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尽一生终不悔,呕心沥血书传奇

时间:2023-04-18 10:50:2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郑绵平,男,1934年11月生,福建省漳州市人。1956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87年任研究员,1994年当选为国际盐湖学会副主席。现任地科院盐湖中心主任、国际盐湖学会副主席、兼任西藏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和青海人民政府顾问。是我国盐湖科学及其矿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2年他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主任。1994年当选为国际盐湖协会副主席。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地球科学奖。1997年3月任地质矿产部(现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1998年和2003年二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他还荣获中国工程科技(光华)奖,2002年被选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从古时起,我国就开始从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曾为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几来,我国的矿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矿产地质调查与开发工作方面,成绩突出,以郑绵平院士为首的一批地质学家,不畏艰辛,长期在外进行实地考察,为我国矿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走上地质勘探之路

1934年11月,郑绵平生于福建省漳州市西桥街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父亲成为他一生当中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每当他父亲做竹器休息时,总喜欢给他讲一些民间流传的英雄故事,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宁死不屈的文天祥等,这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让郑绵平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他决定,长大后要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

1956年,刚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的郑绵平,被分配到北京化学工业部地质矿山局工作,没过多久,就被该局总工程师李悦言教授安排参加柴达木盆地盐湖调查队的普查组。他经西安、西宁到达大柴旦镇,在这些艰苦的边远地区实现着他的理想。他们先后调查了大柴旦湖、马海湖和察尔汗湖。回京后,普查组由他执笔撰写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硼砂、钾矿调查报告》,这是他参加工作的“处女作”,他从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出发,根据分析结果——察尔汗湖卤水含钾量较高、大柴旦湖湖水含硼量较高等重要成矿证据,提出该区值得继续找钾硼的意见。这次普查,对当时只有22岁的郑绵平有着非凡的意义,从这里开始,他正式走上了地质勘探之路。

此后,郑绵平院士多次参加考察队,进行实地考查,足迹遍及全国。与其他工作不同,地质勘探工作长年在野外进行,条件十分艰苦,有一部分人在功成名就后,便退居到二线,很少外出进行实地调研,但郑绵平院士却不是这样,他热爱这份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快乐的享受着与大自然接触的分分秒秒。在他的人生理念当中,勘探事业的发展始终占居首位。如今,郑绵平院士已年过七旬,却仍工作在地质勘探的第一线,继续为祖国的矿业发展发光发热。

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郑绵平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专家,他长期在外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有很多有价值的发现,正是这些重大发现,让郑绵平院士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地质勘探的奇迹。

在1956年,李悦言、柳大纲等科学家先后组织和促进了中国西部青海、西藏等区盐湖科学考察和地质勘探。当时刚毕业没多久的郑绵平,加入了这一具有远大前途的科研行列。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内外还未发现现代陆相盐湖固体钾盐矿床(钾石盐、光卤石),已知的固体钾盐矿床都是海相。某些矿床学教科书和论着中认为,由于内陆盐湖盆地较小,粘土对钾的选择性吸附,使汇入盐盆地的钾量很少,加上干湿周期性气候,难以使盐湖中钾分达到富集沉积固相钾盐阶段。

1957年,郑绵平与柳大纲共同发现了一种蚕豆大小的闪亮透明斜方锥状晶体,经化学分析论证,发现是一种钾盐矿物,新沉积的光卤石(KCl·MgCl2·6H2O)。后来经全湖的坑探和钻探,圈定了120平方公里面积内断续分布的老光卤石以及全湖的富钾卤水。

1958年柴达木盐湖科学调查报告中确定了察尔汗盐湖固体钾盐矿床的陆相成因,并通过资源量估算,认为具有工业价值。该队化学、化工人员创出一种很简便的氯化钾加工方法,帮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土法上马,成功地用光卤石加淡水分解生产氯化钾。现在该湖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钾盐基地,并已公认为陆相钾盐矿床的典型。郑绵平根据1956年实地调查的材料,明确指出,察尔汗卤水含钾较高,盐样分析为0.4%—10%。这一分析为尔后在该湖找钾提供了依据。他主笔的调查报告,首次估算该湖钾盐资源为1.508亿吨,这一估算也为以后(1958—1967年)地质勘查和当地地质队求得的数据所证实。

这项发现震惊了国内外,但郑绵平却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不久后,他又一次踏上了地质勘探的征程。郑绵平明白科研工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地质勘探工作,所以他几次入西藏考察,对盐湖矿产和生物展开研究工作。

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青藏高原某些碳酸盐盐湖微细的“淤泥”沉积中,即已发现其含锂较高,但锂在其中的赋存状态不清楚,有些人将其归因于粘土对锂离子的吸附作用。1965年郑绵平初步研究发现,这种“淤泥”沉积中锂与碳酸盐的含量呈正相关,推定可能有含锂碳酸盐矿物存在。到1980年,他主持盐湖队在班戈湖和扎布耶湖打钻取样,终于先后查明该类微细含锂沉积主要为:含锂菱镁矿(新矿物变种)、含锂白云石(新矿物变种)和扎布耶石(新矿物——天然原生碳酸锂)。

新矿物扎布耶石已得到国际矿物学会新矿物命名委员会的承认。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中国20余年来悬而未决的该沉积中锂的赋存状态之谜。美国人经过长期研究,把各种新生代的湖泊含锂沉积归因于含锂蒙脱石。美国地质调查所的锂矿专家J.D.维因(Vein)曾说:“未知有天然锂盐存在,如果有也是特别难以鉴定。”这些研究成果,添补了国内矿业发展的空白,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使中国在该领域跃居世界领先水平。这项研究的突破还意味着发现和确立了一种新型的、沉积潜在锂矿床类型,其规模和品位都达到工业标准,且易于提炼,具有重大经济意义。

解开扎布耶石之谜

郑绵平院士不但在矿业方面,成就非凡,还在我国盐湖科学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对我国各类盐湖区地质和盐类矿产地,特别是对青藏高原盐湖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三项,李四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等多项大奖。

早在1956-1957年,他参与发现、评价了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青海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为缓解我国急缺钾肥与建立陆相成钾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1989年,他三次率队到罗布泊考察,在那吞噬了很多勇士的“魔鬼地帶”,郑绵平走出了闻名遐迩的“郑绵平小道”,直达罗布泊中心。他发现罗布泊中心卤水含钾达到工业品位,并首次发现钾盐矿物,证实了自己先前的推测。科研工作取得了成果,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将科研成果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才是真正的成功。郑绵平正是在扎布耶的盐湖科学实验站内,完成了两者的完美结合。

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郑绵平发现扎布耶石锂含量高,但却是复杂的八元体系。用以往的方法,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郑绵平另辟蹊径,利用碳酸锂高温沉积的特性,开始了碳酸锂提取工艺实践。最终他选定了适用于青藏高原特殊地理环境下的“太阳池”和淡水浸取法选矿这种独特的低成本技术。现在,扎布耶盐湖的碳酸锂已经进入工业化生产,计划明年能达到年产5000吨的目标。目前碳酸锂的国际价格是每吨3.5万元左右,这样算下来,扎布耶盐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用斗量金的金湖”!

在几十年的盐湖研究中,郑绵平兼容并包其他学科,在化学、物理、生物方面都有涉猎,被同事们称为“移动的资料室”。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1999年8月,郑绵平应邀在美国举行的第七届国际盐湖会议上宣读了他的论文《论盐湖学》,首次提出了“盐湖学”的概念。他说,盐湖学“是研究盐湖体系的化学、物理和生物与其环境和资源的性质及特点,并推进其工程化的一门边缘应用基础科学”,“今天,盐湖科学已逐步走向成熟,完全有必要成为独立于矿床地质学与湖泊学等传统学科之外的新分支学科”。在进行科研过程中,郑绵平不拘传统,将全部心思都放在项目本身,正是这种不为外物所扰的精神,让他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提出“盐湖农业”观点

盐湖生态环境资源研究与“盐湖农业”观点的提出,是郑绵平院士对科研界的另一重要贡献。这个理论为我国盐湖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2年,郑绵平在扎布耶湖发现大面积天然嗜盐菌、藻,对其进行地质生态条件研究,证明这种藻有优于世界已知杜氏藻的嗜寒性,这意味着可以扩展世界盐藻生产的期限,从而填补了中国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关注。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和他的学生通过对嗜盐菌、藻的研究,对某些形式硼酸盐沉积机制的探索,发现盐藻有较强的亲硼性,可浓集相当量的硼分,其死亡堆积层还可转溶出硼,并形成大量腐殖酸。据此,他提出“生物成硼作用”的新觀点。这对阐明某些现代和古代硼矿床成因开辟了一条新思路,在国内外均属先行。1990年以来,他进一步查明了盐藻的盐度、pH值和营养物等天然生长因子,还发现了多处具有开发前景的卤虫资源。

郑绵平从盐湖(盐田)生态系统的开发远景分析出发,提出“盐湖农业”的概念,它既是一种盐水或水产养殖业,又与盐水域周缘耐盐生物群密切相关,进而构成水产—农牧业研究开发的新领域。但是它仍具有农业生产之基本属性,即它的经济再生产同自然再生产交织或“一致”。因而它仍属农业范畴,故称为“盐湖农业”。按此概念,盐湖不仅是无机盐产地,而且也是一种新型“农田”;它不但可广泛捕捞和养殖盐藻、卤虫、螺旋藻、某些耐盐鱼种和鸟禽等促进新形态农禽、渔业,以及盐湖盐卤特殊机制在工农业的应用,又可种植湖缘耐盐农作物。它是人类索取蛋白质、食物色素、脂肪等食物和多种工业、科学材料的新领域。

中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曾认为,“盐湖农业”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农业,是利用盐湖生态环境及日光,通过生物生产商品,是农、工、贸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21世纪的产业。 郑绵平院士提出的 “盐湖农业”概念,为我国盐湖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意义。

产业合作的重大意义

郑绵平院士所带领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与南风集团联合,共同成立盐湖与健康研究所,此举标志着有着5000年工业开采史的运城盐湖开始向医用与健康产业跨越,盐湖的深层次研究将由此掀开历史性的一页。

盐湖与健康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在对盐湖基本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现代生物学的研究,寻找盐湖资源与健康之间的结合点,同时,要和这方面的国际研究结合,使盐湖资源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这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又一突破性进展。

运城盐湖不仅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机物,且自然条件良好,可与中东死海相媲美,堪称中国死海。在此设立盐湖与健康研究所,不仅能推动运城盐湖资源深度开发和利用,而且对进一步促进盐湖健康旅游的发展和带动其它盐湖的开发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必将大大加快盐湖开发战略转型的步伐,推动盐湖资源的深度开发,使盐湖的利用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从而带动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发展。

郑绵平院士认为,盐湖资源在医学和健康方向的深度开发是盐体系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而运城盐湖的泥疗对皮肤的美容与保健抗衰老功能、卤水漂浮浴能舒缓神经、治疗或辅助治疗某些顽症皮肤病、风湿关节炎和降低血脂等特殊功能,已经充分显示了盐湖资源在医用和保健方面具有独特重要的价值及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次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

科学的体制改革

中国的地质学能有今天的成就,与郑绵平等一大批地质科学家的努力分不开。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转型的过度时期,科研队伍成为转型的主力军。在这个非常时期,我国对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如何吸引人才加入到我国的科研队伍,就成了影响国家转型的关键因素。

郑绵平院士对科研队伍的建设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要想建起一支强大的科研力量,就必须吸引大批人才加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就要对现有的体制进行改革。不能仅依靠精神号召来留住人才,这在当今社会是不现实的。科研工作者应有为国奉献的精神,国家也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可安居乐业的环境,只有两者的全面互动,才能让我国的科研事业飞速发展,让科技创新来引导经济发展,完成国家转型的预定目标。郑绵平院士认为,中国目前的科学体制、机制和做法存在不少弊端,阻碍我国科技稳步发展,从这一点来讲,中央关于我国科技的重要性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精神的贯彻落实,已迫在眉睫。郑院士还建议,国家能够出台一个让年青科技人员能有房住的优惠政策;并呼吁致富的爱国企业家设立一个资助年青科技人员的“安居工程基金”。

郑绵平院士认为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要具备爱国,诚信,严谨,敬业这四点精神。针对国内科研现状,更加需要有为国家奉献的社会责任感,提倡严谨治学、力戒浮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甘以寂寞、勇于探索。只有这样,科研工作者才能担当起“科教兴国”重任,不负祖国人民的期望。

从事科研工作多年,郑绵平院士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当各种各样的赞誉纷至沓来的时候,郑绵平院士仍在全国各地进行地质勘探工作,虽已年过七旬,工作热情却丝毫不减当年,他这种精神,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他们也像郑绵平院士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为祖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推荐访问:呕心沥血 用尽 不悔 传奇 一生终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