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整合与和谐社会构建

时间:2023-04-29 08:40:14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精神文化是反映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心理状态的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精神文化的有力支撑,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对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心理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从价值导向、道德支撑和心理保障等层面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

[关键词] 和谐社会;精神文化;文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09)03-0025-(04)

文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与自然现象相对应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是指社会精神生活各个领域的成果总和,也称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心理状态。其中,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撑。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需要执政党和国家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加强对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心理的有效整合,形成全社会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追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

一、整合价值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根本的价值导向

和谐的价值体系是社会认同的重要基础。费孝通认为:“事实上,自从有人类形成群体以来,‘美好社会’总是群体生活不可缺少的意念。它表现为诸如神话、传说、宗教、祖训、哲学和学说等多种多样形式的价值信念。总之,它是人类社会意识中必备的要素。它不仅体现了组成群体的各个人生活上追求的人生导向,而且也是群体用社会力量来维护的人和人相处的规范。它是个人的主观意识和群体社会律令内外结合的统一体。”[1]费孝通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揭示了价值信念对个人、社会的重要意义。人们心灵的东西非常重要,维系一个民族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往往是人们内心的价值沉淀。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群体的经济状况和利益诉求呈现明显差别;随着开放的日益扩大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人们思想活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趋增强,价值多元化成为这个时期最明鲜的特征。多元价值一方面使人们的独立性和选择性的空间得到扩展,但另一方面也在价值裂变和分化中出现紊乱、无序的倾向,许多优秀的传统价值被模糊或消解。马克思主义及其价值观虽然仍是主导价值观,但其统合社会的功能在削弱,并受到多元价值观的极大冲击,在整合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上出现了相当困难。这种状况要求执政党和国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培育和巩固社会主导价值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建设,实现对社会多元价值的整合,形成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对整个社会价值理想、价值追求、价值评判和价值实现发挥价值引领和凝聚作用。用社会主导价值来进行价值整合,并不是要用主导价值来取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具体价值标准,而是要通过主导价值的引导作用,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与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价值观和谐完美的统一,使价值追求的先进性和广泛性一致起来。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观念整合的根本。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除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之外,还必须形成自身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主流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一整套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是国家有效实现文化认同、开展政治动员、进行社会整合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深刻体现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价值选择。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可以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只有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价值观地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共识,才能协调和整合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价值理念,使之有序、和谐,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价值观念整合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和最高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人类社会组织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论断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贯穿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这是因为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置于核心地位,着力推进人的发展个性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因此,精神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和谐社会的这一价值内涵,通过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利益的尊重,对人权的保障,对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的关注,在全社会确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从而筑牢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培育引领社会前进的正确价值导向。[2]

二、整合道德规范,为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强大的道德支撑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道德建设。从道德本身来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独特的说服力和强大的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内在自律意识,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从而调节社会关系。因而,道德建设能够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从公民道德素质的层面来看,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自律意识就会较强,也就会自觉地遵纪守法。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也就有利于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应当看到,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当前社会上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等现象也让人深感忧虑,这些现象在社会学上被称之为“社会失范”。一个社会如果道德沦丧,必然会陷入社会失范、欺诈成风、正不压邪的混乱境地,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和谐。正因为如此,精神文化建设只有通过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宣传教育,形成共同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实现社会道德规范整合,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强大的道德支撑。

实现道德规范整合,必须树立和实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一种与道德义务紧密联系的由道德内化而形成的道德情感。任何民族都要通过明确的荣辱观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有了鲜明的耻感意识、统一的价值标准和共同的道德规范,才能形成民族凝聚力和起码的社会秩序。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有机统一。“八荣八耻”体现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对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具体标准,既包含做人的基本准则,又包含做事的基本规范。“八荣八耻”涵盖了社会普遍遵循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如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在人际交往中要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平等友爱,在人格修养上要求知向善、谦慎自律、身心和谐等。“八荣八耻”还体现了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如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学法、守法、知法、用法”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善待自然的道德品质等。因此,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整合道德规范,是精神文化整合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道德规范整合的重要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合道德规范,应当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充分发挥其蕴含的当代价值。首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尚和谐的精髓。重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等和谐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和为贵”(《论语•学而》),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引导人们向往与追求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有两层意思:一是昭示人应该全面修养自身,领悟“天”形而上的意义,以达到理想人格之圣人的境界;二是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该和睦相处,亲密友好。儒家思想在追求“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引导人们在和谐共存的基础上,承认差异、差别乃至矛盾和斗争,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取对方的长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底蕴深厚的和谐理念,是社会道德的最高标准和最高价值取向,为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其次,要大力倡导“仁者爱人”的人际和谐思想。人际关系渗透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它把社会上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人连结在一起,构成一个和其他社会关系并存的、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对人类行为及社会是否和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际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系统中的一种微观层次和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重要推动力量。[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但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各阶层之间、各种社会组织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具体利益和相互关系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冲突,这些都是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突出表现。建立和谐互动、和睦相邻的人际环境,是道德规范整合的重要层面。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儒家强调“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仁”是处理人际和谐的最高原则,其主旨是“爱人”,即把人的生命看成是至高无上的,倡导爱护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的人道主义。孔子曰:“仁者莫大于爱人。”(《大戴礼记•王言》)“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知得之己者则知得之。人所谓不出于环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己之谓也。”(《孔子家语•贤君》)为做到仁爱,孔子提出“忠恕”之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推己及人,就会爱己及人。“仁者爱人”是自觉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境界,是社会稳定、人际和谐的道德基础。当今社会必须继续倡导“仁者爱人”,提倡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谅互让、和衷共济、友爱互助,对于营造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借鉴价值。精神文化建设通过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与培育新时代高尚的社会道德风尚相结合,就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整合社会心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心理保障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心理就像一个传感器,牵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亲和力、向心力,不和谐的心理带给社会的是离心力。社会心理变迁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利益分化、道德失范、价值多元化等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加剧社会心理的变迁。

当前不良的社会心理突出表现为:由于利益关系调整引发的失衡心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理,过度追逐名利引发的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心理,过度追逐自我利益引发的自私心理,除此之外,还有嫉妒心理、偏激心理、仇富心理等诸多不健康的社会心理。[4]

其实,当前社会的不和谐状态就是人的心理不和谐的集中反映。心理不和谐的状态能够通过个体行动投影于社会空间,造成一定的行为事实和后续影响。仇富和仇穷心理的存在引发阶层冲突,无所谓态度降低了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程度,地域歧视导致群体事件,官老爷心态引发干群冲突,……个体心理的不和谐以群体冲突和软暴力的形式向社会展示着他们破坏性的力量。不健康的社会心理的蔓延,还会引发公共政策信用危机、人际信任危机、价值信仰危机,直接损害行政效能,危害社会安定,增加社会风险,妨碍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要有效控制消极落后的社会心理对社会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增强积极进取的社会心理对社会发展的正效应,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心理保障。精神文化整合主要通过舆论导向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实现对社会心理的整合。

通过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实现对社会心理的整合。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促进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各种社会心理的产生、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目前,一些媒体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以提高收视率、点击率为唯一目标,迎合所谓时尚、前卫的观念,放大了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和思想观念,客观上对受众进行了错误引导,特别是对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在精神文化整合中,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多种大众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宣传先进思想文化,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更多地倡导民族精神、国家意识、开放意识、宽容意识、社会认同,倡导明礼诚信、互助协作、谦和友爱的社会意识,使尊重、理解、宽容、文明等成为社会舆论的基调。同时,应加大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力度,努力创作体现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生活方式、反映民众精神生活和道德风貌为主流的优秀作品,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促进人们人格、意志、品质的完善,提升人们的境界、情趣、品位,引导人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通过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实现对社会心理的整合。文化氛围是指在一定的文化空间中和一定的文化设施基础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精神气氛和精神状态。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约束力,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社会成员的心态,启迪智慧,感召灵魂,陶冶情操,是构建和谐心理不可缺少的文化环境条件。社会文化活动是营造文化氛围的载体和基本途径,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多项社会功能。人们喜欢它,不仅仅是欣赏其形式,更重要的是追求其内容,希望从中享受到美感,获得思想启迪和情操陶冶。大力发展和谐的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挖掘各方面的文化资源,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缩小不良心理发生的空间和场合,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精神文化整合通过倡导有效的社会心理调节、疏导机制提高个体心理承受力,实现社会心理整合。精神文化建设还可以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改革,促进新的社会心理平衡。改革是一场革命,是对原有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由于改革过程中没有绝对的受益者,社会心理的失衡也就难以避免。当改革朝着部分人所希望的目标发展时,这部分人就支持改革,一旦改革有悖于自己的目标,这部分人便会出现困惑、不满甚至逆反心理。在精神文化建设中,要采取多种措施,运用多种渠道,向社会成员宣传改革的利与弊、得与失、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增强改革意识,在心理上尽快适应改革中形成的各种新的结构关系,努力化解人们的不安、困惑、逆反等消极心理。首先,应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畅通社情民意的沟通渠道,尊重和保障民众的利益诉求和权利表达,有效疏导人们的不满情绪,及时为社会心理减压。其次,应倡导有效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教育。解决社会心理问题,还必须在健全社会各种制度的前提下,培育人们爱与尊重的内心世界,把个人的目标与社会目标有机协调起来;把社会规范与个人的欲望有机地协调起来;构建友善、宽容、互助等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使不满情绪得到及时释放,不健康心理得到及时矫正,让人真正体验到内心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快乐,这样构建和谐社会基础才能稳固。同时,文化建设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和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导致社会心理失衡的诱发因素,比如分配不公、官员腐败、下岗失业等引起社会公众强烈不满的社会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心理平衡。还应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帮助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深层次上有效引导社会心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127.

[2] 王亚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论略[J].学术探索,2008(3):115-122.

[3] 长莉.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5(6):34-38.

[4] 樊金山.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社会心理优化问题探析[J].学习论坛,2007(4):71-73.

[责任编辑:王继洲]

推荐访问:和谐社会 构建 整合 精神 文化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