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判运动中的两岸文坛

时间:2023-04-29 08:25:2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大陆与台湾,在各自文艺政策的指导下,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开展过一系列批判作家作品的文艺运动。耐人寻味的是,双方有时在抨击对象上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

在台湾提前“死亡”的七位大陆作家

从“反胡风运动”开始,大陆不少爱国人士和党外朋友受到莫须有的审查和迫害。这种左倾错误,被国民党利用并拿到新闻媒体上大肆渲染。在香港和台湾,人们均十分关心大陆政治运动中遭迫害作家的命运。那时传闻甚多,以至以讹传讹。仅胡风而论,至少提前“死亡”过两次:

一次是1955年9月,海外传说胡风受迫害而死,香港的资深作家徐讦连忙写了《悼胡风》。

第二次是1959年,国民党在香港办的《香港时报》转载自美联社消息说:

胡风先生自1055年被中共逮捕,其后拘于北平城外某奴工营“改造”。在1050年2月,因不堪虐待,打破窗子上的玻璃,用来割破喉

管自杀了。

这消息也许是有政治背景的人特意捏造,以攻击大陆实行的是“暴政”。为了以假乱真,谎话编得活灵活现。当时两岸隔绝,无从查证,因而作家胡秋原信以为真,在台湾不胜悲哀地写了《悼胡风先生》。

“胡风事件”之所以引起香港和台湾文化界的关注,一方面是他们同情胡风所遭到的非人待遇,另一方面对某些人来说是出自他们一贯的反共立场。像胡秋原便误以为胡风真的是在反共,是所谓党外知识分子反抗极权主义的代表,因而他在一篇题为《毛泽东要杀胡风吗?》的广播稿中,用煽动的笔调写道:“胡风事件……是争自由的山洪暴发之第一响。”其实,胡风并没有反对共产党,更没有推翻新政权的企图,他只不过是对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不同看法。尽管看法措辞激烈,但这更多的是文艺观点上的分歧。

在两岸军事对峙的年代,尤其是“文革”期间,大陆要“搞掉”所谓“文艺黑线”,众多作家受批斗,有的作家不堪污辱而自杀。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乘机加紧做大陆文艺界人士的“策反”工作。1966年7月,“中国文艺协会”等十个文艺社团,联合发表他们对大陆“迫害”文化人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民党“立法委员”的胡秋原,写这样的反共文章并不奇怪。何况胡秋原与胡风是同乡,又是相识多年的老友。在日本时,胡秋原就经由同乡杨君介绍与胡风相识。抗战时,作为“中华全国文艺家抗敌协会”理事的胡秋原,和同为理事的胡风经常见面交谈局势。他们一个是“第三种人”,一个是左翼作家,两人的文学观显然有重大差异。

由于两岸隔绝太久,再加上十年动乱,武斗升级,大陆一些著名作家常被台湾作家误以为已去世,如美联社香港1966年9月30日电称:广东《羊城晚报》编辑秦牧“仰药自尽”。又如1975年海外传说钱钟书已去世时,夏志清在报上写了追念文章。同样并非左翼作家的沈从文,在台湾也有提前“死亡”的遭遇。那是1968年,《中央日报》云:

以写作手法新颖,自成一格……的作者沈从文,不久以前,在大陆因受不了迫害而死。听说他喝过一次煤油,割过一次静脉,终于带着不屈服的灵魂而死去了。

梁实秋看了以后,写了《忆沈从文》作为悼念。后来梁氏读了聂华苓《沈从文评传》,才知道沈从文还在进行“思想改造”。

又一个例子是:一位叫顾一樵的友人告诉梁实秋,冰心已于1968年谢世。很念旧情的梁实秋由此写了《忆冰心》。他和胡秋原不同,不谈政治,只谈友情,从遥远的台湾洒下一把同情之泪。梁实秋后来才知道冰心受到上层保护,并没有像老舍那样自杀,她系1999年2月28日病逝于北京。在当时出版的《中国新诗研究》中,所用的某些材料不是道听途说就是无中生有,如说绿原在1956年左右“被迫在汉口投江自尽”,又说“海外传云辛笛已死,某家书店还重印了他的《手掌集》,以示追念”,其实,这两位作家当时还健在。

也有一些大陆作家早已凋谢而台湾作家误以为他们还健在,以至闹出上世纪80年代末,菜单位邀请已在九泉之下长眠11年的张恨水访台的笑话。

胡适:两岸共同的批判目标

1954年,中国内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运动,后来转向批判俞平伯的老师胡适。

胡适由学界泰斗一下变成声名狼藉的人物,批判者称他为“实用主义的鼓吹者”、“洋奴买办文人”、“马克思主义的敌人”。当时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作家协会共同成立了胡适思想批判委员会,周扬称之为“讨胡委员会”。在郭沫若的领导下,出版了《胡适思想批判》八辑约200万字,另有别的出版社出的批胡著作有30本,总计有300万言之多。这些文章,在大陆没有一个人读完过,可胡适全部都看了,并在有些地方作些富于谐趣的批注。他曾想对大陆的“批胡运动”作一总答复,后因他的好友叶公超的劝阻而未写。对这种自上而下发动百万知识分子的批判,胡适将其看做是“自己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乃至政治信念的胜利”,是对自己另一种方式的抬举和宣传。他一再和友人说:“这些谩骂的文字,也同时使我感到愉快和兴奋,因为……我个人40年来的一点努力,也不是完全白费的。……毕竟留下了大量的‘毒素’。”后来大陆“大鸣大放”时,北京曾派人向美国的胡适带话说:“我们尊重胡先生的人格,我们反对的不过是胡先生的思想。”胡适听了后大笑说:“没有胡适的思想,就没有胡适。”

早在1936年毛泽东与斯诺会谈时,就谈到“五四”时胡适与陈独秀是他心中的“楷模”。即使50年代中期“批胡运动”过后,毛泽东在怀仁堂宴请知识分子代表时也说:“胡适这个人也真顽固,我们托人带信给他,劝他回来,也不知他到底贪恋什么?批判嘛,总没有什么好话。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l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

正当海峡这边批胡高潮刚过去后,海峡那头又掀起了一股批胡恶浪。

事情是这样引发的:以胡适任发行人的刊物《自由中国》,以西方的自由民主精神为武器,对抗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在1956年10月31日蒋介石70大寿时,《自由中国》出版了“祝寿专号”,上有胡适写的《述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两个故事给蒋‘总统’祝寿》,希望蒋介石不要大权独揽而应发扬民主,做个“无智、无能、无为”的守法遵宪的“三无”领袖。胡适的挚友、该刊主编雷震写的文章,则要求官方彻底改革国防与经济。

胡适这时尽管在海外,但他仍时刻关心着大陆的思想文化状态。他在接受《台湾新生报》采访时,认为大陆在搞“百家争鸣”,开放思想自由,如果台湾不再“彻底实行言论自由”,那就不能“树立真正与共产党不同的模范省”。胡适还面劝蒋介石将国民党一分为二乃至为三,以便群众监督。胡适这些言论及《自由中国》所散布的彻底改革时政的主张,很快遭到国民党官方的“迎头痛击”。1956年底,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全都一起上阵围剿《自由中国》。首先向“祝寿专号”发起攻击的是蒋经国做后台的《幼狮》月刊,该刊认为《自由中国》给蒋介石祝寿是假,将共产党的思想在台湾走私是真,呼吁台湾人民要防止这种“走私”思想的传播。“国防部总政治部”办的《国魂》月刊除转载此文外,另发表两篇社论《清除毒素思想》,《事实俱在,不容诡辩》,污蔑《自由中国》像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民主同盟在做共产党的尾巴,并给追求言论自由者戴上“不爱国、不革命、不反共”的帽子。

最具权威性的是“国防部总政治部”以“周国光”名义发布绝密的第99号特种指示《向毒素思想总攻击!》的小册子,其中不点名批判胡适在“制造人民与政府对立,破坏团结,减损力量,执行分化政策,为共匪特务打前锋”,其“目的在散播和推广个人自由主义思想,好叫人们尊崇他为自由主义者的大师。由他领导来批评现实,批评时政,批评当政者,促进所谓政治进步,造成与自由民主的英美国家一样。这是他不了解中国当前革命环境,完全近乎一种天真的妄想”。从不正面点名和使用“不了解”及“天真的妄想”词句看,国民党对胡适的攻击是有限度的。

胡适过去与蒋介石私交不错,胡适流亡海外后又像过去一样从政治上支持国民党。当《自由中国》发表社论认为“反攻大陆”口号带有欺骗性,是无法实现的谎言时,作为“光复大陆设计研究院委员会”副主任的胡适公开发表谈话,认为这个问题不能碰,因它是台湾人民希望所在。基于胡适摇摆不定的表现,故蒋氏父子批起胡适来火力不足,且只搞了半年就匆匆收场。

摘自《新文学史料》

推荐访问:文坛 批判 两岸 运动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