙,再也打不开,代表永不分离,是景区除了扔钱祈愿之外最常见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当然要保证这些锁永远在,不然就失去了象征的意义,造成游客心理伤害和不信任,因此要予以保护,砸锁者要罚款赔偿。但这个创意已经被争相模仿用烂了。又比如,云南丽江和大理打造的艳遇文化,也很有特色,但是太刻意了,被一心发财致富的各种“托儿”钻了空子,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然以上都是人口稠密地区景区的做法,对于远离人烟的边远景区,有学者认为不要做景点,不要收门票,而要做路上,完全放开,保持原汁原味,学美国人那样搞汽车出租,以汽车经济代替门票经济,拉大空间,让游客消费。景点只是噱头,服务才是产品,设停车点,配备食宿休息之处,并配备流浪艺人、乡村歌手等,综合收益肯定会大于门票收益。[8]91-97其实这也是具有争议的,在国内的社会环境中不一定可行。

四、结语

总的来说,天涯文化心理是源于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文化心理,其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又被赋予了与时俱进的崭新意义,暗合国人的精神诉求和心灵寄托。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要顺应大势,把握国人的天涯文化旅游心理,着力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对于新疆旅游业来说更是如此,而且要正视宗教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助于宗教的影响力开发旅游业。以上便是笔者对于新疆旅游产业发展的部分研究成果,希望立足西部,对新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一些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彭京宜.喷薄而出的“天涯文化”——品读《天涯文化系列丛书》[J].今日海南,2012(6).

[2]唐红.唐代西域边塞诗中的边愁与作者文化心理探微[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3).

[3]盖玉洁,韩飞.基于游客满意度的三亚景区发展对策研究——以天涯海角旅游风景区为例[J].中国市场,2012(40).

[4]裴勇.发挥宗教优势,助力“一带一路”建设[J].中国宗教,2015(6).

[5]王文华.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与中亚旅游一体化可行性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6]黄郁成.试论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J].社会科学家,1998(5).

[7]王文华.文学故事在《印象·喀什》旅游创意中的应用——以张骞与石榴姑娘爱情故事的实景演出为例[J].南方论刊,2015(12).

[8]金茨萍,金一萍,黄郁成.国外乡村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南京社会科学,2007(10).

推荐访问:旅游开发 天涯 西部 心理 文化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