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民族与中东穆斯林世界关系演变及其前景展望

时间:2023-05-05 18:20:2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历史上,犹太人与穆斯林并非天敌。《古兰经》承认犹太民族是一个“有经典的”优秀民族,对犹太人背井离乡深表同情,但对犹太教持否定与批判态度。犹太人与穆斯林之间的关系以和谐相处为特征,双方关系的恶化始于西方国家对穆斯林世界的侵略,锡安主义成了外部世界染指中东地区的工具。目前,以色列与中东穆斯林世界的关系将受制于缓和原则、在锡安主义上的工具性与目的性分离的原则、先易后难的原则和亮点原则等因素。以色列要化解与穆斯林世界的矛盾需要审时度势,针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对策。双方只有建立互信,才能最终实现和平共处。

关 键 词:以色列;穆斯林;伊斯兰;阿以和平进程;中东政治

作者简介:吴成,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河南新乡453007)。

文章编号:1673-5161(2011)03-0050-07 中图分类号:D83 文献标识码:A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中,以色列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似乎总是有不谐音。迄今为止,在伊斯兰会议组织的57个成员中,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不到一半。在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家中,由于中东和平谈判的反复,毛里塔尼亚、卡塔尔、摩洛哥、突尼斯、阿曼等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尚在冻结中。以色列与中东穆斯林世界的关系走向何方,不但关系到当事双方,而且直接影响着世界和平。本文拟通过对历史上犹太民族及以色列与中东穆斯林世界关系的回顾,探究其发展前景。

一、犹太人与穆斯林并非天敌

《古兰经》是所有穆斯林的经典,共114章,其中有17章共40节谈到了“以色列”,主要反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承认古代以色列民族是一个“有经典的”优秀民族。40处节文中,有20处谈到了犹太人与上帝缔约,还肯定了犹太人在摩西带领下,反抗埃及法老奴役、逃出埃及的经历,如:“以色列的后裔啊,你们应当铭记我所施于你们的恩典,并铭记我曾使你们超越世人。” (2:122)“以色列的后裔啊!我曾拯救你们脱离你们的敌人, 我曾在那山的右边与你们订约。”(20:80)“你责备我忘恩,你所谓的恩是你曾奴役以色列的后裔。”(26:22)“我使以色列的后裔继承它。”(26:59)《古兰经》还专门列出了“摩西十戒”的部分内容:“你们应当只崇拜真主,并当孝敬父母、和睦、亲戚、怜恤孤儿、赈济贫民、对人说善言、谨守拜功、完纳天课。”(2:83))

其次,《古兰经》反映出穆斯林对犹太人背井离乡生活的同情。在穆斯林眼中,有经典的人应该是伟大的,但为什么此时的犹太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呢?《古兰经》认为原因有三:一是犹太人违背约言所致,其中谈到:“你们(指犹太人)除少数人外,都违背约言,你们是常常爽约的。”(2:83)二是犹太人不团结,如:“这部《古兰经》,的确把以色列的后裔所争论的大部分的事理告诉他们”;(27:76) “以色列的后裔中有一派人已经信道,有一派人并不信道,我扶助信道的人们对抗他们的敌人,故他们变成优胜的。”(61:14)三是犹太人不去战斗,如“战斗已成为他们的定制的时候,他们除少数人外,都违背命令了,真主是全知不义者的。”(2:246)

再次,《古兰经》借犹太人表达“集体”思想:“因此,我对以色列的后裔以此为定制:除因复仇或平乱外,凡枉杀一人的,如杀众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众人。我的众使者。确已昭示他们许多迹象。此后,他们中许多人,在地方上确是过分的。”(5:32)此外,《古兰经》批评犹太人的傲慢:“我曾在经典里启示对以色列的后裔判决说:‘你们必定要在大地上两次作乱,你们必定很傲慢。’”(17:4) 《古兰经》还肯定了犹太人的“应许之地”思想:“在他(埃及法老)灭亡之后,我对以色列人说:‘你们居住这个地方吧!当后世的约期来临的时候,我要把你们杂沓地召集来’。”(17:104)

最后,《古兰经》有9章22节谈到了“犹太”。第一,借“犹太”宣扬虔诚信教思想,称真心信教者将有好的归宿,口是心非者将没有好下场,以警示穆斯林。《古兰经》有经文说:“信道者、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并且行善的,将来在主那里必得享受自己的报酬,他们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2:62、5:69) “使者啊!那些口称信道,而内心不信的人,和原奉犹太教的人,他们中都有争先叛道的人,你不要为他们的叛道而忧愁。”(5:41)第二,否定犹太教的“选民”思想,具体经文为:“他们说:‘除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外,别的人绝不得入乐园。’这是他们的妄想。你说:‘如果你们是诚实的,那末,你们拿出证据来吧!’”(2:111) “信奉犹太教的人们啊!如果你们自称是真主的选民,而排斥众人,那你们就希望早死吧,如果你们是诚实者。” (62:6)第三,称犹太教徒不信道,影响了伊斯兰教的传播,具体经文是“犹太教徒中有一群人篡改经文……真主因他们不信道而弃绝他们,故他们除少数人外都不信道。”(4:46) “我禁止犹太教徒享受原来准许他们享受的许多佳美的食物, 因为他们多行不义,常常阻止人遵循主道。” (4:160)第四,与谈犹太人一样,批判犹太教徒高傲自大,如:“你必定发现,对于信道者仇恨最深的是犹太教徒和以物配主的人;你必定发现,对于信道者最亲近的是自称基督教徒的人;因为他们当中有许多牧师和僧侣,还因为他们不自大。”(5:82)

从以上谈及“以色列”和“犹太”两种不同的用语可以看出,先知穆罕默德时代的穆斯林对犹太民族和犹太教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犹太人是肯定的、同情的,对犹太教则是否定的、批判的。之所以如此,可能是由早期穆斯林对犹太人和犹太教的矛盾心理所决定的。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同属闪米特人,是带有共同血缘的兄弟;从宗教上来说,由于伊斯兰教使用大量犹太教经典中的内容,深受其影响,但为了防止伊斯兰教的犹太教化,不得不对其进行批判,从而坚定伊斯兰教信仰。由此可见,犹太人与穆斯林并非天敌。

二、历史上犹太人曾与穆斯林和睦相处

据《圣经》记载,犹太人与创始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最早的交往可追溯到公元前13世纪。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后,在亚喀巴湾沿岸的阿拉伯地区米甸娶了大祭司的女儿西帕拉为妾,她为摩西生了两个儿子。传说,为了躲避巴比伦人与罗马人的迫害,犹太航海者和逃亡者来到阿拉伯半岛,太玛小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这是第一个具有犹太社会特点的阿拉伯城市。据史料记载,犹太人是公元3世纪之后在希贾兹兴起的那伯特文化的主要代表,他们广泛使用《圣经》的阿拉伯译本,说明阿语在犹太人中间已经相当流行。公元4世纪,埃塞俄比亚人攻占也门,大量的阿拉伯人逃到了汉志地区的犹太人居住区。在麦地那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从事农业,贸易往来不断,关系相对友好,更多的人接受了犹太教。这为以后先知穆罕默德前往此地传教创造了条件。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为犹太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一些犹太人为了自身的发展,干脆皈依了伊斯兰教。在皈依者中,著名的有卡布•阿尔阿赫巴尔(Ka"b Al-Ahbar),他于636年皈依了伊斯兰教,由于他用大量的《圣经》材料和犹太教拉比的资料来阐释伊斯兰教义,被指责在伊斯兰教中渗透犹太教。[1]97-98另一位著名皈依者是瓦哈布•伊本•穆纳巴(Wahb ibn Munabbih,公元654或655~728或732年)被称之为有知识和文化者。在阿拔斯王朝的宫廷里,雅库布•伊本•凯利斯(Ya"qub ibn Killis,930~991年)在967年改宗伊斯兰教后当上了宰相,其政绩受到了史家的好评。皈依伊斯兰教的犹太哲学家阿布—巴拉卡特(Abu"l-Barakat,1077~1164年)所取得的成就被誉为其时代的“独一无二者”[1]99。受其影响,巴拉卡特的两个犹太学生也皈依了伊斯兰教。犹太人贾扣姆(Giacomo of Gaeta)曾任征服者苏丹穆哈默德二世的私人医生,他皈依了伊斯兰教后,也做了宰相。他有两个家庭,一个犹太家庭,一个穆斯林家庭。[1]131 著名历史学家拉施德(Rashid al-Din ,1247~1318年)是皈依伊斯兰教的犹太人中的另一位杰出代表,在其撰写的世界史中,专门描述了犹太民族的早期历史。[1]99,101

在穆斯林世界,犹太人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民族的整体发展。在阿拉伯帝国的宽松环境中,犹太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0世纪末,在叙利亚从事兑换和金融业者中,有一半是犹太人,有的犹太人还在巴格达或外省担任了重要职务。到12世纪初,在巴格达有犹太学校10所,犹太教会堂23所。[2]356-357此时,在巴勒斯坦有4万犹太人,20个犹太教堂和10所神学院。[3]15在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作为阿拉伯文化中心的科尔多瓦居住着很多犹太人,办有多所犹太神学院,涌现出大批犹太学者。许多犹太人成为哈里发宫廷的高级官员,甚至担任大臣和军事统帅。在埃及,随着伊斯兰化的深入,特别是法蒂玛王朝时期, 犹太社团兴盛。开罗、亚历山大成为犹太人的主要聚居区, 犹太教同其他宗教团体平等相处。犹太人积极参与埃及经济和文化建设, 个别犹太精英还成为哈里发的大臣或行省官员。奥斯曼帝国时期, 由于西欧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帝国的宽容政策,大量犹太人涌入。随着西班牙和葡萄牙犹太人的大量到来,加上帝国的民族宽容政策, 首都伊斯坦布尔的犹太人数量猛增。1477年的一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当时的伊斯坦布尔有1647户犹太人家庭,占当地总数的11%。[1]124据1535年的另一份人口普查显示,这一数字增长到了8070户。到了15世纪末,伊斯坦布尔的犹太人达到了3.6万人。到16世纪中期,伊斯坦布尔的犹太人家庭有1万户。1594年,这里的犹太人至少有15万人,且这一数字尚不包括妇女。[1]125 同一时期,埃及的犹太人也迎来了兴盛期。到17世纪, 开罗共有31个犹太会堂, 18世纪时多达36个。值得注意的是,埃及原有的犹太人除依然信仰犹太教外, 在语言、外貌等许多方面与埃及当地人几乎没有差别。[4]42-48

在以色列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中,以色列与伊朗的关系是重要的一环。双方的关系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公元前538年,波斯人(1936年以前的叫法)消灭了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国王居鲁士允许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建耶路撒冷圣殿,犹太人结束了“巴比伦之囚”的生活。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穆斯林世界对犹太人歧视之时,伊朗人却没有这样的行为。[1]159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与以色列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巴列维王朝时期的阿拉伯人对以色列和伊朗同时构成威胁,伊朗的战略是在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保持友好关系的同时,更注重与以色列的友好交往。20世纪六十年代,巴列维政府将攻击以色列、攻击国王以及谈论伊斯兰处于危险中一起列为交谈的三大禁区。[5]2520世纪七十年代初,阿拉伯国家开始把波斯湾称作阿拉伯湾,伊拉克声称对胡齐斯坦和波斯湾北岸大片土地拥有主权。伊朗担心,如果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将给伊朗带来麻烦。由于都担忧他们的阿拉伯邻居,伊朗与以色列保持密切关系便顺理成章了。巴列维时期的伊朗同以色列有广泛的贸易往来,以色列商品在德黑兰市场出售,如以色列的柑橘烫着“以色列”字样在德黑兰随处可见,犹太人还向伊朗传授柑橘生产技术。双方甚至在军事和情报方面进行合作,伊朗购买以色列武器,请以色列“摩萨德”专家帮助伊朗建立情报组织“萨瓦克”,双方还交换情报。两国的友好关系使伊朗得到了一定的好处,由于战略措施得力,加上军事实力渐强,巴列维国王在英军撤出波斯湾地区后,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初占领波斯湾中的三个小岛——大、小通布和阿布穆萨岛,这虽然引起了阿拉伯世界的抗议,但不影响伊朗对三岛的主权。今天伊朗仍然生活着大约4万犹太人,这是犹太人与伊朗友好关系的见证,且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之时。

犹太人与穆斯林之所以维持这种友好关系,《伊斯兰的犹太人》一书的作者伯纳德•路易斯将其归结为:“犹太人不会给伊斯兰世界秩序带来政治危害,对伊斯兰教的信仰构不成挑战,像基督徒一样,犹太人也不会在不信教的无神论上与伊斯兰教展开竞争” [1]87。由于犹太人、穆斯林、基督教徒的特殊关系,他们成了文明传承和东西交流的承担者。他们把重要的阿拉伯著作译为希伯来语,然后由基督教国家的犹太人译为拉丁语。这样,犹太人把伊斯兰教为核心价值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以及其他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介绍到尚处于落后状态的基督教的西欧,促进了欧洲的发展。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哲学博士考哥曼-阿佩尔(Kogman-Appel)对犹太人的贡献作了如下评价:“后者(指阿拔斯王朝的马蒙哈里法)的文化价值观、哲学上的理性主义,加之融入了犹太法典因素的科学思维大大强化了阿拉伯-犹太的共同性。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犹太知识分子用流利的阿拉伯语,参与伊斯兰文化建设,致力于将古代的和伊斯兰的知识传播到基督教的欧洲。”[6]187由此可见,历史上曾和睦相处的穆斯林和犹太人共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三、犹太人与穆斯林矛盾的由来与发展

犹太人和穆斯林之间是怎样由和睦相处发展到今天剑拔弩张的程度?这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大因素为激化矛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们分别为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及随之而来的数次中东战争和伊斯兰运动的发展等。

随着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西欧国家开始用自己的民族主义眼光来审视其东边重要邻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民族问题。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欧洲的外交家和媒体,尤其是希腊和法国的,不断进行有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犹太人被迫害的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报道从1810年到1903年多达33起。[1]159受此影响,20世纪初,埃及的穆斯林报纸上最早出现了反对犹太人的迹象。尽管如此,犹太人与穆斯林关系的主流仍然是和谐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锡安主义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的支持下,该运动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随着一批批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他们与当地居民阿拉伯人的矛盾也日益显露出来。1921年、1929年和1936年双方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冲突,3000多名阿拉伯人、400多名犹太人以及100多名负责委任统治的英军士兵在冲突中丧生。随着1948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以及接着出现的中东战争,反犹主义成为穆斯林思想家的主题之一。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伊斯兰思想家的反犹倾向明显化。他们称1948年为穆斯林的灾难年。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重要理论家赛义德•库特布(Sayyid Qutb,1906~1966年)将其文章的标题定为“我们与犹太人战斗到底”。他写道:“尽管在历史上屡遭迫害后,伊斯兰使其生活变得更为舒适,从一开始,犹太人就用不可告人的阴谋和最令人痛心的背叛来对待伊斯兰的善意。”“从第一天开始,犹太人就是穆斯林的敌人。”“犹太人是穆斯林最坏的敌人。”[7]101-102更重要的是,库特布把不反犹的伊斯兰领导人定性为以色列在穆斯林世界的代理人,是在帮助以色列瓦解伊斯兰世界,并把战胜以色列视为伊斯兰复兴的标志之一。[7]105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当年9月1日, 第四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决定:“阿拉伯的基本义务和信念是:不承认以色列,不同它和解,不同它举行谈判”,即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三不政策”就此形成。

伊斯兰复兴运动由来已久,随着犹太人与穆斯林矛盾的激化,它又加进了反对以色列这一新的内容。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精神领袖霍梅尼看来,“以色列(问题)是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勾结和妥协的产物”[7]16。伊斯兰的所有问题都与美国和以色列有关。他说:“目前,我们的所有问题皆来自美国,穆斯林的所有问题皆来自美国。正是美国支持锡安主义达到了如此程度,且还要继续下去,把我们的兄弟一批批杀害。”[7]18 霍梅尼把人类分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他认为,压迫者是敌人,被压迫者必须得到解放。在中东和国际社会,以色列、美国和前苏联是压迫者,穆斯林世界是被压迫者,被压迫者只有通过团结才能求得解放,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之初“不要东方,不要西方”的外交政策就是基于此制定出来的。霍梅尼的这一思想既有什叶派的根源,又有伊斯兰世界渴求社会发展的现实性。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后,霍梅尼高举反美、反苏和反以色列大旗。虽然以色列同伊朗既没有宗教上的、领土上的矛盾,也没有历史和民族上的瓜葛,但伊朗反以色列比阿拉伯世界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此理念支配下,伊朗与以色列关系急转直下,以色列大使馆被改成了巴勒斯坦大使馆,向以色列订购的800枚地对地导弹也取消了。

随着美国势力在海湾地区的增强,伊朗反对以色列的呼声再起。1991年8月18日,伊朗已故精神领袖霍梅尼之子艾哈迈德•霍梅尼发表讲话说:“如果西方人是人权的真正捍卫者,那么他们应该向锡安主义政权施加压力,以便使数千万计的穆斯林人质能从该国的监狱获释。”[8]进入21世纪之交,美国处于对国内政治考虑,搞“双重标准”,明显偏袒以色列,引起穆斯林国家尤其是阿拉伯人的警惕。阿拉伯人经过反思后认识到,要改变“以强阿弱”的不利战略态势,除加强自身团结外,还要寻求新的战略依托。伊朗也认识到,要打破“孤立”状态,应主动改善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双方在抗衡以色列问题上找到了共同点。1999年3月,伊朗以为以色列搞间谍活动和危害国家安全等罪将13名伊朗籍犹太人逮捕,并于2000年3月和5月对他们进行审判,借此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团结。

内贾德执政以来,出于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作为一种斗争策略,伊朗反对以色列的声音比以前更大了。他曾呼吁:“必须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以色列是一棵“腐烂的枯树”,将会很快“在狂风暴雨中毁灭”等。尽管这些言论遭到了强烈的批评,但内贾德的这张牌还是达到了以下目的:团结了阿拉伯世界穆斯林兄弟,从而出现了在伊朗核问题的发展过程中,伊朗的穆斯林邻国不是离伊朗越来越远了,而是越来越近了。既然欧洲人承认犹太人的悲剧是自己一手酿成的,那应该承担责任,这为伊朗在与欧洲有关核问题的谈判中给自己增加了筹码。同时,伊朗向世界表明,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人质”,只要美国敢对伊朗轻举妄动,伊朗就把以色列作为重点打击目标,使西方在中东的据点受到重大损失。

总之,以色列与穆斯林国家的矛盾是近代以来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产物,而国际关系的反向互动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

四、以色列与穆斯林世界关系的前景展望

以色列与伊朗的关系也并非一片黑暗。为保护在伊朗的犹太人,防止伊朗投入苏联的怀抱,以色列早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政府建立之初就试图与其建立联系。两伊战争初期的头两年,以色列通过荷兰和阿根廷向伊朗提供价值2亿美元的武器和弹药,前以色列驻德黑兰武官雅各布•尼姆逻迪于1981年7月达成了一笔价值1.35亿美元的武器交易。1982年以后五年里,以色列又向伊朗提供了价值约2.5亿美元的武器弹药。[9]1985年,以色列还促成了伊朗与美国的军火交易。[10]11987年,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伊朗是以色列最好的朋友,我们不想改变我们的地位。”[11]两伊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担心伊拉克、沙特、埃及和约旦形成一个阿拉伯轴心,影响伊朗和以色列的稳定,双方都降低了攻击对方的调子。伊朗报纸几乎没有攻击以色列的文章,只是对以色列攻击黎巴嫩提出指责。霍梅尼攻击美国和苏联,也不再提以色列。以色列电台则称两伊战争为“伊拉克对伊朗的战争”。2006年初,正当世人把目光锁定在以色列和伊朗将要发生冲突之时,侨居加拿大多伦多的伊朗记者侯赛因•德拉哈善(Hossein Derakhshan)来到以色列,他感受到“很多犹太人对伊朗人是友善的”,其评论更是耐人寻味,说明绝大多数人表示愿意与以色列改善关系。2008年7月21日,伊朗副总统伊斯凡迪亚尔•拉希姆•马沙伊在与伊朗法尔斯新闻社和《信心报》记者谈话时说:“今天,伊朗是美国和犹太人民的朋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我们的敌人,这是种荣幸。” [12]8同年10月10日,以色列为伊朗男孩赴以治病大开绿灯。但近几年以色列与伊朗关系又日趋恶化。

以色列与穆斯林世界未来关系发展将受制于以下几项原则的影响:

首先,缓和原则。西方金融危机过后,世界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人们将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看到,当今世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统一体。未来以色列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将受制于这一原则,向缓和的方向发展。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特别是巴勒斯坦之间几十年的战争,积怨颇深,但没有融化不了的坚冰,双方都应避免产生新的积怨。对于以色列来说,不能永远生活在充满仇恨的穆斯林世界的包围之中;对于穆斯林世界来说,也应看到以色列作为一个实体存在的现实。

其次,目的与工具分开的原则。以色列与穆斯林世界改善关系需要将以色列在锡安主义问题上的目的性与其他国家在此问题上的工具性分开。国际社会和当事国都认识到以色列问题的复杂性。对于犹太民族来说,锡安主义是摆脱民族压迫、民族杀戮的根本途径,其目的是要争取民族独立。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它们把锡安主义看成了实现对外战略,或建立某种霸权,或取得某种利益的工具。一旦以色列把目的与工具区分开来,他们将在着眼更长远未来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自己的对外政策。

再次,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整个穆斯林世界中,以色列与土耳其最早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一直保持下来。以色列与土耳其率先改善关系,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世界改善关系提供了成功范例。在阿拉伯国家中,它又与埃及和约旦等国家建交,为改善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关系创造了条件。在20世纪末的阿以和谈中,把耶路撒冷问题放在最后,也体现了先易后难原则。这一原则将指导以色列和穆斯林世界进一步改善关系。

最后,亮点原则。所谓亮点原则就是在比较引人注目的问题上取得了某种突破,以进一步推动其他问题的解决。以色列与伊朗关系的改善将服从这一原则。伊朗内贾德政权建立以后,处于在险恶的国际环境中实现民族安全的需要,将以色列作为对付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一张牌。面对美国军事力量对伊朗的包围,如伊朗人所愿,阿拉伯人成了他们的铜墙铁壁。随着世界秩序的不断变化,伊朗与美国关系的改善,以色列与伊朗关系的改善都将是可能的。

总之,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多元文明共存的新时代。犹太人在历史上遭受的苦难值得同情,穆斯林世界谋求民族发展和民族安全也是可以理解的,双方只有建立真正的互信,才能最终实现和平共处。

[参考文献]

[1] Bernard Lewis. The Jews of Islam[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2] Philip K. Hitti.History of The Arabs[M].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td.,1970.

[3] 杨曼苏.以色列——谜一般的国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4] 张咏梅.历史上的西亚北非犹太人[J].西亚非洲,1998(6).

[5] Khomeini. Palestine from the viewpoint of Imam Khomeini[M].Tehran: The Institute for the Compi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the Works of Imam Khomeini,1999.

[6] Katrin Kogman-Appel.Jewish Book Art between Islam and Christianity[M]. Leiden and Boston: Brill,2004.

[7] Michael Curtis. Antisemitism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M]. Boulder and London: Westview Press, 1986.

[8] 美联社. News of Associated Press Nicosia[N]. 1991-08-19.

[9] Jack Andson.Supply Weapons to Iran Again[N]. Washington Post, 1986-04-30.

[10] Thomas Friedman.Isreael Aide Traces U.S. –Iran Dealings[N].New York Times,1986-11-22.

[11] Sushmita Meka,David Johnson,Caitlin McAdam. Don’t Believe Every Opinion Piece[N]. Daily Trojan online,2006-04-27.

[12] 赵毅.伊朗称美以人民是朋友,美催伊合作[N].新华每日电讯,2008-07-22.

The Evolu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Jewish People and Middle East Muslim World

WUCheng

AbstractThe Koran differentiates the Judaism from the Israeli clearly. The Israelies are affirmative and compassiona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Judaism is negative and criticized. It shows that the early Muslims (Arabs being absolute majority) contradiction feeling. In anthropology, the Jews and the Arabs are brothers for both belongs to descendants of the ancient Semite; in religion, being the special relations between Judaism and Islam, the early Islamic leaders had to prevent Islam from being assimilated by Judaism. With the Arab Empire outer expansion, the Jews made a new great progress. In history, the Jewish people and the Muslims are good friends. For the Jewish people, Zionism aims at getting rid of the race oppression and the persecution, and realizing the national independence. For some other states, especially the great powers, they look the Zionism as a tool to carry out the strategy, set up hegemony and earn certain interests. For some Muslim states, such as Iran, the Zionism is still a tool. Facing the surrounding of the America troops, no other things are better than the impregnable fortress like the Arabia to Iran"s safety. The world current is peace and development, Israel and the Muslim world will realize that making peace and friends again will satisfy the interests of both. But the peace needs time, patience and action.

Key Words Israel; Muslim; Islam ; Arab-Israeli Peace Process; Middle East Politics

(责任编辑:杨阳 )

推荐访问:穆斯林 犹太 中东 演变 展望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