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与经验主义

时间:2023-05-05 09:55:1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科学研究的对象其实并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人通过五种感觉所感知到的世界,即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即经验。如果武断的认为人类直接研究的对象就是客观世界,那就是把人的经验与客观世界本身划了等号,那是对人的感觉的夸大,科学研究也就是滑入了经验主义的深渊。本文通过区分经验、感觉材料、客观物体,分析信仰与认识的关系,得出了科学研究要把认识从本能信仰中解放出来的结论。

关键词:认识;信仰;本能信仰;科学研究;经验主义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6-0270-01

科学家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但是从哲学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忽视了认识的中间过程,即感觉材料被人感知的过程,客观上,人只能把自己的感觉当作“客观实在”来研究,而根本无法直接研究客观世界。

一、科学研究的对象

1.经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世界的客观性,还原物质运动的本质规律。但是,科学研究的直接对象并不是物质本身,而是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即经验。笛卡尔曾想象有一个骗人的魔鬼以连续不断的幻景把不真实的事物呈现给他的感官,在他看来,这种魔鬼的存在虽然难于置信,但仍然是有可能的,所以,任何人都无法证明客观世界是存在的,就像罗素所说:“我们永远都不能证明在我们自身之外和我们经验之外的那些事物的存在。”唯物主义者假设客观世界是存在的,并以此为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发点。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认为物质世界是存在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我们产生认识的前提,但是并不是我们的感觉就等于物质世界本身,比如,我们看见了某样棕色的东西,主观上第一认识是“棕色”是这个物体是属性,但是物理学研究说明:“棕色”并不是此物体的属性,而是阳光折射的结果。再比如,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主观上的第一认识是太阳围着地球在转动,但实际结果却是地球围着太阳在转动。所以说,即使客观世界是存在的,但是人类的经验并不能代表客观世界本身。

2.感觉材料和客观物体的区别。感觉材料不同于客观物体,比如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物体本身,而是感受到的光线,我们听到的并不是震动本身,而是感受到的声波,我们触摸到的不是桌子本身,而只是桌子的表面。再比如,太阳光约需八分钟才能照到地球,所以,我们看太阳时所见的是八分钟前的太阳,假如太阳在这八分钟内消失,跟我们看到的“光线”这一感觉材料并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说,感觉材料和客观物体是应该区别对待的。

3.科学研究具有难以克服的主观性。认识的对象是感觉材料,而感觉材料不同于客观物体本身,所以,科学研究就必然带有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是难以克服的,正如陶伯所说:“由于视角的、与境的和主观的观察者的存在,实证论的客观性方案变得成问题了,这样的观察者不能在知者和已知的东西之间做出理想化的分离。”歌德所说:“我的思维没有与客体分离;客体的要素、对客体的感知,流人我的思维中,并充分地被它渗透;我的感知本身是思维,我的思维是感知。”所以,科学虽然以探索客观物质为目的,但受人的观察的限制,却具有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东西,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客观的、同人无关的东西。但是,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度中的,作为一种被追求的目的,却同人类其他事业一样,是主观的,受心理状态制约的。”

二、经验主义

1.认识与信仰。感觉材料不等同于客观事物,但是感觉材料却是人认识世界的唯一“实在的”东西,我们只有通过感觉材料才能认识世界,如果全盘否定感觉材料的实在性,就陷入了笛卡尔的“二元论”,但是笛卡尔的怀疑论仍然是有价值的,即只有“怀疑”和“自我”是实际存在的,“怀疑”与“自我”之外的存在,归根到底都是人的信仰,都具有人的主观色彩性。人通过认识和分析,把“现象”进行分类和归纳,归纳出共性和规律,再把共性和规律运用到认识世界中去,但是这种“共性”和“规律”无不是建立在不完全归纳基础上的,即不是完全客观的,而都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如在科学史上,欧几里得通过不完全归纳,总结出几何学的“五条公理”,这五条公理,并没有被证明,而是作为信仰存在的,后来,随着相对论的产生,五条公理被更多的物理现象所否定,原来作为认识基础的信仰坍塌了,认识结构也就坍塌了。

2.本能信仰。感觉材料本身被人本能的认为是独立的客体,这种“本能的认为”就是本能信仰,人在不经思考的情况下不会对这种信仰产生怀疑,就像人看到地面是平的,本能地会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方正的;人生活在世界上,为了记忆事物序列的发展变化,主观上有了时间的概念,看到物体有远有近,就产生了空间的概念,并长期以来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存在的。人类在归纳描述世界运动的时候,创造了“长度、速度、时间、空间”等概念,这些概念归根到底都是本能信仰,是不可证明的,但事实上如果不依赖于这些不可证明的概念,认识描述客观世界是很艰难的,所以,本能信仰虽然是不可证明的,虽然可能是局限的,但是在认识的过程中,却不得不依赖于本能信仰。

3.经验主义。所谓经验主义,就是把经验等同于客观世界,对本能信仰不加怀疑,以经验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以“先验的”认识为出发点来认识客观世界。科学研究要以观测为基础,因为观测得到的经验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但是科学研究却不能对经验完全信任,不能以经验为出发点,要对经验进行怀疑反思,才能更接近真理。

三、把科学认识从经验主义中解放出来

1.信仰的超越。认识发展的过程是对过去认识的否定,这种否定既有逻辑上的否定,也有基本信仰上的否定,逻辑上的否定,一般来说是局部的、小范围的、结构调整型的变动,而信仰的否定,是全局的、大范围的,是对原知识结构的全盘否定,同时也伴随着新的认识结构的重建。可以说,科学研究就是在信仰的基础上把认识从信仰中解放出来,使之更趋于理性的过程,这就是信仰的超越。对信仰超越的同时,也是信仰的重建,既打破信仰的束缚,重建新的理论模型,让科学理论更趋于理性,也就是信仰怀疑、超越、重建的过程。

2.对证伪理论的批判。卡尔·波普尔的证伪理论提出只要公理、定律不可被证伪,就可以当作是正确的来应用。这显然是实用的,几十亿年来,太阳一直东升西落,我们判断明天太阳一样会东升西落几乎是不错的。但是,如果科学研究停留于已知现象的话,那么,受人观察能力的制约,科学研究存在观察瓶颈。通过对已知现象的重新概括总结,重新建立模型,也可能找出更接近科学事物的规律,比如:纵观人类科学史,本轮——均轮理论能够解释已知天体运行规律的情况下,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经典力学理论几乎完美的情况下,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原始现象的重新概括总结,重新建立模型是对原始信仰的超越,也带来了科学的革命和人类认识的飞跃。

3.对微观世界研究的展望。量子力学有一个研究特点,就是不可观测性,人的肉眼具有分辨极限,肉眼的分辨极限达不到分子级,即人无法观测到自然分子,人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是通过实验作出的模型假设。那么,分子真的是由原子构成的吗,原子真的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吗?电子围绕原子核转动的吗?这些都只是假设,我们只能说原子结构在目前看是不可证伪的,但绝不能不能说它是真实可靠的,更不能说它是确实的。

所以,在实验条件下进行模型重建意义重大,只要建立的新模型在当前是不可证伪的,就可以认为模型是可行的,就像把夸克作为基本粒子的研究一样。当然,也可以其它形态的研究,建立新的量子力学建模,很可能现在的模型会像地心说一样被认识所淘汰。

参考文献:

[1]伯特兰·罗素. 哲学的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3]马丁.科学大战中的异中求同法[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4]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M].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

[5]李醒民.论科学不可避免的主观性[J].社会科学,2009(01).

[6]王炳文.作为第一哲学的超越轮现象学[J].世界哲学,2005(02).

[7]行宇.论达米特反实在论的路径[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8]让—弗朗索瓦·杜塞.科学的客观性不过是一种共享的主观性[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84(01).

[9]李校利.关于真理的几个问题新议[J].攀登,2009(28).

推荐访问:经验主义 科学研究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