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文读写“四部曲”

时间:2023-04-29 10:15:22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的作文要么感悟得突兀生硬,要么感悟得散乱纷杂。学生一味写实则浅,过多写虚则空。学生写的散文,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实则是“四不像”文体。那么如何自然而有效地进行散文读写教学呢?笔者在教学中思索总结了以下“四部曲”。

一、 触发点,一触即发

一般来说,散文都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在写作指导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关心生活,融入生活。日常教学中通过写、评生活日记,看、讲新闻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做个敏锐、多思、感情丰富的人。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有所思,有所感,以小见大。习作时指导学生在文章开头就简洁地入题,开头简短而明晰正是留有余地的起笔,是后文描写抒情的触发和开端。如学生习作《爱如菊花茶》:“正做作业,妈妈轻轻地推门进来,在桌角放了一杯菊花茶。杯子袅袅地冒着热气,我不由得看出了神。”又如学生习作《竹》:“‘看,又是一棵新竹!’顺着同学手指的方向一棵粗壮、翠绿、蓬勃的嫩竹映入眼帘。”可见,有了感悟美的心灵和敏锐的思想触角,生活中的小事,俯首即拾的景物都会成为触动内心的触发点。

二、聚焦点,工笔细描

触发点触动了作者的心灵和情感的开关,那么作者肯定会对触动他的事物仔细地观察并细细地描绘。这一番描绘,既是后文抒情的依托,又是联想的起点。聚焦点是写实的,在散文中应属于叙事描写层面,不一定长,但一定很传神,有时是工笔细描,有时是白描写意。在阅读中要让学生多朗读体味,以多种方式摘录积累。

在写作指导时,可以引导学生描写刻画,开放感官、慢镜头铺展、蛛网式布局,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许多描写方法就可以大显身手,减少学生读写脱节,把观察、思考、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如学生习作《爱如菊花茶》:“杯中的胖大海打着转,肚皮撑得圆圆的鼓鼓的,将水染成了金黄色。菊花在水中自由的舒展,时沉时浮、金色的、乳白色的、绽开的、微开的、眼前氤氲着微苦的香气”。

三、联想点,浮想联翩

触动心灵,自然会令人浮想联翩。因此情此景,使作者之前的很多情感体验一时齐发,正所谓思如泉涌。甚至曾经听过的、看过的、想过的,都能跨越距离和时空,在被触动的感情出口喷涌而出。如《贝壳》一文中,作者在海边捡一枚贝壳,仔细欣赏把玩,联想到里面曾经居住的小小的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其生命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它的居所却如此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再进一步联想到人的生命与贝壳相比长得多,更应该把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另外在写作中,很多学生读过的、看过的、经历过的、听说过的……凡此种种阅读中、生活中的“吸纳”和“储备”,在有所触动之后,在聚焦描绘之后,相关的积累和思考就会自然流露。

四、感悟点,画龙点睛

如果说触发、聚焦和联想可归为叙事层、抒情层和意蕴层。黑格尔说“外在形状”所显现的“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散文最终要传达的是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所谓的“形散”,即在叙事、描写、联想层面,都是自由地行文。所谓的“神聚”,是意聚,在结尾部分把这种体验和联想自然而恰当地收束一下,是为感悟点。如: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 “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朴的心啊!”(引自《贝壳》)又如: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引自《第一次真好》)

在学生写作中,要引导学生用自然、简洁或隽永的语句表达自己最真实、诚挚的感悟,恰当而巧妙地升华全文。如:“我命由我不由天,生活由自己创造,一切由自己改写!”(学生习作《竹》)又如:“似水流年,环绕在我周围的爱正如这菊花茶,平淡、微苦、芬芳、绵长……”(学生习作《爱如菊花茶》)

综上所述,在此类小散文读写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触发中聚焦,在描写中联想,在联想中感悟,奏响小散文读写“四部曲”,不仅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汲取语言和思想的精华,还能结合生活,以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为源头活水,有章可循,思如泉涌。

作者单位陕西省旬阳县城关一中

责任编辑杨博

推荐访问:读写 散文 四部曲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