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的学问

时间:2023-05-04 13:55:1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文/

据说央视纪录片频道曾经想拍一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纪录片,但最终没有实现。其实朱伟早在1997年出版的《考吃》里就已经按此序追根溯源,据说是在“闲得无聊的90年代初”做的。虽不至图文并茂,也是洋洋洒洒,令人唇齿生津了。

《考吃》50篇作完,作者朱伟供职的三联以为这本书引文太多,担忧大多数人的古文水平。况且那个时候大家对吃的兴趣似乎也没有今天这么热烈。几经辗转,《考吃》最终在中国书店出版,第一版只印了3000册。不成想,很快就卖完了,又加印了两万册。到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又重新出版,中国人好吃的性格,倒印证了这本书的销路。

长久以来,因为种种原因,中国俗文化一直被中外史学家忽略。然而,中国文化的种种,在饭桌上都显得特别生动、清晰。这是一部不完全的中国俗文化史,说“不完全”,概因这50篇文章各写一样饮食,从油盐酱醋到米面鱼肉,在信奉“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实在不能完全概括丰富的中国饮食。作者对此深有所悟,他的计划本是拟照顾亭林的《日知录》,在饮食领域作两百篇考证,集起来可以是一部中国饮食文化史。这50篇,还远不到计划的一半。

但这部分的文章,已经从最基础的食物里,为源远流长的中国饮食文化打下了一个基础。每一篇文章都以笔记的形式呈现,其中所记多为前人文献,资料的收集、研究和汇编,从“厨神”的考证开端,内容饱满而精致,足可细品慢读。

我们能够从这些饮食的源流里,找到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发生发展,这些变化到了今天,便是传统。比如据说由汉高祖之孙刘安在炼丹之余“无意中”发明的豆腐。而这位宣扬自然天道观的“淮南王”,活着时一直攻击儒家为“俗世之学”,他被儒家视为死敌。以至于他死后,孔庙祭器因此而绝不用豆腐。

在儒家正统之外的这些“花边新闻”,在岁月的洗淘之下透着幽默,奉上神坛的儒家,案上便升起了烟火之气。在看古人对豆腐毫不吝啬的赞颂,事无巨细的烹饪方法,附上各种民间传说,大江南北、儒道佛僧、平民百姓,光是一篇《豆腐》,中国人的历史,便严丝合缝地串起来了。

吃得讲究,也是中国饮食的一大特点,讲究之处,大抵在于食材之珍稀、所耗之巨大,“食材”在古代,至高的荣誉当是被列为“贡品”。《考吃》在详列基本食材后,也纳入了一些被列入“贡品”的珍贵饮食。名贵如鲥鱼,平日生于海中,每年只夏初才进长江,到达之处最多不过南京。宋以前,史料中难见吃鲥鱼的记录。名以后,鲥鱼被规定为南京应天府的上贡贡品。而这些离水便死的鲥鱼,实在比杨贵妃的荔枝还要难送。入清以后,鲥鱼的进贡规模扩大,在南京设有专门的冰窖。送鱼人在途中不准吃饭,只吃蛋、酒和冰水,三千里路要求三日之内送到。付如此代价,进京的新鲜鲥鱼,开封之后,十有八九已有异味。

鲥鱼之贡在康熙年间废除。当时的山东按察司参议张能鳞写了一篇著名的,代请停贡鲥鱼疏》,此文情真意切,康熙皇帝见疏后下令“永免进贡”,从此结束了“每三十里立一站,白天悬旗,晚上悬灯”,做飞速传递的进贡之路。在《考吃》里,人是其中主角,每一种流传至今的食物,都少不了几桩典故。散见于古文献里的种种饮食方法多有讲究之处,许多是由文人墨客所创所倡,当这些记载于正史的历史名人在一食一饮中寻悟滋味,生活的耐人寻味,足教人在阻且长的道路里,“努力加餐饭”了。

推荐访问:学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