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成为人生导师的路径探索

时间:2023-04-30 12:55:1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我国思政教育迈入全新的阶段,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受工作时间分配、专业化建设、时代发展等因素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成为人生导师的路径进行初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大思政”背景 人生导师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建设规定》中给高校辅导员下定义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该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从该定义看,一是辅导员在高校的身份是教师与干部并重;二是高校辅导员主要工作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三是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应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而《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对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九方面辅导员职业功能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規范,并对每个板块提出了明确职业能力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高校辅导员面临的“大思政”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而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政治判断上的这一重大认知对我国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更赋予了教育事业优先大力、强力发展的地位,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注入国家政策的力量。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不断传出喜讯。从政策上而言,教育部连续印发一系列文件,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及《一年普通高等辅导员队伍培训计划》等等。从专业化建设而言,我国设立了“教育部高校按培训和研修基地”,将“海外研修”作为辅导员培训的常规项目,从而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各项工作能力。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环境现状

首先,目前就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而言,绝大部分精力花费在学生的日常事务性管理工作,如奖学金、贫困生、统计信息材料等方面,事务性的工作与“传道授业解惑”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交叉、重叠,缺乏针对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模糊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致使越来越多的高校辅导员认为自己是一名高校行政工作者,甚至是“职业保姆”。

其次,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更是大步跨向大数据时代,存在交流便捷,信息全面,数据丰富等特点。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各式的新媒体APP软件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轨迹,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丰富了工作维度。同时,由于信息来源多样化,导致全球文化冲突,不同程度的引起学生思想碰撞,对高校辅导员传统灌输式的工作方式形成强烈冲击。

最后,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学科背景多种多样,专业结构也复杂多样化,如理工类、艺术类等,专业思政、教育、心理学出身的辅导员占据少数。这意味着很多高校辅导员自身存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薄弱,理论功底较差,影响了辅导员的政治敏感度和判断力,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产生力不从心的状态。

三、“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成为人生导师的路径探索

(一)提升思想认知,加强专业化建设

1.提高政治性。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强调,高校教师应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高校辅导员应紧跟大思政背景下教育改革发展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提高政治性,从而为更好的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政治基础。

2.加强专业化。《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将辅导员职业标准结构层次做了充分展示,并详细的划分了各个板块的辅导员职业功能。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应搭建各式专业能力提升平台,辅导员参照《标准》每个模块的能力和理论,加强专业化建设,从而提升职业技能。

3.推动创新力。李克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高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学生打下专业基础。

(二)拓展网络思政,强化教育爱概念

1.明确职责。就目前高校辅导员而言,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应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实际的工作中,学院的日常事务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占据了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绝大部分时间与精力。因此,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明确自身的职责,以学生日常工作为抓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2.积极学习。作为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应当树立学习常态化理念,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只有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期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武装自身,以便更好地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地学习新媒体软件,网络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世界存在虚拟性和现实性的双重特性,加强网络科技的学习,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交流工具,较快的完成日常工作,也可以通过辨别大数据,可以更有方向的引导学生认识主流价值观。

3.强化教育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也说明爱是教育的本质,而爱学生则是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育爱是一种能力,情感型的教育爱是喜欢,理智型的教育爱是宽容和耐心,超越型的教育爱是包容、欣赏和尊重。高校辅导员给予学生的爱应该是公平的,公正的,无私的。日常应增加交流,增进感情,尽可能了解学生的成长,从学生的成长视角出发,赋予学生真诚的关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给予学生最多的鼓励与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心,切实帮助学生成长又成才。

结语

作为高校辅导员,需要演绎亦师亦友的角色,通过强化教育爱,以朋友的身份获取学生信任;通过积极学习思想政治,开展作为人生导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不断融入学生成长教育中;通过推动创新力,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强化学生原始创新力的重要作用。切实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能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参考文献

[1]陈伟祥.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困境与对策[J].服务体系,2017.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吉利.关于高校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8.

作者简介

马冯莉(1990.06—),女,籍贯:浙江绍兴,硕士,助教,上海建桥学院,研究方向:辅导员职业生涯定位。

推荐访问:辅导员 导师 路径 探索 高校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