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的他者之镜

时间:2023-04-26 17:10:14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引言

2005年,美国的中国学研究专家戴维斯(EdwardL.Davis)主编的《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由国际知名的劳特利奇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国际文化研究领域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得到国际学术界和出版界的认可。从这部著作着手,可以追踪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从而发挥他者之镜反观自身、反思批判、反向参照的功能。遗憾的是,国内至今尚未翻译出版该书,其主体思想的译介与研究也暂付阙如。

该书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从出版定位上看,它是英语世界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第一本工具书。海外中国学研究(ChinaStudies)正处于调整变化期,服务于西方政府的决策需要,学者们积极关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就鲜明地体现了海外中国学生机勃发、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第二,从词条数目和文化主题上看,具有巨大的信息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正如戴维斯所说:“《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是理解当代中国巨大的文化生产状况,并能为英语世界所获取的第一本工具书。这本百科全书包括将近1200个词条,它们由国际专家团队所撰写,以便读者能去探索一系列多样的、迷人的文化主题,从监狱到摇滚乐队,从地下基督教会到电视访谈节目、电台热线。”[1]第三,从编纂团队的构成上看,编纂专家国际化,分属不同国家,涵盖中西、南北(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立足介绍当代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没有很多海外中国学著作为人诟病的地方,即研究当代中国文化却往往没有将中国现当代学者进行同类研究所取得的有益学术成果作为研究现状加以参照。反观这部百科全书,它不但没有选择性地屏蔽和忽视中国现当代学者同类研究的有益学术成果,而且,它的编纂团队除了有西方知名学者的身影,还有华裔知名学者,以及中国内地知名学者乐黛云等人亲自参与,书稿也征求过戴锦华等学者的意见,词条内容对中国现当代学者的学术成果也多有引用。该书可以说是打破自我和他者相互对立,对自我和他者视角进行融通的一种有益尝试,是知名海外中国学家和中国知名学者通力合作、平等对话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通识性和学术性。

笔者细读该书的英文版原著,拟从当代中国研究与新汉学、文化中国与华语语系文学、文化研究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文化,以及知识学观照等方面,探讨该书的运思与方法,以期抛砖引玉之用。

一、当代中国研究与新汉学

海外汉学可视为从他者的眼光认识自我的一种镜像,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它逐渐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其学术成果和研究进展也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普遍关注,而中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也引起了海外汉学研究重心的调整与变化,其中美国的中国学研究的兴起尤为引人注目。以《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为考察对象,将美国的中国学研究(ChinaStudies)与欧洲汉学(Sinology)相对照,可以看出海外中国研究所发生的重大转变:第一,从对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和文化思想进行的专门性研究,转向对正处于巨变当中的中国现当代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的研究。该百科全书的主编戴维斯是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者,他的研究兴趣从中国古代(特别是唐代和宋代)的社会史、宗教史和文化史、女性史转向关注当代中国鲜活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其研究转型生动地反映了海外中国学发展的旨趣与方向。第二,从侧重于对研究对象进行训诂考据转向必要的解释与建构。该书遵循百科全书的知识学书写方式,以较扎实的实证材料为基础对研究对象进行论述和解释。第三,从坚持自身学术传统、研究方法转向关注、研究新问题,吸取、借鉴新思路、新方法。该书大胆采用当今西方学术界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求异彩纷呈地展现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第四,从欧陆汉学研究一家独大转向美国中国学研究队伍的崛起。该书的写作团队成员许多是美国高校的学者,较为全面地体现了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学术观念与实力。

近几年以来,汉学与中国学存在辨名的困扰,学术界对此一直争讼不已。从研究对象而言,学术界一般认为,汉学(又称海外汉学)是指外国人对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和文化思想所做的研究,以区别于中国本土对上述领域所做的国学研究;中国学关注的领域已不同于早期的汉学,其研究对象统摄中国各方面的鲜活经验,而不仅仅关注文学、哲学和历史的古典传统,尤其侧重于研究中国现当代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近来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逐渐出现相互接近和走向交融的趋向,学术界出现跳脱汉学与中国学之纷争的呼声。基于此,有些学者“走向新汉学”的提议。而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关注和研究也是新汉学的题中应有之义。[2]作为侧重介绍1979年以来当代中国文化巨变的第一本百科全书,《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可以说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及时回应,体现了严肃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当代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明显的“新汉学”的特征。

海外中国学研究为什么关注中国的当代?首先,这有现实层面的考虑,中国当代政治、经济力量已成为全球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也引起了海外中国学更多的注目和重视。诚如戴维斯所言:“‘中国制造’已经成为西方人都已熟悉的标签,20世紀80年代初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向,释放了包括中国各行各业公民在内的巨大创造力,这促使人们去创造一种在当代世界也显得独特的文化复兴。”[1]其次,从学理层面考虑,以不可逆的线性时间观为重要标志的现代性有内生的、不可阻遏的趋新机制,它在时间维度上暗含这样的价值等级,即当代高于过去,这驱使人们将关注的焦点从传统的、历史的事物转向人们身处其间的当代生活。在现代性这一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面前,当代也随之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甚至是趋之若鹜的超级概念。这种观念折射到学术研究上,也就使关于当代的研究成为学人们难以抵挡的诱惑和难以忍住的关怀。

自近代中国的门户洞开以来,中国已不可挽回地卷入了现代性的进程,而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更是将中国不断深入地嵌入全球化的进程当中,中国发展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华夏大地上发生的变化也令人眼花缭乱。中国社会文化方面的变化,是不容回避、必须正视的事情。国人需要了解自己国家近期发生的变化,作为全球文化共同体,外国人也有必要了解当代中国的变化。可以说,关注中国的当代也就是关注身处现代性景观之中的当代中国人,关注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况。从中国的当代出发,可以继续这样的追问:当代相对于以往,差别是什么?当代正在发生什么?置身当代的中国人正在经历什么?以当代为基础,未来中国会发生什么?中国会向何处去?因而,为了回应问题、因应冲击,汉学有必要走向新汉学,像中国学一样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之外研究中国当代文化,在训诂考据之外对当代中国文化进行必要的阐释。《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可以说就是进行了这方面尝试的中国学著作。

戴维斯把当代中国的起始时间点界定为1979年,这仍然是中国常见的以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断代的做法。该书以1979年为界划分现当代的做法,区别于中国普遍采用的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时间点划分现当代的做法,也区别于海外其他学者的做法[3]。其实,历史除了断裂之外,还有延续;为了探讨现在和当代,我们有时必须去探究过去的历史。换言之,在很多时候现在和过去是并置在一起的,过去与现在存在紧密的、不可分的联系。关注现在,有时必须回首过去的历史。这也就不难理解,《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的具体词条有时会突破自身设定的1979年这一时间节点。例如,在撰写中国大陆一些作家的词条时,会写到他们1979年前的创作;在“北京烤鸭”的词条中写道:“中国最早的烤鸭,记录是在13世纪,之后又变成明代皇室的美味。”[1]54将北京烤鸭的历史从现在一直追溯至古代。

二、文化中国与华语语系文学

《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从时间而言是聚焦于当代,从空间而言则显得模糊而富有弹性。因为它关注的不是中国严格意义上的地理空间、主权空间,而是极富延展性的文化空间———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一词最早由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杜维明提出,这一概念在他的整个学术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4]《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直接借用杜维明“文化中国”的概念,并围绕这一概念运思和书写。但是,该书对“文化中国”概念的运用与杜维明相比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和疑虑之处。

在戴维斯看来,文化中国“除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政治实体,还包括中国在欧洲、北美、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其他地区超过500万人的‘离散’群体”[1],这与杜维明对文化中国的界定相似。它大大超出了中国这一政治实体所包括的疆域,而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它以语言、文化为纽带和联结点,向外辐射、延伸、扩展,从而筑成不同于政治实体的文化的“想象的共同体”,极其丰富性、多样性和包容性。中国从古至今都有离散的个人与族群,不论他们是主动选择还是被迫离开,是政治、经济原因还是其他因素使然,是短暂旅行还是长期定居国外,他们的文化实践和离散—归属、向心—离心问题都值得重视和书写。

该书运用“文化中国”概念与杜维明的不同之处在于,杜维明提倡“文化中国”本是以儒家文化的复兴为旨归,从而达到增强散布全球的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的目的。《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并非复兴儒家文化,在书中儒、道、佛文化及其他文化都有涉及,并未凸显儒家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中的位置。戴维斯的疑虑之处在于,他坦承文化中国作为一个概念和一种思路在运用时会有困难,也很有可能引起争议:“由‘文化中国’概念所构建的‘散漫的空間’给百科全书编纂人提出了一个难题。一方面,‘文化中国’并不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学科限制及世俗偏见无法给‘文化中国’本该包括的内容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单本的百科全书不可能公正地处理‘文化中国’所特指的跨国界空间的文化。倘若这样做了,那只会致使这部百科全书的内容成为一个争论———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项有价值的事业,但更有效的做法将是以另外一种形式。”[1]

戴维斯对“文化中国”这一概念的界定、阐释和运用,可以与学术界最近引起广泛关注、讨论的“华语语系文学”相互发明。华语语系文学概念的界定、阐释主要有史书美、王德威两种观点。史书美提出“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界定:“我用‘sinophone’literature一词指称中国之外各个地区说汉语的作家用汉语写作的文学作品,以区别于‘中国文学’———出自中国的文学。Sinophoneliterature的最大产地是台湾和‘易手’前的香港,但是放眼整个东南亚地区,20世纪以来sinophoneliterature的传统与实践都蔚然可观。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也有为数众多的作家用汉语写作”[5],“华语语系更多时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反中国中心论的场域”[6]。而在王德威看来,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主要是用来理解、说明中国与海外不同华族地区,以汉语写作的文学为联结点,“尽量把华语文学的场域全部拆开,让它们都处于同一个平台,重新组合成文学对话的空间”[7]。由此可知,史书美和王德威虽然同用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但名同而实异。从指涉的范围来看,史书美认为华语语系文学是指中国大陆之外各个地区用汉语写作的文学作品,而王德威则将中国大陆文学包括进来;从理论诉求来看,史书美意图反中国中心论,而王德威则希望超脱、拆解万流归宗的中国中心论和固守边缘对抗主流的离散论,达到用汉语写作的作家作品众声喧哗、平等对话的目的。

从上面的引用和分析可知,就指涉的范围来看,戴维斯在《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中对文化中国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更接近于王德威。文化中国突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版图,而到达中华文化所及之处;不仅关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政治实体的当代文化,还关注海外离散群体的当代文化;就中国大陆的当代文化而言,不仅关注官方文化,还关注先锋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等非官方文化。考察“文化中国”观念在《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文学”词条的具体实践,可以发现它与王德威对华语语系文学的界定、阐发有可沟通之处。以文化中国运思,这些“文学”词条所选择的作家、展现的内容多元并置、众声喧哗,既可以说呈现了文化中国整体性、统一性的特征,也可以说注意到了文化中国内在的丰富、多元与复杂构成,这容易引起中心与边缘、正宗与杂异、离散与认同、向心与播散等问题的探讨。以词条“台湾文学”为例,它展现了在历史变迁的纵向脉络中,台湾作家的文化实践和文学创作所体现出的特点、差异,以及对自身主体性的追求。《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作为一本工具书,以词条的形式将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文学与海外的流散文学,汉语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先锋文学与大众文学等一并加以呈现,之后在学术研究中如何进行平等对话和比较研究,这也是华语语系文学理论概念提出之后如何进行实际操作的问题。

三、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当代中国文化

戴维斯在前言中说:“‘文化中国’的分析很大程度上是在当今兴盛而令人兴奋的学术训练,被称之为文化研究的视界之下做出的。”[1]他坦承文化中国的分析、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纳入文化研究的观照之下,这体现了海外中国学对学术新方法的吸收和借鉴。因而,要理解文化中国还必须结合文化研究理解“文化”这一概念。作为文化研究的代表性学者,雷蒙·威廉斯在《文化与社会》提出,“文化”一词含义的发展变迁,“记录了人类对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生活中这些历史变迁所引起的一系列重要而持续的反应;我们不妨把这段发展的本身看成一幅特殊的地图;借助这幅地图,我们可以探索以上种种历史变迁的性质”[8]。换言之,文化是一种象征符号系统,它具有很强的及物性,借助它的发展变化可以测绘整个社会发展变化的地形图,《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的编纂可以说是对雷蒙·威廉斯这一观点的具体实践。雷蒙·威廉斯在他的另一本重要著作《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中将“文化”作为关键词,对它进行了细致分析。他认为“文化”从广义上说有三种用法。其实,这三种用法可以视为“文化”包含的三个层面。它们分别是:一、思想、精神和美学层面;二、特定的生活方式层面;三、知性的创造,尤其是艺术创造层面。[9]《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的内容分为18个类别,分别是建筑和空间、教育、民族和民族认同、时尚和设计、电影、食品与饮料、健康、语言、文学、媒介、音乐、表演艺术、政治文化、宗教、社会、运动和娱乐、视觉艺术、女性和性别,基本上是对文化以上三个层面的具體体现。该书正是以大文化概念统摄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

这里值得重视的是文化的第二个层面,即作为一种特定的、整体的生活方式的文化,包括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文化等方面。197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大众文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勃然兴起。《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里的“鸳鸯蝴蝶派文学”词条写道:“在20世纪80和90年代,与对民国时代(1912—1949)逐渐繁荣的城市生活和文化的怀旧的思潮一道,那个时代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大量重印现象出现。”[1]77大陆大众文化的重新兴起,除了从民国时期寻找公共回忆和资源之外,还得益于已在港台地区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大众文化———如金庸武侠小说、琼瑶言情小说———从港台向大陆的传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展开及对全球化的参与,中国大陆大众文化的兴起势属必然。《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大陆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由“时尚和设计”中的一些词条———时尚杂志、羊绒工业、中国洋娃娃、服装工业、整容业、时尚设计师、时尚的秀场和模特、皮草时尚、发型、毛泽东和中山装、旗袍、上海滩、丝绸业、唐装、城市时尚潮流———可见该书对中国大陆大众文化发展状况给予的关注。

基于日常生活的普遍性,所有人无论高低贵贱都置身日常生活之中这一事实,因而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与大众文化相比,更是一种体现整体的生活方式的文化实践。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不同阶层文化之间的对立,搁置乃至缝合不同价值理念,使所有社会成员共同融入、参与到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之中。这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社会在“后革命时代”逐渐回归现实理性及平和的生活节奏之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也就从以往被压抑的、匿名的灰色地带逐渐走入人们关注的中心地带,而《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就对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投去关切的一瞥。以“饮食与饮料”中的一些词条为例,比如北京烤鸭、厨师、点心、饺子、鸡蛋、礼节、烈性酒、家庭烹饪、火锅、食谱、夜市、面条、薄煎饼、腌制蔬菜,它们很多都是穿越漫长的历史长河延续至今的,为身处文化中国中的各色人等所认同、共享的文化品类。这正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是一种能在代际传承、流传久远的活性文化,它积淀着不同世代累积起来的公共记忆,凝聚着该文化群体的情感体验,能对文化共同体之内的族群起到增强黏合性、提高向心力的文化整合作用。有些词条,比如干制食品工业、快餐、速溶食品、医疗食品、新食谱,则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大众文化日益兴盛,有些大众文化的品类逐渐渗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品类。

四、知识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

知识学是一门以知识为具体研究对象的学科。追求知识的客观化、科学化和学科化,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哈贝马斯认为,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设计的现代性蓝图包括三个主题,即科学知识、道德和法律、艺术。现代性在知识领域将古典时代的总体化知识分解为多种自成建制的科学化(学科化)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关于“百科全书”的定义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10]百科全书或百科全书性质的书的编纂古已有之,但它真正蔚为大观还是在人类现代性知识生产的实践中。现代性在知识领域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是追求学科化的知识,为何学者在近现代却热衷于编纂百科全书呢?有论者认为,百科全书的编纂是一项“文化工程”与“启蒙生意”[11],本文对此不再赘述。这里尝试改换一个思路,从知识学的视角切入,提出百科全书的编纂体现了学者以词条化、学科化知识为基础追求总体化、综合化知识的企图的观点。百科全书是人类知识积累的重要载体,体现出力求将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熔铸一炉,并将人类智慧的结晶以知识的形式统摄于一书的愿景和雄心,它的编纂有一整套系统而严密、宏大而琐碎的知识学理论支撑。这里拟从知识积累的对象、知识积累的主体、知识积累的方式和特点以及知识积累的局限等方面分析《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

《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知识积累的对象以“当代”和“文化中国”为关键词,统合当代文化中国遍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事物。这体现了百科全书对总体化、综合化知识的追求,力图将涉及当代文化中国的知识一网打尽、尽入囊中。该百科全书将当代文化中国的各方面事物分为18个大类,大类下面又划分为不同的、具体的小词条,这又体现了现代知识生产中的分解式理性。该书知识积累的主体当然是参与该书编纂的海外中国学家和中国学者。海外汉学家书写中国,中国人阅读评价海外中国学家对中国的书写,体现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打量、观照和审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1)相互孤立、隔绝、老死不相往来。在古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大致分属不同的、异质的文化体系,各自开枝散叶、独立发展,相互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于对方而言,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法国汉学家于连所说的真正的他者。(2)相互对立、否定。在自我和他者这个二元项中,他者和自我二者并非平起平坐,而自我单方面否定、言说、同化他者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他者也最终沦为自我自说自话的镜像。萨义德在审视东方学时,对西方学者在研究东方时常有的以西方为中心的倾向进行针针见血的批判,海外中国学研究如何避免以西方为中心的倾向和“汉学主义”(Sinologism)[12]的政治无意识是摆在中外学者面前的重大议题。同时,一味强调中国的本土经验和地方性知识,以“只有中国人理解中国”的态度拒斥海外中国学家拉开距离进行不同文化之间沟通、对话、转译和理解的努力也是不可取的[13],诚如以强调地方性知识著称的学者吉尔兹所言,“用别人的眼光看我们自己可启悟出许多瞠目的事实。承认他人也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本性则是一种最起码的态度”[14]。(3)相互交流、对话。如何规避自我和他者孤立、对立的“零和”效应,警惕以自我为本位、排斥他者的“汉学主义”(Sinologism)和“只有中国人理解中国”这两种极端的看法,以及叶公好龙式的虚假迷恋和居高临下的欣赏把玩,敞开胸襟、走向相互对话的新汉学是建设和努力的方向。《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寻求平等对话、理解沟通,所做的努力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各民族、性别、大众与精英文化皆加以呈现。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例,汉学家拉铁摩尔曾提出“内亚视角”的概念,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西北边疆占有中国一半以上的面积并且聚集了众多的少数民族,所以有必要了解、重视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及其创造的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书写高度重视、不吝笔墨,除了专设民族和民族认同这一大类外,建筑和空间、教育、时尚和设计、电影、食品与饮料、健康、语言、文学、媒介、音乐、表演艺术、政治文化、宗教、社会、运动和娱乐、视觉艺术、女性和性别等大类里基本上都有具体的词条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介绍。第二,该书有中国学者参编,征求过中国学者的意见,并吸收了中国学者的学术成果。前文已有提及,乐黛云、戴锦华等中国学者都对该书做出了贡献,这有利于打破海外中国学家谈中国显得“隔”的壁障。当然,这种对话、沟通、交流的尝试和突破仅仅只是开始,有学者进一步提出超越自我和他者、主体和客体,建构一种更加客观公正的“第三者身份”,“在知己知彼、双向反观、超越主客的基础上,建构一种相对客观中立的‘第三者身份’。这一身份既然是建构的产物,不可避免有主体性色彩,但是存有‘第三者身份’的意识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警惕偏见与盲视的作用”[2]331。

在《知识社会学问题》中,曼海姆论述了两种知识生产的方式。一种是“实证主义”,即“它将经验主义的某个特定概念实体化,并认为人类的知识即便没有形而上学和本体论也是完整的”。另一种是“形式有效性的哲学”,这种知识生产方式与实证主义相对,强调思想性而贬低客观实在性。[15]就知识积累的方式而言,《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将曼海姆所说的两种知识生产方式结合起来,既有实证又有阐释,既有实际资料又有自身的看法,是在客观实证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言之有据的阐释。当然,鉴于百科全书的知识生产方式,它不是像学术专著那样一味地追求知识深度和长篇大论,而是讲究知识兼顾学术性和通识性,在论述上依据确凿的材料做适可而止、点到为止的阐释。以词条“柏杨”为例,该词条对作家柏杨的人生经历、思想、作品、影响等方面进行述评,基本上做到了实证和尊重客观事实。就知识积累的特点而言,该书追求知识的客观化、科学化,以学科化为基础又引入文化研究的方法体现跨学科的特点。该书18大类虽不是严格按照现在通行的学科划分方法,但大体遵循了学科化的知识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又通过文化研究的方法拆解学科条块分割可能带来的画地为牢的黏滞之弊。

而就百科全书知识积累的局限而言,首先,它追求总体化、综合化的知识而不得,难免挂一漏万,这体现了百科全书编纂动机和效果的二律背反,《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也概莫能外。从文学的词条选择来考察,很多作家、文学思潮被遗漏,如以写作《芙蓉镇》而对在中国文坛产生重要反响的当代作家古华,以及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文学思潮,都在书中不见踪影,处于被遗忘的无名状态。其次,《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中价值判断有不尽统一之处。贺敬之、玛拉沁夫都是毛泽东时代高度靠拢官方意识形态的作家,但该书对前一位不乏褒扬,对后一位则贬之很低,价值判断的不一致显而易见,而这可能与不同学者的编纂造成的差异有关。再次,由于百科全书的编纂工程浩大,实际操作时的技术错误也在所难免。且举一例,在该书的正文中有对刘索拉、刘再复的书写,而在目录中却漏掉了以刘索拉、刘再复命名的这两个词条。与疏漏相对照,文学词条的目录中竟然掺入画家安迪沃尔这个词条。

结语

总体而言,《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是一部体现了海外中國学转型特点的力作。它从大文化的概念直接切入当代中国,主要关注的是1979年以来正处于巨变之中的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以他者的视角、文化中国的运思、文化研究的方法和百科全书的知识学路径在爬梳、整合当代中国文化资料的同时还进行了必要的阐释。作为一部有价值的海外中国学工具书,它具有浓厚的当代意识,以文化中国的概念运思,全景地关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它借鉴文化研究的方法,将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文化皆加以呈现。它吸收华裔学人和中国内地学者的有益成果,寻求学术上的平等交流和对话。以上三方面的特点,说明该书具有向“新汉学”转变的潜力。而它百科全书的书写方式在带来相对客观、公正的知识学属性的同时,却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上百科全书的书写方式在知识学方面的缺憾,这也是需要读者以批判性态度对待的。

[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66)“20世纪域外文论的本土化研究”子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评价机制研究”(12AZD010)子课题。]

注释

[1]EdwardL.Davis:Encyclopediaof ContemporaryChineseCulturePreface,Routledge,2005.

[2]参见李松,姚纯.走向新汉学[N].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25—332.

[3]对于“当代”的划分,人们的看法不一。有的以“二战”为时间节点;有的以“文革”结束;有的以1976年毛泽东去世,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进程为时间节点;有的以1989年为时间节点;有的则将整个20世纪视为中国的当代。参见EdwardL.Davis:EncyclopediaofContemporaryChineseCulture,Routledge,2005.

[4]《杜维明文集》第5卷单列“文化中国”为章节标题,这一章节下有一系列的文章论述“文化中国”。参见杜维明.杜维明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379—470.

[5]ShumeiShih.GlobalLiteratureand theTechnologiesofRecognition.PMLA:Publicationsofthe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ofAmericaVol.119(2004),pp.16—30.

[6]转引自刘俊.“华语语系文学”的生成、发展与批判———以史书美、王德威为中心[J].文艺研究,2015(11):54.

[7]季进.华语文学:想象的共同体———王德威访谈录[N].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8—59.

[8][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

[9][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06.

[1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8.

[11]参见陈平原.作为“文化工程”与“启蒙生意”的百科全书[J].读书,2007(10):97—106.

[12]对“汉学主义”的详细阐释,可参见顾明栋.汉学、汉学主义与东方主义[J].学术月刊,2010(12):5—13.

[13]顾彬曾撰专文对“只有中国人理解中国”这一看法进行批驳,可参见顾彬.“只有中国人理解中国”[J].读书,2006(7):14—22.另,也有中国学者清醒地认识到,过分强调、突出“中国性”,放任“中国性”中蕴含的偏激的民族情绪,将不利于真正的文化交流和学术建设,可参见王峰.学术一定要“中国”吗?———对“中国性”的批判性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89—96.

[14][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M].王海龙,张家蠧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9.

[15][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M].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19.

推荐访问:中国文化 当代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