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文小说第一波:港台作家们的开拓角色

时间:2023-04-29 21:55:1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加拿大来了一批港台移民作家,他们秉承了五四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吸取了西方的现代派养分,浸染了枫叶国开放自由的思维方式和氛围,在二十多年间,发表了相当可观的作品,是为加拿大华文小说第一波。可惜,学界似未注意他们的开拓者角色。本文试梳理他们的作品,为加拿大华文文学建立一个谱系。

关键词:港台移民作家;跨国性;谱系;加拿大华文小说;第一波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3)3-0075-06

二十世纪前半叶,在制度化的种族歧视阴影之下,加拿大华人的发展空间狭隘,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华人社区俨然是个单身男子聚居地。在孤单的离散生活中,他们举办许多文化(文学)活动,意外地使唐人街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社区。这些来自岭南的华人,以自己熟悉的古典诗、民歌、粤剧班本等形式来表达思乡思亲之情与处于异国异地的感受。他们舞文弄墨,显然并非为了成名成家,而是为了身心有所寄托。他们的文化(文学)活动的多重意义,我在两篇拙文已经做了初步的梳理。①从他们所发表的文学类型来看,古典诗、对联、民歌、粤剧班本等形式无疑居多,篇幅较长的小说(无论是短篇或是长篇)的创作,因缺乏写作的主观(如写作习惯)和客观条件(如出版渠道),而明显地缺乏。但是,也并非完全没有。住在埃德蒙顿的宽达(黄宽达),曾发表不少古典诗,他偶尔也写新诗。他曾在1953年11月3日《大汉公报》发表新诗《重逢》,之后,又把内容改写成同名小说,在同年12月5日连载。②这篇小说对于青年华人在学业和人生路途上的彷徨,有真切的描写,是笔者看到的可能是最早的加拿大华文小说创作。

中加建交之前,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极少。计分移民法在1967年开始实施,令华人首次在申请入境时不受到种族歧视。此后,来自各地特别是港台的华人移民大增。六七十年代来自港台的作家如冯冯、梁锡华、朱小燕、马森等,以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创作经验,较早地以加拿大作为背景创作小说,成为加拿大华文小说第一波。总的来说,他们的小说创作连接了五四文学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摄取了六十年代现代派文学的技巧和素质,以及浸染了枫叶国开放自由的思维方式和氛围,是三者共同作用之下的混合产物。他们那些带有现代派风格的小说实验(例如马森的某些小说),跟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来岭南人的民间创作和古典诗,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大相径庭。这些小说的出现,给加拿大华人文学场域带来了新的生机,扭转了加拿大华文文学发展的轨迹。一般人知道美国在六七十年代出现了於梨华、白先勇、欧阳子等小说家,原来几乎同时,在加拿大也出现了来自文化地理背景相似的华文小说家。在加拿大华文文学发展史上,他们是华文小说的开拓者。余波未了,又兴新浪,至今仍发挥着能量。

九十年代末,华人移民特别是中国大陆新移民迅速增加,他们与原先的华人移民,共同构成一个缤纷多样的文化景观。到了二十一世纪头十年,华人文学场域,无论从作者背景、创作数量、出版渠道、读者期望等角度来看,已经有所改变。有个别在原居地已经享有盛名的作者,凭着原有的文化资本,迅速在加国华人文坛享有地位。有些原是留学生,毕业后居留加国,成为专业人士,依靠本身的努力和天分,屡有佳作,在大陆的文坛逐渐获得肯定。这些新移民的小说创作可以视为加拿大华文小说的第二波。

近年来大陆学者开始注意到新移民的文学成就,这是个可喜的现象。可是,普遍对于之前的作家作品却只字不提,令人遗憾。为了尊重历史,本文将把六七十年代开始移民到加拿大的港台作家作品,做一个评介,尝试为加拿大华文文学建立谱系。以下的作家顺序,大约结合他们移民加拿大和作品出版的先后而排列。

一、激起千层浪

我们知道华文文学的一个重要属性,是它的移植本质。在加拿大(或者北美)除了极少数第二代华人或者外籍汉学家能用华文写作之外,可以说,华文文学的创造者,绝大多数是来自有华文传统的地域(中港台,东南亚某些地区)的移民,或是曾在这些地方受过华文教育,先移民他国,后辗转到加拿大的人。在计分移民法仍未实施之前的1965年,很巧合地,已经有数位港台作家,来到枫叶之国了。

冯冯(1931~2004)是个传奇人物。他生于广州,本名冯培德(字士雄),父亲是乌克兰人,母亲是广西壮族人。他1949年随海军到台湾,1964年以长篇小说《微曦》四部曲轰动一时。他通晓多国文字,曾任翻译。1965年,他遭受政治迫害潜离台湾到温哥华。1970年代曾任《大汉公报》编辑。他1997年到莫斯科,谒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出席由俄罗斯联邦交响乐团和莫斯科蓓蕾舞团联合演出他创作的《水仙少年》和《雪莲仙子》的首演,获得乌克兰国家音乐学院荣誉学位证书。

冯冯是个多产但不滥制的作家。冯冯的文笔优美流畅,所营造的故事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叙述跳跃性强,抓住人物的精神和感情精髓,加以生动的对白,引人入胜,很有可读性。1965年移民加拿大后,他出版有长篇小说《昨夜星辰》(1968)、《冰山后面的迷雾》(1971)、《冰涯》(1977)、《紫色北极光》(1980)、《哭泣的紫枫》(1980)和自传体长篇《雾航》(2003)。也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柯飘湖》(1972)。他于2004年病逝台湾。

冯冯是较早出版个人华文短篇小说集的作家。他1972年出版的《柯飘湖》包括27个短篇,题材广泛,不以完整的故事为依归,而以生活的切面为主,一个场景,一段对话,皆能发挥成篇。冯冯的语言流利自然,富有弹性,充满了叙述活力。他的《望船的孩子》③一开始,场景是一群淘气的孩子在圣罗伦诗河畔的沙滩上嬉戏,他们互相取笑,其中一个口气一转,把注意力转到远处站着望船的华人孩子,于是,孩子们充满歧视的语言冲口而出,互相比拼,小说的张力节节上升,最后两句分行出现,强调了望船孩子的内心独白:哪一天才有中国国旗的轮船来呢?/望船的小小“支那蛮”悄悄地留下眼泪了(页14)。至始至终,望船孩子不发一声。让无声的委屈,无声的抗议,最后落在一个愿望上,冯冯不露声色,到最后图穷匕见显露主题。这种手法也用于《小城之剪》中。④在一个小城里,几个嬉皮士年轻人在台上剃光头,台下看客不知就里,问为什么要剪掉头发,你一言我一语,到最后,才由主持人出来,说是为了一个慈善目的,筹钱是为了一个失去双腿的青年人。小城的居民从好奇、反对,马上转而感动、支持,争着出高价叫他们剪发。标题小说《柯飘湖》⑤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神话,法国青年柯飘爱上了印第安女子妮娜,但是,印第安人不容许,两人分手,待纷争平息重聚,女子说每年在他生日那天晚上,会在山谷叫他的名字。若干年后,青年回来,他听见女的叫他,但却不见人影,他回应她的叫声,但却引来杀身之祸。原来,妮娜多年前已牺牲了。“柯飘湖”(Lo Lac Qu’Appelle)位于加拿大北中部,印第安人命名为“柯飘湖”以纪念这段恋情。冯冯能从印第安人的传说取材,可谓独到。

冯冯的长篇《哭泣的紫枫》(1980)⑥旨在通过一对经历磨难的异国恋情,批判种族歧视和文化偏见。他把小说的时空放置在六七十年代的温哥华。十七岁的温妮跟来自澳大利亚的篮球队员迈克相爱,她父亲因为受到歧视而对西方人充满仇恨和偏见,极力发对,迈克与温妮无奈在球队见证下成婚。因为温妮未够十八岁,迈克被温妮父亲控告入狱,两代人之间的藩篱更无法逾越。迈克获得保释后回到澳洲,澳洲的白澳政策百般刁难亚裔,为了筹钱让温妮入境澳洲,迈克答应为一家广告公司乘风筝高空飞行。温妮到达之日,迈克竟在飞行时意外丧生。作者把加拿大与澳洲白人社会的泛种族歧视联系起来批判,震撼有力。女主人翁领了丈夫的保险金后,没有留在澳洲也没有回到加拿大,而是到印度参加德兰修女扶贫的救济扶贫。这个峰回路转的情节,升华了女主人翁的爱情,也把这个爱情加反对种族歧视的主题,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这个提升绝非偶然,它流露了作者日后皈依宗教的心迹。

东方白(1938-)是个探索型的小说家,他原名林文德,台湾人,台湾大学农业工程水利科毕业,1965年到加拿大萨省大学(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深造,1970年获博士学位。他1974年定居埃德蒙顿,任埃尔伯塔省的水文工程师,是个既懂科学又懂文学的作家,跟美国的张系国不相伯仲。东方白以加拿大为背景的《露意湖》(1978),⑦是较早出现的华文长篇小说。小说以才子佳人的套路开头,男主人翁是来自台湾的研究生,他在西雅图邂逅女主人翁,两人一见钟情,可是随着情节发展,却节节解构,走向这个模式的反面,陷入偏见造成的无可奈何之中。女方母亲对男主人翁有偏见,不断设置障碍,让二人无法见面。男女主人翁被捆在封建混绕的人事之中,无法在新土地上发芽成长。小说的空间是跨国的,人物往还于台湾、西雅图、埃德蒙顿之间,所追求的爱情却始终没有兑现。反讽的是,故事发生在爱城(埃德蒙顿的另一个译名),而主人翁到处追寻爱。他出版了二十多部著作,是个多产作家,其中以150万字的家族长篇小说《浪淘沙》(1990)最为著名,1982年,《浪淘沙》三部曲中的《浪》获得吴浊流文学奖。他的作品,屡屡获奖。退休后,搬到多伦多。

1969年移民加拿大的文钊,原名刘敦仁。他生于上海,年幼到香港,然后到台湾,大学毕业后,赴西班牙攻读西班牙文学和世界艺术史。他移民加拿大后,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多伦多大学作研究和教西班牙文。1978年首次访问中国大陆,从此投身中加文化交流,主办和协办数十项目,包括1980年维多利亚与苏州结成姐妹城市。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篇小说《雁归行》,是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海外华人作家作品,因为写到海外生活,当时非常引人注目,非常畅销。他还有长篇小说《生存》和《挣扎》(1982)。后者写七八十年代海外华人经过努力,获得安定富足的生活的同时,又觉得有所不足的矛盾心理。来自广东和台湾的周、李两家人,晚年对中国大陆家乡既怀念,又怀有成见甚至恐惧。通过出生台湾的青年黄国宏先到中国大陆教书,回来告诉他们中国的进步,才消除恐惧,组团回祖国观光,李伟哉最后的感悟说出小说的主题意念:“先人们艰苦创业,不仅在这里为后来者打下根基,铺平了道路,也寄托了他们殷切的愿望:不要忘记自己的血统,不要忘记自己是黄炎子孙,无论在世界上哪一个角落,都要热爱中国。”⑧文钊后期的作品,还有《地中海的圣女》,分别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和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他还出版了散文集《太平洋彼岸的书信》、《斑点狗眼里的世界》和游记《悠游中的沉思》。

马森(1932-)是探索型的作家。他原籍山东齐河县。1958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及国研所,1961年赴法国巴黎电影高级研究学院研究电影和戏剧,并肆业巴黎大学汉学系。1972年,他从墨西哥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读社会学,获博士学位。他先后执教于法国、墨西哥、加拿大、英国、香港和台湾多所大学,并任《联合文学》总编辑。他著作甚丰,学术著作包括《马森戏剧论集》,长篇小说包括《夜游》,短篇小说集包括《孤绝》、《北京的故事》,散文包括《墨西哥忆往》、《大陆啊,我的困惑》等八十余部。他退休后居卑诗省首府维多利亚市,正在撰写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马森的短篇小说集《孤绝》(1979)⑨包括十五个短篇。他企图摆脱惯性常规,采用现代主义的笔调直切入人的灵魂,哪怕是暴露自己的弱点和丑态。他的《父与子》⑩创作于1976年,写父子之间的难以启齿的互相关怀,夹杂了父亲与母亲离婚对儿子造成的创伤。他1977年7月完成于温哥华的标题短篇《孤绝》,写一个离婚男子在异国寒冷冬夜的偶遇。这个偶遇(过气妓女)也如同他一样,与家人(长期留医双腿残废的父亲)疏离,他们彼此所知甚少,流露的真情也随即消逝。但是,他们互相倾诉了一向不为人知的内心秘密,之后,无言告别,各自回复往日的孤绝日子。马森在1977年12月写于埃德蒙顿的《雪的忧郁》,聚焦于一个来自香港的患胃病的男留学生,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冬日,偶遇一个来自台湾的女留学生,两人一起喝咖啡的短暂交流中,他感到了温暖和关怀。她离去后,他回复了忧郁,这时降至零下四十度的寒冷,隐喻了他的心境。

马森的长篇小说《夜游》(1984)是对个性解放的探索,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嬉皮士运动对东方留学生的精神震荡的反照。主人翁是来自台湾的人类学女研究生,她嫁给一个英裔人类学教授后,因为忍受不了对方的古板虚伪,在受到女同性恋者的同情和引导下,寻找和解放自我,最后与日益无理取闹的丈夫离婚。她在酒吧认识了年轻美男子麦柯,彼此产生了爱情。但是麦柯的嬉皮士式的颓废和不成器,以及孤僻的脾性,也令她失望。小说没有依照传统小说的逻辑,来个大团圆。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把传统的幸福带给女主人翁,她在追寻的过程中,认识了自我和提升了自我。

朱小燕1969年从台湾移民来加拿大前,在台湾已经出版了引起争议的长篇小说《烟锁重楼》。她在加拿大重新开始,获得会计执照,任职税务局。她在加拿大写的首部长篇《浪中人》(1989),以冷峻的笔尖写追求金钱、爱情、事业失衡。小说围绕着埃德蒙顿一对年老的异国夫妻维克与茉莉之间的矛盾展开,吝惜的维克年老虚弱但脾气古怪,坐在轮椅上还对茉莉作威作福,常常流露出带有歧视的嘲弄,茉莉逆来顺受,歇斯底里的报复心态渗透整个文本。作者穿插了一对贪婪的华人市长与妻子,每次出现都企图获得维克和茉莉的捐款或古董,小丑政客的虚伪显露无遗。茉莉的好友约芬是一个缓冲性人物,她成为维克和茉莉的说话对象。维克终于被茉莉的恶言气死,反讽的是,茉莉获得了丈夫的遗产后,患得患失中,经常见到维克的鬼魂,心理受到责备,在旅游欧洲途中心脏病去世。崇尚爱情的约芬,终于等到野心勃勃的政客男友巴伦的求婚。这部小说写来节奏紧凑,对话针锋相对,步步紧迫,很有张力。茉莉与维克结婚三十年,似乎已经失去了家乡的话题和记忆,成为无根的人。

葛逸凡出生于中国河北乐亭县,在台湾结婚生子,1965年从台湾移民加拿大,与当医生的丈夫定居于卑诗省内陆风景优美的卡隆那市(Kelowna)。她的《金山华工沧桑录》(1991),是加拿大第一本写广东四邑铁路华工命运的长篇小说。家乡之情,祖国之爱,华人身份的自觉,洋溢全书。作者没有凭空写早期华人的困境和奋斗,而是在厚实的历史社会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人物塑造和故事的戏剧安排,写成这本引人入胜的具有史诗意蕴的现实主义的求索小说。小说以四个主要人物追求金山梦开始。作者用陌生化手法,写他们到达金山后遇到的新鲜事物,带出文化误读的幽默。但更多的是修筑铁路的艰辛和险恶,同工不同酬等种族歧视的屈辱,铁路建成后不获承认的无奈,打工和创业遭遇到的不平和挫折,更不用说与家人长久分隔的苦苦思念,以及无法回乡娶妻生子的终身孤独。作为在社会边缘游走的他者,这几个人物是早期华人历史的缩影。他们的金山旅程,从出发、到达、克服困难(或失败)、回归(或回归不了),体现了华人移民文学的一个典型结构模式。

梁锡华集作家与学者于一身,六十年代中从香港移民到加拿大,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以徐志摩的诗为题,获得硕士学位,后到伦敦大学继续深入研究徐志摩,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在加拿大东部的圣玛利大学任教,后到香港中文大学,再转到岭南大学,直至九十年代中退休回加拿大。梁锡华是个严谨的学者,也是风格独特的作家。退休后,创作不断。他的《爱恨移民曲》(1997)比上述几个长篇描写了更全球化的人物,他用既悲悯又冷峻的视角,刻画两个有亲缘关系的香港家庭及其亲友们的曲折移民路。他们有的移民加拿大,有的移民印尼,有的移民南非然后到美国,再到加拿大,绞尽脑汁,似乎都要离开香港。在纷纭乱离的人情冷暖的氛围中,作者塑造了一对纯情的青年男女方起鹏与依云,男的为了爱情放弃家里的丰厚财源,打工求学,女的为了爱情,放弃跟父母到英国,独自到蒙特利尔谋生。到达彼岸的移民家庭未必快乐,“太空人”方宏远的家庭悲剧,似乎是某些移民家庭的宿命。他妻子突然到深圳拆穿他包二奶的秘密,还与二奶厮打,二奶孩子受伤死亡,妻子也瘫痪失去知觉后去世,突然的变故,使得方宏远心灰意冷。作者神来一笔,方宏远遁入空门忏悔余生,不再留恋什么移民和设厂赚钱。他的难兄难弟陈禄是他的影子,同样地,后者移民印尼后寻花问柳,给人下了降头,身体无力如棉,最后忏悔信了基督。两人历尽沧桑后,殊途同归于宗教。无论移民到哪儿去,心灵的自得才是依归,跟上面冯冯在《哭泣的紫枫》最后转折带入宗教的悲悯情怀相似。梁锡华早年曾受过基督教的传道训练,通过方宏远的觉悟,他把小说带向更高的境界。

1991年移民自香港的著名女作家亦舒,兄长是武侠小说作家倪匡。她、倪匡、金庸被称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亦舒五岁从中国大陆来香港,14岁出版第一部小说。她的思维活泼,情节跳跃,构思出人意料,很有可读性,是香港言情文学的代表人物,著作甚丰,小说有二百多种。她的读者遍及华人世界。她的个别小说融入加拿大元素,顺手拈来,自然老到。例如她的长篇《不易居》(1996)写了两个从上海来温哥华求学的女子——石子和碧玉的不同际遇。碧玉吃苦去做脱衣舞娘,被黑社会杀害。洁身自爱的石子一边上大学一边在餐馆打工,暑假时,更兼职当一个香港“太空人”家庭的保姆,照顾三个孩子。这个家庭的豪宅叫“不易居”。“不易居”乃源自白居易的诗句“长安不易居”,此处具有多层意义:加拿大对石子和碧玉不易居,对于两岸三地经商的离婚雇主,又何尝易居?石子洁身自爱,决绝了两个男子的好意,自力更生,在“不易居”的枫叶国,居住下来。亦舒另一个长篇小说《纵横四海》(2009),写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主人翁离开心爱的村中女友翠仙,经历了磨难到加拿大艰苦谋生的故事,其中插入了他先后遇见少年时代和后来成为革命者的孙中山(虽然用了谐音名字)的情节,加添了历史真实性。

陈浩泉原籍福建,1962年到香港。中学毕业后入报社工作,并发表长篇连载小说,1973年出版诗集《日历纸上的诗行》。1987年参与筹组香港作家联会,为发起人之一。他的多部小说都贯串着离散主题,他的《海山遥遥》写侨眷生活,《扶桑之恋》写中日两代的恩怨情仇,《断鸢》写越南难民,《香港九七》写九七与香港移民潮,《天涯何处是吾家》写香港的大陆移民,《寻找伊甸园》(2004)写移民加拿大的中港台移民。陈浩泉1994年移民加拿大。他的小说人物很有实感,在文化、社会、个人的多层次交织和冲突中,演绎出生动感人的故事来。《寻找伊甸园》以温哥华为背景,写三个移民家庭的遭遇和追求。他们获得法律保障不受歧视,有足够的钱财往来于加拿大与原居地之间,文化震惊似乎并不明显。作者善于把加拿大华人新闻事件融入情节中,增强小说的可信性和地域性。三个家庭是中港台华人离散状况的隐喻。故事交错发展: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因为妻子要来而杀死女友,来自台湾的男子失业,把妻子与两个孩子杀死而后自杀,来自香港的丈夫在中国大陆包二奶,儿子吸毒,女儿制造绑票,弄得家庭四分五裂。他们都是为了寻找心目中的伊甸园到加拿大,但是,却又因为迁移而衍生出不可预知的悲剧。叙述者从一个西人画廊的田园,获得启发,认同加拿大这块土地。又从三文鱼游离源头到大洋世界的旅途中,认识到鱼要咸淡皆宜、适应他乡的生活,也是一个选择。

把加拿大背景写进小说的还有来自台湾并曾在香港培正中学任教的王结心。她的长篇《风在菲沙河上》(2004)是少有的以加拿大为背景的华文爱情推理小说,情节引人入胜,很有可读性。故事情节始于香港,一场火灾后,女主人翁受伤整容后,被安排移民到温哥华,照顾一个瘫痪的富家子,谁知陷入一个贩毒诈骗案子中而不自知。湖光山色的古堡式的建筑背后,是机关重重的恐怖陷阱。作者把悬念处理得很有节奏,孤儿出身的女主人翁最后获得康复的富家子的爱情,犯罪者亦被擒住,加拿大的治安和法律获得正面的描述。

二、第一波华文小说的特征

以上的小说,除了陈浩泉的《寻找伊甸园》和王洁心《风在菲沙河上》,作为第一波的延续出版于二十世纪初(2004)之外,其他的小说都是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作品。作为海外华文写作,这些第一波的加拿大华文小说文本,无疑都具有某些共通的特征。

第一,小说时空的跨国化:东方白的《露意湖》发生在1970年代的埃德蒙顿、美国华盛顿州和台湾。陈浩泉的《寻找伊甸园》的中港台三个移民家庭的故事,发生在1990年代的温哥华,即使主人翁一家从香港出发;葛逸帆的《金山华工沧桑录》开始于广东侨乡,大部分的故事情节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年到二十世纪中叶的温哥华以及卑诗省内陆;梁锡华的《爱恨移民曲》的人物最具有跨国性,他们往还于香港、加拿大、南非、美国等几个国家之间。这些小说都以原籍国(中国大陆、香港)为出发点,到达异国(加拿大)之后,新的环境成为故事的中心,情节再度大大展开。有些人物向前方迈进,有些却与原籍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过去与现在,彼处与此处,互相交错交缠。不过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小说以加拿大为故事背景的占大多数,这跟后来第二波的新移民小说中人物与原居地有相当瓜葛不同。有些小说(例如朱小燕的《浪中人》),几乎不提人物的原居地。因为迁移而产生的文化震惊,在很多小说中,也似乎不存在。

第二,因为环境改变引起冲突:人物迁移到加拿大(异国)后,新的情况引发新的冲突。比如代沟冲突(例如《哭泣的紫枫》中的极权父亲与加拿大出生女儿之间的矛盾),文化冲突(《浪中人》中即使结婚三十年,异族的婚姻仍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种族冲突(《金山华工沧桑录》中华人受到白人的歧视),情爱冲突(《爱恨移民曲》中“太空人”丈夫对婚姻的背叛和报复)等等,不一而足。冲突是小说的重要元素,由空间迁移而产生的冲突,主导着这类小说的戏剧性发展和人物的成长变化。

第三,原乡文化与移居国文化的取舍:第一代的移民人物,大多为游走于两地之间的人物(不论是肉体上或是精神上),故此,他们的世界观是亦中亦西的不同程度的混合。从受到加拿大(西方)文化影响的角度来看,大致有两种反应。第一,是批判式的,例如冯冯的《哭泣的紫枫》中,在加拿大出生的女儿温妮,就与古板和充满偏见的父亲水火不容,最后逃离家庭;梁锡华的《爱恨移民曲》中的方太太,因为迷信,反对儿子跟鼻子上有一粒墨的女子结婚,认为是败家相。方太太顽固不化,害得儿子出走,她的死亡隐喻了她的价值观的过时无效。第二,是超越世俗的,从中西文化精要的融合中获得醒悟和新生,例如陈浩泉的《寻找伊甸园》中,男主角从西人老画家选择归隐田园,认识到名利追逐的虚妄,顿悟到归真自然。加拿大价值观中的淳朴本真与中国道家的天人合一,殊途同归。

第四,旅程与探求主题:总的来说,因为小说涉及跨国迁移,人物迁移的目的乃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未来。可是,如何追求,追求的代价是什么?成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金山华工沧桑录》中的四个男子,由侨乡到“金山”寻找财富;《寻找伊甸园》中的文人,由香港带同家人到加拿大寻找一个理想家园;《爱恨移民曲》中两个家庭及其朋友,从香港到加拿大寻找稳定生活和爱情;这些出征的主人翁,大约都经历出发、到达、克服困难(或失败)、回归(或不回归)的几个典型阶段。

结语

移民到加拿大的港台作家,最早以加拿大为背景进行创作,是加拿大华文小说的第一波,在加拿大华文文学发展史上,扮演了开拓角色。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他们的作品大多具有创作个性,文字纯雅,思维开放,与加拿大的自由文化氛围相当吻合。因为这些作家的生活背景比较国际化,小说很少描写人物到异域后的陌生感和文化震惊,也很少描写他们对物质名利的获取,或是受制于故土某些人际关系的利益考虑,亦因为如此,作者似乎能够率性而为,跟随离散人物的精神追求,直切入超越世俗的哲学命题,例如马森的某些现代小说所展示的那样。

① 梁丽芳:《试论岭南人对加拿大华文文学的起源及形成的贡献》,收入《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年第3期,第3-8页;《试论前期加拿大华人文学活动的多重意义:从阅书报社、征诗、征联到粤剧、白话剧》,《华文文学》2011年第6期,第52-60页。

② 《大汉公报》,1953年11月3日登载《重逢》一诗,同名小说于12月5日开始连载至下旬完毕。

③④⑤ 冯冯:《柯飘湖》,台北:皇冠杂志社1972年版,第9-14页;第67-76页;第58-66页。

⑥ 冯冯:《哭泣的紫枫》,台北:皇冠出版社1982年版(第一版1981)。

⑦ 东方白:《露意湖》,台北:尔雅出版社1978年版。

⑧ 文钊:《挣扎》,漓江出版社1982年版,第184页。

⑨⑩ 马森:《孤绝》,台北:联经出版社1979年版,第1-10页;第61-76页;第77-86页。

马森:《夜游》,《马森文集》(小说卷2),台北:文化生活新知出版社1992年版。

朱小燕:《浪中人》,台北:皇冠出版社1989年版。

葛逸凡:《金山华工沧桑录》,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1989年版。

梁锡华:《爱恨移民曲》,华汉文化事业公司1997年版。

亦舒:《纵横四海》,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年版。

陈浩泉:《寻找伊甸园》,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2004年版。

王洁心:《风在菲沙河上》,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2004年版。

讨论见梁丽芳:《花果山与伊甸园:〈金山华工沧桑录〉与〈寻找伊甸园〉的旅程主题及其他》,《华文文学》2007年第5期,第14-20页。

(责任编辑:张卫东)

推荐访问:加拿大 家们 第一波 港台 开拓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