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动力理论的比较

时间:2023-04-28 17:40:0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动力理论认为,比较优势等是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和形成不同贸易方式的主要原因。马克思认为,追逐超额利润是资本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力,而价值规律的作用则使优势企业普遍获得了国际超额利润。企业由于过分依赖比较优势和政府扶持,在无序、割裂的市场环境中无法获得正常的国际贸易利益。因此,应建立高效、统一、公平的国内市场,调整对外经贸政策,推动优势企业积极发展国际贸易并获得正常的贸易利益。

关键词:比较优势;超额利润;马克思;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F0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5—0001—05

一、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动力理论演进

(一)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基石,它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斯密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工的国内和国际贸易原则。“只要甲国有此优势,乙国无此优势,乙国向甲国购买总比自己制造有利。”大卫·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自由贸易和专业化分工的思想,并在斯密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一般化的比较成本理论,解决了在绝对成本处于劣势的国家能否参与双边贸易的理论问题,从而把自由贸易建立在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其核心思想是,在各国之间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因为国家间技术水平相对差异而产生的各国生产同一商品的比较成本的差异,构成国际贸易的原因,并且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模式。

(二)要素禀赋论

俄林在批判继承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抛弃劳动价值论基础,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系统地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他将贸易与产业布局结合起来,把比较优势理论、生产费用理论和相互依存理论、供求均衡理论结合起来解释国际贸易,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贸易理论;把李嘉图运用比较成本差异解释的国际贸易格局推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比较成本的差异;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至总量分析,从而奠定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20世纪40年代,萨缪尔森对该理论作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论证了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趋势。在要素禀赋差异所形成的“自然优势”基础上,后人又进一步把要素禀赋差异扩展至“后天获得优势”。里昂惕夫、基辛和舒尔茨等经济学家用劳动力或人力资本差异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卢卡斯、阿罗等的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经济学家波斯纳、维农、威尔士、梅杰和罗宾等人从技术方面的差距及产品周期的变化寻找各国比较优势的差异。他们认为,产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而整个产品周期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模仿扩展期、衰退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质量和生产要素结构,从而导致不同发展阶段国家所具有的不同比较优势。该理论从技术研发和扩散过程中寻找技术优势差距,以技术差距和产品周期过程解释了处在不同发展过程的国家所具有的不同的比较优势。

(三)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运用相互需求差异说明比较优势的获得,其实质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值,需求的强度变化导致贸易条件的变化和利益分配的差异。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认为,国际贸易的实质为物物交换。他运用供给与需求平衡法则提出了“国际需求方程式”,引入需求因素说明国际贸易的条件和利益分配的决定因素,奠定了相互需求理论的基础。马歇尔采用几何分析方法对相互需求理论进一步进行修正和分析,利用相互需求曲线分析方法对边际成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条件和利益分配进行分析,对相互需求论进行了全新的表述,为国际贸易理论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接受了穆勒关于贸易的本质是物物交换的观点,并进一步认为,不同国家的消费需求和爱好不同,这仍将诱导一部分国际贸易,从而会使双方的消费者剩余扩大并从中获益。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则提出需求偏好相似说,认为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是影响贸易双方国内需求结构和需求水平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动力理论

马克思认为,追逐利润尤其是超额利润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对外贸易有关理论中,详尽论证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资本参与对外贸易的目的都是获取超额利润或较国内平均利润较高的利润。

(一)普遍的对外贸易是资本逐利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巩固自身统治地位的产物

资本主义生产是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形成了资本主义不断扩大的再生产的内在驱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商品经济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的过程。为了确立商品生产的统治地位,资产阶级首先要占领和统一国内市场,然后才能进一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分工,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恩格斯指出:“大工业通过它不断更新的生产革命,使商品的生产费用越降越低,并且无情地排挤掉以往一切生产方式。它还由此最终地为资本征服了国内市场,……使整个民族为资本服务。”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资产阶级越出国界、开辟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条件和基础。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决定了资本主义对市场扩大的要求绝不以国内市场为满足,它必然要积极扩张国外市场,因为“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必要的,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需要”。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和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必然“力求摧毁交往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马克思认为,“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

(二)获得超额利润是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第一次提出并概括了“国际价值”这一科学范畴,初步揭示了“价值规律在其国际范围的应用”的基本内容和基础。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价值规律的作用从国内市场延伸到世界市场。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世界范围内的逐利竞争就此展开,利润平均化趋势逐步形成。在平均利润率作用下,参与国际分工的各国资本的利润率必然会出现趋同趋势。利润平均化形成后,国际价值就会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基础就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斯指出:“现在,生产价格适用于国际贸易。”与国内价值规律作用相比,国际价值规律作用条件、内容和结果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1)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不同。在国际市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转移会受到诸多限制,国际间不同行业和部门的竞争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国际间的利润率平均化水平会大打折扣。因此,马克思认为,“平均化是会发生的”,但平均化不到“原来的

水平”。(2)国际价值规律作用的内容和基础是国际价值而不是国民价值。国际价值是在世界平均技术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是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在国际市场,价值是以“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作为计量尺度。(3)通过价值规律所形成的资源配置功能,国际市场中经济资源会向优势企业的国家转移。(4)国际贸易获得超额利润不是暂时现象,而是长期的普遍结果。由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分割,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面对国内、国际市场两个不同层次的平均利润,因此,国内生产要素价格差异与国际平均利润形成的差额以及国际市场竞争不充分,会使居于较高生产率的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利润。可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国民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双向转换所形成的利益差额是国内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直接诱因。

(三)较高的综合生产率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直接原因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由于国内企业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较高,在国际市场“是和生产条件较为不利的其他国家所生产的商品进行竞争,所以,比较发达的国家高于商品的价值出售自己的商品,虽然比它的竞争国卖得便宜。只要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劳动在这里作为比重较高的劳动来实现,利润率就会提高,因为这种劳动没有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支付报酬,却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出售。”因此,“投在对外贸易上的资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如果从落后国家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对外贸易一方面使不变资本的要素变得便宜,一方面使可变资本转化成的必要生活资料变得便宜,它具有提高利润率的作用,因为它使剩余价值率提高,使不变资本价值降低。”对有商品输入和输出的国家来说,“同样的情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国家所付出的实物形式的物化劳动多于它所得到的,但是它由此得到的商品比它自己所能生产的更便宜。……因此,他实现了一个超额利润。”由于落后国家的工业资源开发利用较晚,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再加上资源、环保意识不强,法律体制不完善,劳动保护力度低下,所以落后国家工业资源开发的环境成本、劳动成本都十分廉价,“处在有利条件下的国家,在交换中以较少的劳动换回较多的劳动,……较高的利润率就可以和较低的商品价格同时存在。”同时,对外贸易还为国内剩余产品和过剩资本找到新的出路。“只有对外贸易才使作为价值的剩余产品的真正性质显示出来,因为对外贸易使剩余产品中包含的劳动作为社会劳动发展起来,这种劳动表现在无限系列的不同的使用价值上,并且在实际上使抽象财富有了意义。”

(四)世界分工与协作深化所产生的利益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不竭源泉

从表面看,国际贸易利益直接来源于流通领域,来源于价值在国民价值与国际价值转换所形成的价值差额。但从深层原因看,国际贸易的超额利润来源于国际分工形成的、专业化协作所产生的利益。国际贸易不仅通过扩大市场来扩大企业内部分工协作的范围,而且通过企业纵向集中和横向融合,推动企业内部分工协作的深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收获分工协作的额外利益。市场化协作把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孤立、分散的专业化生产企业或单位连接起来,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宏观内容,并且通过价值规律作用推动生产社会化演进,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通过国际市场化分工,社会资源日益集中于优势企业所在的国家。而随着资源向优势企业转移和集中,剩余价值也就向优势企业所在国家集中和转移。国际市场化协作则通过贸易、投资等手段,把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管理经验等传播至世界各国,使参与企业普遍获得了相对剩余价值。

三、两种国际贸易动力理论的比较

(一)两种国际贸易动力理论的相通之处

1、二者都把“经济人”假设作为分析的前提条件,都从经济利益角度寻找贸易的诱因。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动力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分析传统来源于亚当·斯密。斯密认为,“每一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不仅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而且是贸易开始的前提。马克思的国际贸易动力理论也建立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之下。他笔下的资本就是资本家的同义词。马克思指出:“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2、二者都从分工角度揭示国际贸易互惠利益的来源。“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亚当·斯密认为,既然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一个都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双方都有利。马克思将“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作为标识“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的主要表现,认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3、二者都承认国际贸易对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李嘉图把实现普遍的自由贸易看作对社会总资本最有利分配和最能保障国家整体利益的制度,把对自由贸易的限制看作是对自己国家利益的限制。他认为,“在完全的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到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的普遍幸福结合在一起。由于鼓励勤勉、奖励智巧、并最有效地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各种特殊力量,它使劳动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同时,由于增加生产的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而马克思虽然并不赞同自由贸易政策,但是他却客观肯定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对推动世界发展的进步作用。

4、二者都运用比较方法揭示国际贸易利益形成的原因。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动力理论基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本的差异,运用双边比较来解释国际贸易利益的产生,认为贸易双方通过国际分工形成比较利益是推动国际贸易的原因。马克思从比较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价值规律作用的变化人手,认为企业追逐利润尤其是超额利润才是推动资产阶级发展国际贸易的内在动力。

(二)两种国际贸易动力理论的差异

1、两者理论基础不同。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动力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劳动力价值论基础上,以国际价值理论为直接理论基础,深刻揭示了国际贸易运动规律的一般原理:国际价值规律是制约和规范国际贸易运动的基本规律,而国际价值规律派生的国际生产价格规律、利润平均化规律则是其发挥作用的不同形式和具体内容。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动力理论是以边际成本、均衡价格为基础,以比较优势为准则的分析体系。它分析的是经济关系表面的现象,而没有也不敢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2、两者分析的工具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动力理论的分析工具是唯物辩证法和阶级分析法。马克思不仅剖析了贸易推动双方生产力

发展的巨大利益,而且指出了贸易利益在阶级之间、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和不公。如,在分析一个国家采取关税保护或是自由贸易时,马克思指出,英国现代工业体系就是在保护关税制度的卯翼之下于18世纪最后30多年中发展起来的。而当他们打败了一切外国的竞争者时,他们就会赞同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上实行的保护关税制度,又用在国外对它的商品的一切可能的消费者实行自由贸易作了补充”,两种制度就这样巧妙地结合起来。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动力理论则运用的静态比较分析方法,以所谓超阶级和国家的立场,赞扬国际贸易的互惠互利,却无视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损失和破坏作用,看不到国家关系的发展和变化,看不到比较利益的变化与逆转。

3、两者分析的内容和标准不同。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动力理论主要从生产力要素的丰歉差异,利用均衡化价格标准比较贸易双方优势差异,认为获取比较利益是国家参与世界贸易的动力;而随着贸易双方价格均势的建立,比较优势将趋于缩小乃至消灭,世界将实现均衡发展。马克思基于国际价值和生产力标准的分析,阐述了价值规律作用下利润率平均化和下降的历史趋势,指出获取超额利润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机和不竭源泉,并由此推论出资本集中和垄断是少数企业或企业集团获取超额利润的未来趋势。“既然一切都成了垄断性的,那末即使在现时,也会有些工业部门去支配所有其他部门,并且保证那些主要从事于这些行业的民族来统治世界市场。”垄断不仅加剧了国内市场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也加剧了世界市场的贫富分化。

4、两者对待自由贸易的态度不同。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动力理论过分看重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带来的巨大利益,却往往忽视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李嘉图认为,互利的国际分工只能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如果将国家在贸易上所加的一切限制一扫而空,让贸易在它自己富有活力的原则下寻找它的道路前进,那就准会使贸易在差不多漫无止境的情况下增长。”但实际上,他们都是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代表发达国家和资本家阶级的利益。马克思深刻分析了自由贸易不平等交换的实质,指出自由贸易的全部利益落入到资产阶级手中,发达国家所推动的国际贸易把所有不发达国家卷入了世界市场,并建立起依附于发达国家的世界贸易体系。他并不反对关税保护,认为那是初步工业化国家推动工业化而普遍采取的正常措施。而对于自由贸易,马克思只有在“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这一革命意义上“才赞成自由贸易”。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比较可知,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动力理论不仅有着统一的价值理论基础、具体的微观主体,而且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深刻揭示了形成国际关系不平等的条件及其基本内容,具有全面、发展、开放的理论特点。我国对外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后,获得了巨大发展。国内骨干企业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中流砥柱,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获取国际贸易利益的微观基础。我国包括很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都证明了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动力理论的科学性和普遍性。但是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困境却又揭示了实践与理论的偏离。出口企业依赖国家扶持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成本优势来获得的国际竞争优势,沉溺于价格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陷阱”,而不是靠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培养起来的竞争优势,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短期行为严重。因此,营造国内健康的市场环境,通过加大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加快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辅以适当的保护政策,以利润为目标,提升企业的活力,这是我国出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成功走出“比较优势陷阱”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i974:30.

[2][5][6117][9][10][11][12]冯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027.264,1023,265,264-265,264,265.265—26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3.

[8]陈征.资本论解说(修订版)(第1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528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I)[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78.

[14][1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315,5.

[1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

[18][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13.

[19]杨玉华.国家贸易对就业的影响——中国1978—2005年对外贸易与就业关系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37.

[20][21][22][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14,415,458,459.

[23]斯拉伐.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5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47.

推荐访问:马克思 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国际贸易 理论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