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灵成长构建完善人格

时间:2023-05-04 14:35:1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就在于“做人”两个字,古圣先贤的思想遗产是中国文化最宝贵的财富。这些大学生们最迫切的心理需要是心灵的成长、人格的构建,所以,笔者将教学重心放在了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介绍上来,希望能通过古人的人生方式的讲解给学生以借鉴。

关键词:成长;人格;教学

中图分类号I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140-02

《中国文化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比较重要的课程,各个大学普遍开设了这门课程,尤其是文学院或者人文学院都将这门课设置为专业基础课。《中国文化史》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基础。关于这门课程的教材也非常多,如冯天瑜《中国文化史》、柳诒征《中国文化史》、王力《中国文化概论》等,还有很多学校的自编教材。这些教材或者侧重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或者侧重中国思想史,或者侧重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成就。因此,形成这门课有很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可以侧重传授知识,介绍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一些文化常识,比如礼仪、制度,也可以侧重学术研究,介绍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文化成就,或者常规地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内容。以上这些知识性的内容非常重要,也都是目前大多数大学生们所欠缺的,因此,非常有传授的必要,但是在笔者个人看来,现在是一个资讯特别发达的时代,学生完全可以收集整理、整合这些客观性的信息,从而达到了解中国文化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重点的选择成为首先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侧重与引导

关于教育目标,我们古人总结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说我们教育的目的,从内在讲是培养人高尚的德行,从外在讲是要人学会与他人相处,最终的目的是要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所以古人认为教育是以人的成长为目标的。我们今天讲的教书育人也是这个意思,教书的终极目的应该也必然是为了育人。

人不是天然就能获得心灵的成长的,人既不是随着年岁增大而必然获得心智的成熟,也不是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完成人格的构建。人成熟的标志是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为标志的,而这正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严重欠缺的地方。教育的目标应该帮助人完成心灵的成长,完成人格的构建,这个任务应该从人的出生开始逐渐到大学毕业,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慢慢完成。学校教育是人成长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人在学校体系中的求学阶段正是人的成长中最关键的时刻,然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倒向了知识性的传授,所以人的价值观的确立这项工作就差不多完全转移到了大学。学生们一进人大学,骤然获得的自由和轻松让多年累积的问题一下子暴露出来,他们的人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问题非常多,简直让人应接不暇。面对那么多历史遗留问题,我们简直不知道从何人手,我们得将孩子们过去十几年来没有构建起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审美观一点一点地帮助他们构建起来。

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就在于“做人”两个字,古圣先贤的思想遗产是中国文化最宝贵的财富。这些大学生们最迫切的心理需要是心灵的成长、人格的构建,所以,笔者将教学重心放在了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介绍上来,希望能通过古人的人生方式的讲解给学生以借鉴。

笔者在设计教学时,对于诸子学说给予了重点讲授。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原点,古圣先贤多方位、多角度全面探讨了人生的种种可能性。他们从各自的思想基础和人生追求出发,设计了各式各样的人生理念和人生方式,有追求兼济天下的,有追求独善其身的,有追求宗教苦修的,有追求权谋立国的,这多样的人生方式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思想资源,而且他们的思想都从自我推及家国,这样一个思考逻辑无形中对学生们也是一种引导,引导他们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式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们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国家。

在古人的人生追求中,国家与社会都不是虚的概念,那是结结实实的人生载体。中国是一个人口密集型的社会,因此如何与自我相处、与他人相处就成为中国文化关注的核心。我们智慧的古人曾经给出我们非常精确的行为标准,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为人之准则,天地君亲师是中国敬畏的对象,现在我们不讲这些,学生们就进退失据,不知道该怎么样生活,怎么样与自己相处,怎么样与他人相处。学生们很迷茫,他们特别需要人生方面的指导,笔者的教学实验获得了学生的极大肯定。

二、教师个人的成长与超越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像《中国文化史》课程先天就具有培养学生价值观的有利条件,那么其他学科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呢?笔者觉得这就要靠教师个人的魅力了。他们需要以自己的人生状态、人生理念引领学生,帮助学生塑造自己的人生。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文化真空的时代,既没有传统文化的塑造,也没有西方精神的引领,人性的堕落从来没有比这个时代更明显。因此,才出现了以“妓女与黑社会”作为人生理想的孩子。抱有这种理想的孩子还不是个例,有少不更事的幼儿园小朋友,有已经接近成年人的高中生,这是非常可怕的现实。如果再不及时地进行“树人”的教育,恐怕形势会更糟。我们下一代的孩子正在快速地长大,而“树人”的教育却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成效。

如果说,我们现实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实用主义,那么我们深受人文精神熏染的人文学者最应该保持一种超越的精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自身的精神境界如果变得卑微,如何能担当精神引领者这个角色呢?我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作为个体,我们都追求精神上的超越和心灵的自由,作为教师,我们要以普世的价值观念引导我们的学生完善人格,追求理想。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笔者一直在思考教师的职业操守问题,说实在的,笔者发现这真不是一个局部问题。在中国目前的很多行业中,职业和事业的界限都被模糊了,当人仅仅将自己从事的工作看做职业的话,那么这份工作带来的必然是对利益和效用的追逐,对个人名利和得失的斤斤计较,敬业就是痛苦的。如果将工作和自身的人生意义联系在一起,那么事业感的满足会让人不计较名利和得失,即使遇到压力和阻力也会无怨无悔,这样,敬业就必然带来心灵的极大满足。笔者认为敬业的敬是敬重和敬畏,任何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保持一种敬重和敬畏的心态,尤其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更应如此。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人,工作内容是塑造灵魂。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的心灵也许在我们的引导下走向超越,也许在我们的误导下走向沉沦,我们怎么能不敬畏?只要保持了敬畏,我们就会谨言慎行,兢兢业业。作为教师,必须在心灵层面持续地进行自我完善,在知识层面不断地进行思想更新,以期胜任精神引领者这个角色。

为人师这份工作让笔者有一个引领他人的机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因为有了学生不断追求向上的这种砥砺,也让笔者能够长久地保持一份精神上的超越,不至于迷失和平庸,堕人沉沦。

在谈教师操守问题时,我们常常用到师德、师风建设这个概念,笔者觉得不如说将这个概念置换为教师的心灵成长问题、人格构建问题。说到底,我们教师也是这个时代教育的牺牲品,我们的人格也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所以教师也面临着一个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问题,这不仅仅关系到为人师的任重道远,也关系到自身的幸福与幸福感。

我们这一代绝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君子忧道不忧贫的圣人教育,也没有超凡人圣的宗教追求,所以,人的本能还是决定人的行为方式的关键因素,丛林法则也成为社会生存的基本法则,目前的高校教育制度的种种短视政策又加剧了这种无序状况,使得人们不再关心灵魂问题、精神问题、人生问题,然而,心灵问题不解决,人就会迷失,就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困扰,人性的弱点就会不断地支配人的行为向下运行。人不能持续地克服自身的弱点,怎么能担当“为人师”这样一个塑造灵魂的工作呢?

教育是百年树人,教师个体的成长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谓师德的概念,笔者理解的是为人师者应具有较为高尚的道德。道德有基本道德和高尚道德之分,作为一个普通公民,遵守了基本道德就可成为合格的公民,而“为人师者”则应该用高尚的道德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地追求高尚道德,追求精神上的超越,所以,笔者建议,不要提“师德师风”这个概念,要提“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这个概念,让教师在自我成长中获得内在德行的提高,最终实现自助助人的人生目标。

【王丽梅: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教学工作】

推荐访问:人格 构建 完善 心灵 成长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