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国家本质和消亡理论

时间:2023-04-28 15:05:1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国家的本质和消亡理论是马克思国家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阶级是国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同时阶级也决定了国家的本质和消亡。本文在阶级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二者之间的联动关系。

关键词 阶级 国家 本质 消亡

一、国家的本质

国家以共同体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从构成形式上看,现代国家由领土、主权、政府和居民构成。从国家治理来看,国家通过官吏来对社会进行管理和统治,这些官吏只是统治阶级的部分成员,甚至不全是出自统治阶级而是来自社会各个阶级。国家管理具有普遍性,其对象是全体国民。国家制定的法律,对所有国民都是适用的,即使是统治阶级中的成员以及官吏本身,如果他们违反了国家法律,照样受到相应的处罚。尤其是在现今民族国家时代,社会成员以统一的身份即公民身份出现。在国际交流中,公民依凭其国籍受到国家的保护;与其他国家成员相比,一个国家的成员共同利益性更加明显。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国家的共同体本质观。他们始终认为,共同体只是国家的一种外观形式,在其背后是国家的真正本质即阶级本质。首先,国家的建立基于统治阶级的意志。阶级利益的差异导致激烈冲突,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利益,建立了国家政权,压制被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并将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欺骗被统治阶级。

其次,统治阶级在经济上、文化上的优势使得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其手中。在经济上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凭借私人所有制掌握和控制了生产过程,支配着其他阶级的劳动力。不光如此,“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借助这些优势,将其社会经济和思想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力,从而掌握国家政权。又通过掌握的国家政治权力来维护经济和思想文化权力。国家在本质上“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表面上“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

二、无产阶级的世界联合与国家消亡

1、资本主义危机与阶级结构全球同一化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物质文明。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全球化互动过程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是无止境的价值增值运动,要求摆脱一切的民族和政治的束缚而独立出来。因此,“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行为了。工业加工的原料来自于世界各地,工业产品又被运往世界各地供人们消费和使用;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变成世界性的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资产阶级的全球经济扩张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以前那种地方性的和民族性的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状况被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给取代了。落后民族要么被纳入到资本主义生产中,成为发达资本主义生产的附庸;要么创建自己的现代工业,新的工业的建立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命运攸关的问题。

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带来极其深刻的后果。

首先,“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发达的物质文明为社会初步提供了丰裕的条件,“但社会分配得不到总体的协调,文明的结果不是使社会更加协和,而是更潜伏着深刻的危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深刻分析,发现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大生产存在一个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显现出来,它带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危机也越来越严重。资产阶级逐渐不能驾驭自身周期性重复的危机。这是因为社会文明过度发展,生产资料过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远远超出了社会的消费能力。“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使得只有炸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能克服这种矛盾。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临近了。

其次,发端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逐渐全球化,形成世界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私有制从中世纪的共同体中分离出来以后,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脱离政治成为具有独立性的力量。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运动、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几乎将所有的人——包括妇女、儿童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体系之中。这些人依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被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除了拥有一定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他们的劳动力被商品化成为资本家资本的有机构成部分之一,成为资本增值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资产阶级时代“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不仅如此,资产阶级还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把国内的矛盾和阶级关系输出到了全世界。世界其他民族也被卷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要么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成为它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这些民族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与资产阶级民族对立。要么学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自己的工业经济,产生出自己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无产阶级的全球联合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造成阶级结构的全球同一化,并进而产生资产阶级政权的联合和无产阶级的全球联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现代国家权力独立性的丧失。马克思历史的看待国家的独立性,认为国家的独立性程度并不一成不变。国家独立性程度与社会阶级发育程度之间近似成反比。

在社会阶级发育程度低的社会体系中,国家的独立性程度相当高。“目前的国家独立性只有在这样的国家里才存在:在那里等级还没有发展成为阶级,比较先进的国家中已经消灭了的等级还构成一种不定形的混合体而继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而在那里任何一部分居民也不可能对其他部分的居民进行统治。”随着社会阶级逐步发育成熟,国家的独立性几乎完全降低。“马克思历史的分析了现代国家与现代私有制的关系,在他看来,现代国家受到控制、操纵、调节。纯粹私有制抛弃了共同体的一切外观并消除了国家对财产发展的任何影响,进入了所有制发展的现代资本阶段” 。国家完全变成资本的工具。

为了在全球范围内维护自身的利益,资产阶级超越国家利益相互保护,实现了联合。马克思写道,“实际上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机器大生产使劳动差别越来越小,使工人工资几乎降到了同样低的水平,因而无产阶级内部的利益、生活状况也越来越一致。“工人没有祖国”,工人的祖国已经完全异化为资本的工具,工人相同的遭遇和阶级利益使得工人逐渐走到了一起。马克思恩格斯充满激情地写道:

“他们斗争的真正成果并不是直接取得的成功,而是工人的越来越大的联合。这种联合由于大工业造成的日益发达的交通工具而得到发展,这种交通工具把各地的工人彼此联系起来。只要有了这种联系,就能把许多性质相同的地方性斗争汇合成全国性的斗争。”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无产阶级政治革命和国家消亡

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全球性的两大对立的阶级结构也逐渐形成。全球性无产阶级革命既有历史的可能性,又有现实性。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初设想,社会主义革命或共产主义革命会在全世界范围同时爆发,或者首先在资本主义生产发达的英美法德等国家发生。但世界历史并没有按照这个设想发展,马克思后来将注意力逐渐转向了东方,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一国发生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的俄国爆发,后来逐渐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社会主义由一国变成多国。

无产阶级政治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只是革命的第一步,只是获得了政治上的解放。无产阶级还需要借助政权进行社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消除私有制和阶级的社会基础,即社会生产力有一定发展但又不够发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社会大生产,将会极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们从前产生一样。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国家权力重新回到社会手中,国家自然走向消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227,278,273,132,132,291,281,608.

[2]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93.

[3]南丽军.论马克思的国家观[D].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4.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思政部)

推荐访问:马克思 消亡 本质 理论 国家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