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儿》中自由意志与理性意志的研究

时间:2023-05-05 09:30:4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1993年,托尼·莫里森作为一名黑人女作家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Beloved)于1987年问世,这部曾被《洛杉矶时报》评为“不能想象少了它的美国文学”。《宠儿》,讲述了女黑奴塞丝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追踪而至。为了不使儿女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了自己刚刚会爬的幼女宠儿。本文从文学伦理学中自由意志与理性意志的角度解读《宠儿》中人物的心理,以此来分析人物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自由意志;理性意志;冲突

作者简介:徐天琴(1995-),女,汉族,云南省昭通市人,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国文学;吕家钰(1995-),女,汉族,河南省郑州人,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3

一、研究综述

1.1 自由意志的研究综述

自由意志涉及到哲学上的认识论、伦理学、本体论三个问题。从哲学角度看,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阿奎那、笛卡尔、休谟、康德、叔本华等哲学家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苏格拉底认为知行合一,“知善属于理性领域,行善属于意志领域”,若知善就能行善,说明人的理性能够完全支配意志(赖辉亮 2008)。柏拉图(公元前400年)提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理性、激情(意志)和欲望,认为个人的正义就在于激情(意志)服从理性,限制欲望的需要,个人的不正义在于激情(意志)不服从理性,顺从的欲望的需要。这里就隐含了自由意志的问题。卢梭(1962)阐述了他的自由意志,形成了系统的自由观。他首先在逻辑上把社会状态分为社会状态和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下,自由是人性的产物,人所共有;是感情支配下任意行事的自由,即自然自由。

自由意志的理论和概念到了康德这里就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在康德(1765)看来,自由意志包含三个因素:任意性、选择性和自律性。任意性是指人有自由的一切条件和能力,处于一种既没有外界的阻碍也没有内部强迫的状态。例如,苏格拉底在死刑前被关在牢里,他既可以选择留下来等死,也可以选择逃走。选择性就是意志在理性的指导下做出的自由判断。自律性就是自己立法自己遵守,按苏格拉底的说法,当时在众多城邦中,他选择了雅典,雅典的法律是人民选择的,通过自由与理性进行了选择,选定了自我约束和服从。

从国内研究来看,聂珍钊(2014)在其《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中指出,“自由意志指人的不受理性约束的意志,其动力来自于人的不同欲望,如性欲、食欲、求知欲等,在伦理学意义上,自由意志属于动物性本能的范畴,并无善恶区分。”

综上所述,国外对自由意志的研究主要是在哲学层面,康德对自由意志做了全面地阐述,形成了系统的自由意志观。苏格拉底忽略了自由意志的存在,即知善不一定行善的存在,这也是人的自我选择、自我决定。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来看,聂珍钊教授认为自由意志不受理性意志约束,但笔者认为聂珍钊教授忽略了理性自由。因此笔者认为伦理学视角下的自由意志应包括理性自由和本能自由,理性自由是指在不受任何约束的条件下自主地选择符合本人伦理道德规范的理性行为;本能自由是指不受理性意志束缚之下人的动物性本能,本能自由不受伦理道德约束,它是兽性因子的意志体现,其动力主要来源于不同的欲望,如食欲、性欲等。

1.2理性意志的研究综述

康德(1765)把人类理性分成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方面,在他看来,人类理性除了在知识方面的用途外,还有实践方面的用途。他在《纯粹理性批评》中论述了人类理性在知识方面的运用,证明了人可以获得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自然知识,自然界即现象世界是受人类理性先天颁布的普遍必然的规律支配的。在这个基础上,他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论述了人类理性在实践方面的运用,证明了人可以摆脱自然规律的支配而完全按照理性为自己订立的法则即所谓的道德规律行动。康德认为实践理性的基础是意志,意志的本质就是在自己决定自己,它只能以它的自有作为它的目的,即意志自律。在他看来,虽然自由意志的存在从理论上讲既不能得到证明也不能得到反驳,但实践理性却要以意志的自由为先决条件,否则精神上就失掉了任何意义。

海德格尔(1927)指认为达到纯粹的意志(理性),我们也就必须排除意志之表象中的任何经验要素,或者说与经验相关的原则。由于意志总是对某一对象之实存的意欲,所以,纯粹意志之对象只能是意志之意欲自身,并因此是自我意欲的意志。但是,海德格尔随即指出,虽然纯粹意志所意欲的是自己本身,这并不就使其成为利己主义的、非伦理之意欲,而是其自身的本质,也即是“意志的本质”。也正因此,纯粹意志在其自身已经是伦理的,即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开端所言的善良意志,而纯粹意志之所以是唯一无条件之善,不是因为其对象或者后果是善的,而是按照海德格尔“因其自身”,即其“对自身的意欲”来说就是善的(王志宏 2008)。

聂珍钊(2014)认为,“在文学伦理学中,理性的人是关于对错和恶善的高级认知能力,与人的动物性本能相对。理性意志是理性发挥作用的体现,主要用来抑制或约束自由意志,使自由意志变为理性意志。理性意志由特定环境下的宗教信仰、道德原则、伦理规范或理性判断驱动。理性意志属于伦理学范畴,它以善恶为标准约束或指导自由意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理性意志是指,在特定环境下,行为人综合分析各方利弊之后作出最有利于自身和作用物的判斷和选择。

1.3文学伦理学研究综述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观点,文学起源于人们记录伦理经验和伦理范例,以供人们学习和借鉴的内在需要。因此“文学从来就是人生的教科书,其教诲功能是其基本的功能”(聂振钊 2014)。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羽毛球》是早年创作的饱含意蕴之作。《隐身人》通过描述格里芬的意志从自由意志到非理性意志的发展过程,以及与肯普的理性意志的博弈,向人们讲述了人应该如何利用科学的伦理故事。

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伦理环境是文学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要求“文学批评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即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批评文学。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有其固定的属于特定历史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对文学的理解必须让文学回归属于它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这是理解文学的一个前提”(聂珍钊 2014)。哈罗德·品特于1978 年创作的《背叛》是一部关于婚姻出轨的伦理剧。剧中杰瑞与爱玛之间的“婚外情”揭示出人是一个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体现出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之间的伦理冲突。“婚外情”最终造成爱玛与罗伯特的婚姻即将解体以及杰瑞“回归家庭”的故事结局,与七八十年代的婚姻伦理环境完全契合。同时,我们也看到伦理语境对于意志冲突中自由意志之所以会败下阵来而理性意志能够占据主动的影响.

国外的学者多从伦理道德角度评析文学作品,其中极少数涉及自由意志与理性意志。在The Company We Keep;an Ethics of Fiction中,韦恩布斯(1998)评论道作者应该在他的作品中清楚自己的伦理立场,同时读者也应该试着领会作者的立场。他强调说,文学需要作者与读者双方的伦理反思。伦理学批评理论系统的进步需要通过文学作品的大量实践,作者表达或者读者领会相关的因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文学伦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批评理论,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两个方面,其一,文学作品的教诲意义和伦理道德价值;其二,文学作品所处的伦理环境与伦理语境。本课题也将围绕这两个方面对黑奴制度下的非裔美国小说进行分析,探究人物自由意志与理性意志的冲突,从中认识到黑奴制度对人性的压迫和作品的现实意義。

二、塞丝: 自由意志与理性意志的冲突

在《宠儿》中,塞丝身上体现了母爱之痛、两性爱之痛,但母爱之痛给她造成了更深的创伤。塞丝有过两段感情,和黑尔结合生下了四个孩子,在塞丝被“学校老师”用皮鞭抽打,抢走奶水事件之后,黑尔销声匿迹,再也没有出现她的视野里。而当保罗·D告诉塞丝,当时黑尔在场并目睹了这一切之后,从她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她的母爱更有甚之,“我可不想知道,也没必要记住那些。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呢:比如操心,操心明天,操心丹芙,操心宠儿,操心衰老和生病,更不用说爱了。”(托尼·莫里森,2006,81) 而在第二段和保罗·D的感情中,塞丝很大程度上视保罗·D为她过去的述说者,悲伤时的依靠。保罗·D搬进甜蜜之家和塞丝同住没多久,他就发现塞丝十分宠溺丹芙,为丹芙做错的事情道歉,宠儿进入甜蜜之家后,塞丝更加无视保罗·D的存在。甚至保罗·D因得知塞丝杀死自己孩子的事离开后,塞丝依然没有将视线转移到保罗·D身上。

生下宠儿之前,塞丝在逃亡途中,她在乎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是她自己孩子的性命。在被鞭打和抢夺奶水时,她依旧考虑到自己的孩子。塞丝同其他母亲一样,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甚至只能在孩子身上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但当自己孩子面临着和奴隶命运的时候,遭受一切可能遭遇的不公平对待,她选择杀死了宠儿,遵从了理性意志,压抑了本能自由,弱化了作为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不舍。小说中塞丝杀死宠儿是所有事件的导火索,小说中虽未回忆塞丝杀死宠儿时的挣扎与不舍,但当宠儿十八年后再度回到她身边时,她所有压抑和隐藏的母爱如洪水般一发不可收拾,容忍宠儿的一切,为她做所有的一切。因而塞丝在宠儿再度回到她身边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的理性自由,对丹芙亦是如此,毫不压抑母爱的天性,即使知道丹芙和宠儿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她仍然自己承担着所有的一切。在保罗·D进入甜蜜之家的第三天,丹芙质问保罗·D还要在甜蜜之家呆多久,塞丝不允许保罗·D说任何关于丹芙的坏话,她说道,“我活着的时候保护她,我死了还保护她。孩子就是孩子,成熟对一个母亲来说啥也不算”。(53)

莫里森在小说中写道,“解放你自己是一回事,占有被解放的自己是另一回事”。(123)获得自由之身并不意味着获得自我的主动权,承认黑人奴隶的身份,接受作为奴隶遭受屈辱的过去,成为完整独立的个体。但塞丝始终无法正视过去同现在的区别,她后背鞭痕形成的树枝形状就是她对过去的拒绝。小说中写道,“对塞丝而言,未来就是将过去拒之门外”。 塞丝不承认自己的过去,却又从生理上、心理上回到过去,分不清楚过去和现实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塞丝选择服从了自己的本能自由和理性自由。之所以塞丝经历这么大的转变,都是源于她杀死宠儿给她带来的创伤。因此在那以后,她带着愧疚活着,承担孩子的一切过错。她杀死宠儿是源于强烈的母爱,后来对宠儿和丹芙的纵容和溺爱也是源于强烈的母爱。

三、保罗·D:被蒙蔽了的理性意志

保罗·D同塞丝一样,无法正视自己的过去——被戴上马嚼子的历史,种族暴力和爱的痛苦使他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他将自己过去的经历锁在胸前如秘穴般的红心烟罐中。18年后,在甜蜜之家与塞丝的再次相遇,他终于停下了脚步,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可以把彼此的故事并置的塞丝。

“甜蜜之家”拥有包括保罗·D在内的五个身强力壮的黑人成年男子,白人主人加纳先生给予他们一定的尊重,教他们识字,甚至允许他们用枪。但他们的活动范围只限于“甜蜜之家”,没有自由恋爱和选择配偶的权利。无数个夜晚,他们想着塞丝,但只有用小母牛泄欲。保罗·D重回甜蜜之家的第一天与塞丝发生了情爱之事,但这同样是由于过去的牵绊, “他对他的魂牵梦萦已经是太久太久以前的事了, 保罗·D从眼角瞥见她的乳房在一起一伏,觉得不舒服。那两个松弛的、又扁又圆的东西他绝对不需要,尽管在楼下他那样捧着它们,放佛它们是他最珍贵的部分,还有他在厨房里像淘金者翻动矿砂那样探查的锻铁迷宫,实际上是一堆令人作呕的伤疤。”(25)不难看出,保罗·D清醒之后并没有想与塞丝发生情爱之事,至少不想和现在的塞丝发生情爱之事,事后因自己的疯狂而作呕。他的理性意志受到18年前兽性因子的影响,也是他压抑了18年自以为还存在的本能欲望。他在过去的纠结中挣扎,狂躁不安地挪动睡觉的地方,从客厅到塞丝的创伤,从祖母贝比·萨格斯的卧室到地窖。

如果说保罗·D跟塞丝的情爱是源于18年前压抑的性欲,那么他与宠儿的结合完全是出于当时的欲望,可能有情欲可能有好奇欲,但他的本能欲望最终还是战胜了本能欲望。小说中这样写道:“只要他的眼睛定在猪油罐头的银光上,他就是安全的。可是一旦他像罗得的老婆那样发抖,娘儿们似的像回头看看身后罪恶的实体;一旦他对该诅咒的作祟者心生同情;一旦顾及他们之间的交情,想要把它搂进怀里,那么,他同样会迷失。”(136) 很多评论家对于保罗·D与宠儿的结合做出的解读是宠儿拥有的超魔力使保罗·D沦陷了,但就小说来看,保罗·D确实不可控制地与宠儿发生了情爱之事,但他的本能欲望不止一次地摧毁了他理性意志的城墙。在宠儿那“触摸我,我的内心,叫我的名字”的召唤声中,他感受到作为黑人男性的无助与无力,他无法拒绝年轻稚嫩的宠儿,无法拒绝自己年轻梦寐以求的身体。但他清楚并明明确确地知道,他不能同宠儿发生情爱之事,对不起收留他在“甜蜜之家”的塞丝。

四、斯坦普·沛德:理性自由的战胜

斯坦普·沛德一直將自己当成一名基督的崇高战士,自以为受到整个黑人群体的尊重,因而为了彰显自身的重要性,他像保罗·D透露了塞丝杀死自己女儿的事情,无比地夸张这件事情的不良影响,但其实他自己同样不想自己的妻子受到如此非人的待遇而杀死了她。

在他告诉保罗·D之前,他没有想过后果,单纯地想凸显自己在黑人社区的重要性,尤其是保罗·D已经离开这个地方多年。保罗·D知道这件事情后离开了“甜蜜之家”,住到牧师家的地窖里,斯坦普开始怀疑纠结告诉保罗·D正确与否,毕竟他与贝比萨格斯曾经是很好的朋友,而且他还偏爱丹芙,认为自己不该将“甜蜜之家”最后一个正常的人赶走,考虑到塞丝的个人感情在其中,他也许弄错了,也许塞丝过段时间会把这件事告诉保罗·D,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他在内心为自己所做的事情的辩解,以证明他所做的是正确的,并且能得到所有人的尊重。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还是选择了维护自己在黑人群体中的名声和地位,选择了于自身有利并与自身道德规范相符的决定。在那之后,他想方设法地弥补,为保罗·D考虑住所,再一次炫耀自认为的地位;走访“甜蜜之家”,多次走到门口,但又碍于找不到好的借口,而止步不前。斯坦普是个十分自以为是的人,为维护自认为的名声做了很多无意义的事,他考虑自己的名声,考虑在黑人群体中的地位,从而做出了符合自己的道德规范的选择。

五、结语

通过对《宠儿》的解读,可以看到塞丝、保罗身上都体现了强烈的自由意志和理性意志的冲突,这种冲突反映了他们自身对自己身份的不认同。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黑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法给自己一个清楚的定位,激化了种族矛盾,导致了一些看似违背常理的事情发生。据此,利用自由意志与理性意志来分析黑人的心理活动,有利于我们充分地理解黑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减少误解,更好地融入彼此。

参考文献:

[1]罗素,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刘毅. 自由意志:哲学与心理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

[3]邓晓芒.康德理性概念的三个层次[J].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版).2004.2

[4]G.W.F.黑格尔, & 程志民. (1997). 论自然法的科学探讨方式. 世界哲学(3), 1-8.

[5]MARTINHEIDEGGER. (1996). 海德格尔选集.下. 上海三联书店.

[6]梁心怡. (2017). 韦恩·布斯:修辞视角下的文学理论研究.

[7]托妮·莫里森. (2013). 宠儿.第2版. 南海出版公司.

[8]聂珍钊. (2004). 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 外国文学研究(5), 16-24.

推荐访问:意志 宠儿 理性 自由 研究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