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古典传统与当代书写

时间:2023-04-27 16:55:0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时间:2018年3月23日下午15:30-18:30

地点: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分馆

学术主持:丘新巧

丘新巧(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

在座参展的书法家,我想请大家具体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我想对在座的学生和同行,也会有帮助和启发。

第一,个人创作经验;第二,如何深入传统?第三,当代书法的现状和未来走向:第四,高等书法教育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

张索(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系副主任、硕导):

今天各大院校里面,书法学科的设置都是在美术学院里,包括我们华师大也是将其设置在在美术学院里面。美术学院设书法專业,是以西方的美学观、艺术观来建立的,是把书法当做视觉艺术、空间艺术来看。这样一来,大多数院校比较重视技法训练和艺术层面,但对于文化往往重视不够。华师大作为综合性的大学,在书法教学中除技法外,还比较注重文化,以下是我们作的一些尝试,请大家批评。

第一,对于语境的认识。我们今天写书法的人从小接受的就是白话文、有句逗、简化字、横式书写、用钢笔等。我把这种形式称之为新语境。

即使是在新语境环境中,在书法创作的时候,仍没有一张作品是白话文、有句逗、简化字、横式书写的。我们今天的书法创作,都是文言文、竖式书写、繁体字、用毛笔、无句逗。我们把这个称之为旧语境。

如何去解读、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关键桥梁是古汉语。从古汉语的角度,我们今天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基础都是有缺陷的,绝大部分人相对于古代,仅是蒙童的初级水平。所以我们要“补课”,媒体上称之为“补钙”,我们在这方面要狠抓,从头做起。

第二,中国的书法是在日常书写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要求写字必须端端正正,必须写正楷,不能涂改,没有自己发挥、创造这一说,“持敬”才是古人写字的前提。今天我们把书法当成艺术,艺术应该有风格,就是讲“创造”和“个性”,所以这两种是矛盾的。我认为书法首先是文化,先要恪守传统,特别是在高校专业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现在有一个措施,就是加强日常书写,要求我们的学生每天用毛笔写日记、竖式书写、倡导文言,使书法专业的学生回到旧语境中,感悟日常书写的重要性。

我认为古汉语是我们专业的核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书论导读要碰到古汉语,金文导读要碰到古汉语,碑帖导读也要碰到古汉语。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请了俞丰老师讲碑帖导读,俞老师编了一本书《历代经典碑帖注释》,俞老师讲的内容、文辞、语法,是将历代碑帖的内容以古汉语方式来讲,使古汉语在书法专业有效落地。

我们还请了曹锦炎老师讲古文字,用曹老师编的《商周金文选》作为教材,讲字形、讲文辞,讲偏旁部首源流。

由于古今语境相差太大,书仪方面非常欠缺。我们专门请了丁小明老师给同学讲日记书仪等。在中国书法的传承中,涉及到古碑帖的版本问题,所以我们还请了上海图书馆的仲威老师来讲《碑帖鉴赏》。

此外,我们还专门开设了《诗词题跋》课程。由钱伟强老师任教。通过学习使学生能题跋、能诗文。

总之华师大的书法教学在重技法的同时尤为强调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书法以很的好结合,在道和技的层面,尽量能够达到书以载道,道技相融的效果。

王客(上海师范大学教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就传统而论,书法传统往往被分成了帖派和碑派。事实上很长的时期古代的审美、哲学、艺术,我们讲的是阴阳之间的一种对立统一,它是很开阔博大的,就书法而言,不分碑派、帖派,也不分南北的,因为人性是一致的,所以艺术是一个整体。发展到后面,我们把它分成各种门类,各类风格。其实一分门类之后,它就丧失了整体提升的格局。在划分碑派、帖派的时候,容易把自己分类到某一个区域里头去,甚至会分到某一个区域里头小风格里头去。

我觉得我们的传统其实不是那样,我们的传统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有创造性。我们以为我们继承了传统,事实上我们是反传统的。

讲到碑和帖当下的融合,我前段时间在民国书法里边,得到了很多体会。大家容易把民国书法定义成碑派的延续,我觉得恰恰不是这样。因为民国这个时期,是一个特别有意思,或者说特别觉醒的一个时代。它的书法风格是全面继承了传统,而不是真正单一的碑派,其实它是一个很融合的状态。

我在民国书札里面看到一个词特别重要、特别有意思的词一一得笔。得笔是我最近思考比较多的一个词。米芾他有一个书论,把他身边很多人罗列了一下,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还是他自己最得笔,其他人都不太得笔。在民国书家的身上我看到了碑帖融合真正的高度,他们重要的特征是得笔。

我们这个时期,可以思考的东西很多。在创作上面要有一定的理想,不要过早被风格所迷惑。我还是那句话,好差最重要,风格其次。如果有一个不好的风格,我还不如没有风格。现在别人看到我写的字,经常被批评说老实,或者说比较传统,比较没风格。我表面谦虚的时候,我内心很不服,你那个风格我还看不上。当然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诉求,风格即人,作为完整独立的个体,风格也必然是独有、唯一的,只是要自然养成,不要妄想、捏造。

杨建虎(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

我们一般以为,学术研究的进步依靠新材料的发现或者借鉴新的研究方法,其中新材料的发现必然会引起学术界广泛地关注,围绕此新材料则相对容易发现新问题,甚至形成新的研究领域。

20世纪三大考古发现为殷墟甲骨文、敦煌遗书、简牍帛书。甲骨文研究的进展主要有缀合、考释、断代等,从而也带动了的西周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等研究;敦煌遗书的研究在历史学、文学、艺术学上取得了进展;简牍帛书的大量出土,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学、思想、语言、文字等各方面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即王国维所谓“一代有一代之学问”。

推荐访问:书写 当代 同行 古典 传统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